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同城约会注销:中世纪贵族礼仪——典雅爱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2 23:58:28

一、 典雅爱情
所谓典雅爱情即指11世纪末以后,在西欧中世纪兴起的一种爱情方式。当时西欧盛行的吟游诗人创作了歌颂典雅爱情的诗歌,并穿梭游走于各个宫廷,对女主人的高贵和骑士的忠诚加以歌颂。而在现实生活中,则要归功于两位妇女——埃莱亚诺和她的女儿玛丽。埃莱亚诺先后作为法王路易七世和英王亨利二世的王后,在其所生的五子三女中,有两个儿子作了英国国王,三个女儿嫁给了欧洲君主,因此她被称为“欧洲的祖母”。人们认为她把典雅爱情引进了法兰西和英格兰的宫殿,并把它从文学时尚变成现实生活方式。爱来亚诺和女儿马力不但自己过这典雅爱情的生活,还一起创办了“爱的法庭”,并确定了典雅爱情的31条原则。学者们对典雅爱情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这纯粹是一种胡闹,或者是贵族们的一种消遣;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乔装打扮后的摩尼教邪说的阴魂再世。有些人把它看作人类历史上荒诞而平凡的一页;另一些人则把它视为一种污染社会风气,败坏婚姻生活的颓废道德观;还有些人则认为它开创了现代人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生活。也有人认为典雅爱情是一种异乎寻常的游戏,是脱离现实,昙花一现的情感,是一种打发闲暇的美丽的白日梦。他们之所以对典雅爱情这一主题这样重视,是因为它不但是一种爱情方式,而且成为对西方影响深刻的道德风尚和社会哲学。学者之所以对它的认识如此不同,是因为它所宣扬的观念不但同当时所沿袭的爱情观和道德观格格不入,就是现代人对此也难以合理地接受。 典雅爱情的发生是以不平等为基础的,“提供这种基础的乃是社会地位低下的男子和社会地位高的女子之间的关系”。②这种不平等关系不止表现在恋爱双方地位上的不平等,也表现在恋爱过程中的不平等。作为产生爱情关系的男女双方,男子通常是地位比较低的普通骑士,他总是和粗鲁、鲁莽和谦卑联系在一起;而作为恋爱对方的女士一般出身高贵,举止文雅,声誉良好和值得尊敬,往往是大宫廷里高傲的女主人。就一般爱情意义而言,这种地位上的不般配使得爱情的产生非常困难,但这恰恰就是典雅爱情产生的首要条件之一。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头同时体现在追求爱情的整个过程中。作为恋爱一方的骑士往往会发疯似地爱上一位贵妇人,甚至不知道这位贵妇人的姓名,就可以把自己征战所获得的一切都献给她,也可以为她牺牲自己的一切。但是,在贵妇人一方,却往往以高傲的和冷冰冰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切,甚至那位骑士已经为她历经磨难而她全然不知或不屑一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浪漫骑士尤瑞奇的故事。他12岁的时候选择了一位贵妇人来奉献自己的爱,并设法成为她宫廷里的一名扈从。他触摸她摸过的东西,有时甚至把她的洗脚水偷偷喝掉,但换来的却是女主人斥责他放肆无礼;他矢志不移,经受了这位女士的百般刁难,甚至砍下自己的一个手指装在天鹅绒盒子里送给她,这样换来的也只是她答应时常看看这一手指的允诺;他一路征战,四处建功,但获得的也只是女主人允诺他扮作麻风病人和乞丐一起见她一面。在典雅爱情中,要求骑士不论遇到任何苦难和羞辱,都要对女主人真诚、专一、炽烈,他要用全身心地奉献换取女主人点滴的馈赠。另外,正是这种地位和追求过程的不平等成为典雅爱情展开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这种不平等的男女联系“使得男性强人无法将其喜欢的女人手到擒来,使得男人对女子可望而不可及,或者难以到手。同时正是因为其地位高,难以到手,所以更成为男人渴望得到的对象”。另一方面,在中世纪,上层社会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爱情是一种道德思想力量,能使人变得高贵。一个低阶层的浪漫英雄爱上一个伟大的女士,他要努力奋斗以求配得上她。在这方面,他要克服的不是世俗的羁绊,不是所爱对方的丈夫,而正是她那高贵的等级。追求的过程也就是骑士升华自己的过程。因此,“如果一位骑士爱上了一位女士,他就会因此变得更加优秀”。③双方差距越大,骑士付出的努力就越大,从而提高自己的高度就越高。 骑士追求的对象一般都是已婚的贵妇人,因此典雅爱情不以婚姻为目的。其要达到的效果是,“把女人抬高到一个纯洁无瑕的境界,从而把一切肉欲的污点从她们的爱情中清除出去,让爱情自由地翱翔,上达精神领域”。④对骑士来说,爱情是一种发自内心地敬慕女士的感情,他们孜孜以求的不是婚姻的结局,因为普通的婚姻生活他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妻子那里获得。