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亩地周长: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卷(六)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6:06:13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卷(六)

本试卷共 8页, 24 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倔强/坚强      蛮横/纵横     泥土/拘泥

B.诽谤/菲薄      淘汰/陶冶     濒临/颁布

C.给予/供给      畸形/崎岖     证券/案卷

D.废品/消费      竣工/逡巡     蔚蓝/欣慰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惟有书籍最能经受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坍塌了,而经典之籍则与世长存。伟大的思想能挣脱时光的束缚,即使是千百年前的真知灼见,时至今日新颖如故,熠熠生辉。只要拂动书页,当时所言便洗耳恭听。时间的作用淘汰了粗劣制品。就文学而言,只有经典明言(明智睿哲的话)方能经久传世。

A.与世长存     B.真知灼见   C.熠熠生辉  D.洗耳恭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11月12日起,广东各地迎来今冬以来最大气温降幅,据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模式计算,截至11月18日,此次低温寒冷灾害的影响程度为中等,为十年一遇。

B.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下午约3点35分抵达八达岭,游览长城风光,这是继参观故宫之后,奥巴马体验的中国古老文明又一标志性景点。

C. 肖复兴评说电视连续剧《蜗居》揭示出“房子对于一代人情感价值系统无情有恨的摧毁”。它从一般平民的视角,平实而亲切的叙述方式,试图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气质。

D.目前,世卫组织无时无刻关注着北美以外地区的甲流疫情,如果欧洲或者亚洲出现社区病毒传播大流行,世卫组织就会提升警戒级别。

4.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风刮来的泥沙已将它弥合。

②船底,一道裂缝从船头直达船尾。

③歇脚的鸟儿将湖里的鱼虾变成白色粪便,屙在上面。  

④废弃的木船俯在岸边的山坡上,在草和灌木丛间悄悄朽烂。

⑥一枝野菊花从中长出来,在船肚上举着几朵金黄。

A.④②①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③⑤④②①          D.④③②①⑤

二 、本大题7小题  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元晖,字景袭。少沉敏,颇涉文史。宣武即位,为给事黄门侍郎。

初,孝文迁洛,旧贵皆难移,时欲和众情,遂许冬则居南,夏便居北。宣武颇惑于左右之言,外人遂有还北之闻,至乃牖卖田宅,不安其居。晖乃请间言事,具奏所闻,曰:“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且比来迁人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勿信邪臣不然之说。”帝纳之。

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而深被亲宠。凡在禁中要密之事,晖别奉旨,藏之于柜,唯晖入乃开,其余侍中、黄门莫有知者。时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彪将军,饥鹰侍中”。迁吏部尚书。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官职各有差,天下号曰市曹。出为冀州刺史。下州之日,连车载物,发信都至汤阴间,首尾相属,道路不断。其聚敛无极,百姓患之。

明帝初,征拜尚书左仆射,诏摄吏部选事。晖上书论政要:其一曰:御史之职,务使得贤。必得其人,不拘阶秩,久于其事,责其成功。其二曰:安人宁边,观时而动。顷来边将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锐于奸利之所致也。愚谓数年以来,唯宜静边,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请严敕边将,自今有戍贼求内附者,不听辄遣援接,皆须表闻。违者虽有功,请以违诏书论。其三曰:国之资储,唯籍河北。饥馑积年,户口逃散,生长奸诈,因生隐藏,出缩老小,妄注死失,收人租调,割入于己。人困于下,官损于上。自非更主权制,善加检括,损耗之来,方在未已。请求其议,明宣条格。帝纳之。

晖雅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迄于晋,几十四代。晖疾笃,表上之。卒,谥曰文宪。

——节选自《北史》卷一五

【注释】①中夏:中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         终:终结

B. 首尾相属,道路不断             属:隶属

C. 久于其事,责其成功             责:责备

D. 国之资储,唯籍河北             籍:依靠

6.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宣武颇惑左右之言      收人租调,割入

B.至牖卖田宅,不安其居    藏之于柜,唯晖入

C.虽无补益,深被亲宠     安人宁边,观时

D.违者虽有功,请违诏书论   类相从,名为《科录》

7.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旧贵)欲和众情

B.时侍中卢农亦蒙(元晖)恩眄

C.(卢昶)迁吏部尚书

D.(边将)皆须表闻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给事黄门侍郎时,元晖极力劝阻宣武帝,叫他不要将都城迁回北边,不要相信奸臣的胡说。

