有多少叫王宝良的:中国快速发展提升东亜国际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8:40:57

中国快速发展提升东亚国际地位(国际视点)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张慧中 本报驻泰国记者 丁 刚 暨佩娟

《 人民日报 》( 2011年11月22日   21 版)

  日前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颇受瞩目。从东盟峰会,到东盟分别与中日韩(10+1)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再到东亚峰会,地区合作主题非常响亮。

  国际舆论非常关注中国元素对于东亚地区地位整体上升、地区合作不断深化所发挥的作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区域外国家参加此次东亚峰会是由于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的崛起,使得该地区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提高,进一步印证了在中国快速发展带动下,东亚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东盟看重整体合作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11月18日撰文指出,东盟拥有6亿人口,具有重要的战略、政治和军事价值。东盟经济总量近两万亿美元,并仍在持续增长,如果东盟10国联合起来,将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纳吉布说,21世纪各国经济高度依存,因此马来西亚摒弃了冷战时期那种“选边站队”的做法,改而奉行新的多边主义。对东盟成员国来说,应对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最好的方式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分散行动。

  东盟国家希望通过加强内部整合,巩固其在10+3中的主导地位。特别是一些没有参加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的东盟国家认为,如果东盟成员国作为单个国家参加谈判,将会分化东盟整体的合作。

  在印尼出任轮值主席国期间,东盟提出了“全球一体化中的东盟共同体”概念,对如何建立2015年的东盟共同体提出明确日程表,试图提升东盟在区域架构中的作用,对2015年建立东盟共同体后的远景做出规划。

  在本次会议期间,东盟各国还表示了支持缅甸担任201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意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加坡专家告诉本报记者,东盟预期在2015年实现一体化,而2014年的轮值主席国由缅甸担任,实际上是有一定风险的。但如果东盟能借此推动缅甸改革,对加深东盟内部的合作意义重大。

  中国东盟互信增进

  《印度尼西亚季刊》今年曾发文认为,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使中国的影响力迅速遍及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的每一个角落。美国亚洲问题专家费根鲍姆在接受《外交》杂志网站采访时说,在欧美经济低迷、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中国的需求越来越有力地支撑了亚洲各大经济体的增长。

  有分析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更深入地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互信必然会提升。而目前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已经构成了双方提升互信的基础。黄靖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对本报记者表示,亚太地区能够有今天的国际地位主要是由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可逆转,这一进程不仅不会因为区域外国家的加入而发生实质性改变,反而会进一步凸显中国乃至亚洲在全球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的努力下,双方坚守了当事国通过谈判来解决南海问题的原则,南海问题显示出缓解的势头。中方在明确警告“外部势力”不应以任何借口介入南海争端的同时,表示愿同东盟探讨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会前,东盟各国外长也就更具法律效应的“准则”谈判问题进行了初步接触。而对于此次菲律宾执意提出的“和平、自由、友谊与合作区”的方案,东盟方面未表示支持。中方认为,东亚峰会不是讨论南海问题的适当场所,南海争议应当由直接相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许多东盟国家对此也表示认同。

  黄靖认为,东亚峰会只是东亚合作机制的一种补充,本地区国家应该坚持从议题设置到政策制定上的话语权。中国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其实就是避免冲突的最佳保证。

  (本报巴厘岛、曼谷11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