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洛娃洗衣液的利润:弟子规讲解(第八集)(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7:19:25

弟子规讲解(第八集)(2)

时间:2009-12-22 23:03 来源:网络 作者:杨淑芬 点击:272次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读书要有次第,时间要会规划安排。我们都晓得,做学生的往往会投机取巧。怎么说?每天下课回来,他不知道今日事今日毕,不知道要把今天的功课先复习,就累积了很多;累积很多,到接近考试的时候紧张兮兮。这个时候时间非常的紧迫,就开始很猛的用功,非常精进,非常勇猛。我们也看到很多图书馆,平常没什么人,一旦快要考试的时候,真的是人满为患,很多人都挤在那里拼命的读书。这个也犯了《弟子规》里头告诉我们,我们读书求学应该每天都要读,而不是把它累积在一起,为应付考试而读书。

    这里讲『宽为限』,就是你读书的时候要有一个目标,譬如说我们今年,我们要看哪些书,你把它订下来,订下来以后每天按照进度来读、来用功。跟我们现在一般人完全不一样,读书是为了考试,尤其是学生。如果我们成年人,你是父母,如果每天把家事做完以后,你能开始展书来熏习,与古人在一起,或者看一些与知识领域范围之内、你工作范围之内的这些典籍,你能做很好的模样。孩子在家里,他看到母亲父亲每天做完事情,就把剩余的时间都在读书,你就树立了非常好的模范,孩子从小也会很喜欢读书。

    假使做父母的空闲下来就开始看电视,孩子也会跟你一样爱看电视。即使你在客厅看,孩子在房间做功课,他也会受到影响,他会经常开门看看,今天电视已经演到哪里。所以父母在家里能多看书,树立好榜样,孩子也会很喜欢看书的。

    过去曾经有一位长官,末学就请教他,他年龄已经有六十岁了,但是他几乎可以把一些法规法条背得滚瓜烂熟,非常的熟。我说:这些都很难背,我们年轻人记忆都不好,为什么你还可以背得这么清楚?他从右手拿出来一本小小的法规,左手拿出来,口袋又是一本,左上角拿起来又是一本。他就告诉我,在工作的领域方面,他凡是要了解的这些法规,他随时随地都在读。我就问他:你怎么背?像有一些法规几百条,你怎么次序不会颠倒?他就跟我说,每一条读五十遍,口要念出来五十遍,五十遍之后,再慢慢用记忆的方式来想一想,回忆一下。不行呢?法规法条要随时随地都要看,一有空闲就要看。他说从孩子出生之后,孩子看到父亲这么用功,所以两个孩子也非常的优秀,从小读书都不要大人盯他,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们做为父母的,应该要有这样为小孩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样不但可以相得益彰,同时你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也会很轻松。为什么?你可以减少金钱,他不用补习,他认真,他就通达,所以何乐不为?

    此地也讲到,『工夫到,滞塞通』。我们读书最怕遇到困难,遇到困难第一个反应就是说:好了,我不读了。然后把这个困难就跳过去了,尤其是理科。很多小朋友通常也有这样的毛病,遇到困难就不想去突破,就会觉得:好烦,我不会。再不然就把这个题目丢给父母。父母问他说:你会不会?他往往说:我会了。结果考试出来,一看到数学六、七十分,你问他,他好象会,似懂非懂,其实是不懂。此地也告诉我们,「工夫到,滞塞通」。首先,我们要排除内心对这种困难的题目、困难的问题不要怕,面对它,就要想办法解决它。

    过去求学的阶段,也曾经碰到很难的数学,这个数学怎么办?没得问,明天要交,所以当天晚上我就花了三个小时,慢慢的思考,去推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我解出来,非常的高兴。从此之后,我对数学不再害怕。为什么?我认为我可以做到,只是时间长一点。慢慢因为你解除自己内心的障碍以后,你对数学不怕,你就会兴起这种兴趣。兴趣一旦建立以后,你多做了,慢慢这个解答就开始快了。从三个多钟头,后来渐渐进步,到最后数学就不怕了。

    所以最主要还是在我们内心,你有心去做,这个问题你就有能力去突破。可是你无心去做,你功夫没有下到底,你就没有办法通达。所以此地讲只要「工夫到」,你下的功夫足够,你的努力够的话,肯定你一些不能通达的也能通达。假使做学问当中,学习过程当中,我们心里有疑惑,应该怎么办?