B.任吏部尚书时,元晖卖官鬻爵,官大价高,而且他无休无止地聚敛财物,使百姓不得安宁。

C.元晖上书朝廷,主张不拘限于官阶品秩让贤臣担任御史的职务,并可让他们长期任职,宣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针对地方上利用各种奸诈方法收敛百姓的租税归入私囊的现象,元晖主张设立规定,严加检查控制。

9.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且比来迁人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顷来边将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3分)

②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3分)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被罢免宰相之后的秋天,时朝政大权由李林甫把持。②眇:小。

(1)诗中所写的归燕有什么特点?(3分)

(2)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11.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陶渊明《归园田居》)

(2)千古江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节选自《中华文艺·龙文化》)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龙图腾是建立在鱼、鳄等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渗透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B.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C.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他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龙同凤一样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D.一般来说,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E.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学术界否定。

13.下面对龙图腾的形成过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形成一些图腾崇拜,如蛇图腾。

B.蛇图腾逐渐兼并与融合了许多其它弱小图腾,如马、狗、鱼、鸟、鹿等。

C.在蛇等图腾基础上形成的龙成为原始夏人的图腾。

D.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

14.请给“图腾崇拜”这一文化现象下个定义。(4分)

15.龙图腾说受到一些学者质疑的原因是什么?(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做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题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澡 堂

(前苏联)左琴科

公民们,听说美国的澡堂特别好

比如有人来洗澡,把衣服脱下,往个特制的箱子里一撂,就可以进去洗澡了。不用担心东西被人偷了或是弄丢了。更不用拿什么号牌。

也有个别美国人不太放心,进澡堂时对服务员说一声:“古德拜!请照看照看。”
  顶多就这些事。

等他洗完澡出来,服务员递上干净衬衫,还烫得平平整整的。包脚布都洗得雪白。裤衩也给你补好了,那种生活该多有意思!

可是咱们这里的澡堂也不赖,可比起来就差点儿,洗个澡嘛,还可以。

只不过得拿号牌,这真要命。上星期六我上澡堂去了(我不能去美国洗呀),服务员给了我两个号牌,一个是存内衣的,一个是存大衣和帽子的。

可我脱得赤条条的,这号牌往哪儿放呢?实在没处可放!没有口袋啊,四下里一看,不是光身子,就是光腿。拿着这两、号牌真让人犯愁。总不能把号牌系在胡子上吧。

没法儿,只好把号牌系在腿上,一条腿系一个,免得两个一起丢了。这么着我进了浴室。

两个号牌在我腿上啪嗒啪嗒直响。这么走路真不是滋味,可不走又不成,得找澡盆呀。没有澡盆怎么洗?真活受罪。

我到处找澡盆。一瞅:有位公民一个人占了三个盆。他站在一个盆里,脑袋伸在另一个盆里洗头,左手还抓着一个——怕别人拽走。

我拉了拉他手里的那个空盆,想拿过来用,可他不撒手。

“你干什么?想偷别人的盆怎么着?瞧我拿盆给你脸上来一家伙,那就该你倒霉啦!”

我说:“现在可不是沙皇那时候了,还想用盆砸人,你这自私的家伙!别人也要洗嘛。这可不是在戏院里看戏,哪能这么图方便。”

他扭过屁股洗他的去了。

“这么死催活催也没啥意思,”我想,“现在他不故意洗上三天才怪哩。”

我只好走开了。

过了一个钟头,我看见有位老兄糊里糊涂地把澡盆撂在了一边。也许是他弯腰去拿肥皂,也许想事出了神。我赶紧把那个盆抄走了。

现在盆有了,可没处坐。要是站着洗澡,那有啥意思!纯粹受罪。

算了。就站着洗吧,我一只手托着盆,就这么洗起来了。

我的天哪,澡堂里到处都是洗衣服的,闹腾得正来劲儿:有洗裤子的,有搓裤衩的,还有人洗干净了正拧水呢。澡堂里一片洗衣服的声音,闹得你都没心思洗澡了,糊里糊涂也不知道肥皂擦到哪儿去了,真活受罪。

“活见鬼”我想,“我回家再洗吧。”

我到了更衣室,凭号取出了衣服。一看,别的都是我的,可裤子不是我的。我说:“喂,老兄,我裤子上有个窟窿,这裤子上没有呀。”

