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生生活报纸:毛泽东39年文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4:29:04

[导读]《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是一九三九年冬季,由毛泽东等人合作写作的一个课本。第一章《中国社会》,是其他人起草,经过毛泽东修改的。第二章《中国革命》,是毛泽东自己写的。

注释

〔1〕仲家,布依族的一种旧称。

〔2〕指南针的发明,在中国是很早的。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代,《吕氏春秋》上有“慈石召铁”的话,可见当时中国人已经知道磁石能吸铁。公元一世纪,东汉王充的《论衡》说磁勺柄指南,可见当时已经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根据宋代文献记载,在十一世纪,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用人造磁针制造的指南针。到十二世纪初,即宋徽宗时,朱彧的《萍洲可谈》和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都说到航海用指南针,可见当时指南针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

〔3〕根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公元二世纪初,东汉宦官蔡伦集中前人的经验,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造纸。此后,这种造纸法便在全国逐步推广开来。人们把这种纸称作“蔡侯纸”。

〔4〕中国的刻版印刷术,约创始于公元七世纪,即唐初年间。

〔5〕宋仁宗庆历(一○四一——一○四八)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6〕中国火药的发明,大约在公元九世纪。到了宋朝初年,即公元十世纪后半期至十一世纪初,中国已经使用火药制造火炮、火箭等武器,供战争之用。

〔7〕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公元前二○九年,即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往戍地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率领同行戍卒九百人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全国各地纷起响应。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在吴(今江苏省吴县)起兵,刘邦在沛(今江苏省沛县)起兵。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以后,项羽、刘邦两军成了当时反秦的主要力量。项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刘军攻占了关中和秦的都城咸阳。秦朝灭亡后,刘项双方相争数年,项羽败死,刘邦做了皇帝,建立了汉朝。

〔8〕新市、平林、赤眉、铜马都是王莽时代农民起义军的名称。西汉末年,各地农民不断进行反抗活动和武装起义。公元八年,王莽代汉以后,实行“改制”,企图缓和农民的反抗。但是,由于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加之天灾频繁,各地农民的反抗斗争终于发展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公元十七年,新市(今湖北省京山县东北)人王匡、王凤领导饥民起义,以绿林山为基地,称为“绿林军”。后绿林军一部在王匡、王凤率领下北入南阳,称“新市兵”。另一部由王常等率领进入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称“下江兵”。新市兵进入随县,平林(今湖北省随县东北)人陈牧等千余人起义响应,号称“平林兵”。公元十八年,山东琅琊人樊崇在莒县(今山东省莒县)领导农民起义。起义军用红色涂眉,号称“赤眉军”,主要活动于山东、江苏、河南、陕西等地,是当时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同时,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还有大小数十支农民起义军,铜马是其中较大的一支,主要活动于河北、山东交界地区。

〔9〕公元一八四年,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张角等领导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农民数十万人同时举行起义。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志,因此被称为“黄巾军”。

〔10〕公元七世纪初,即隋朝末年,农民纷纷起义。李密、窦建德是当时两支主要起义军的首领。李密领导的河南瓦岗军和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在推翻隋朝统治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11〕王仙芝、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公元八七四年(唐僖宗乾符元年),王仙芝在山东起义,次年黄巢聚众响应。黄巢(?——八八四),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八七五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黄巢聚众响应王仙芝领导的起义。公元八七八年,王仙芝被杀后,黄巢收集王的余部,被推为领袖,号“冲天大将军”。他领导的起义队伍,曾经多次出山东流动作战,转战于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陕西等省。公元八八○年,黄巢攻破潼关,不久占领长安,建立齐国,自称皇帝。后因内部分裂(大将朱温降唐),又受到李克用沙陀军及诸道军队的进攻,黄巢被迫退出长安,转入河南,由河南回到山东,于公元八八四年失败自杀。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持续了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农民战争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受到贫苦农民的拥护。由于黄巢起义军只是简单地进行流动的战争,没有建立过比较稳固的根据地,所以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流寇”。

