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zxa10 f411:周伯戡 03 :佛教初传流布中国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7:04:08
  三、传布的媒介    在这方面,我们必须检验两件事情:(一)中国和中亚的国际贸易和(二)商人与僧侣之间的关系。   经过不断与匈奴争夺此地,并和当地较强的城邦如龟兹征战,汉朝在第一世纪前强而有力地控制此区。为了能长期控制此区并减少中国在此地驻军对本土军需的依赖,汉朝在此大规模的推展屯田。先进的灌溉方式被引入塔里木盆地,汉朝军队在乌孙、伊循、轮台、鄯善、挖掘沟洫和运河,使当地能有较大的面积能从事农业生产,稳定的食物供应变得可能。(注19) 注19:王国维,〈西域井渠考〉,《观堂集林》,卷十三,台北:艺文印书,1956,页158b—159a。  结果造成这些绿洲城邦人口大量的增殖。注20:我们可比较《汉书》和《后汉书》〈西域传〉中对西域城邦国家户口的统计,可知道屯田对西域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殖有重大的贡献。以户数言,和阗,《汉书》的记载是3,300,但在《后汉书》是32,000;同样地,焉耆的户数从4,000增殖到25,000;车师从1,250增殖到4,500;疏勒从1,510增殖到21,000。。(注20)良好的经济是佛教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因为僧团的僧侣需要在家人供养。  (  僧服颜色混乱的情况,一直到了明代洪武初年制定僧侣的服色才得以统一。)
------------------------------
  ◎农禅生活  自耕自食    佛世时,比丘们身披袈裟,手持著钵,四处乞食游化,只有在雨季里,才回到精舍或固定的一处结夏安居,此时不再出外托钵。对僧人而言,「乞食」蕴涵著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是降伏骄慢,不贪美味,毫无选择,专心修道;另一方面则是藉著乞食因缘与居士接触,给予布施种福田、说法的机会。所以,乞食是僧人的正命,垦土掘地、种植蔬果以致伤害生命,这是原始佛教所不许的。    佛教初传中土,中国沙门仍然坚守著佛陀的遗教,后来僧人逐渐放弃托钵乞食的方式,最早可见的记录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西元四○五年)道恒的〈释驳论〉中指出当时沙门「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知当时僧人已开始耕种了。    为什么中国僧人无法再过乞食的生活呢?这与中国的民情及僧团在中国的发
展有关。    在中国的文化里,「乞讨」是卑贱的行为,何况在普遍重视劳动的大社会,僧人乞食,被视为「不事劳作,不事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尊敬;其次僧团人数不断增加扩大,寺院又位处偏远,端赖托钵乞食有实质的困难。在此情况下,自南北朝以降,皇室贵族以赐田与舍田的方式供养僧人,不再直接布施饮食;相对地,僧团也必须自行组织生产的方式,以便自给自足。    到唐朝时,马祖大师创建丛林,百丈禅师立下清规,正式开启中国僧伽生活新型态,僧人开始过著「昼而农、夜而禅」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身体力行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代僧人效法的榜样,在作务中修行也成为僧人奉行不渝的信念。 明教:组织机构。寺院。中国僧人素食也和笃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有莫大的关系。公元五一一年梁武
帝召集诸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令公告,违者严惩。由于帝王的推动,加上中国寺院自耕自食,广大的庄园提供素食来源,这项教团改革,收到极大的成效,直至今日中国佛教僧团仍坚行素食。
------------------------- 此时中亚的各民族虽然对汉朝的军事计画没有兴趣,但垂涎于中国的财富。他们一开始与汉朝使节接触,就注意到中国的富饶。这些民族处于中国、印度、西亚三大文明区,正是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上,他们给汉人的印象就是他们长于经商。(注21)汉朝有效的控制塔里木盆地显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汉朝军队的巡逻使交通变得安全,稳定的食物供给提供了较舒适的旅行。(注22)因此大批的中亚商队带着珍珠、玛瑙、水晶、沉香,砗磲、琉璃、琥珀等进入中国,从中国带出丝到地中海区。(注23)  
 ------------砗磲(chēqú)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砗磲科动物的统称。砗磲可以通过加工制成手连、项链等。砗磲是佛教七宝之魁(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 
  注21:汉人形容他们‘善贾市,争分铢。’《汉书》,〈西域传〉,页3896。
  注22:《后汉书》,〈西域传〉:‘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页2931。
  注23:Liu Xinru,AncientIndiaand AncientChina:Trade and Relig ious Exchange AD 1-600,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53ff。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陌生而神秘的宝物——砗磲(chē qǘ)。
   
首先看到它的偏旁,您一定认为它是什么矿物质。非也,这其实是一种深海海贝,是深海贝类中最大的一种,一般直径可达1米左右,有很厚的壳。而用做饰品的砗磲是取自于其尾端的那部分,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因其切磨后外表呈现车轮和沟渠状的纹案而得名。
   
目前的天然砗磲主要产自于印度洋和喜玛拉雅山脉,我国古代记录的砗磲,多是来自于西藏地区。因为制作砗磲的原材料非常不容易取得,所以异常珍贵,难怪古代能拥有砗磲的人,不是位居高官要职,就是西藏密教高僧,所以一般民间很少能看得到。清朝的官帽珠饰中,它是六品以上官员的顶珠,
   
可见它的价值不凡。在佛教界中,砗磲深受许多师父及信徒们的喜爱。外表光泽的砗磲手珠,除了可做固定装饰外,也可配戴在身上避邪保平安。师父们常以27颗以上至108颗的念珠作为配戴及诵念之用。有的佛教高僧将砗磲制   
成的佛珠视为修炼佛法的必要法器,甚至传说持砗磲修炼护法者具有一倍以上   
功德,并帮助修至圆满的境界,是供佛灵修佛学之无上密宝。砗磲具有很强的   
磁场,可消灾解厄、避邪镇煞、保平安,长期配戴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及   
感应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镇心、安神作用,可稳定心律血压、   
改善睡眠、防止老化、增强免疫力,达到养生健体之功效。经   
过现代科学仪器分析,砗磲含有90%的碳酸钙、9%的壳角蛋白、十多种氨
    基酸和许多微量元素,与珍珠一样具有层状构造的特征,外壳光洁明亮,在阳
    光下能出现七彩虹光。体质较弱、运势较差、血液循环不佳、工作压力过大、
    患有忧郁症、精神功能障碍、头痛、失眠和大病初愈的人,可以随时随地配戴
    砗磲。在配戴过程中人体会在无意间吸收砗磲自然的宝气,能稳定情绪、去除
    杂念、增强记忆力、消除烦恼业障、调养身心平衡。说了这么多,也看了我们配的图片,怎么样,有没有想买一串来试试呢?目前市面上的砗磲饰品价格比
较统一,也分为很多种类,一般包括挂坠、手珠、胸坠等,而尤以挂坠和手珠居多。砗磲挂坠款式多样,形式多变,适合不同的消费群体选购,选题多为吉   
祥、平安、旺财、祝福等,价格一般在30—80元之间,50元左右的较多。手珠   
则相对较昂贵,一串16颗的圆珠可卖到500元以上,如果有丰富造型的,可达千   
元。作为普通群众,能配上一款便宜些的挂坠,挂在手机上,钥匙串上,闲时   
拿出来把玩把玩,别有一番情趣。而把贵重的砗磲饰品当做传家宝是一点也不   
为过的。
 1、砗磲分布
  
    砗磲是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浅海产双壳类动物。世界上报道的产出国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省南部海域、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热带浅海珊瑚礁环境中,已知有6种,1983年,砗磲被列为“世界稀有物种”而加以保护。
  
  2、砗磲门类
  
    砗磲属软体动物门,瓣鳃(双壳)纲,帘蛤目,砗磲科。
  
    砗磲的食物来源一个通过流经体内的海水把食物带进来,另外在壳内寄养着虫黄藻,提供虫黄藻的生长环境,使虫黄藻又成为砗磲的主要饵食,虫黄藻和砗磲具有共生关系,在整个动物界也是罕见的。虫黄藻属单细胞藻类,砗磲的外套膜为虫黄藻生长提供空间、光线和代谢产物中的磷、氮和二氧化碳,充分进行繁殖。
  