澡堂里的人说:“你裤子上有窟窿我们管不着,这又不是在戏院里,哪有这么方便!”  算了,算了。我穿上裤子,去取大衣。他们不给,问我要号牌。可是我忘了把号牌从腿上褪下来。又得脱衣服。我脱下裤子找号牌— 丢了。系号牌的小绳子还在腿上,可那纸牌没了,洗没了。

我只好把绳头交给澡堂服务员,他不收。

“凭这绳头不能给大衣。要是大伙儿都剪个绳头来要大衣,我们哪来那么多大衣给人!你等等吧,等顾客都走完了,要是有剩的再给你。”

我说:“老弟,要是剩下件破烂怎么办?这可不是在戏院里,哪能这么随便!我大衣上一个口袋已经撕破了,另一个口袋没有了。钮扣最上头的还有一颗,下面的全没了。你按我说的样子给我找一件吧。”

大衣总算还给我了。绳头也没要。

我穿好大衣到了街上。这时我突然想起忘了拿肥皂。

我再折回来。澡堂的人不许我穿着大衣进去。

我说:“公民,我这是第三回了,可不能再脱衣服了。这不是在戏院里嘛。要不,你们赔我肥皂钱。”

他们不肯。

不给拉倒。我没要肥皂就走了。

当然,读者可能想打听一下,这是哪个澡堂?在什么地方,地址是什么?

你问的是哪个澡堂呢?是那种普普通通的澡堂,洗一次收十个戈比。

16.这篇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划线句)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17.作者在“寻澡盆”、“洗衣服”、“取衣帽”这三个情节中,分别针砭了哪些令人不能满意的社会现象?(5分)

18.这篇小说显示了幽默大师左琴科的杰出才华。这篇小说的幽默色彩是从多个角度表现出来的,请联系全文举例赏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虫类与人类

⑴对于虫类来说,人类的社会只不过是一块新的殖民地。它们一直都在我们周围窥探等待进犯的机会。

⑵在过去的4亿年间,地球的统治者既不是恐龙,也不是哺乳类动物,而是这些虫类。这个蜿蜒爬行的群体,就以绝对数量占据了主导地位。后来,人类出现了,为了获得清洁与整饬,扫清了荒野,想创造一个不受虫类侵扰的安全世界。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安全过,因为它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今天,这些外来物种正在占领城市,杀人蜂正在不知不觉中向全球蔓延。当昆虫决定殖民人类社会的时候,我们显得如此无可奈何。昆虫对人类的种种反制手段无动于衷,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也确实没有足以制胜的杀手锏。

⑶我们被这些无孔不入的生物所包围,无法从生活中摆脱它们。向来以苛刻著称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也不得不接受那些无法避免的昆虫现象。每一桶番茄里至少有两条蛆,每100克番茄酱里有一条蛆或者30颗苍蝇卵。每100颗花椰菜里有60只蚜虫、齿虱和海石虫。每份通心粉里有225片各种虫类尸体。每听蘑菇里有20条完好的或肢解的大大小小的蛆。上菜的时候,你除了获得一份美食,还有270只完整不一的昆虫和23条蛆。

⑷有些生物一生下来,就对我们穷追不舍。在你我眼中美丽的躯体,在它们眼中只是一个充血的皮囊,装满了最有营养的液体。人体本身就包含多个生态系统,每套系统都有不同的定居者。我们的皮肤经过放大,就像月球表面的荒原。但表面这些汗毛却很适合居住,扁虱的头部天生就是要扣死在我们的表皮上。人类对这些生物的厌恶程度要取决于双方关系的疏密。在我们最隐私的地方,同样存在着特有的寄居者。

⑸目前地球上已知物种中的70%都属于虫类,想逃避它们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无法摆脱它们,也许该转而考虑研究它们,我们需要进入它们的头脑,换个视角看这个世界。现代科学已经能够实现这点,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蟑螂的第二个大脑,监视黄蜂的感觉器官,破解蜘蛛的致命毒液,对于这些动物加深了解,很可能帮助我们化敌为友。但直到这项工作完成以前,我们的生活仍然要不断受到虫类的滋扰,而我们决不能低估这些生物的工作效率和毅力。

