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焦虑症能自愈吗:复合型编辑的基本素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0:03:11
□ 孙静敏
新时期出版事业的发展需要新型的编辑,概括地讲,新型编辑就是要既精于编辑业务、出版技术,又要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所谓复合型,是指编辑素质的综合性,非单一性。笔者认为复合型编辑的基本素养如下:
1.复合型编辑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这是由我国的出版工作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出版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作为出版工作者,编辑肩负着社会责任、政治责任以及文化责任。因此,编辑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才能更好地完成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任务。
2.复合型编辑应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论水平。这主要是指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国家方针政策,以及对时事政策的了解情况。编辑有了一定的理论功底,就能从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高度来处理各种书稿,对书稿中的毛病就能看得准一些,分析得透一些,处理稿件才有高度和深度,改稿也能击中要害,对稿件中的一些提法,也能符合时代精神和政策、法规的要求。
3.复合型编辑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编辑要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对编辑工作要有一种敬业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的职业意识有时比技术更重要。编辑出版了优秀的图书,出名的是作者,至于编辑,无论在这部书中付出了多大的劳动,多少的辛苦,由于出版工作的隐匿性,很少有人顾及,所以编辑要甘当无名英雄,甘为人作嫁,甘当铺路石。
4.复合型编辑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外围知识。编辑一部书稿,书稿编写时的质量优劣、价值大小,取决于作者。但书稿写完后,成书的质量和价值,则取决于编辑的知识水平、政策水平、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所以,作为编辑,应掌握编辑的理论和方法,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必须精深。同时编辑又是一门渗透力特别强的专业,各种学科,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它的触角无所不及,所以编辑必须具备广博的外围知识。
5.复合型编辑应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编辑要为别人修整文字,“己不正,不能正人”,编辑自己首先要过文字关,要在字词语句上下工夫。另外还要有词法知识、语法知识,这样才能看出书稿的遣词造句恰当不恰当,句子的结构有没有毛病,段落的划分合适不合适,因此编辑要多读多写,加强语言文字基本功。
6.复合型编辑应具有市场理念与创新意识。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的源头,是编辑的另一重要能力。编辑要具有市场理念及创新意识,策划出具有双重效益的好选题。市场经济下的选题策划,编辑要注意把握选题方向,提高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决定着编辑主体意识的高低。编辑的创新意识从选题策划到书稿的修改加工,贯穿于编辑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题的质量。
7.复合型编辑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一门外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了编辑的生产方式。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复合型编辑现代科技技术的标准之一。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了解世界。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图书版权贸易的不断拓展,编辑如能在业务工作中娴熟地应用一门外语,可谓如虎添翼。
8.复合型编辑要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编辑工作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选题策划到组稿、审读加工等,编辑工作的各环节都要与人发生联系。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务性联系,却充分地显示了编辑工作的规律,是编辑实际操作能力的外化展现,所以编辑要具有社会交往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具体表现在组稿过程中要有公关能力、广泛的社交网络和社会经验。
总之,复合型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绝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长期学习、不断充电,日积月累中逐渐培养形成的。编辑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多方面的修养,才能把好图书关,多出优秀的、高质量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