    砗磲的壳外表常呈雪白色、浅黄白色,次生氧化铁污染呈不均匀褐色。内壳壁为白色,表面光润,外套膜极为绚丽多彩,不仅有孔雀蓝、粉红、翠绿、棕红等鲜艳的颜色,而且还常有黄、绿、青、紫各色的花纹等色彩及晕彩,十分美丽。
  
    砗磲壳体大而厚实,壳边缘呈弯曲褶皱,形状似如敞开的荷叶边形,壳面具有隆起的放射肋纹,壳顶部的前方有一个小孔,这是足丝的出处,足丝从孔中伸出来,可牢牢的附着在礁石上。
  
    中国西沙群岛海域中,最大的砗磲贝壳,长125厘米,两个贝壳张开宽达100厘米(内贝肉达75公斤),整个贝壳重达220公斤。
  
    现陈列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内的砗磲,二十世纪初在菲律宾海岸发现,壳长100厘米,重131.5公斤。据资料记载,已发现的砗磲,壳长可达200厘米多,重量超过250公斤,形似一个浴盆,小孩可在“盆”内沐浴。
  
    砗磲是海洋世界中的寿星,寿命可达百岁以上,据资料记载,壳长50厘米的砗磲,需要12年时间才能长成,每年约增长5厘米。壳长100厘米,已有百年寿龄,荣获“贝类之王”。
  
  三、砗磲鉴定
  
  1、矿物成分
  
    由文石、有机胶质体(类似珍珠层)、氧化铁、粘土组成。
  
  1)文石:
  
    鉴定参数:
  
    斜方晶系
  
    颜色:洁白有晕彩,质地细腻,半透明状,似瓷一样坚硬(普通的贝壳却比较酥松。玻璃光泽、珍珠光泽。
  
    光性:二轴晶 2V(―)=5-10°
  
    折光率(实测):Np=1.532 Nm=1.681 Ng=1.685
  
    a// Nm b// Ng c// Np
  
    结晶特征:结晶微细晶长纤状、片状集合体。
  
    摩氐硬度:3.5-4
  
    密度(实测):2.8490 g/cm3
  
  2)有机胶质体(类似珍珠层):
  
    晕彩
  
    氧化铁:
  
    褐红色附着表面
  
    粘土:
  
    质点状附着表面
  
  2、结构
  
    层纤结构,单层厚度为0.5-1.5mm,层面清晰而又致密,文石长纤状垂直于层面,层伴随壳体褶皱而变化。
  
  四、砗磲杂谈
  
  1、名贵的海珍
  
    砗磲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闭合肌切片晒干后称为“蚵筋”,是名贵的海珍品。
  
  2、医疗价值
  
    砗磲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锁心、安神之效。人们称之“龙官瑞宝贝王”。
  
  3、“佛教七宝”
  
    佛教界流行的“佛教七宝”宝石种类中,据记载为“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佛教人士常以27颗以上至108颗的念珠作为配戴及念诵之用
  
  4、“蚵珠”
  
    世界上最大的一颗天然珍珠(又称“蚵珠”)就是产于砗磲贝中,据报导:1934年,菲律宾渔民在浅海中捕捞,一渔民潜水本领很大,可憋气很长,潜得最深,一次下水后却再也没有上来,原来他被一个百多公斤重的大砗磲夹死了。当渔民们把砗磲巨贝和人一起打捞起后,打开贝壳救人,发现了一枚人头大的砗磲巨大珍珠,后献给了岛上的酋长。据称这枚世界最大的珍珠,存放于美国旧金山的一家银行里,“蚵珠”的直径为27.94厘米,重量为6350克,称为“老子珠”,价值达408万美元,是世界珍珠的“天价”。
  
