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意念增高长高的么: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经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5:03:45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参加了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发表了著名的演说《为人民服务》。以后六十多年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与张思德的名字,从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北平,响彻中华大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张思德出身在四川省仪陇县六合乡,是个穷人家的「谷娃子」。一九三三年入伍,参加过长征,多次负伤,屡立战功。到陕北后开过荒,种过田,纺过纱,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他干一行爱一行,一切从革命需要、人民利益出发,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一九四三年夏天,他被分配去当毛泽东的警卫战士。给毛泽东站岗放哨,保卫党中央,张思德兴奋而自豪,他深感责任重大,以加倍谨慎、细致、周到做好本职。

毛泽东十分喜欢这个沉默寡言、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名利的战士。

中共中央决定,于一九四五年四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后勤保障提前进行,其中的一项,是储备大批木炭,供七百多个代表近一个月的燃料之用。为此决定,组建一个烧炭小队完成此项任务,挑选张思德任副队长,因为他以前曾烧过炭,积累了相当经验。工作的需要就是自己的志愿,张思德又是愉快地服从,打起背包去了安塞县石硖峪。又是干一行爱一行,不怕苦不怕累,烧出了一窰又一窰好炭。

为了多烧炭,张思德动手开挖新窰洞,一个意料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九月五日,天正下著雨,张思德和战士小白正起劲地挖著,因雨水渗透的缘故,突然出现了崩塌。他本可逃生,但生死关头他毅然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猛力将小白推出洞外,自己却被压在了窰里,壮烈牺牲,时年二十九岁。

张思德牺牲的消息传到延安,警卫队长古远兴报告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一怔,神情难过又惊讶,听著古远兴讲了张思德遇难经过,双眼湿润了:「多好的同志哥呀,就这样没了。战场上死人是难免的,后方劳动生产死人太不应该了,今后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他继而问,张思德的遗体在什么地方,准备怎么办。

「还在窰洞里压著,打算刨出来就地埋葬。」古远兴回答。

「那可不行。」毛泽东一脸严肃,带著几分生气说,「马上挖出来,保护好。山里有狼,若是给狼啃了,就撤你的职!」他停顿了一下,扳著手指作了三点指示:

第一,给张思德同志身上洗干净,穿上新衣服,入殓前要给他站岗;

第二,搞一口好的棺材盛放张思德的遗体,运回延安来;

第三,要开追悼会。什么时间开告诉我,我要参加,还要讲话。

九月八日下午,张思德追悼大会在延安凤凰山下的枣园操场举行。

祭台上高悬著「追悼张思德同志」的大字横幅,后壁党旗下挂著张思德的遗像,下面摆满了用五颜六色山花扎成的花圈,遗像旁边挂著毛泽东写的挽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这是一个高规格的追悼会,中央机关与中央警卫团官兵千余人参加。党的最高领袖参加普通一兵的追悼会并讲话,是中共建党以来未曾有过的。

毛泽东在杨尚昆等陪同下来到会场,他脸色庄重,脚步缓慢,拿起自己赠送的花圈,轻轻地放到张思德遗像前,低头默哀。中央警卫团团长吴烈宣布追悼大会开始,毛泽东与大家起立,向张思德遗像鞠躬、静默后,警卫团政治处主任张廷桢致悼词,介绍了张思德的业绩、牺牲经过和质量。

致悼词毕,毛泽果走上祭台,以沉痛的神情,开始了即席悼念讲话: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著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接著,毛泽东以一段精彩的话语高度评价张思德:「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豶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会后,秘书将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讲话的记录稿作整理后,送毛泽东审核。毛泽东阅后,挥毫书写了「为人民服务」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作为题目。

一九四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全文刊载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迅速传向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军民。

一九四九年四月召开的「七大」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了政治报告,成了共产党人的宗旨。

毛泽东还在《两个中国之命运》、《一九四五年的形势和任务》文章中,再次重申「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抗战胜利后国共重庆谈判期间的九月二十日,《大公报》总编王芸生等在李子坝报馆内设宴招待毛泽东,恳谈国事,毛泽东应邀濡墨挥毫,为《大公报》作了「为人民服务」的题词。

一九五三年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为人民服务》这一篇。

一九六○年以后,源源不断出版了《为人民服务》单行本,又将《为人民服务》与《愚公移山》、《学习白求恩》并列为「老三篇」,广为发行。

一时间,举国上下地无分南北东西,人无分男女老幼学习《为人民服务》,涌现了雷锋、欧阳海、焦裕禄等一大群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为人民服务」简明易懂好记,「为人民服务」精神高尚可敬,所以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期,总是深入人心。历六十多年直至现在,仍是党风廉政建设及社会公德的准绳,说了多少该怎么做,「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便可概括,精准之至!也因此,在不朽名篇《为人民服务》发表六十周年之际,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电影《张思德》也隆重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