    此地就讲到,当我们有疑惑,没有办法了解的时候,就应该随时随地请教会的人。如果是同学当中,先请教同学比较优秀的,这一科比较专门的,我们请他帮忙。为什么?你不能通达,你累积的会愈来愈多,尤其是数理这方面的,前面不懂,后面连带的这些都没有办法通达,因为很多数理它是有连带关系。所以,此地只要心里有疑惑要把它记下来,『随札记』,随时要把它记下来。

    『就人问,求确义』。你应该要不耻下问,别人比较了解,比较清楚,我们应该要很虚心的求教于别人。也有很多人,他不愿意替别人解答。有时候碰到这种情形怎么办?我们可以参考其他的资料,譬如说参考书,工具书,它同时也可以替我们解决疑惑。但是最主要还是要靠自己,自己先去探究,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请问别人。

    曾经有一个母亲,她这样跟我反应,他说他的女儿当班长,可是家里电话每天她几乎要讲一两个小时,母亲就要我来告诫她的女儿。后来有机会,我就单独找她女儿:你为什么电话这么多?是不是妳的朋友很多?她说:不是的,是因为同学有很多的问题都来请教她。我说:那这样会耽误妳的功课,对不对?她说:对。我再问她:这些同学平常他们的学习态度情形怎样?她说:有的人在抄作业的时候,故意不抄,反正回到家里还有同学可以问。有一些应该解答的,应该把这些重要的题目抄下来,有一些他也不愿意再去抄下来,他就专门依赖学生。我问了这个同学,我问她:这些同学平常在校的情形如何?学习的情形如何?她告诉我多半都有这些毛病。所以他想:我回到家里,我请教班长就好了,我何必在学校很认真。他完全以自己的自私的心,不愿学,然后就把这个问题去请教别人。这样也不对。

    也曾经碰到这样的一个贤明的母亲,她就讲有一次她检查她女儿的联络簿,发觉她有多样的作业好象没有写,也没有做。因为看到老师的评语之后,她开始对女儿多加的追问,后来她女儿就说:我要问同学,今天应该做哪些。母亲就禁止。她说:我禁止,我绝对禁止,妳今天所应该要做的,妳竟然没有做,然后要把责任再去推给别人,再去抄别人的,妳有靠山,这样不行,学习不能靠别人,一定要自动自发。所以这个母亲她宁可隔天女儿被老师处罚,而且联络簿上也写了几句:请老师严格执行,不守法、不守规矩,一定要处罚。这个孩子被母亲这样教导,以后她就不敢用这样的方式,投机取巧的方式;把所有的作业,还是老师交代的,在学校不愿意做好,回到家里电话一拨,全部找靠山,这样是很不对的。

    后来,我就跟这个班长讲:这样的话,长久下来,不但妳的功课受到很重的影响,同时妳也不是在帮忙他,妳也是在害他。为什么?妳害他没有办法自力更生,没有办法自己好好的学习。所以从此之后,妳应该婉转的跟他讲,妳要做功课,你很忙,要拒绝他。因为妳这样的帮他,长久下来不是正确的。所以在此,我们也建议家长对子女的功课,我们要把它加以查证一下,是不是有这样的毛病;有这样的毛病,一定要及时的来制止他。

    此地『就人问,求确义』。也有很多人裹足不前,譬如说不懂自以为懂,不明了自以为明了,结果以讹传讹。因为自己以为明了了,又教了别人,就误导了别人。所以在此地古人告诉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这种精神,要精益求精,做学问一定要以通达明了为主。这个通达明了要自己有所悟处,才算是真正明了。