  5、珠链坠饰品
  
    砗磲有着观赏性、工艺美术性,可作为观赏石及加工成珠链坠等饰品
  
-----------------------------------------------------------------------------------------------中国僧伽生活专辑 香光庄严季刊编辑组目录:一、中国僧伽的生活
二、农耕、素食、禅僧
三、中国僧服知多少
四、白云深处古刹多
五、一瓶一钵越千山----------------------------------------------------------------------〖中国僧伽的生活〗    佛教僧人的生活,是依著「四依法」的原则,所谓四依法是:(一)常乞食;
(二)穿粪扫衣;(三)住树下;(四)陈弃药。
因此,出家人依行乞过日子,
身穿粪扫衣,坐卧树荫下,只用陈弃药。如果佛教徒要捐赠给僧团和比丘个人,
仍可以收下使用,依佛陀的看法,居士们相信施舍或捐赠,可让自己得到福报,
为了不让对方失望,也不必拒不接受。     但是佛教传到中国,首先是它剃发染衣、割爱辞亲的作风,与中国固有的伦
常及孝顺的美德冲突,再来便是劳动生产的问题。印土戒律里规定比丘要以乞食
为生,不得垦土掘地,以免杀死地下的生物,所以比丘不能自行耕种,连挖地、
种树、种菜也被禁止。而中国古来社会重视劳动生产,很难接受一个群体可以与
尘世脱离,可以不尽军事义务、不受王权监管,于是便讥嫌不从事生产的比丘是
「乞丐」、「流浪汉」、「寄生虫」。这样的讥嫌使比丘无法获得生存空间,既
没有生存空间,弘法度生还谈得上吗?     在衣服方面,戒律规定每位比丘最多只能拥有三衣,那是在印度气候下的衣
著,到了中国,三衣怎够抵御寒风?而且偏袒右肩露出臂膀,根本不被礼仪之邦
的中国所接受,在当时的汉朝,袒露出左或右的胳臂,还是一种有罪的刑罚。如
此,在中国寒冷的气候及大社会文化使然下,僧人衣著转变是必然的趋势,也是
僧人立足社会弘法的开端!    关于住的方面,佛教传入中国时,中国已有了高度的建筑艺术,当初接待第
一批到达中国的僧人──摄摩腾、竺法兰的地方,就是后来号称中国第一座佛寺
的白马寺前身──鸿胪寺,所以从一开始,中国的僧人就已住进寺院。又因气候
的关系,住在树下亦是不符合现实需要的。     中国僧人为了适应中国的风土民情,以佛制的「随方毗尼」作为教导原则,
调整僧伽的生活方式。于是中国的僧人不向人乞食而自行耕作,自给自足。从马
祖道一禅师以下,开创出农禅的丛林制度,一千多年来,影响著整个东亚地区僧
人的生活。    不但饮食、居住的环境改变了,衣服也从只有法服的形式,增加了常服的样
式,使得三衣由御寒、蔽体的实用功能,转变成只有在佛事、法会等隆重仪式中
才穿著的功能,而常服却在中国俗服的影响下逐渐转变,在唐朝时还曾与俗服混
同,使得义净大师感慨地说:「所有著用并皆乖仪。 .... 只支偏衫裤之流,大
圣亲遮。」而今日僧人所穿的罗汉褂、短褂之类还是民国以来改良过的,可见中
国僧衣依然是一种「活」的服装。     审视过去中国僧伽生活方式改变的历程,它可说是佛教中国化最现实的基础,
而在二十世纪末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佛教如何现代化?僧人的生活是否仍
要主张农禅方式?这是现代僧伽不能不思考且接受挑战的课题。----------------------------------------------------------------------〖农耕、素食、禅僧〗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标
便是求得衣食温饱,如果能吃饱穿暖后,最好还能吃得好,穿出地位;对出家僧
人而言,要能专心办道,首先也是必须安顿色身,但佛陀教导比丘将食物视为「
药」,只是以食物治疗饥病,滋养色身,长养慧命,不可恣意贪食。    原始佛教时的僧人以乞食为生,在律藏中关于「食」的规定非常多,都是佛
陀依著当时的情境而加以制定的。佛教传入中国后,为适应民情风俗,中国僧人
食物的来源、形式与内容,就产生了另一番新的风貌。 ◎农禅生活  自耕自食    佛世时,比丘们身披袈裟,手持著钵,四处乞食游化,只有在雨季里,才回
到精舍或固定的一处结夏安居,此时不再出外托钵。对僧人而言,「乞食」蕴涵
著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是降伏骄慢,不贪美味,毫无选择,专心修道;另一方
面则是藉著乞食因缘与居士接触,给予布施种福田、说法的机会。所以,乞食是
僧人的正命,垦土掘地、种植蔬果以致伤害生命,这是原始佛教所不许的。     佛教初传中土,中国沙门仍然坚守著佛陀的遗教,后来僧人逐渐放弃托钵乞
食的方式,最早可见的记录是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西元四○五年)道恒的〈释驳
论〉中指出当时沙门「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知当时僧人已开始耕种了。    为什么中国僧人无法再过乞食的生活呢?这与中国的民情及僧团在中国的发
展有关。    在中国的文化里,「乞讨」是卑贱的行为,何况在普遍重视劳动的大社会,
僧人乞食,被视为「不事劳作,不事生产」,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尊敬;
其次僧团人数不断增加扩大,寺院又位处偏远,端赖托钵乞食有实质的困难。在
此情况下,自南北朝以降,皇室贵族以赐田与舍田的方式供养僧人,不再直接布
施饮食;相对地,僧团也必须自行组织生产的方式,以便自给自足。    到唐朝时,马祖大师创建丛林,百丈禅师立下清规,正式开启中国僧伽生活
新型态,僧人开始过著「昼而农、夜而禅」自耕自食的农禅生活,百丈禅师「一
日不作,一日不食」身体力行的高风亮节,成为后代僧人效法的榜样,在作务中
修行也成为僧人奉行不渝的信念。
◎菜根香,佛门悲心长    比之原始佛教的饮食,中国佛教最突显的是「素食」。在佛世时,僧人既是
乞食,居士供养什么,比丘就接受什么,因此佛陀并未禁止僧人食肉,除了象肉、
马肉、龙肉、人肉不得吃,其余肉类,只要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三净肉
),皆可接受(见四分律)。    而大乘佛教是严禁肉食的,〈梵网经菩萨戒本〉即指出「不得食一切众生肉,
食肉得无量罪」;〈涅盘经〉中也说「食肉者,断大慈种」。以慈心戒杀素食,
正是悲悯众生、长养大乘慈悲的表现。    中国僧人素食也和笃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有莫大的关系。公元五一一年梁武
帝召集诸沙门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法令公告,违者严惩。由于帝王的推动,加上
中国寺院自耕自食,广大的庄园提供素食来源,这项教团改革,收到极大的成效,
直至今日中国佛教僧团仍坚行素食。    以往的寺院经济普遍贫困,加以僧人勤俭,腌酱特多,每日斋饭,除中午一
餐吃饭外,多半食粥,佐以陈年腌菜。现今台湾拜经济成长之福,僧人的饮食也
随著转变,诸如素食人口快速增多,素食馆相继设立,素食制成品种类多样化了。
近几年更刮起回归自然之风,清淡的生食、素食自然成了新时代的宠儿,从健康
的角度来看,它已渐渐脱离了宗教的素食了。◎二时过堂  食存五观    「过堂」,也是中国丛林中特有的仪制,它在僧伽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早、午斋的过堂,是出家人五堂功课中的两堂。    当云板响起,大众搭衣鱼贯进入五观堂,依序就坐,向上问讯后维那起腔,
大众齐唱「供养偈」,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面对充饥养身的食物时,僧人再
度提醒自己,不忘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追随先圣先贤。早斋唱「粥有十利,
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 」午斋则唱「三德六味,供佛及僧.... 若饭
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接著维那师呼僧跋后,大众便开始用斋。丛林过堂多使用碗盘,少数寺院使