⑹在对抗昆虫的战争中,要追踪我们的敌人,科学家所面临的几乎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目前已知的昆虫种类超过一百万,但这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每天都有新的品种出现,好像永无止境。单单是研究我们所谓的害虫,已经令学者们应接不暇。例如日本丽金鱼,每年要席卷1千万公顷农作物。至于棉籽象鼻虫,全美三分之一的杀虫剂就是为它而准备的,玉米穗虫每年都要造成至少5亿美元经济损失。真正最具威胁的入侵者是那些无所不在、无所不食的角色,它们就叫蟑螂。1997年全美仅用于蟑螂杀虫剂的开支就约为5亿美元,我们以为用毒药就可以战胜它们,显然我们低估了对手。

⑺蟑螂的反围剿让我们陷入了新的困境。我们以为杀虫剂能够百战不殆,不料它却成了对手的甜浆。我们自己想要更多的蜂蜜,却造就了新的梦魇。非洲野毒蜂和人工蜂杂交的结果是制造了不受人类控制的恶魔——杀人蜂。

⑻我们正在逐渐认识到人类世界的兴衰将会与虫类世界息息相关,这迫使我们改变与虫类相处的方式,与虫类之间建立的伙伴关系,似乎已经涉及各个领域,全世界的技术机构,都开始学习掌握这种诱人的能量。

⑼原先步步逼迫的恶魔,有些就成为有益于人类的朋友。你看,蛆变成清理伤口的能手,黄蜂也因其超强的嗅觉而被用于协助检查癌症,原先剑拔弩张的恐怖氛围骤然消失了。在新墨西哥蜜蜂正在接受扫雷训练,即使是历史悠久的昆虫产品蜂蜜,也刚刚被发现能用于治服那些抗生素抗性病菌。在德国,人类与蜜蜂之间的关系,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研究人员正在利用微型雷达传送装置,试图掌握蜜蜂复杂的语言表达规律。还有一些地方,科学家甚至利用蜜蜂进行侦测、协助扫雷工作。

⑽也许要不了多久,蟑螂机器人就可以在厨房里帮助你清理蟑螂了。

(节选自《动物生存的智慧》,有删改)

19.第⑶段主要采用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20.根据文章内容说明下面两个词语的含义,并简要分析其语言特色。(6分)

①殖民地           ②似乎已经

21.人类已经和虫类建立了伙伴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与文中多处提到的人类对虫类的侵扰无可奈何,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请在“秋日”“追求”中任选一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三个句子的内容要有联系。(6分)

示例:春天有意,意染万木之葱绿;

春天有情,情钟水面之帆影;

春天有梦,梦孕秋日之硕果。

 

23.(6分)有些书评只言片语,便能表现一些作品的写作特点,例如:《诗经》——先民的且歌且吟;《庄子》——心灵的独舞,哲学的天籁。请参照以上示例,选择你熟悉的两部名著(古今中外均可),拟写一句话的书评。

(1)《                      (3分)

(2)《                        (3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张洁在《我的四季》中说:“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这句话发人深思。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题目,自定主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1年广东高考全真模拟试卷语文(六)

参考答案

 

一、语言表达(12分,每小题3分)

1.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

【答案】A(A项“倔强/坚强”分别读jiàng/qiáng;“蛮横/纵横”分别读hèng/héng ;“泥土/拘泥”分别读ní/nì; B项“诽谤/菲薄”分别读fěi/ fěi“淘汰/陶冶”均读táo;“濒临/颁布”分别读bīn/bān;C项“给予/供给”均读jǐ;“畸形/崎岖”分别读jī/qī;“证券/案卷”分别读quàn/juàn;D项“废品/消费”均读fèi;“竣工/逡巡”分别读jùn/qūn;“蔚蓝/欣慰”均读wèi)

2.考查熟语的正确使用,能力层级为E。

【答案】D(D洗耳恭听,意思是听人说话时的态度而带有嘲讽的意思。可用“犹如亲闻”等。

3.考查对语病的辨析,能力层级为E。

【答案】A (B“这”指代不明,承前主语则指代“美国总统奥巴马游长城”这件事,而后文句子宾语又为“景点”,主宾不搭;C介词“从”与其后面“叙述方式”不搭配,改为“以”即可;D“无时无刻”表意适反,应为“无时无刻不”。)

4.考查语言衔接连贯,能力层级为E。

【答案】A(注意事理逻辑以及关键词“裂缝”与“弥合”,“屙在上面”与“从中长出来”等)

 

二、古诗文阅读(35分,5—8题,每小题3分)

5.(3分)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答案】D(A.终:完成 B.属:连接 C.责:要求)

