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大龟头的锻炼方法: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3:58:56

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 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Ⅲ.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1.识记A
  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2.表达应用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③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二、文掌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A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③分析慨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
  ②丰富
  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Ⅳ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O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古文翻译题、埴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2006年语文考试大纲修订说明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在考查目标上没有变化,要求仍然是着眼于语言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考名词术语。
  1.识记 A
  ①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语音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从试题看,这一项内容的考查重点不在声调上,范围也以常用字为主。
  ②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现代汉字”指现代汉语用字。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包括区分形近字、同音字,不写错别字等(包括对写作的要求),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
  2.表达应用 D
  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实际使用中问题比较多,甚至包括新闻报道、学校教材等正式的书面资料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比较混乱,因此在高考中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确有一定的困难。不过由于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先后多次正式颁布了作为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国家出版总署1951年9月,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90年3月,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因此标点符号也是有“法”可依的,至少有些最基本的规定还是需要严格遵守的,这也正是出这类题目的依据。换句话说,试题中出现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都是比较明显的和没有什么争议的。而目前尚未规范或者有争议的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当然不会也不应出现在考试题目之中,即使句子中涉及到这类问题,在考点上也应该回避。
  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②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有词语(包括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③ 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一项内容的考查,可以用客观性试题,也可以用主观性试题。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④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主要题型有:将若干词语合理地扩展成一句话或将一句话扩展成几句话。
  “压缩语段”考查的是将一段话进行正确地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
  ⑤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都是指操作,是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
  这类试题呈开放状态,没有固定的答案,目的在于激活学生平日头脑中积累的材料。学生答题,不可能全都与参考答案一样,只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就应视为达到要求。
  ⑥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语言表达“简明”指能够删掉多余的语句,消除歧义。
  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语言表达“得体”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常见修辞方法规定了8种。这8种修辞方法中,“借代”虽然没有列在教学大纲里,但考虑到它应用较多,学生又熟悉,需要考查,就列在这里。
  考查修辞方法的目的是指导语言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概念。学生应能够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得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
  修辞方法重在考查运用。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识记   A
  ① 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 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
  ③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本条①②两项有文字修改,原大纲的表述没有考虑到作家,修改后考查的目标就明确了。
  这类考查常常是与中国重要作家极其时代和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极其国别和代表作综合在一道进行。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这里所说的“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即使难度相同的古代诗文,对于古代诗文素养不同的人来说,也会有对所谓“浅易”程度的不同认识。因而这里的“浅易”应当理解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程度。
  《考试大纲》在“能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之后列了“理解 B”“分析综合 C”“鉴赏评价 E”三项,三项之下又总共提出九条具体要求。“理解”中第一条常见实词的含义,第二条常见虚词的用法,第三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第四条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语言方面的要求。这四条着重要求理解,能力层级均为B级。“分析综合”中第一条筛选信息,第二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三条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主要是古代诗文阅读中内容方面的要求。这三条着重要求分析综合,能力层级均为C级。“鉴赏评价”中第一条鉴赏,第二条评价,是古代诗文阅读中较高的能力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从这些具体要求的设置中可以看出,高考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这是做到“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首要条件;而对于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内容的鉴赏评价则又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这是掌握古代诗文的主要目的。
  古代诗文阅读有有一处修改,即“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修改为“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加了“文言”二字,考查的目标就更加明确了。