〔12〕宋江和方腊分别是公元十二世纪初即北宋末年北方和南方农民起义的有名首领。宋江率领的起义队伍,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队伍,主要活动于浙江、安徽一带。

〔13〕公元一三五一年,即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各地人民纷纷起义。一三五二年,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投入北方红巾军郭子兴部起义军。郭死,朱元璋成为该军的首领。一三六八年,他领导的部队推翻了在各地人民起义的打击下已经摇摇欲坠的元朝的统治,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14〕李闯即李自成(一六○六——一六四五),陕西米脂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一六二八年,即明思宗崇祯元年,陕西北部形成农民起义的潮流。李自成参加高迎祥的起义队伍,曾经由陕西入河南,到安徽,折回陕西。一六三六年高迎祥死,李自成被推为闯王。李自成在群众中的主要口号是“迎闯王,不纳粮”;同时他不准部下扰害群众,曾经提出“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妇如淫我母”的口号,来约束自己的部队。因此,拥护他的人很多,成为当时农民起义的主流之一。但他也没有建立过比较稳固的根据地,总是流动作战。他在被推为闯王后,率部入川,折回陕南,经湖北又入川,又经湖北入河南,旋占湖北襄阳、安陆等地,再经河南攻陕占西安,于一六四四年经山西攻入北京。不久,在明将吴三桂勾引清兵联合进攻下失败。

〔15〕太平天国战争是发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的农民革命战争。一八五一年一月,这次革命的领导者洪秀全、杨秀清等,在广西桂平县的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一八五二年太平军出广西,攻入湖南、湖北。一八五三年,经江西、安徽,攻克南京,并在这里建都。随后从南京分出一部兵力北伐和西征,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附近。但太平军在它占领的地方都没有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建都南京后它的领导集团又犯了许多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错误。在清朝军队和英、美、法等国侵略军的联合进攻下,太平天国战争于一八六四年失败。

〔16〕一八四○年至一八四二年,英国因中国人反对输入鸦片,就借口保护通商,派兵侵略中国。中国军队在林则徐领导下曾经进行了抵抗。广州人民自发地组织武装抗英团体,使英国侵略军受到很大的打击。福建、浙江、江苏等地人民也自发地掀起了抗英斗争。一八四二年英国军队侵入长江,迫使腐朽的清朝政府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大量赔款,开放上海、福州、厦门、宁波、广州为通商口岸,抽收英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由中英双方共同议定。

〔17〕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驻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所谓“关东军”进攻沈阳,中国人民习惯上称日本这次侵略行动为九一八事变。事变发生后,驻沈阳及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执行蒋介石的不准抵抗的命令,使日军得以迅速地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18〕一八五七年的英法联军战争,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八五六年,英国侵略军在广州向中国方面挑衅。一八五七年英法两国组成联合侵略军,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美国和沙俄不仅积极帮助他们,而且直接插手,乘机攫取中国的权利。当时清朝政府正以全力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对外国侵略者采取消极抵抗政策。一八五七年至一八六○年,英法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天津、北京等重要城市,劫掠并焚毁北京圆明园,迫使清朝政府订立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这些条约主要规定将天津,牛庄(后改为营口)、登州(后改为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为汕头)、琼州、南京、镇江、九江、汉口等处开辟为商埠;承认外国人有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和游历通商的特权,外国商船有在中国内河航行的特权。从此,外国侵略势力不但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同时还深入了内地。

〔19〕一八八二年至一八八三年,法国侵略者侵犯越南北部。一八八四年至一八八五年,又把侵略战争扩大到中国的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地。中国军队在冯子材等率领下,奋起抵抗,并且屡获胜利。但是,腐朽的清朝政府在战争胜利之后,反而签订了屈辱的《天津条约》,允许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使法国侵略势力得以伸入中国西南地区。