6.(3分)考查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答案】D(以:都是介词,“按”。A.于:介词,表被动;介词,“给”。B.乃:副词,“竟”;副词,“才”。C.而: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承接关系。)

7.(3分)考查对相关文意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层级为C。

【答案】D(A.为“孝文帝”,B.为“宣武帝”C.为“元晖”)

8.(3分)本题考查考生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C。

【答案】B(“无休止地聚敛财物,使得百姓忧虑不安”应是“出任冀州刺史”时)

9.(10分)考查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

【答案】(1)(4分)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且比来迁人/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

[4分。每错、漏2个断句处扣1分,扣完为止。]

(2)翻译(6分)

①近来边境守将没有宏图大略,只是贪图一点点的(侥幸的)利益,这是庸人的作法。

[3分,“亡”“万一”“斯乃”,错一个扣1分]

②停止征发兵役,安定民心,劝勉百姓从事农桑,使中原地区受惠。

[3分,“息”“劝”“惠”,错一个扣1分]

【参考译文】

元晖字景袭,自小深沉敏锐,多涉猎文史。宣武帝即位,他出任给事黄门侍郎。

起初,孝文帝迁都洛阳,旧臣权贵都不愿迁徙,当时想要平和诸人的抵触情绪,于是允许他们冬天在南边居住,夏天再回北边居住。宣武帝被左右近臣迁回北方的意见所迷惑,因此,外面人就有了将都城迁回北边的传说,甚至有人出卖田宅,不安心居住。于是元晖请求单独见宣武帝谈论政事,他把所听到的都奏报给宣武帝,说:“先帝迁都,由于百姓怀恋故土,因此发布冬夏居于两地的诏令,以暂时安定百姓的情绪。这是出于当时情况而说的,实在不是先帝的本意。而且近来迁到洛阳的人,安居时间已久,公私事业都已建立起来,不再有返回的想法。我愿陛下能完成先帝已确定下来的事业,不要相信邪臣不合情理的胡说。”宣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他又迁任侍中,领右卫将军。虽然他在职没有多少补益,但深受宣武帝宠信。凡在宫禁中机要秘密的事情,元晖另外奉旨,收藏在柜中,只有无晖进来才打开,其余的侍中、给事黄门侍郎都不知道。侍中卢昶也受到宣武帝的思宠,因此,当时人称他们为“饿彪将军,饥鹰侍中”。他迁任吏部尚书,大收贿赂,任用官员,都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官职的价钱各有不同,因此,天下人将吏部称为市曹。元晖出任冀州刺史,到冀州赴任时,动用大批车辆装载物品,从信都到汤阴之间的道路上,他的车辆首尾相接,络绎不绝。他没有休止地聚敛财物,使得百姓忧虑不安。

明帝初,征召他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又下诏让他掌管吏部选用官吏事务。

元晖上书论政要:第一点说:“御史的职务,一定要让贤臣担任。如果才干合宜,不必拘限于官阶品秩,可让他长期担任此职,以求能作出成效。”第二点说:“安定民心,使边境宁静,要观察时势而动。近来边境守将没有宏图大略,只是贪图一点点小的利益,这只是庸人的作法,是只看重虏掠的利益而引起的。臣认为数年以来,只宜于使边境保持安宁,停止征发兵役,安定民心,劝课农桑,使中原地区富庶起来。请陛下严厉敕告边防将领,自今以后,有敌方边戍贼人请求内附者,不许擅自派军去接应,都必须上表奏报朝廷。违反者虽有功劳,请按违抗诏书论罪。”第三点说:“国家的资源储备,只依靠黄河以北。但饥荒连年,户口逃散,因此,产生隐匿户口,增减年龄,随意乱注死亡流失等各种奸诈方法,收敛百姓的租调,归入私囊。这样,百姓饥困于下,官府损失于上。假如不再设立临时规定,详细加以检括,这样的损耗情况,还会变本加厉地延续下去。请求议定此事,明确颁布法令条文。”明帝采纳了元晖的建议。

元晖一向喜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按类编排,取名为《科录》,共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下到晋朝,共十四代。元晖病势危重时,上表将此书献上。元晖去世后,朝廷赐给谥号称文宪。

10.(7分)考查对作品的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层级为D。

【参考答案】(1)归燕:微小辛勤衔泥作巢不与他物相争。(3分)

(2)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比喻),(1分)借写归燕来写自己,(1分)表达了自己无心争权夺利,想要退隐的感情。(2分)