  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在其他方面与2005年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赘述。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现代文阅读是现代社会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会从事的一项最基本的活动。我们从阅读文章中或学习新知识、或了解社会动态、或欣赏文学作品等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扩充知识、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在于检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即将升入大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材料包括了“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这里将着重探讨对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要求。
  在高考试卷中,一般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选材,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也就是说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是比较陌生的。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内容称为“新知识”。新知识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是人们在学习深入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接触到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测验是为了检验人的学习的潜在能力,选这样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这些内容在升学考试中具有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与2005年考试要求一致,这里不再作具体说明。
  五、写作
  能写记叙文、 议论文、 说明文及常用应用。                               
  高考写作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这是高考写作一贯的要求。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有一些考生选择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常用应用文体,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这里表示考生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常用应用文体)都是可以的。高考写作不同于文学创作,它一般只要求会写上述几种文体,不搞文学创作;但是,如果高考试题中说明“文体自选”,考生不违反题意,选择写散文、小说、故事和寓言等等文学体裁,也是符合要求的。高考写作也不同于征文比赛,征文比赛只录取前几名,衡量文章不仅注意写作技巧,更重视文章内容的社会意义,而高考写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
  考试大纲将写作能力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等级标准。
  基础等级包括: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发展等级包括:①深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
  发展等级包括:①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②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写作内容有一处修订,即发展等级“深刻”一项中“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改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修改使原项目中的层次表述得更加清楚。
  作文评分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占40分,发展等级占20分。需要说明的是,发展等级有四个项共15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采用一点评分法,所谓一点评分法,就是以15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也就是说,有一点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
  
       《考试大纲》调整解读
  2005年高考,是建国以来,改革幅度最大的一年。其开放性空前,其自主性适度,其探索性奠后。全国试卷及各省市单独命题试卷,百花齐放,异彩纷纷,风飘万点,万树参天。 
  研析2006年刚刚出台的《考试大纲》,与2005年相比,我们发现:试卷长度、命题内容,将更显人文性;考点叙述、能力要求,更见科学性;命题角度、题型设置,更凸探究性;卷容布局、考查内容,更具导向性。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考查常见的语言表达能力。 
  2005年: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 
  2006年:能识记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解读 这一提法更为科学。“一定”是一个模糊概念,而“常见”则让考生心中有数,有训练范围,更见人文性。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考查作家、时代及代表作。 
  ①2005年: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生活的时代及代表作。 
  2006年: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②2005年: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2006年: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 
  ●解读 从这科学的表述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今年全国试卷一定会考文学常识,而且考试的内容涵盖作家、时代及代表作。目标明确,考点到位。 
  三、古代诗文阅读——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05年: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006年: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读 在“实词”前加“文言”二字,看似多余,实则意义重大。与“文言”相对的“白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都指汉语书面语的一种。但“文言”是我国古典文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具有词汇丰富、精炼的特点;而“白话”则指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清代变文,宋、元、明清的话本、小说及其他通用文学作品。大纲这么一界定,既科学,又人文,大大缩小和规范了实词的考试内容。 
  四、写作——强调因果关系,凸现个性色彩。 
  ①深刻 
  2005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006年: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产生的因果关系。 
  ②有创新 
  2005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2006年: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解读 ①将“问题”改为“事物”,既科学,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扩大了内涵。将“原因”改为“因果关系”,扩大了考查的力度,强调考生对待事物不能只知其因,更要重视其果,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够停留在表面,更要重视其发展过程,特别是事物的结果。这样,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分析应变能力。 
  ②将“特征”改为“色彩”,凸出了客观性,事实上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大多数考生很难体现其个性特征,但完全可以体现其个性色彩。这样,降低了考查难度,有针对性。
  考向预测与透析 
  一、导向功能
  全国卷将进一步规范出题模式,避免地方命题的随意性,发挥其突出的导向作用,引导地方卷向全国卷靠拢,既突出规范性,又体现地方特色。从目前各单独命题省市的考试说明反馈看,已经明显地看到了这一点,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题量、试卷结构。
  二、热点透析
  ▲字音字形,轮流出现
  多年来一直作为必考题的语音、字形,2005年在全国卷Ⅰ、Ⅱ、Ⅲ中已呈现轮换形式。这一信息,可能对2006年各省市单独命题起到导向作用,考生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语音考查重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及异读字,应特别关注异读音。
  字形考查重在音近与形近致误两大类,应特别注意因形音均相近而致误的别字以及易混字。
  ▲标点符号,可能降温
  2005年在2004年第一次重新作为考点之后,异乎寻常的降温,16套试卷仅有7套涉及,估计2006年会更少,如有涉及,在题型上将有所创新。如以文言文断句形式出现,考查句间停顿的把握,与病文修改兼顾,或与语言的得体结合考查。
  ▲词语使用,必考内容