用钵,碗盘皆有一定位置,不得恣意摆放,添汤加菜由行堂服务,也不得出声、
恣动。在饭食中须心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
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方受
此食。)并摄心用功,或持佛名号或参「吃饭的是谁」。末了,大众唱结斋偈「
.... 所谓布施者,必获其利益.... 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感念信
施护持,回向众生皆得圆满。    整个过堂是一个安静的用食过程,住持和尚如有事便会在此时向大众宣布,
称为「表堂」。每月初一、十五或特殊节日便加菜劳众,或有居士斋僧布施也加
菜。    中国佛寺通常在大殿外右侧会设个小小的施食台,体恤饥困的众生。它是根
据佛经中「旷野鬼神众」及「罗刹鬼子母」的典故而来,大众过堂时,都由一僧
人负责出食,将七粒米或指甲许的面条,透过观想及大众的加持,施食给众生,
愿他们同得饱满并去除悭贪。    简朴的丛林用斋,象徵的是高远的智慧与宽广的情怀。◎持午不易  提供药石    佛制僧人日中一食、过午不食,中唐以前中国僧人皆严格持午,渐渐地,也
如同乞食一般,经过时空的演变、适应而被放弃了。因为中国地理的南北幅员广
阔,加上僧人的自耕自食,劳动量大,僧人终于放弃传统的佛制,寺院正式提供
晚餐,称「药石」,药石皆吃粥,也称「晚粥」。    而禅堂禅七期间,整日皆有活动,打坐、跑香交替用功,体力耗损甚钜,所
以一日用餐达四、五次,除早粥、午饭外,下午吃午粥(点心粥),晚上八点还
吃一餐,也是吃粥或馒头,称为「放参」。    另外,还有出外求法的行脚僧,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因缘下,吃饭时间
和食物没有保障,不受过午不食的限制,可以说什么时候得到食物,就什么时候
吃,不过,当他们到禅堂挂单时,就必须随众,百丈清规附旦过堂规中,就针对
云水僧这么规定:「一近午到,午饭随众;近晚到,晚粥随众;时过始到,补吃;
晚到一宿,次日午饭即行。」    中国僧人既不能严持过午不食戒,须用何种心态用药石呢?明朝莲池大师所
著的《沙弥律仪要略》提到「必也知违佛制,生大惭愧,念饿鬼苦,常行悲济,
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说明了僧人用药石时须心存警惕,具足惭愧和慈
悲。◎香积厨中出祖师    中国僧人必须自行炊煮,负责僧众饮食的执事人便因应出现了,在百丈清规
中记载了以下的执事:    一、典座:职掌大众斋粥一切供养。    二、饭头:负责煮粥饭。    三、行头:于斋堂中执劳役。    四、火头:负责烧饭锅。    五、水头:负责大寮茶房及各堂缸水,常令盈满清洁。    六、菜头:负责煮菜。    七、桶头:负责洗净斋堂菜桶、饭桶。    八、磨头:负责磨米麦、作豆腐。    其他尚有炭头、茶头、锅头不等,各寺院因时因地而设,并不统一。    中国寺院丛林并有严格的厨房规约、库房规约,注明各执事的职掌及应具备
的知见,如「寸薪粒米当知来处之艰难.... 更当思调和夫众口, 酸咸适味、香
软得宜,慎重烹饪,勿生轻忽,以供养为怀....粥饭三时,不得一朝失误.... 」
作为僧人领执的指南,在执事中培养奉献喜舍的精神,更要反观自己的用心处。
因此古来许多伟大的祖师皆出自大寮(厨房),如雪峰禅师当过饭头,沩仰禅师
当过典座....「莫谓执事之外,更无所营,须知运水搬柴,无非佛事;舂米作饭,
正好参求。」虽然中国僧人不再出外乞食,却在执事,尤其大寮执事中,互相护
持,滋养色身、慧命,开辟了另一个成就道业的最佳坛城。◎结语    从印度到中国,经历了悠久的时间与广大的空间,僧人「食」的来源、形式、
内容、时间、次数乃至执事人,已有了改变,但小小的一钵里,盛满的永远是十
方的护持与僧人的自省,在一粥一饭、一饮一啄间,不断地提醒著每个时代的僧
人。【参考书目】一、元.沙门德辉重编,〈敕修百丈清规〉,《□续藏》一一一册,页二三六
    ──二八九。二、清.沙门仪润注,〈百丈清规证义记〉,《□续藏》一一一册,页二九0
    ──四三七。三、释广化,〈不非时食〉,《沙弥律仪要略集注》,页七0──七五,佛教出
    版社,民国七二年十月。四、释圣严,〈佛教的饮食制度〉,《佛教的制度与生活》,页一0七──一
    五二,东初出版社,民国七七年十一月。五、南怀瑾,《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民国七七年五
    月。六、释续明,〈关于不非时食〉,《律宗思想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八九
    册,张曼涛编),页一四七──一六六,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六八年一月。七、黄敏枝,〈宋代寺田的来源与成立〉,《宋代佛教社会经济史论集》,页十
    九──二三,台湾学生书局,民国七八年五月。八、郭明,〈梁武帝与佛教〉,《中国佛教史》,页八一──八五,福建人民出
    版社,一九九0年四月。九、魏承思,〈中国佛教僧侣的生活方式〉,《中国佛教文化论稿》,页二七一
    ──二七九,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九月。十、HOLMES WELCH,《近代中国的佛教制度》(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八二、八三
    册,蓝吉富编),华宇出版社,民国七七年六月。十一、曹世邦,〈中国僧史所载持午的实践和面对的难题〉,华冈学报第六期,
    中华学术研究院佛学研究所发行,民国七七年七月。十二、颜尚文,〈皇帝菩萨的缘起缘灭──梁武帝的生命历程〉,法光杂志第五
    十一期,民国八二年十二月。----------------------------------------------------------------------〖中国僧服知多少〗    剃除须发,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侣最显著的标志。    剃除须发的出家仪式,自佛世至今二千多年来都没有改变,但是在僧服却依
佛教传布地区气候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尤其中国幅员广阔,南热北寒,佛
教流传时间最久,以致中国僧侣的服装在时代中变迁很大,与印度原始佛教僧侣
的服制比较起来,不论在形式、颜色及功能等各方面都相差很远。◎原始佛教僧人穿著粪扫衣[去除贪心、拣别外道    在僧团成立的初期,佛陀和他的弟子们都穿粪扫衣──一种用破布制成的衣
服。这些破布或来自墓地,或是在大街上、垃圾场捡来的。后来佛陀也允许信徒
供养僧伽布料,不过要先把它剪成几块,然后缝在一起,为的是要减低它的价值,
减少僧人的贪染。穿这样的衣服除了表示僧侣过的是一种简朴的宗教生活外,还
有拣别外道的用意。因为当时其他教派的苦行者,有的穿著树皮或草制成的衣服,
有的穿用毛、羽绒或鹿皮制成的衣服,甚至有的人一丝不挂(在印度至今仍有这
样裸形的苦行者)。佛陀不仅不主张纵欲的行为,也不提倡上述极端的苦行,因
为他从经验里得知这种苦行对解脱并没有任何助益,而粪扫衣能够去除比丘对外
在物质的贪欲,又足以达到遮蔽身躯、保护身体,防御冷、热、蚊、虫、风等的
功能。它毋宁是当时一种最好的、最简便解决穿衣问题的方法。    佛陀反对苦行,也反对奢侈,所以规定僧人只能拥有三衣──安陀会、郁多
罗僧和僧伽黎。安陀会是五条布缝成的中宿衣(下衣),郁多罗僧是七条布缝成
的入众衣(上衣),僧伽黎是九条乃至二十五条布缝成的大衣(注一)。三衣之
外加上僧只支(覆肩衣)和涅盘僧(裙子)则成五衣。 [以「点净」或「染净」破坏衣色]     这些衣服除在缝制、数量上有所规定外,在颜色上也规定要先「坏色」,不
许用上色(注二)或纯色,如黄、赤、青、黑、白五大色就不许著用。佛陀教导
比丘们从树根、树皮、树汁和花提炼染料,破坏衣色的整齐,免除对衣服的贪著。    平常我们所说的「袈裟」就是「染色」、「不正色」的意思,在佛世时只有
指出那些颜色是不适当的,到佛灭后,由于各部派所持的律有所不同,对如何是