11.(6分)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层级为A。

【答案】(1)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2)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错一字,该句不得分)

三、必考阅读(16分)

12.(5分)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层级为C。

【答案】A E[A原文是“龙”而不是“龙图腾”;E龙图腾说遭到一些学者开始质疑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并不等于被学术界否定。(对1项给2分,对2项给5分。)]

13.(3分)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  

【答案】D(D是龙图腾特点的说明,不是龙图腾形成过程的说明)

14.(4分)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C。

【参考答案】(①图腾崇拜是指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的将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是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的始祖和亲人,②从而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的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每点2分,共4分]

15.(4分)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参考答案】(①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②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③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④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每点1分,共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 (4分)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C。

【参考答案】开头写美国的澡堂,起到横向对比的作用,(1分)衬托出“这儿的澡堂”服务质量之低劣(1分);最后一句话以点显面(以小见大),(1分)揭示了澡堂服务质量差的普遍性。(1分)。

17. (5分)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C。

【参考答案】“寻澡盆”这个情节,批判了市民中对别人毫不谦让、自私的庸俗气息;“洗衣服”这一情节,揭示了爱占小便宜的市侩心理;“取衣帽”则针砭了官僚主义作风。(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三分,答对3点给5分。)

18. (6分)本题考查领悟作品出色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D。

【参考答案】本文的幽默色彩表现在⑴总体的情节的设置方面,作者对“我”一次去澡堂洗澡的全过程进行描绘----存衣帽、寻澡盆、找座位、取衣帽…… 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出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把澡堂中服务质量低劣的状况充分的展现在读者面前:⑵用夸张的手法进行细节描写:如“有位公民一个人占了三个盆。他站在一个盆里,脑袋伸在另一个盆里洗头,左手还抓着一个——怕别人拽走。”,“只好把号牌系在腿上,一条腿系一个……”这种夸张的细节描写达到了讽刺的目的;⑶语言生动风趣,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如“拿着这两、号牌真让人犯愁。总不能把号牌系在胡子上吧。”;⑷反语运用恰当,富于深意,如“可是咱们这里的澡堂也不赖,可比起来就差点儿,洗个澡嘛,还可以。”(每答对一点给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考查分析文本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

【参考答案】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两种说明方法。(2分)准确地说明了人类的生活被无孔不入的虫类所包围,人类对它们的入侵还没有足以制胜的方法。(2分)

20.(6分)考查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D。

【参考答案】

①殖民地:运用比喻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虫类对人类的入侵(1分)。

②似乎已经:仿佛(好像)已经的意思(1分),这里准确地说明了虽然人类已在广阔的范围内与虫类建立了伙伴关系,但在对虫类的研究中还有许多新的情况与问题还等待着人类去发现、探讨(1分)。

语言特色:①组词语形象生动,富有文学色彩(1分);②体现了科普文说明严谨、准确的特点(1分)。

21.(5分)考查探讨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F。

【参考答案】

①人类在各个领域开始掌握并利用虫类的能量:如医学上,利用蛆清理伤口,黄蜂协助检查癌症,在军事上,利用蜜蜂进行侦测、协助扫雷工作等。(2分)

②不矛盾(1分)。人类对虫类的研究确实取得了不少成果,使不少害虫成了为我所用的益虫,(1分)但虫类繁多,侵扰人类的方式层出不穷,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知之甚少),很多时候没有办法控制它们,处于无奈的境地。(1分,意思对即可)

 

五、语言表达(12分)

22.(6分)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能力,能力等级E。

【参考答案】22.答案示例  ①秋日有趣,趣在一鹤排云上九宵;

秋日有心,心念千山层林染红叶;

秋日有歌,歌唱九州人民享有盛世。

②追求有“道”,道在“己所不欲”勿施人;

追求有“方”,方在“衣带渐宽终不悔”;

追求有“境”。境在回首“灯火阑珊处”。【每句2分,共6分】

23.(6分,每空3分)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E。

【答案示例】(1)《傅雷家书》——一位慈父的叮咛;(2)《泰戈尔诗选》——一串串珍珠缀成一弯新月,一只只小鸟唱出一片绿洲;(3)《红楼梦》——一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等等

(如果评论的是一篇文章,但评论很恰切,则酌情给分)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60分)【考查能力】

①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及其创造性思维;

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

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或抒情等)的能力;

④调动语言及知识积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