这种爱情最后可能以微笑、亲吻和喜爱作为回报,但回报存在与否对典雅爱情本身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正如12世纪某位僧侣所言:“既无需动机,亦不追求结果,只是享受爱情本身。”⑤ 典雅爱情始终贯穿着“效忠”的观念。骑士们恪守典雅爱情的思想,对情人永远的忠诚,反映了附庸和领主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爱情需要经过仪式确立,其全部程序与封君封臣制度本身一样组织严格。骑士对其女士的忠诚就如同对其领主的忠诚一样,包括听从贵妇的命令,冒一切的危险和承受一切的折磨。“和平时期(骑士)实现目标的途径是追求情人,它是战争时期追求封建忠诚的投影”。⑥事实上,这种爱情并不仅仅意味着爱他的女士,其中渗透着封建骑士的忠诚与冒险精神。他们把这种爱的对象视为一种极难得到而且弥足珍贵的东西,认为在追求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冒险与探究心理得到满足,就是最大的愉快和幸福。所以他们不惜采取任何手段,诸如诗歌、武艺及所能想到的其他形式去努力。“男人期望通过占有一个女人,能够获得有利于满足本能欲望的东西,她是一个他借以征服大自然的有特权的客体”。⑦所以说,典雅爱情不是现代意义上基于平等基础上的爱情。
二、典雅爱情产生
中世纪的婚姻并不以爱情为基础。在中世纪早期,家长包办子女婚姻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仅是古代日耳曼人的遗风,而且在封建时代的割据混战的情况下,领主希望通过嫁女娶媳与力量强大者结成联盟,希望女婿能征善战,希望儿媳会带来大块领地作为嫁妆,从而加强自己的实力等等,都促使家长直接干预子女的婚事,亲自为他们选择配偶。在这种情况下,婚姻通常根据家族的利益来安排,个人的感情和意愿得不到重视和满足,对爱情的需要往往只能到婚姻之外去寻找。 在中世纪早期,妻子被认为是丈夫的财产。婚礼上新娘头戴的婚纱乃是远古时代抢夺婚的遗迹。将被抢者蒙眼盖面,使其不辨方向道路难于逃走,同时也防止在婚礼完成前被娘家亲友认出而夺回。这样抢来的妻子如同其他被抢的牲畜财物一样,都是男人的战利品。婚礼上新郎送给新娘的戒指则由古时的环形铸币演变而来,实际上就是新娘的买价。无论抢来抑或买来,从此妻子便成为丈夫的私产。 在中世纪,基督教会以婚姻系“圣事”,一对男女的结合乃是上帝所愿所为,因此不可认为拆散为由,坚决反对离异。即使双方关系已破裂到实在无法共同生活下去的地步,若非一方患有麻风病,或者有谋杀配偶嫌疑,或有进修道院的意愿,教会只是准许分居而不是离婚。因此可以说,典雅爱情是中世纪不幸的婚姻生活的一种调剂与补充。 另外,典雅爱情也同骑士从小受的教育密不可分。中世纪的贵族有将孩子送到其他贵族家里接受教育的传统。这是因为西欧实行长子继承制,其余的儿子由于日后不能继承爵位与地产,必须外出接受教育,以便日后在大诸侯或宫廷中担任官职。而长子也要外出学习礼仪和经营之道。骑士在封建社会初期,只是贵族中最低的等级。为了保持贵族身份,他们不得不为大封建主充当骑士。贵族子弟在受封为骑士之前要接受一定的教育训练。他们年满7岁时,就要被送到有权势的或富有的领主家里。到14岁时成为领主的扈从。平日里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侍候领主的妇人和女儿,在这个时期,由主妇对他施以礼仪教育,内容为各种礼仪规范、游戏娱乐等。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如何取悦妇女。主妇热心地为儿童物色“意中人”,教导他们:女性柔弱需要男人保护,贵妇美丽、高贵、慈善值得骑士钟爱;爱情伟大、崇高、神圣需历经艰险去追求。她们向青年介绍贵妇的生活规律、情趣爱好、性格特征和取悦之道。这种教育使骑士从小就形成这么一种观念:他必须服从和敬重意中人,取悦和爱意中人,直至树立起一种为女士献身的精神。只有当男主人外出作战时,他们才跟随左右,为其看管甲胄、武器和马匹,同时学习打仗。因此,在骑士身体和心理成长的最重要阶段,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同女主人呆在一起的,而女主人实际上扮演着母亲与教师两种角色。日久天长,骑士对她便产生出一种特殊的情感,即后来的“典雅爱情”。这种爱超脱性爱,主要是下对上的崇拜和服从。在骑士的心目中,爱人永远是他最尊敬和爱慕的偶像。 当然,典雅爱情的产生与十字军东征以来妇女地位的提高以及圣母崇拜的流行有关。11世纪以前,女人的一生似乎都要依赖男人,先是父亲,后是丈夫和儿子。但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大部分男人都离开了家园,丈夫们把照料庄园的任务委托给了自己的妻子。结果妻子们发现,她们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一切,无论是管理财政、税收还是处理政治问题,都不像以前那么神秘,她们对自己的能力的证明使得她们在法律上的地位得到提升和巩固。