〔20〕一八九四年(甲午年)发生的中日战争,也称甲午战争。这次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蓄意挑起的。日本军队先向朝鲜发动侵略并对中国的陆海军进行挑衅,继即大举侵入中国的东北。在战争中,中国军队曾经英勇作战,但是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以及缺乏坚决反对侵略的准备,中国方面遭到了失败。一八九五年,清朝政府和日本订立了可耻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后来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日本同意由清政府偿付白银三千万两“赎还”该半岛),赔偿军费银二万万两,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21〕一九○○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侵略运动,联合出兵进攻中国,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战争中,侵略军先后攻陷大沽、天津、北京等地。同时,沙俄又单独出兵侵入中国东北。清政府接受了帝国主义的条件,于一九○一年九月七日在条件极为苛刻的《辛丑条约》上签字。这个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向八国赔偿银四亿五千万两,承认帝国主义国家有在北京和北京至天津、山海关一带地区驻兵的特权。

〔22〕领事裁判权,是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旧中国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中所规定的特权之一,开始于一八四三年的中英《虎门条约》和一八四四年的中美《望厦条约》。凡是享有这种特权的国家在中国的侨民,如果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中国法庭无权裁判,只能由各该国的领事或者法庭裁判。

〔23〕从十九世纪末起,侵略中国的各帝国主义国家,按照他们各自在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的势力,曾经将中国的某些地区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例如,当时长江流域各省被划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云南、广西、广东被划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山东被划为德国的势力范围,福建被划为日本的势力范围,东三省原划为沙俄的势力范围,一九○五年日俄战争后,东三省南部又成为日本的势力范围。

〔24〕帝国主义国家在强迫清朝政府开放了沿江沿海的许多地方为通商口岸后,于一八四五年开始在这些地方强占一定的地区作为“租界”。最初,租界是外国人居留、贸易的特定地区。中国政府对租界内的行政、司法等有干预权,并保有租界内的领土主权。后来,帝国主义国家在租界内,逐渐实行完全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一套殖民地统治制度。它们以租界为据点,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中国的封建买办阶级的统治。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曾进行收回租界的斗争,并于一九二七年一月,一度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但是,在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各地的租界仍然被保留下来。

〔25〕见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提纲》。

〔26〕见斯大林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四日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八次全会第十次会议上的演说《中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任务》(《斯大林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260页)。

〔27〕戊戌维新也称戊戌变法,是一八九八年(戊戌年)发生的维新运动。当时,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清朝光绪皇帝的支持下,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逐步地在中国推行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君主立宪制度,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但是,这个运动缺乏人民群众的基础,又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变法三个多月以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皇帝,杀害谭嗣同等六人,变法遭到失败。

〔28〕义和团战争是一九○○年发生在中国北部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参加这次战争的,有广大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群众,他们用宗教迷信互相联系,在秘密结社的基础上组织起来,对英、美、德、法、俄、日、意、奥的联合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八国的联合侵略军在占领天津、北京以后,极残酷地镇压了这个运动。

〔29〕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所领导的推翻清朝专制王朝的革命。一九一一年(辛亥年)十月十日,革命党人发动新军在湖北武昌举行起义,接着各省响应,外国帝国主义所支持的清朝反动统治迅速瓦解。一九一二年一月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治制度宣告结束。

谁帮忙找有关毛泽东与中国革命的文章。谢谢! 毛泽东为什么可以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联系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创造性思维 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丰功伟绩事例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是怎样选择中国革命道路的 新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分析以及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政策? 毛泽东的思想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建设所起的作用哪个更大哪个更重要? 毛泽东的思想和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的建设所起的作用哪个更大哪个更重要?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 请问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历史性贡献 试评述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历史地位 阐述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分析,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其采取的政策 中国革命 毛泽东的文章 论述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和中国革命过程的关系 1936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给( )致书,再次申明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毛泽东在1945年写的文章是什么? 围绕"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的小论文! 59.中国共产党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 毛泽东的文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