「坏色」也有不同的看法,大抵分为二种──「点净」或「染净」,「点净」是
在新衣上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染净」则是将新衣染成坏色,不论是「点净」
或「染净」,法定有三种坏色──青(青而黑的色)、黑、木兰色(赤而黑的色)
(注三)。 [袈裟颜色随部派规定有所不同]     西元二、三世纪时,印度的佛教在戒律上分为五部,为标帜自己的宗派,三
衣便有不同的规定,如后汉安世高译《大比丘三千威仪》中便举出萨婆多部著绛
袈裟,昙无德部著袈裟,迦叶维部著木兰袈裟,弥沙塞部著青袈裟,摩诃僧只
部著黄袈裟。现在东南亚各国的僧人都著黄色袈裟,正是摩诃僧只部的流传,虽
然五部的衣色不同,但原来的赤色袈裟却在五部通用。     西元七世纪时,义净法师传来的说一切有部的律制,谈到僧服的颜色是赤色
的,而玄奘大师旅印时所见那揭罗曷国保存佛陀的僧只支是黄赤色,梵衍那国阿
难弟子商那和修的九条僧只支是绛赤色,可见有部的僧衣是赤色的。 ◎中国的僧服分为法服、常服二类     中国天气较印度寒冷,仅仅三衣不可能御寒,所以三衣之外需有其他衣服。
因此中国僧侣的服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常服,就原有的服装稍微改变式样而
成,为御寒之用,是僧人日常穿著的;一类是法服,就是只在法会佛事期间穿著
的三衣。 [紫袈裟、朱红袈裟为尊贵衣]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有部僧侣到中国弘法的人最多,汉末牟融的《理惑论》
中说:「今沙门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自毕于世。」可见当时的僧服是赤色
的。唐武后时,沙门法朗等九人翻译大云经,武后依唐代三品以上服紫的规定,
赐给他们紫袈裟(见《唐书》)。从那时起至宋代僧人以受赐紫衣为荣,一时之
间,穿著紫色、绯色衣蔚为风尚,完全不按戒律的约束。     袈裟的颜色随意选用,特别是随著常服的颜色而任意改变。如常服有缁、黄、
褐等色,袈裟也有著许多颜色。在《酉阳杂俎续集》中就曾形容僧人的法衣形状
如稻,颜色如莲;又说如赤麻白豆,若青若黑。虽然中国僧衣的颜色如此多样,
一般还是以朱红袈裟为最尊贵。但是古代所谓「赤衣」是红而兼黑或红而兼黄的
颜色,并不是纯赤色。     僧服颜色混乱的情况,一直到了明代洪武初年制定僧侣的服色才得以统一。
那时规定的服色是──禅僧(注四)茶褐色常服、青色腰带、玉色袈裟;讲僧玉
色常服、绿色腰带、浅红色袈裟;教僧黑色常服、黑色腰带、浅红袈裟。而现在
僧侣的常服大多是褐、黄、黑、灰四色。 [「缁衣」成为僧人的专称]    僧侣的常服在最初时是与俗人相同的,只是在颜色上有所分别,如缁衣之类,
它究竟是什么形式,什么颜色呢?    缁色是黑色中带点红色,如果黑色再多一些,就会近于黑色了,这种缁色可
能与有部的赤衣(黄赤色)有关。东晋和石赵时,僧人便有「缁衣」或「缁流」
的称号,如刘宋时孔凯称慧琳为黑衣宰相(见《通鉴》)。齐初荆州竹林寺僧慧
与玄畅被称为黑衣二杰(见《高僧传·僧慧传》),可见「缁衣」久已成为僧人
的专称了。一直到清代,僧人也仍著缁衣。    「缁衣」和「白衣」是僧俗的对称,如果说到在家与出家,通常会提到「缁
素」、「缁白」这些名词,为何在家人会被称为「白衣」呢?那是因为当时一般
人多穿白衣的缘故。原本在汉朝时,平民多穿青绿色衣(注五),到了三国时,
由于天下历年荒乱,人民更加困苦,所以穿白衣成为习尚。正在这时期僧侣增多,
衣服尚缁,才造成「缁素」的说法(注六)。直到唐代,一般百姓仍穿著白衣。    但是僧服也不一定一直是缁色的,北周武帝时曾因「亡高者黑衣」的谶语,
下令僧侣改穿著黄色衣(见《僧史略》)。从此以后僧人常服的颜色便五花八门
起来了,如有黑色、赤色衣,也有青黄间色衣、褐色衣。[僧人以方袍为常服]    僧侣常服的式样在最初与俗服相同,直到东魏法上法师时僧服的样式才有规
定(注七)。经过隋末的丧乱,僧侣的服装又与俗服混同起来(注八)。唐朝义
净法师在《南海寄归传》中提到唐时僧尼著用禅袍、襦、衫、□裤(有裆的短裤)
等类衣服(注九),还有特制的如偏衫(注十)和方裙二种衣物。    其实那些亵衣、襦、衫等未必有所规定,仍是随著时代与俗人的衣服一样。
汉魏的俗服是常常变更的,有时广领而大带,或作垂胡袖,或长裙曳地,或短衣
蔽脚。僧人的外衣为与俗服有区别,所以才有「方袍」(另一名称为「海青」)
的出现。「袍」是长衣(长至足上,有表有里)的统称,一般人都穿著长袍,僧
俗袍衣的差别是在裙与袖作法不同,「方」是对「曲」而言的,汉朝时的江充就
曾穿著曲裙单衣去见汉帝(注十一),可见俗服是曲裙而僧服是方裙的。而且方
袍的衣袖也是采取方的,不像俗服的袖管作窄而圆的垂胡式,这应当是「方袍」
名称的由来。    在宋元明三代,僧人也穿著「直裰」,如明朝莲池大师就曾在《沙弥律仪要
略》中告诫新学的沙弥,在入厕前要「于竹竿上挂直裰,摺令齐整」,可见当时
的僧人常服即是直裰。直裰是一种比较宽而又大的长衣,背的中缝直通到下摆,
所以也称为「直身」,是宋代士大夫阶层平时所穿用的服式。    僧衣的另一名称是「衲衣」。衲是补缀的意思,因为袈裟是由多数碎布补缀
而成,所以译作衲衣。在《长阿含经》中曾提到迦叶尊者著衲衣去见佛陀。《大
智度论》中也有说五比丘曾问佛陀:「当穿著何种衣?」佛告诉他们:「应披衲
衣。」这都是指袈裟而言,但是后来僧侣的常服,也常是破旧经过补缀的,衲衣
于是成为僧服的通称。由于穿著衲衣的缘故,所以比丘也常自称老衲、衲僧、衲
子,僧众就称为衲众。◎结语    中国佛教与印度原始佛教的僧团生活,基本上有很大的差距,佛制三衣是为
让比丘遮身和御寒之用,所以三衣不可一刻或离,例如若不穿安陀会就会成为裸
形外道。但是在中国,三衣只有课诵、佛事、法会时才会穿著,与原制相差甚远。
直到现在,中国的僧服仍是分为常服、法服二类,只是连方袍也成为佛事法会时
的服装,而平常所见的就是短褂、罗汉褂、长衫等衣服了。    中国僧服的演变,使我们看到僧人受到各种社会风尚的影响,而不断改变僧
服的颜色与样式,或许有人会以为僧人如此就是同于流俗,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
我们可以发现正因为这种根植于本土的改革,不但使僧人生活的基本所需得到安
顿,更创造了属于中国的穿衣风格,才使僧人于中国继续生存下来,而不受限于
印度的原制,这种渐次转变的过程,或许可以做为中国佛教迎向时代的一面借镜。【注释】注一:「僧伽黎」是大衣,专供外出如进入王宫及城镇村落时穿用;「郁多罗僧」
      是上衣,供僧人礼诵、听讲、布萨时穿用;「安陀会」是中宿衣,供僧人
      日常作业和睡觉时穿用。注二:《摩诃僧只律》卷二十八:「比丘不听著上色衣,上色衣者,丘□染、迦
      弥遮染、俱毗罗染、勒叉染、卢陀罗染、真绯、郁金染、红蓝染、青染、
      皂色、华色,一切上色不听。应用根染、叶染、华染、树皮染,下至巨磨
      汁染。」注三:参阅印顺法师,《教制教典与教学》,页六七。注四:明代的僧人分成禅、讲、教三类。禅,指的是参禅;讲,指的是禅门外的
      其他宗派;教,指的是为人念经拜忏的「经忏僧」。注五:《汉书·成帝纪》:「承始四年诏:青绿,民所常服,且勿止。」注六:参阅周叔迦,《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下册,页七一八。注七:《续高僧传》卷十《法上传》:「自(法)上未任已前,仪服通混。一知
      纲统,制样别行,使夫道俗两异,上有功焉。」注八:《续高僧传》卷十八《慧休传》:「荒乱之后,法律不行,并用铜盂,身
      御俗服,同诸流俗。」注九:《南海寄归传》中提到:「且如神州只支偏袒,覆缚方裙;禅裤袍襦,咸
      乖本制。」又说:「东夏诸尼衣皆涉俗,所有著用并皆乖仪。....只支偏
      袒衫裤之流,大圣亲遮。」注十:《释氏要览》卷上引竺道祖《魏录》:「魏宫人见僧袒一肘,不以为善,
      乃作偏袒缝于僧只支上,相从因名偏衫。」注十一:《汉书·江充传》:「充衣纱□单衣曲裙。」《何并传》师古注:「□
      愉,曲裙单衣也。」----------------------------------------------------------------------〖白云深处古刹多〗    「住」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一环。翻开历史,从最早的穴居,到今日的大厦