正是这样一个契机给了中世纪的妇女展示自己的机会,“正是战争、宗教和十字军东征本身,在使粗野时代的妇女转变成骑士时代的女士这方面,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⑧十字军东征的另一个后果是使得流行于拜占庭的圣母崇拜传播到西方,从而和西欧妇女的地位日益提高,尤其是上层贵族妇女地位的提高形成合流,产生出一种女性优越的思想。夏娃和圣母玛丽亚是基督教创造出的两个女性形象,一个应对“原罪”和所有人类的苦难负责,另一个则承担着拯救灵魂的使命。早期基督教从“原罪论”出发,认为女人尤其易于犯罪,夏娃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引诱亚当去犯罪。但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基督徒仇视女人的态度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由夏娃的邪恶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与圣母玛丽亚的赠予相比,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到11世纪,基督教转而热爱那些像玛丽亚一样贞洁的妇女。这种圣母崇拜为骑士把妇女理想化提供了宗教上的证据。 典雅爱情的产生还和它的发源地——法国南部的大领主、大骑士宫廷的特点有关。由于当时法国王权软弱,这些贵族在他们的领地内完全不受国王的控制,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宫廷。在那里虽然也有战争和纠纷,但人们更加纵情享乐,经常举行盛大的宴会,社会交往受到重视。当时有教养的贵族妇女和贵族骑士经常在大宫廷中聚会,女主人作为宴会的中心,扮演了一个更加值得尊敬的角色。这样,大宫廷里就形成了以女主人为中心的较和平的交往方式。在平和的气氛中,男人的武士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妇女的社会分量相应地得到增加。这样在男女按照尊卑顺序共同生活的空间里,也形成了男女交往的共同空间,这就为典雅爱情的产生创造了基础与空间。  三、典雅爱情的影响
典雅爱情的产生对中世纪贵族男子的气质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感情和行为上对骑士具有双重的升华意义,从而间接促进了贵族礼仪制度的发展。骑士为了使自己对女士有吸引力,也注重对自身仪表地完善。贵妇们要求骑士对她们温和礼貌,关怀体贴;要求骑士衣着整洁,经常洗澡;要求骑士学会弹奏乐器,朗诵诗歌。对此骑士必须表现出耐心、动人的风度、勇敢和忠诚。这样,原本粗鲁的军人们不惜时间和精力而孜孜于取悦之术,他们接受了对妇女温文尔雅和说话彬彬有礼的习惯。典雅爱情这种外在的礼节也锻炼了贵族的交际手腕,培养了他们高雅的情趣。他们被迫去掌握一些战场之外的实用技能,学习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甚或去作歌编舞。如果他希望去吸引一位女士,就需要情趣横溢,精通爱情的模式。粗鲁的武士们开始学习智慧、风度、吸引力、以及言谈的技巧。他们把贵妇看作高人一等的人,像她们作种种尊敬的表示,在她们面前要鞠躬低头,吻她们的手:在社交场合让她们入上座;在出入时,女士优先;当有妇女在场时,必须要举止潇洒、庄重、谈吐优雅……这成为中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一种风尚,也是贵族的一种处事要诀。这种取悦妇女的能力能毫不费力地转变为取悦王公。因此,骑士们通过接受典雅爱情的经典所进行的训练,实际上也为他们成为廷臣和绅士做好准备,这样中世纪贵族男性就由粗鲁的武士向着温文尔雅的绅士方向发展,贵族男子所应具备的气质也为之一变。这标志着骑士阶级发展中的重要一步。骑士在贵族或国王的宫廷中习得礼貌与豪勇,并把其中一部分传给社会阶层较低下的人们,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现代的礼节就是由中世纪骑士精神演化而来的。 此外典雅爱情使妇女,至少是特权阶级妇女找到了一条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典雅爱情观将以往的两性之间的外表关系完全推翻,使妇女在社交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并使她们自信可以和男子处于同等的地位,并参加谈话和娱乐,使男子养成尊重妇女的习惯。这种思想不是突然被整个封建阶级所接受,但它们慢慢传播,到14世纪末,成为贵族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使得妇女在中世纪后期所处的境遇比早期要好得多。 尽管典雅爱情是一种理想化的爱情,但它促使人们渴望爱情、追求爱情,促成了思想上和感情上的革命。爱情成为文学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从12世纪起,罗曼蒂克的故事就成为西方最流行的文学内容之一。这种理想的爱情观念影响着文艺复兴及其以后的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