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营居然之家:天寒进补,食补不如穴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5:52:45

天寒进补,食补不如穴补

    

    每到秋末冬初,为了迎接严寒的天气,人们都开始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大补,什么人参大补汤、补益膏方、狗肉、鹿茸、虫草等层出不穷。但是您可能不知道,其实这些补品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尤其是在不了解自己体质的情况下,很可能会越补越虚呢。但是穴位就不一样了,它们属于身体的一部分,知道自己到底是虚还是实,是冷还是热,刺激穴位能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调整,这就是针灸的良性预应激效应。所以,最了解身体的是穴位,靠食物进补不如用穴位来补。

1、身体穴位——关元、三里

1)揉关元

A.关元穴位于肚脐中央向下一横掌处,腹部正中线上。此处也称丹田,是人体元气汇聚根植的特殊部位,有补益先天的作用。

B.将掌根置于此穴,先轻轻向下用力按,然后再缓慢揉动,使力量徐徐向内渗透,时间越长越好,动作越缓越佳,直到穴区发热并渗透至穴下腹内。

2)点三里

A.足三里,是另外一个著名的强壮穴位,它属于足阳明胃经。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头,故此穴有补益后天、强壮脾胃之功。取足三里时先要找到它上面的犊鼻,当我们屈膝时,髌骨与髌骨下方的韧带(髌韧带)外侧凹陷内就是犊鼻穴,自犊鼻向下约一横掌,旁开胫骨前缘一横中指宽处,即为足三里穴。

B.拇指指腹用力点按足三里穴,会有明显的酸麻胀感,并向膝部或沿小腿向下放散。点按一分钟后可略放松,改点为揉,一分钟后再施点法,如此反复3~5次。

以上两种方法每日有空时可反复操作,多者不限,但至少应保证早晚各一次。

2、耳穴处方

A.主穴  内分泌----屏间切迹内,耳内腔的前下部;

  配穴  脾----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

        胃----耳轮脚消失处。

B.耳穴压豆或用棉签依次按压上述耳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不拘时间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