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黄金:班主任如何调整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3:39:14

班主任如何调整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摘要: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协调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情绪。关系和谐,才能形成“我关心,你长进”的相互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心往一处使,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如果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就会存在隔阂,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双方必然产生排斥心理,“你见不得我”,“我眼中没有你”,相互斗狠,关系紧张,甚至将消极情绪带到班级工作或所教课程上。因此,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一定要和谐,营造出一种心心相印的氛围,使彼此心理相容,情绪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建设和管理一个班级体,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关键词:班主任 科任教师  教育教学 班级建设和管理关系  和谐
  
  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关系协调,感情融洽,才能建设和管理好一个班集体。但长期以来,班主任、科任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往往是各搞一套,各行其是。由于教育理念的差异和教育方法的不同,使得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就使学生无所适从,使教育大打折扣。因此,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一定要和谐,营造出一种心心相印的氛围,使彼此心理相容,情绪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才能更好地建设和管理一个班级体,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下面,我将自己的做法介绍如下。
  
  一、班主任要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反映
  
  从整体而言,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感情,要比科任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密切。因为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长,共同参与的活动多,对学生了解比较深入,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力量要比科任教师大。正是如此,才更需要班主任虚心听取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各方面情况的反映,以便更好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作为班主任,我也喜欢听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的赞扬,而不愿听科任教师对本班学生的批评,但我能正确对待科任教师所反映的本班学生的问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认真解决,决不对学生护短,袒护学生的问题。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自觉性差,作业拖拉,纪律涣散,他心中只有班主任一人,班主任所任学科作业完成好,在班主任面前犹如老鼠见了猫,我觉得他很听话,而他对科任教师的课充耳不闻,多次在科任教师的课堂上有意捣乱,使得课堂吵吵闹闹,想学的学生没有学习的环境。于是,科任教师向我反映情况后,凡科任教师的课我都在教室外巡视,掌握该生在每一节课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对该生的点滴进步,让每科教师予以肯定、表扬。在学生逐渐进步的时候,为了防止该生不良行为的反复,我要求该生与各科教师签定了《课堂协议书》。在班主任严格要求与科任教师赏识教育的作用下,该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了,作业按时完成了,各科成绩在期末考试中也提高了。
  
  二、班主任要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
  
  班主任如何对待、评价科任教师,直接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要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就要尊重别人。班主任对科任教师的尊重,正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教育学生应该尊重他人。很难想象,一个不尊重别人的班主任,自己会得到尊重。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注意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护科任教师的形象,树立科任教师的威信。
  1.不在学生中议论、评价科任教师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仅科任教师,就连班主任自己可能在教学水平、对待学困生的态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令某些学生不满意的地方。班主任要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且不可为了抬高自己,在学生中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诋毁科任教师。否则,不仅不利于形成教育集体,还容易在学生中造成不尊重教师的不良风气。
  2.恰当解决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我班的科任教师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年轻教师由于刚跨出大学校门,认为自己文化高,在课堂上学生一切都得听自己的,学生稍微做得不如自己的意,可能就会拿学生兴师问罪,总想把学生“镇压”下去。然而,现在的学生多数都不吃这一套,发生这样的事情往往会弄得教师自己下不了台,最终还得由班主任出面去摆平。例如,在一节英语课上,数学课代表跟同桌的讲话(实际上是在小声地讨论问题),被英语老师发现,英语老师就点名批评他,结果学生不服气,就与老师顶撞了几句。这位老师就火了,大声说道:“你还不服气?”学生说:“我对你就是不服气。”老师:“你哪一点不服气?”学生“我对你哪点都不服气。”老师一肚子的气,课也不上了,直接到办公室找我来告状,要我处理这件事。而这位数学课代表,平时学习非常努力,数学成绩是班上最棒的,各科总成绩也是班上的前几名,想不到他竟然会跟科任老师发生这样的顶撞。为了全班学生的学习和这位科任老师的威信,我只好将数学课代表带到办公室,当着英语老师的面对他进行了严肃的处理,勒令家长接走,回家反省三天。与家长取得联系后,学生的母亲急忙赶到了学校,与我交换了意见,然后又找到了科任老师,向这位老师道了歉,最后还弄得这位老师都不好意思了。学生回家反省时,曾对母亲说:“唉!其实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平时对我可好了,处处关心我,这次我一时冲动给他惹了这么大的事,实在是对不起他了。”通过这件事的处理,科任老师的气也消了,全班的学生也得到了教育。从那以后,班上的课堂纪律非常好,再也没有发生过学生与任何科任老师顶撞的事了。
  
  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要志同道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
  
  所谓志同道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就是班主任邀请本班科任教师共商班级大事,让班级的奋斗目标获得科任教师的认可,获得科任教师的支持和配合。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毕竟有限,如果再得不到科任教师的支持和配合,要实现班级的工作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班主任要与科任教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科任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做到与科任教师步调一致、目标统一,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1.在开学初邀请科任教师共商班级大事,让班级的奋斗目标获得科任教师的认可,争取支持。
  2.平时邀请科任教师参加本班的主题班会、文艺演出、体育锻炼等集体活动。
  3.每个学期的期末邀请科任教师一起对本班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差距或存在的问题,以便下学期弥补。
  总之,班主任与科任教师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使本班科任教师形成一个坚强的教师集体,班主任就应主动与本班各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互通情况,统一要求。如果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就会存在隔阂,产生对立情绪,甚至会把消极情绪带到班级工作或所教课程上。只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协调,感情融洽,才会建设和管理好一个班集体,从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1998.8
  [2] 颜忠耀,《班级管理的理论思考》,《班主任之友》
  [3] 施舞阳,《新形势下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