    我们也反省自己,自己的书房、自己的卧室是不是也经常保持很干净。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曾经问卷调查学生,会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整理自己书桌的有多少?往往非常少,寥寥无几,几乎都是父母替他整理。由此可知,小孩从小这种家庭教育几乎都丧失了,这些学习的机会都被父母把他给剥夺了。所以,我们读到『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做父母的应该要让孩子学习,要教导他怎么整理。

    我们这里讲到「房室清」,就是你要整齐清洁,墙壁也要干净。有很多小朋友他很喜欢画图,甚至在墙壁上画了一排的火车,画完以后,自己非常的高兴,请母亲看。说:爸爸,妈妈,你看我画的火车漂不漂亮?父母看到孩子这么天真,也舍不得打他,只好再把它粉刷干净。所以从小我们对于孩子要教导他,除内心要清净之外,我们外界的环境也要保持干净。首先父母就要做良好的榜样,子女才会向你学习。

    「几案洁」,几案就是书桌。我们晓得有很多人看书,他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东一本,西一本,凌凌乱乱。只要读书的时候,他自己的桌上,只要有一角还能放一本书,他自己就觉得很满足了,从来不会整理自己的书桌。像古人朱熹,每一次在书房读完书之后,一定要把它收拾得干净,他才离开书房。我们说一分诚敬得一分的利益,有十分的恭敬,你就能得到十分的利益。所以此地讲「几案洁」,就是要保持我们书桌的整齐与干净。

    「笔砚正」,古人所用的文具,就是文房四宝。今天没有毛笔,也没有砚台,但是我们的文具,我们所用的这些笔、橡皮擦等等,这些用具、文具,我们也要把它摆好,排得非常的整齐。

    此地就讲到古人他要写字,他要读书,旁边一定要备好文房四宝才有办法写。此地说,墨磨歪了,就表示你心里有旁骛,你心里不专心。我记得小时候,父亲如果要写书法的时候,就会叫我去旁边磨墨,一池的清水要把它磨得恰到好处,总要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他示范给我看的时候,我牢牢的记住。他也有要求,第一个手要握好,不能握歪;第二个不能碰到你的手,这个墨水不能喷出来,手不能碰脏,同时也不能溢出来。不能溢出来,不能溢到纸,不能溢到你的衣服,这个条件也可以说相当的严格。但是我也可以做到,因为我按照父亲所教的方法,握好以后就慢慢的磨,磨的力量要平均,要均衡。如果你的力量不均衡,你磨的速度有快有慢,你的墨条就会歪了。所以到最后,磨好了之后,请父亲来检查,他会看你的墨有没有平?有没有歪?你有歪,就证明你在磨的时候不专心;你有溢出来,就表示你的眼睛没有看到这个墨磨的速度,还有它的快慢,所以它才会溢出来。

    古人教导子女,从小由磨墨的功夫当中来训练他的耐心。我们现在没有这种机会,学习到可以用磨墨来训练自己的耐心。但是我们可以从小朋友的字来观察他有没有耐心。有很多人都抱怨说字很丑,我就会反问他:字为什么会很丑?你是不是眼睛没有看,你怎么写?他说:对,干嘛看?就手一直写下去。我说:不对,写字要意在笔先,你的心意要在下笔之前就要有,心里就要胸有成竹。你要知道我这一画这一笔要走到哪里?你不能笔拿起来就写。不管是毛笔或者硬笔字,都是如此,你要专心,要有耐心。首先就是要有耐心,一笔一画清清楚楚的交代好,不要纠在一起。

    所以『字不敬,心先病』。这个字写得歪七扭八的时候,首先要检查的是你的心,你的心有没有静在那里,有没有很专注就在写字这个功夫上。如果你打从心里就不想写,怎么会写得好?所以字写得丑,我们先要想一想,我是不是有不专心?你很专心,你眼睛盯着你的手,你的心意在你的手之前,它要写到哪里,到哪里该停,到哪里该顿,你心里有个底,再加上你有美感,你写出来的字就会很漂亮。所以「字不敬,心先病」,是因为你心里有毛病。什么毛病?就是不专心的毛病。所以这一条告诉我们,不论你写字做功课,都要反躬自省,自己有没有专注在里头。你有专注,你肯定会写得很好,读书也会读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