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怎么货到付款啊: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经典回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9:15:04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经典回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7日21:4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经典回放

  新华社记者

  从9月29日天宫一号成功飞天,到11月17日神舟八号顺利着陆,天宫与神舟的太空之舞,给中国载人航天历史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的经典瞬间。

  经典瞬间一:天宫飞天

  时间:9月29日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事件:天宫一号发射

  空旷的酒泉卫星发射场上,108盏聚光灯齐刷刷打开,亮如白昼。

  一枚乳白色的长征火箭,稳稳托举着中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静静地依偎在高耸的发射塔架上,箭指苍穹。

  此时,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周永康等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发射实况,温家宝、贺国强等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发射。

  21时16分,零号指挥员的倒计时口令,惊醒了繁星闪烁的大漠。

  “……5、4、3、2、1,点火!”

  大团的蒸汽和烈焰从火箭底部猛地涌了出来,一束明亮的橘红色火焰喷薄而出,托举着高大的火箭,向着无尽的星空,扶摇而上。一连串空气被撕裂的声响瞬间爆发。

  飞翔!飞翔!

  ——多么熟悉的一幕!却又是从来也看不够的一幕!

  21时38分,中国载人航天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浩瀚太空迎来第一座“中国宫”!中国载人航天的又一个第一诞生!热烈的掌声中,人们期待着,一个月后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完美对接。

  声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我国首次研制发射的低轨道长寿命空间飞行器。它的在轨寿命为两年,期间可以与飞船多次交会对接。天宫一号按中国后续的空间实验室要求设计,还肩负着验证空间站部分关键技术的使命。

  经典瞬间二:神八逐梦

  时间:11月1日

  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事件:神舟八号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无人入眠。

  塔架工作平台缓缓打开,乳白色的船箭组合体展现出来,在无边夜色中散发着水晶般的光泽。

  发射时间瞄准5时58分。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来到现场观看发射。

  “……5、4、3、2、1,点火!”零号指挥员下达倒计时指令。

  橘红色火焰从火箭尾部喷薄而出,托举着神舟八号飞船的火箭缓缓升空,而后加速飞行。夜空中的火箭尾焰,像一盏耀眼的孔明灯,反衬着黑暗中火箭修长的身影。

  583秒后,夜空中那道美丽的弧线渐渐消去,神舟八号进入预定轨道,消失在灿烂星河。

  掌声于茫茫戈壁响起。此刻,神舟八号开始了对天宫一号的追天之旅。

  声音:(火箭系统总设计师荆木春)交会对接任务对神舟八号的入轨精度要求很高,必须通过火箭把飞船精准地送入轨道。因此,神舟八号是“零窗口”发射,入轨精度达到“零误差”,发射神八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是长征二号F火箭的改进型,基本可以说是一枚新研制的火箭。

  经典瞬间三:太空之舞

  时间:11月3日

  地点: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

  事件:中国首次交会对接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彻夜不眠。

  2日23时08分,经过5次变轨,神舟八号到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

  这是飞船的第30圈飞行,天宫的541圈飞行。两位舞者绕地球翩翩而舞的轨道,开始渐渐靠近。

  大约一个小时后,它与天宫一号的距离缩短为5公里。

  在与天宫一号一样以每秒钟7800米的速度绕地球飞行的同时,飞船在发动机的助推下抬升、平移。

  5公里、400米、140米、30米——科学家们为神舟设置了4个停泊点,让它在走近天宫的每一个驿站上停下歇息一阵。

  3日1时02分,飞船对接机构缓缓推出,仿佛向着天宫伸出了双臂。这时,在两个飞行器几乎快要成为一条直线的相望之路上,被标志灯映亮的天宫一号如同靶心,第一次出现在神舟八号的摄像视野中心。

  20米、10米、5米……亮点越来越清晰,画面中的天宫一号像展翼的大鹏。交会完成,对接开始!

  1时28分,神舟八号的对接环触到天宫一号。位于飞船尾部的发动机在对接前最后一次点火,把飞船轻轻推入它的舞伴怀中。

  12把对接锁准确启动,上千个齿轮和轴承同步工作——1时36分,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成功对接。在美国、俄罗斯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之后,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声音:(中国载人航天新闻发言人武平)两航天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又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和重大的技术跨越。它对于实现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推动载人航天的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典瞬间四:再度牵手

  时间:11月14日

  地点:距地球343公里的太空

  事件:第二次交会对接

  19时24分。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上,中间位置显示出神舟八号逐渐撤离天宫一号的三维动画,两侧分别显示着从天宫看神舟、从神舟看天宫的图像;大屏幕下,工作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4分钟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机构顺利解锁,组合体成功分离,神舟八号飞船缓缓撤离至140米停泊点。

  在地面控制下,神舟八号再次向天宫一号缓缓靠近,30米,20米,10米……

  屏幕中央图像显示,神舟步步追赶、步步靠近,逐渐抵达天宫“身旁”。经过接触、捕获、缓冲校正、拉回、锁紧等技术动作,两个航天器最终实现二次对接,再次形成刚性组合体,以优美的姿态飞行在浩渺太空。

  20时整,天宫一号、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飞控大厅里一片欢腾。

  声音:(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麻永平)这次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组合体分离、飞船撤离功能和交会测量设备在阳照区的工作性能,并进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第二次交会对接。对接进一步考核检验了交会对接测量设备和对接机构的功能与性能,获取了相关数据,达到了预期目的。

  经典瞬间五:完美降落

  时间:11月17日

  地点: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

  事件:神舟八号飞船着陆

  “搜索开始!”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张海东一声令下,空地一体的立体搜索网迅速张开。

  5架盘旋于着陆场上空的直升机,用耀眼的灯光把草原之夜映照得如同白昼。绕地球飞行最后一圈的飞船调整成着陆姿态,在上千平方米的红白相间的降落伞牵引下缓缓降落。

  “回收三号发现目标!”

  直升机翩然飞抵返回舱着陆点附近的开阔地上,工作人员迅速跳下,箭也似地冲向返回舱,快速、精准地完成一系列工作。

  飞船所搭载的中德合作研究的通用生物培养装置被搬至直升机,它将在7个半小时内运抵北京以供研究。

  20时17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八号安全返回,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

  声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交会对接使得运输工具和平台得以联接在一起,不仅能把人送进空间站,还可以用于货物补给和空间站建造。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空间站的建设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