公寓,居住条件与环境一变再变,不但空间分配与运用大不相同,日常起居更随
之而异,不再像古代只是单纯为了避风雨寒暑及野兽侵扰。同样的,佛教经过二
千五百年的时间变异和万千公里跨山渡海的空间转换,僧人居住的品质,不管是
居住条件、空间分配乃至起居习惯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革。◎佛世比丘依树下住[少欲知足,精进办道]    佛陀成道之后,开始说法济生的工作,席不暇暖地在恒河两岸教化。随佛出
家的弟子们跟著佛陀过著游化的生活,白日游行乞食于村落,暮时禅修止于「阿
兰若」(远离人群喧闹的寂静林野),或息于冢间(适合修不净观),或住于树
下(见树叶颜色转变,易生无常之想),或露地坐,不管那一种,皆为舍离对自
身的爱著,思惟正道,过著少欲知足的生活。其中以住于树下最为普遍,是比丘
「四依法」之一。而所谓的「住」,是「但坐不卧」,为的是让比丘破除对色身
的执著,时时保持警觉,专注修行。    然而印度五月至八月是暴雨急骤的雨季,在这段时节里,游行与树下住皆诸
多不便,不仅所著的衣物常淋得既湿且重,携带吃力,行走疲劳,甚至人也有被
大水吞噬的危险。更何况这是草木生长的时期,路上处处都有虫蚁,此时出游难
免践踏生草伤害虫命,所以佛陀将每年雨季定为「安居期」,比丘可以在有覆盖
的固定处所夏安居,平时才住在树下。[僧伽蓝的缘起]    随著出家僧人增多,集会需要一定的场所,每年雨安居时更需要有专门的住
处,加上信众要求供僧,因此便有伽蓝的产生,伽蓝即是僧院,指的是僧众居住
办道的宅舍。    第一位供养房舍给僧众的居士是频婆娑罗王,他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内建
造了「竹林精舍」,佛陀的行脚才有了驻锡之所。后来又有给孤独长者、只陀太
子在舍卫城花园中,修建了可容三百人的大室、禅房静处六十三所,以及冬室夏
堂、厨房、浴室、洗脚处及大小圊厕等各种设备,这就是有名的「只树给孤独园
」,与竹林精舍,并称为佛世最初的两大伽蓝,佛陀驻足其中说法多年。    佛陀并制定了营造伽蓝的基本法则,佛弟子如大迦叶尊者等,都曾亲自带领
建造僧舍。当时的伽蓝只是众僧集体居止修行的处所,佛陀曾对诸比丘说:「若
用居止房舍、床褥、卧具,非为利故,非以贡高故,非为严饰故;但为疲倦故,
得静坐故也。」从早期的树下住到住僧院,比丘住的方面仍以维持色身所需,以
便修道为原则。    除大伽蓝外,尚有小型的小屋,称为「兰若」,须建于离村落三里的僻静地
方,为少数或个别僧尼的修行所。另有在山林中开凿的石窟,亦为僧人的住处,
一般是开凿岩窟成一长方形,入口处开有门窗,窟内中间大厅为僧人集会、经行
之处,两边排列著僧房。◎佛灭后,塔与石窟的兴起    佛入灭后,佛弟子为纪念佛陀,开始建塔,早期的伽蓝,那怕是一所用树叶
建造的茅蓬,只要那里有座塔,有人经常说法,四方僧众即可入内洗足安床,自
由来去。而一所完备的伽蓝则另有一些特点,譬如门前有一座建筑名叫「门前水
阁」,是一个以泥壶藏水的地方,主要是供信众在入寺之前净面及洗手足之用,
这个特点在传入中国之后,演变为寺院前的蓄水池、蓄水缸等。    石窟则始自于阿育王时期,有两种基本类型:一为礼拜窟,造有塔及佛像等
供人瞻礼,是众人聚集礼拜的场所;一为禅窟,为僧众禅修和居住的地方。礼拜
窟的构成是一长方形前室和一圆形内室,前室为讲堂,左右开凿许多小型石室,
仅可容纳一人,以便僧人住在里面坐禅苦修;内室为圆顶建筑,是全窟的中心,
室中刻有一座象徵佛陀涅盘的塔。印度早期的礼拜窟没有佛或菩萨的像,而晚期
的石窟则除了塔之外,佛像随处可见。    这些石窟在佛教传入中土以后,对敦煌、云冈等石窟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只
是中国僧人绝大多数住于僧院,并无住在石窟中的传统。因此中国石窟一般很小,
没有集会讲经的讲堂,大抵都是雕像画佛,作为观像之用,而在洞窟的前面或旁
边另建寺院,作为僧众居住和集会的地方。◎中国佛寺院落式格局,空间功能丰富[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东汉明帝年间,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应邀来到洛阳,住于鸿胪寺(朝廷
接待外宾的机构)。朝廷在洛阳雍门外另建一座精舍供他们居住和安置佛像经典,
称白马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的第一座僧伽蓝。后世沿袭,便将僧人的居所称为
「寺」,又称「院」。[早期以佛塔为主体]    佛教传入中国,早期建筑以塔为主,塔建立在寺院的中心。院庭有廊围绕,
正中院庭的前面有殿堂,房院为僧房。北朝时王公大臣施舍邸第为佛寺成为一时
的风尚,这些寺院因原系私人住宅,很少重新造塔,而以正厅供奉佛像代替佛塔。
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式佛寺布局已基本定型,采用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
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常有数十院之多,层层深入,回廊周匝,廊内壁画鲜丽,
琳琅满目,引人入胜。[后期以佛殿为主体]    隋唐时代,佛寺建筑就逐渐改变过去以佛塔为主体的布局,而以佛殿为中心
了。许多寺院无塔,即使建塔,也另辟塔院,置于寺前、寺后或两侧。按照中国
的营造法则,在南北中轴线上为主要建筑物,在东西两侧为附属设施,布局对称。    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唐百丈怀海禅师创立禅寺的僧居,称为「丛林」,
却主张不立佛殿,《景德传灯录》卷六〈禅门规式〉说:「不立佛殿,唯树法堂,
表佛祖亲嘱受当代为尊也。」故深山的一些寺院,最初只有方丈、法堂、僧堂、
寮舍等建筑,并不设佛殿,与佛世伽蓝的风格最为相近。法堂是代表住持说法的
地方,是当时寺院中最重要的地方。    北宋以后,所有寺院都建立了佛殿,因禅林规模日趋庞大,僧众与信众日渐
增多,为接引信众及应檀信要求作佛事,只有住持说法的法堂是不够的,建立佛
殿是必然的趋势。丛林寺院遂逐渐形成诸宗大体一致的规制格局:寺院主体建筑
一般按「川」字形布列,包括供佛、菩萨、护法神像的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
殿、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安置法宝藏经的藏经楼;供祖师的祖师殿;供讲
经说法、集会、坐禅、传戒用的法堂、禅堂、念佛堂、学戒堂;供僧众起居、接
待用的方丈、茶堂(方丈接待室)、客堂、僧寮、客寮、廷寿堂(养老之处);
容四海云游僧的云会堂;藏舍利、骨灰的佛塔、塔院、海会塔,置钟鼓的钟楼、
鼓楼,及放生池、莲池、亭台园林等。    明代以来,最常见的「伽蓝七堂」的建筑格局,一直沿袭至今,七堂为佛殿、
法堂、僧堂、库房、山门、西净、浴室。另设转轮藏殿或藏经楼,便于僧众习读
之用。「西净」又作东司净房,即是厕所。此外在佛殿、法堂两侧分建祖师堂(
西侧)、伽蓝殿(东侧)。而整个寺院由多层院落组成,形成僧众独特的宗教生
活区,也形成信众礼拜游观场所、僧俗学修道场及园林、佛塔等集于一体,具中
国特色的综合性佛教设施。今日我们走入佛教寺院,多能见到这般具有丰富空间
语言的建筑特色。    台湾由于土地面积限制,寺院建筑规模均较狭小,配置则承袭传统。而式样
方面,多模仿早期中国传统建筑及唐式建筑格局。因应现代的弘化,也有教学大
楼、讲堂、教室、图书馆等现代建筑,其中以台南开元寺最为完备。[白云深处古刹多]    中国寺院绝大多数建于山中,或依山而建。东晋慧远大师居卢山东林寺,与
隐士二百余人结白莲社,同修禅净,从此开启山林佛教,佛寺多建于山水之间,
名山、古刹相得益彰,历代诗人作了无数佳句吟咏。如唐僧灵一的「僧院」有这
样的描述:「虎溪间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桂薜萝;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
僧多。」僧院筑于山水之间,一来在远离尘世的纷扰,僧人较能专心修行,与佛