  从2005年所涉及题型看,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词语填空,一种是词语运用。在近两年虚实并重、熟语领先之后,2005年实词为主、成语领先又出现回头势态,只是命题形势有所出新,如湖北的成语以辩别形式出现。
  ▲语病辩析,重中之重
  语病的考查,是历年的考试重点。一般情况下两类病句交互出现,但也有两类同时考查情况,可见掌握多元病型十分必要。
  ▲压扩段句,压缩看好
  筛选压缩信息为现代社会所亟需,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提取关键词,是时下人们常用的一种写作形式,这已经是一种广义的压缩。能力以考查概括、归纳、整合为重点,取材贴近当代生活,尤其是反映科技、考古、艺术等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连贯得体,热中之热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是语言运用中最受青睐的考点。2005年考卷,卷卷皆考。其中语言的连贯又是重中之重。
  ▲句式仿选,变句渐升
  随着仿句考查的频繁出现,选句的简易,越来越多的命者把注意点放在句式变换上,其中应特别注意常式句与变式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及简单句与复杂单句的变换。
  ▲文学常识,06超女
  2005年开始纳入考试范围后,大部分省市从人文的角度考虑来列入考查范围,但经过一年酝酿之后,加上今年考试大纳的明确界定,可以肯定,全国卷一定会有考题出现,自主命题的省市将有更多的命题者将其列入命题范围,应引起高度重视。
  当然,从2005年三个省市出现的命题看,人们更愿意将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联姻,这样更能水到渠成的实现作家、时代和作品的完美结合,通过知人论世,掌握名句名篇,为我所用。
  因此,文学常识宜注意了解古代作家所处的朝代、姓、名、字、号、谥号、作品集以及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容、名言佳句、体载和主要人物。
  ▲名句名篇,注重名篇
  2005年,名句名篇最大的变化就是更注重名篇的全篇或其中完整段落的默写,这为考生敲响了警钟,不能投机取巧,只背名句,而应重视名篇。这一举动,将引起各单独命题省市专家的注意。
  ▲诗词鉴赏,对比鼎现
  唐诗宋词元曲,在2005年全国卷以唐宋诗并驾齐驱之势出现之后,2006年可能将重心偏向宋词。可以这样说,2006年诗歌以对比赏析,将凸现鼎势,这样可以达到几个测试目的:一是有利于考查考生的求异、求同思维能力;一是避免押题,可以名人名篇与常人常篇对比,实现能力迁移,可以是诗词对比、词曲对比,实现写作潜移。从对比趋势上看,可以是同题、迁移、氛围、意象、用语、意境等不同角度的对比。考查的内容,可以是用字赏析、妙句涵泳、技巧分析、修辞运用、思想把握、创新评价等等。
  ▲文言阅读,分析渐重
  从2005年的全国卷看,题量减少,考试内容以筛选信息、分析概括为主,实词与虚词的考查也出现轮换态势。从选材看,二十四史乃占半壁江山,不同的是传之以外,开始关涉事物,出现两种全新的选材趋势:一是从其他经史子集中选择与人物相关的文本,一是涉及论物述行。这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并作相应的训练。从考点看,实词应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为主,虚词应吃透18个,特别弄通“之”“为”的用法及意义。文言句式应关注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固定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别注意在翻译中的应用。文言文翻译赋分之多,越来越受重视。考查的形式将以翻译文言文阅读中画线句子为主体,少数省市可能单独以段设题。
  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每卷的必考内容,须加强训练。
  ▲科学类阅读,自然为主
  在所有的科学类文章阅读中,命题者倾注的领域大部分在自然科学,当然也有涉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少数甚至两者兼而有之。今年可能呈现这样的趋势:可能不考。如考,可能以自然科学为主,题量减少。考试内容呈现多元格局:词句轮空,词义为主。即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含义与理解文中主要的句子的含意出现轮换态势。信息的筛选,逐渐成为考查主流,文意理解,逐渐增加。推断想象,专家看好。从测试角度看,一个考生据文推断能力的高低,据文想像是否丰富合理,直接反映出一个考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因此这一考点将更侧重对考生思维能力的检测。
  训练时,可从《中国国家地理》上选择有关“秦俑”、“长安”等主题词文章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重在整体理解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将成为整个试卷的双翼。2005年分值明显提高,这预示着今后的命题将重视阅读理解、重视考生的主观理解和发挥。多选题型将销声匿迹,主观题分量明显加重,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的理解和把握的考查力度将明显加大。重点考查内容将轮流锁定在:对文中重要词语、主要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鉴赏优秀文学作品形象、表达技巧。
  从选文看,散文独霸,当代主流,名家独领,新作偶现。从考试内容看,考点轮空,词义句义必考其一,信息筛选,整合增加,文意理解,必考考点,小说少数省市可能选为考查命题材料,不可忽视。
  今年的命题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态势:两类阅读,题型互补。即在文学作品中并未考查的,却在科学类文章中有所涉及。
  训练时可有目的地选择有关巴金或名人忆巴金的文章进行训练。
  ▲作文命题,多元星空
  高考作文,全国卷,依然持续着走过的足迹——关系话题,但各省市均呈现出多元格局,“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风景各边皆好。总的看来,关系话题,如超级女声;词语话题,似涛声依旧;命题作文,又雨后春笋,材料作文,重回娘家,图文联姻,闪亮登场。
  2006年的作文命题,在审题上首先应注重三种能力:筛选提炼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感悟能力。在深刻这一点,更强调揭示事物产生的因果联系;在创新这一方面,更注重有个性色彩。在命题趋势上,关系话题,渐将淡出;看图作文,闪亮登场;词语话题,专家认同;命题作文,逐渐增多;材料作文,渐趋主流;大小文题,个别存在;诗歌受限,议论领先;材料命题,贴近时代;拓展现象,重在分析。
  哲学原理,应重视: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的因果联系。训练时,可搜集有关“超级女声”的材料进行命题作文训练,如对歌词发表看法:“想唱就唱,要唱得响亮”;“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勇敢地自我欣赏”;“就算这舞台多空旷,总有一天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话题可以是“自我激励”、“自我肯定”、“美梦成真”、“跨性别规范与性别规范”等等。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 word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听力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具体内容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数学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数学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英语词汇手册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哪有下载?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哪里可以下载(txt格式)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 理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卷33题 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物理答案 哪里能下载《200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英语听力模拟试题》MP3 谁知道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全国卷IV)的答案,谢谢 急寻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全国卷一》试题及答案 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统一招生考试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ma3哪里下载??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英语三轮模拟考试卷 请问哪里有2006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化学 广东卷(试卷类型A)的答案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Ⅰ)的卷子原题和答案谁有啊.是Ⅰ卷. 2006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考如何报名? 《2006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大纲谁有,请分享一下可好 四川省2006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分段人数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