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m蓄电池充电机:广元市2011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3:28:06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是各级党委政府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央政府考核地方和基层政府的约束性指标,也是地方各级政府的政治责任。现将我市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总量减排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按照省环保厅给我市下达的2011年主要污染物的削减比例,我局于2011年6月8日发文《关于下达2011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削减比例的通知》(广环办【2011】101号)分解下达给各县区,同时将此目标任务报市政府督办室,作为市政府年底考核的指标。并要求各县区根据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的初步成果,测算各地的年度和“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部门和工程项目上,扎实推进工作,确保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二、总量减排相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

     (一)扎实开展了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关系到“十二五”总量减排基数的确定和环境统计数据的运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市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门工作方案。在全市环保系统的牵头组织下,在统计、畜牧、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下,通过几上几下的反复审核校正,我市的初步成果已上报省环保厅。经省厅初步审核,我市的表册填写质量和数据的内在质量都排在全省前列,得到了初步的认可与肯定,为今年总量减排工作的开展和目标任务的核定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了重点减排工程项目的督查。为确保“十二五”总量减排工作首战告捷,今年2月中旬,我局牵头组织市规划建设、水务等部门,结合对各县区的“城考”考核,对各县区上报的重点减排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县区政府的有关领导交换了意见,要求县区严格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咬定目标不动摇,倒排工期添措施,定期督办促进度,不折不扣完成今年的减排任务。6月下旬我局配合环保部西南督查中心及省环保厅对部分县区的重点减排工程项目进行了现场督查,将现场督查发现的问题向县区政府的有关领导进行通报,要求及时整改。

    (三)编制“十二五”总量控制规划。根据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结果,研究我市环境质量——环境容量——流域区域排污总量控制——企业排污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国家关于“十二五”总量减排的工作要求,调查研究我市具有减排潜力的重点减排行业、企业,提出总量控制指标的分解方案和优化标准,进行可达性分析,制定了“十二五”总量控制规划。

    (四)完善了总量减排“三大体系”。继续完善统计、考核体系,重点突破监测体系建设,编制了市、县(区)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达标计划、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计划实施方案和建设计划,按季度开展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有效性审核工作。同时加强监察能力和队伍建设,制定了县达二标,区达三标的达标建设计划,全面提升管理减排的水平。

    三、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及建设情况

    已经建成的广元市大一污水处理厂、苍溪县污水处理厂和剑阁县剑门关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市大一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整改已完成。剑阁县污水处理厂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污水收集率达到60%以上,在线监控设备预计7月完成安装。

    列入《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以下简称《目标责任书》)的4个城市污水治理项目分别是旺苍县、青川县、元坝区和利州区宝轮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目前主体工程均已建成,但配套管网建设正在建设中,污水收集率达不到要求,在线监控设备还未安装,上半年无法形成减排量。

     纳入年度减排计划的利州区、剑阁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已建成进入调试阶段;苍溪县、旺苍县和青川县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处理系统正在建设之中;元坝区、朝天区的垃圾填埋场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列入《目标责任书》的5个工业治理项目中,旺苍县三江镇葡萄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旺苍县白水镇太阳煤矿和剑阁县桅杆煤矿已进入土建施工阶段;剑阁县林园香料有限公司、四川西原油脂化工有限公司已制定方案,正筹措资金待开工建设。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点减排工程后期建设进度缓慢,难以在上半年形成减排量。作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的主要载体,我市目前在建的污水处理厂都还在完善配套管网、在线监控设施及建设附属工程等,无法投入正常运行,均不能达到环评验收和总量减排核查的要求;垃圾填埋场除市本级和剑阁垃圾填埋场安装了渗滤液处理系统外,在建的苍溪、旺苍正在设备采购安装过程中。全市所有的垃圾填埋场均没有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均不能达到环评验收和总量减排核查的要求。故重点减排项目难以在上半年发挥减排作用。究其原因,有客观上项目资金短缺、程序运行慢的实际,主要的还是县区及相关部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的所致,工作态势与去年下半年相比有较大落差。

    (二)环保牵头、部门协作的总量减排工作机制尚未形成。总量减排是政府统一领导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发改、环保、统计、经信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加之“十二五”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减排指标,还需要农业畜牧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减排、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上予以配合。但因制度设计未跟上、统计口径未统一等原因,目前统计、畜牧、公安等部门难以为减排提供全力支持,甚至连人口增量、经济增速、畜禽数量及种类、机动车数量及分类等最基础的核算数据都不能按月按季度提供,导致总量减排月度、季度推进会无法正常开展。

    (三)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减排操作难度大。畜禽养殖业是农业源污染减排的主攻方向,也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的主攻方向。2010年污普数据反映我市畜禽养殖业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市排放量的52.3%和54.6%,规模化畜禽养殖率为41%(全国60%,全省47%)。环保部安排我省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减排工作试点,根据《2011年四川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方案(试行)》要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在全过程、全要素污染防治的基础上,实现能源利用、种养平衡、粪污消纳和总量减排。而我市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基本未实现从规划、设计、审批到污染治理、达标排放、消纳利用的全过程管理,也未实现废水、废气、废渣、固废的全要素治理与有效利用,难以满足核查核算的要求,加之养殖污染治理要求高,投入大,在市场不景气、政府不补助的情况下,业主难以按技术标准投入建设治理工程,更难以科学合理利用副产物,农业源污染减排难以实现突破。