世比丘选择寂静阿兰若处,是相同的道理;二来山区面积广大,可建造完整、宽
广的寺院,僧人也在大自然的薰陶中,体悟真理、蕴育道业。[共修共住,陶铸身心]    中国丛林有严格的共住规约,如:不得窜寮闲谈、不得闲游各处,无故不得
三人聚论及大声喧哗,有事外出或回寺须告销假,其余生活各事,如沐浴、洗衣
等,也都各有规定。因丛林的生活强调的是「共修共住」,过的是团体的生活,
须随众作息,任何作息以不扰众为原则。对自己而言是收摄身心,不令放逸,藉
由团体的砥砺,陶铸身心。金山江天寺共住规约即记载:「... 务在安定学者之
身心,不得放逸,而后能究明己躬下事,至悟心法源底。」对团体来说,则是道
风的维系与建立,故祖师大德莫不以住丛林、守清规为要。又凡衣钵戒牒俱全的
游方僧到寺,都可挂单,暂住于云会堂,须遵守共住规约。过一段时日,经住持
同意,亦可留下,成为该寺的僧众。    除了丛林共住规约,僧人生活举凡洗手、登厕、沐浴等等皆须以佛法提醒自
己,起正念、发广大心,如「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这些相应的偈颂所制成的标语,
在寺院各角落随处可见。●结语    空间会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形态,僧人居住的空间及空间内提供的内涵,与
僧人的修学息息相关。从住树下到住寺院,在不同的居住空间里,僧人所面临的
挑战或许不尽相同,在居住的品质已提升的今天,如何在物欲上淡泊,又配合现
代的居住设施,提供良善的空间与内涵来推广佛法,应是现代僧人所要努力的方
向。【参考书目】一、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桂冠图书公司,七十九年六月。二、李涛,《佛教与佛教艺术》,水牛图书出版公司,八十一年六月。三、褚柏思,《佛教的文化思想与艺术》,新文丰出版公司,七十年九月。四、佛日,〈寺院建设漫谈〉,《法音》月刊,八十一年三月。五、李玉泯,〈印度支提堂之渊源及发展〉,《佛教艺术》杂志,七十五年五月。六、圆慈,〈锡兰的寺庙〉,《法音》月刊,八十一年十二月。七、释印顺,〈律制与教内对立之倾向〉,《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与开展》,正
    闻出版社,七十八年十月。八、王景琳,〈别具一格的衣食住用〉,《中国古代寺院生活》,陕西人民出版
    社,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九、魏承思,〈中国佛教僧侣的生活方式〉,《中国佛教文化论稿》上海人民出
    版社,一九九一年九月。----------------------------------------------------------------------〖一瓶一钵越千山〗    清晨,天未亮,九位僧人穿好袈裟赤足从寺中走出,沿著山路,鱼贯而静默
地走向山下村落。他们脚程不慢,然而仍需二个多钟头方能抵达第一户人家,开
始今天的托钵。沉默著没人开口,因为托钵的过程中是不可说话的,街道市集绕
了一圈,走走停停好几次,钵中的食物刚满一餐的份,便又默默地转出村落,走
回原路。    回程太阳□光高照,虽然每天走过这么一回,上坡路段还是让人微微喘著气,
抵达寺里满头汗水,挥挥汗、洗洗脚或冲个凉,略事休息之后已十点多了,大家
围坐,在静默之中,进食这天唯一的一餐。餐后便依各自的习惯,在树下禅坐、
经行或讨论佛法。    这是现今南传佛教国家中,僧人行脚托钵的真实景况,他们仍维持著佛世时
僧人赤足步行的传统。◎步行与修定[安步当车]    佛陀与弟子们游历恒河两岸传法,皆以双足步行。在那个时代,人们以象、
马、驴、骡、骆驼及牛做为骑乘,而佛陀为了培养弟子们的慈悲心,规定他们不
得为了快心恣意而畜养六畜车舆。并告诉他们步行的五种好处:能走路、有力气、
除睡意、饭食容易消化而不生病、易得定。    但是对于老病比丘,佛陀慈悲地准许他们骑乘,只是不能骑坐雌畜,而应坐
雄畜。若一定要乘车的话,则必须由净人驾车才可乘坐。    在行走时,则要注意行步威仪,不能跳著走、叉腰走、摇身走,更不能左顾
右盼、边走戏笑。托钵时,脸色必须和悦,眼、耳、鼻、舌、身、意诸根均应静
定,还要注意衣服的整齐及脚步的次序,这样才不失威仪。[经行修定]    在佛陀教导比丘步行的五种好处中,提到步行易得定,那就是一种以步行为
主的修行方法──经行。于树下或露地选一个静僻处,在一定的距离内来来回回
地行走。这时,不得晃动身体,也不得太低头,要收摄诸根,心不外缘,直直地
行走。    经行通常配合著禅坐来修行,坐久了容易昏昏欲睡,因此禅坐与经行交替练
习,是一种很好的修行方法。义净法师西行求法,在他走访印度鹿野苑及王舍城
等圣迹时,还曾看到佛陀经行的步道。在斯里兰卡和泰国,亦有寺院在经行步道
尽头筑一小屋,置放直立的人骨,以帮助比丘观想修定。    由于气候与风俗民情不同,中国僧人的禅修多在室内进行,而室内空间有限,
加上共修的僧众人数众多,所以中国禅堂发展出另一种经行方式──绕佛、行香
与跑香。绕佛是印度的古礼,右绕佛像三圈、七圈或千百圈以表示对佛陀的尊敬。
在禅堂里,以燃香来计算时间,一次坐完一炷香,称为「坐香」,随后僧众排班
在禅堂内绕佛,称为「行香」,用以振奋精神,约莫半炷香的时间,若大众的步
伐稍快则称为「跑香」。◎行旅前的准备[必备用品]    僧人为了种种原因,离开常住的地方,四处旅行。旅行途中,必须携带六物
──三衣、钵、卧具及滤水囊。滤水囊用来过滤生水,排除水中的虫类,以免伤
害生命;走在草原上,则须用拂尘扫开蚊虫,用手杖拨开蔓延到路上的草。另外
还要带伞,骤雨来时不沾衣,炎炎热天可招凉。    唐朝贯休法师有首诗:「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万山得得来」,就是以瓶与
钵来指云游僧的生活。两者各挂在两肩,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特别说明:
带子不必太长,刚好穿过两臂挂于腋下,若交挂在胸前,会令人气急。    唐朝时,僧人参游行脚还须带著度牒──是僧人的身分证明,上注德号、隶
属寺院,外出时随身携带,以备查验。[观念态度]    除了准备随身物品外,僧人行脚前也要作好心理准备,莲池大师在《沙弥律
仪要略》中就提醒想要参方的沙弥,应先随师受教,实在不宜远行,如果真要远
行,也必须要有良朋为伴,不得与恶友往来。    另外,须确定参方是为寻师访道,追求真理,绝不是要去观山玩水,好向人
夸耀自己的见识,如果这样,只有徒增我慢心,对明了生死大事并没有什么助益,
倒不如蛰居本寺,拜佛阅藏。◎行旅的目的[弘法利生]    「弘扬佛法、度化众生」一直是僧侣的志业,因此学业告一段落之后,他们
多为弘化而旅行。佛灭百年,阿育王派了大批传教师,分赴各地弘法。所到之处
包括今天的克什米尔、孟买、苏库尔、阿富汗、尼泊尔、缅甸及斯里兰卡等地。
经过这些佛弟子的努力,佛教跨出印度,成了世界性的宗教。    佛灭后六百年,汉明帝年间,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位僧人由印度携经书与佛像
至洛阳,是汉地初传佛法的开始。历代从印度及西域等地来的僧人不可胜数,除
了携入大量经典之外,更从事传译的工作,佛教才得以在中国流传受。    唐代以后,更有许多僧人东渡,将佛法传入日本与朝鲜。如监真和尚于日本
创建「唐招提寺」,寺中长传《四分律藏》,又设立「律学院」,并传授菩萨戒
法,从此日本佛教的律仪渐趋严肃,整个佛教为之改观。[寻师求法]    师能授业解惑,高僧传中,有著许多千里寻师的动人故事。智(岂页)法师从
著名的律师受学,二十岁时已精通律学,想进一步习禅,但那时南方鲜少有修禅
观的人,当他听说北方有位著名的慧思禅师,便不顾当时陈齐边境战线的兵荒马
乱,而前往习禅。    神会禅师出家之后,听说慧能在广州传法,于是千里迢迢地到南方参问,衣
裂足跛,都不改其志。法显法师二十岁受具足戒,常自慨叹律藏的不足,立誓寻
求经论,于是在东晋年间,以六十五岁的高龄,横渡沙漠,西行求法。    玄奘法师早岁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但对当时摄论、地论两家所说法相各
异,无法获得解答,所以生起去印度求《瑜伽师地论》以会通一切的想法。他冒
