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图外观改装后效果图:论农村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1:29:30

论农村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曹振金

 

 

摘要:

语文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是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语文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核心工作之一。但当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重于教师的课堂讲授,以串讲分析为手段,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削弱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切实转变观念,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预习指导、强调本色阅读、在课堂教学善于“放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组织语文课外活动等途径,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主题词: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

 

 

一、    语文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他人的帮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它主要包括阅读知识的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评价知识的能力。1、阅读知识的能力。阅读能力是进行阅读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2、整理知识的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是指对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经过筛选归类,纳入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系统并作必要的记忆。没有知识的整理、贮存就不可能真正获取并运用知识。3、评价知识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评价能力,是指对自己所获取的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并作出相应评价的能力。

语文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属于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也是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次两点,乃教学之成功。”简言之,语文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去有效撷取新知识的能力。知识是“鱼”,自学能力就是“渔”。

二、    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与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现代认知观强调知识建构和独立学习,素质教育呼唤主体教育和终身教育,培养语文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核心工作之一。文学巨匠高尔基甚至说:“自学是世界上一切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很难想象,一个只会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的讲授、只会进行模仿性练习、只会死记硬背答案然后参加考试的学生如何进行独立的阅读、独立的思考,毕业离开学校后如何应对现代生活的需要、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而事实上,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尤其是在农村学校。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只看重课堂的讲授,课堂的教学设计只重于教师自己如何顺利、完整地完成教学任务,于是基本上垄断了整个课堂,自导自演,恐怕有所遗漏而面面俱到,恐怕学生不懂而反复强调,教学不在“导”而是“告知”。而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已习惯于“母鸡”带小孩的教学模式,被动性明显,依赖性十足,一贯如此,结果导致语文学习兴趣淡泊,语文能力下降。从小学到初中共学习了九年的语文,我们的学生独立阅读、独立分析一篇文章的能力如何呢?这从考试中的课外阅读题的得分率就可见一斑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只重于对课文的分析讲解而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    培养自学能力的前提

(一)            转变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观念是人类支配行为的主观意识。人类的行为都是受行为执行者的观念支配的,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要想行为正确,必先树立正确的观念,人们常说“观念先行”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从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看,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学生要学得知识,形成能力,必须靠自己亲自实践,教师是无法代替的。因此,要改变以授代学的做法,必须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名副其实的主人,教师只在其中起着指导、点拨的作用。

其次要转变学生的观念。特别是农村学生,长期养成一种等、靠老师的习惯,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增强自主意识,主动学习。

(二)            激发学生的自学动机和学习兴趣

恩格斯说:“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这一点是共性的东西,没有动机就谈不上自学能力的培养。动机是人们需要的表现,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力量。自学动机是人们强烈的自学需要的动态表现,它决定着自学活动的三个方面,即引发自学活动、决定自学方向和调节自学的范围与广度,自学动机对人的自学活动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培养自学能力,首先必须培养明确的自学动机,做到积极、自觉、明确地进行自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语文自学能力,还离不开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有浓厚兴趣的引导,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论述很多,但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通过教师自身深厚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二是通过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吸引学生。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广阔的艺术与情感的天地,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让人终生受益。从语文自学的角度看,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点:

1、勤翻工具书。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提高阅读能力。

2、勤做笔记。俗语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因此,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做笔记的形式很多:可以在书上作记号、批注,或者在笔记本上写摘录、提纲、概要、也可以剪贴。做好笔记,可以增强记忆,积累资料,选择重点。所做笔记要做到经常翻阅,对上面所记的东西要勤思、勤用,不懂的地方要勤问,促进思考,使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3、勤写日记。写日记是促进学生反思以及训练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自学的过程。

4、自己修改作文。自己的作文一定要先自己修改。写作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反复的过程,修改是这个过程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修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5、开口读文章。学习语言关键在于培养语感,开口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古人就十分重视吟诵的功夫。但现在的语文学习默读多,诵读少,自学时能开口读文章的更少。老师一定要加强课堂上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开口读文章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不可能由学生无意识地自发形成。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            加强预习指导和检查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授前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①,它必须通过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分析来进行,实际上是一个自学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和加强预习的指导,让学生在预习中培养自学能力。教师要布置一定的任务,给予恰当的指导,不能随意一句“大家预习xx”就了事,而且一定要进行完成情况及效果的检查,这样持之以恒,学生的自学能力必定有较大的提高。

(二)            重视本色阅读

“在阅读中对未知领域的了解和掌握,一般是由阅读者自己对文字载体传输的或概念、语义、或人事、景物,或内容、材料,或传统、习俗,或理念、意义,或情感、态度等等的一种自然的、独立的理解摄取,即本色阅读。”②本人一直认为,语文能力是不能依赖老师讲授得来的,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对文本的阅读、体味而内化得来,也就是通过本色阅读得来。巴金先生所说的“读熟了,也就能慢慢体会到它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本色阅读就是学习者一种自学的过程。目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进行串讲分析,把中心思想、人物情感、写作特色等“告知”学生,很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和时间,缺乏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作品内涵的领悟,实际上是教师的讲解取代了学生的独立阅读、独立理解、独立分析,这也是多年来语文教学形成的顽症。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重视本色阅读。

(三)            课堂教学要“放手”

指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不少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即可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要放弃串讲分析的习惯,在课堂中安排适量的时间,通过引导,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此类阅读,通常是由教师先指出通过阅读要达到的目标和阅读中的注意事项,学生阅读后,让学生自行小结内,并提出针对性问题让学生回答。有时通过阅读还不能对内容有深刻理解,则可提出更深刻的引导性问题,指导学生再进行仔细深入的阅读,达到真正理解掌握的程度。课内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参与课外阅读和提高其阅读质量都是一个促进。

(四)            加强课外阅读

能力的培养,必须有相当量的实践与训练才能形成。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也不会例外,学生没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事实上,人一生的阅读,在学校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在课外。人们的阅读也不仅仅是教科书上有限的选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校生扩大阅读量,其中初中生每年课外阅读不少于80万字,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量化的要求。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它不受教材及教学内容的局限,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广阔天地。教师要对学生提出一定量的阅读要求,并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阅读书目,指导阅读方法。在校内,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汇报和交流,既让学生谈一谈、比一比,充分体会阅读的乐趣,又可以检查课外阅读的效果,有利于教师进一步的指导。

(五)组织语文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广泛地参加各种有益的语文活动,将培养自学能力融于其中。自学能力不仅是“阅读”一项,很多课外活动都包括有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因素,如故事会、演讲会、戏剧表演、手抄报、小论文撰写、上网搜集信息等等。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学生必须独立或合作搜集材料、进行研讨,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索”的新课标精神。特别是农村的学生,阅读量和信息量较少,生活视野较窄,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能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2007-4-13

注释:

① 钟慕根主编:《语文学习策略》,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26页

② 引自《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