     (四)工业领域大气污染物减排缺乏激励约束政策规章。虽然全市工业领域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的空间较小,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在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中占较大比例,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 “十二五”工业污染减排的潜力主要在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上。工程减排上,火电厂和新型干法水泥厂脱硫、脱硝是工程减排的主攻方向,但目前由于缺乏国家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环保部门无法强制企业上工程措施,企业也消极等待观望,迄今没有实施脱硝工程治理的项目和规划。在结构减排上因结构调整牵涉面广、代价大、成本高,容易伤筋动骨,县区政府受制于资金压力、维稳压力的影响,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不会很高。

    (五)机动车尾气减排尚无章可循。机动车尾气污染减排从上到下都未独立制定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强制淘汰超标排放车辆的法律法规和具体的减排核查核算办法、方案,我市也未真正建立起机动车尾气检测、审批、监管、淘汰的工作体系,没有实施机动车环境标志管理制度,这项减排工作尚无法开展。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责任、逗硬问责。要真正落实并强化县区政府在总量减排的主体责任,确保完成年度和“十二五”的减排任务,市政府应提高总量减排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中的权重,应与省政府考核市州的目标权重一致(省政府2010年的考核分值为6分),力争实现将总量减排工作作为政府的重点单项工作逐年单独考核,这样才能真正引起县区政府的重视,才能把减排工作作为与经济工作同步的常态工作来抓。定期督查督办,一年一小考,五年一大考,对完不成年度及“十二五”减排任务的责任单位和部门要严格实行“公开曝光”、“一票否决”、“行政问责”、“区域限批”等问责措施。

     (二)及时建立“1+4”的减排核算数据共享机制。要实现总量减排月度、季度推进的目的,就必须建立环保牵头,统计、经信、畜牧、公安参与的“1+4”减排核算数据共享机制。建议在市政府的组织协调下,4个主要数据提供部门要根据环保减排核算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减排核算相关数据,并在各自系统内形成数据收集、审查的常态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环保、统计、经信、畜牧、公安5部门的减排核算数据定期传递与共享机制,摸清家底,搞准增量,为科学开展减排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三)对重点减排项目实行专项旬督查旬通报。针对部分县区对减排工作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工作力度有所减轻的实际,建议市政府组织市监察、环保、水务、建设、督办等部门,开展对县区重点减排项目(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治理、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水泥厂降氮脱硝)的专项旬督查旬通报,督促县区及项目责任主体加快项目主体建设进度,加快配套管网、在线监控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等配套建设进度,督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千方百计确保在建的污水、垃圾重点减排工程上半年完成调试正常运行,同步完善好污水、垃圾收费等配套政策,千方百计在下半年形成减排量,确保年度任务的完成。

     (四)积极开展畜禽养殖业减排的试点示范。畜禽养殖业减排是新时期减排工作的新课题、新领域,且减排核查标准高、要求严。市环保、畜牧部门要选择1—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基础好、标准高、污染治理达标的县区的3—5个养殖场、小区为畜禽养殖减排的示范点,严格按《2011年四川省规模化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方案(试行)》的要求,逐项逐项地整改完善,确保全过程、全要素达标。以点带面,学习推广到各县区纳入今年减排项目的15个养殖场、小区,督促加快建设、整改的进度,全面推进农业污染减排。

     (五)督促启动首批13个重点乡镇的污水、垃圾治理工程建设。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督促县区政府将重点乡镇的污水、垃圾治理工程纳入“十二五”规划,分轻重缓急逐年实施,今年要重点督促指导纳入省委省政府3个“五十百千环境优美乡镇”和10个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的污水、垃圾治理工程建设,做到项目早谋划,资金在安排,工程早启动,减排早实现。

    (六)积极做好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减排的基础性工作。市环保、公安等部门要联合到机动车尾气防治工作开展较早的成都攀枝花、南充等地学习考察先行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市的实际,报请市政府制定我市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地方规章和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落实统计、审批、监管责任,建立检测服务机构,形成检测、监管、淘汰的工作体系和相互制衡的管理体系,待环保部机动车尾气污染减排核查核算办法出台后,及时开展具体的污染防控、强制淘汰、减排核查工作。

     (七)全面启动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建议市经信委牵头,环保、水务、电力等部门配合,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国发【2010】7号),督促指导县区尽快启动我市年度及“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计划,重点确保完成淘汰水泥、电力、煤炭、焦化、砖瓦等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行业企业15家,切实推进结构减排。同时,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严把环境准入关,控制新上“两高一资”项目,从源头杜绝污染物总量的无序增长。腾出有限的环境资源和环境容量,优先发展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产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提升减排成效。

     (八)加强总量减排能力建设。“十二五”总量减排任务重、难度大,市、县区要借本次机构改革的机遇,完善充实总量减排机构,落实编制、人员、经费,解决有机构履职、有人员办事、有能力做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