著九死一生的艰难辛苦,才到达那烂陀寺跟随戒贤长老修学。[为国出使]    僧人东渡日本,除了弘法之外,还曾负有政治的外交使命。元世祖两次远征
日本,都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他听说日军上下服膺佛法,并有南宋高僧在幕后
策动,力主抗元,于是改变策略,放弃以武力征服,改取外交途径。本想派遣外
交使节,但有鉴于以往派遣六次使节都被日方斩决,因此改派佛教僧人前往,一
面观察日方实际情势,一面以禅宗说服日本,于是有一宁等十三人负著双重使命,
东渡赴日。[避兵祸天灾]    中国曾经充满著各种乱事,僧人也为了避兵难及教难而行。东晋道安法师在
河北立寺传教,遇北方五胡十六国大乱,又有天灾旱蝗,寇贼横行,于是便率众
人栖居深山,数百人衣粮无著,以草木充饥。最后道安法师在自己颠沛流离的经
历中,深切体会要弘法就须广布,于是分遣徒众前去各地,这个措施,对于佛教
以后在江南等地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北魏太武帝下诏普灭佛法,所有佛像经典全部焚毁,沙门不分老少皆活埋处
死,远近听到消息的僧人多逃亡藏匿,得以免杀身之祸。北周武帝下令并废佛道
二教,于是僧人有的寄迹幽谷,有的逃窜南地,有的隐于聚落。明朝的智旭法师
自从明朝灭亡之后,便隐逸山中,不愿与清朝政界交往。◎行旅的限制    唐朝的律令对僧尼有许多限制,在行的方面,规定僧尼午后不可出寺院,外
宿的日数也有设限制,如须参游行脚,必须先由住持开具,然后报告僧官,再由
僧官报告有司,颁给通行公文后才能出行。    度过边关,也必须申请通行公文。唐太宗贞观二年,玄奘法师正式上书向朝
廷提出赴印度取经的申请,未获批准。第二年,长安一带闹饥荒,朝廷准许僧俗
到丰收的地方去谋食,玄奘乘机随大批灾民离开长安,踏上了漫长而艰苦的西行
求法之路。到了凉州,由于玄奘未持公文,凉州都督便阻止他出关。当时慧威法
师为其求法精神所感动,便派遣两个弟子将他秘密地送出凉州,昼伏夜行,到了
瓜州,捉拿的访谍也到了,玄奘匆匆逃离,此后便孑然一身,孤游沙漠。◎行旅的障碍    史籍传记里,僧人行旅常常遇到种种困难。如果没有坚毅的决心,无法突破
这些自然或人为的阻碍。[穷山恶水]    法显法师为西行求法横度沙漠,当时的艰辛,有这样的记载:「沙河(漠)
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皆死,一无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极目遍望,欲
求渡处,则拟无所知,只以死人之枯骨为标帜。」攀越山路艰危、壁立千仞的葱
岭,徒行数万里,在路上走了六年才到达印度。此时同行的人中,或死或留,只
剩下法显一人而已。    昙无竭法师受法显横越印度的壮举所激发,发心前往佛国。与同志僧共二十
五人攀葱岭、度雪山,遇到瘴气千重、层冰万里。下面的河水急流如箭,只有在
两山之间系索为桥,他们约定一个人过到对岸,便燃烟做记号,后面的人看到烟
就知道他已顺利度过了,如果久久没看到烟,那么必定已被暴风吹落江中。三天
后到了大雪山,悬崖壁立,没有脚踏之处,只好一人拿著四个木桩,插入壁中,
先拔下桩,手攀上桩,辗转相攀。到了平地,发现同行者丧失十二人。    鉴真法师赴日弘化,他五次开缆,都遇海难而折回,或遭海贼,或遇飓风,
或被陷入狱,或因漂流航向错误,终于在第六次出船时,成功地到达日本,在日
本设立第一座戒坛,并为天皇、皇后受戒。[饥寒交迫]    见月法师发愿远赴江南求戒,一路荒凉,不见人烟,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餐,
甚或全天断炊,但是他还是每天行程不减地走七、八十里。从云南入贵州,要渡
过盘江时,突然暴风雨大作,雨水从颈项直下股衣,两脚举步好像跨在浮囊之上,
寒彻肌骨。到了冬天住在止水庵,天天下大雪,他借到了庵中一部法华知音,每
日精勤抄写,所住的屋子很空旷,北风容易灌入,他只穿著一件破衲,缩颈就案,
虽然手指都冻僵了,也不曾稍停。    玄奘法师离开瓜州孤游沙漠之时,也曾经受了四夜五日无滴水沾喉的断水之
苦,几近死亡,最后才遇水得救,历尽艰难辛苦。[身体病痛]    僧人在行旅当中,不仅会遇到自然地理与气候的障碍,身体的病痛也是一项
严革的考验。    见月法师在求法的过程中,曾步行于砂石尖锐的衢道上,鞋底磨穿了,就赤
脚走了数十里,到晚上歇宿时,足肿至踝,好像火炙锥刺。第二天,仍勉强上路,
一开始仅靠脚跟点地而行,渐渐拄杖跛足而行,走了五、六里之后,两脚麻木了,
且已皮破血流,仍然不改前行的目标。法师求法的决心与毅力让人不得不为之动
容。◎挂单止宿云水僧    行脚僧又称云水僧,为了参谒诸方善知识及寻师访道而四处旅行。当他们游
方到寺暂住,称为「挂单」。「单」是指寺院中僧众的名单,平时寺中僧人的衣
钵就挂在名单下的钩子上,云水僧入寺,要在上面贴上名字,并把衣钵挂上,这
就叫做「挂单」。[挂单的时间]    每年从正月十五日(冬安居结束)至四月十五日(夏安居开始)、七月十五
日(夏安居结束)至十月十五日(冬安居开始),是云游求学期。在这六个月里,
比丘在自己原住的寺院外,得到他寺挂单,寻师参道,各个寺院也只有在这六个
月里,才接待前来挂单的云水僧。[挂单的规矩]    任何受了戒的比丘都可以在任一个十方丛林中挂单。当他来到寺院,首先知
客法师会问他的法名、剃度师的德号、受戒的处所、最近的行止以及许多其他应
问的问题。若他所答有任何疑点,知客可要求看他的戒牒及钵。来果禅师在高明
寺的客堂规约中规定:「江湖混杂之辈,不可留单。」又说:「如知有邪知邪见
者,不许入堂。」这个作法的主要目的是为确定此云水僧确实是位良善比丘,而
非他类,以维护常住的清净与安宁。    知客问完问题后,便会问往后的打算。如他只想住一两夜,他便说「打扰常
住」,若他希望住一段较长时间,便说「亲近常住」,不论如何回答都是希望能
够「留单」。知客打算留单后,必对他作一番说话,并让他知道寺规,最后「送
单」,领他到云水堂止宿。    云水僧志在云游各方,因此他们在寺中停留不会多过几天或几星期。但也有
在寺中挂单已久,希望正式在寺中居住下来,寺中僧众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也
认为可以与之共住,这样,就要为云水僧举行「安单」仪式,他便正式成为寺中
的一员了。◎现代弘法的足迹    古人参方,为寻师访道、究明心地、抉择生死,所以越山涉水,不以为苦。
而现代僧人假科技发达、交通方便之赐,出外参学的机会增加,外出的难度也降
低了,范围更可以大大地向外扩散。    就举南洋各地来说,民国以降,有泉州转道法师到新加坡弘法,在他的主持、
影响下,新加坡先后创建了龙山寺、普觉寺等二十多座佛教寺院;性愿法师到菲
律宾弘法,扩建了大乘信愿寺,并先后邀请多位僧人前往菲律宾助化;圆瑛法师
则曾住持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    一九六二年,宣化禅师赴美传教,在美国西部建立了万佛城。最近在美国拥
有许多信众的西来寺,则是星云法师努力的成果。圣严法师也在纽约创办了禅中
心,定期举办禅七,并到各大学举办讲座、讨论会,将中国禅法弘扬到美国。◎结语    佛法能流传至今,广布世界各地,就是由于二千五百年来佛陀及佛弟子们不
停地在地球上奔走,或游行托钵,或弘道传法,或寻师求道。不论是耸入云霄的
山峰,或急流澎湃的江河,都不能阻止他们奔走不息的脚步。斗转星移,寒来暑
往,佛陀觉悟的纶音于是年年月月、朝朝代代地绵衍流传到我们的手中。【参考书目】一、来果禅师,《高明禅寺规约》。二、释东初,《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华佛教文化馆,五十九年六月。三、马洪路,《行路难》,台湾中华书局,八十二年九月。四、王景琳,〈别具一格的衣食住用〉,《中国古代寺院生活》,陕西人民出版
    社,一九九一十一月。五、Holmes Welch著,包可华译,〈近世中国佛教制度〉,《狮子吼》杂志,第
    十二卷,第十一、十二期。六、黄运喜,〈国法与戒律之间〉,《狮子吼》杂志,第三十一卷,第十一期。七、熊琬,《高僧传》,时报文化公司,七十六年元月。**********************************************************************
【录自:香光庄严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