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养成记 林小皑:也说人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3:34:53
编辑怡爽文/
 
也说人性

孟子把人的仁义礼智看作是人之为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因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之性善也,由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人性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有仁义礼智的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荀子把人先天生就的自然本能看作是人的本性,因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他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性为什么是恶的呢?“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性恶》)
佛说人人皆有佛性,只是因为贪嗔痴三毒,遮蔽了佛性,故人要时时处处修为自己的佛性,放下贪嗔痴,即性成佛。一言以蔽之,人是性善性恶的混合,非善非恶。
以上三者都是意在告诫人类,要重视自身的教育和修养,逐步达到善的境界。无论性善性恶,非善非恶,其用意是一致的。
探究一下人性,首先要问,人是从哪里来的?古猿。古猿从哪里来?地球上最初简单的生物?简单的生物从哪里来?地球。地球从哪里来?宇宙又从哪里来?一切万物皆源于无。故曰——人性本空。
不过,我们研究的人性,是截取了人作为早期猿人一直到今天的这一段的人。也就是说,研究几千年来,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那么人性,必然受到一定阶段社会因素的影响。马克思曾经为人性下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人性依然是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造就了不同的本质特点。纣王无道,人臣公愤,倒戈而灭商,是善的社会力量战胜了恶。二次大战,德意日法西斯将人变成了魔鬼,你能说人性本善吗?
历史的发展说明,虽然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着恶的力量,制造者为恶的人,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最终被善的力量所击败,这至少说明,人性向善。
因此,人性是什么?
人性本空,人性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