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尚都北塔便利蜂:走近天一阁——翰墨丹青增阁辉[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5:50:31


图为明代书画家文 明作品扇面。
“藏书数第一家”的天一阁以其藏书楼保存之完好,藏书命脉之绵延成为中国藏书史上私家藏书的典范。殊不知,天一阁内所藏的字画较之藏书也毫不逊色。但世人知之甚少,究其原因是长期深锁“闺阁”,外人很少知道。
天一阁藏书画4400多件,其中书法作品2500多件,绘画作品1800多件。时代上及唐宋,下抵近世,横跨千年。一级品35件,二级品281件,三级品1384件,上级率为38.6%。总的说来天一阁藏书画有如下几大特点:
首先,阁内不乏书画史上的大家名作。浙江省内黄庭坚惟一的作品就在天一阁内,现作为镇阁之宝。黄庭坚《草书刘梦得竹枝词卷》书法雄健豪放,变化多态,其干瘦苍劲,犹如“万岁枯藤”颇得怀素神味。此为黄庭坚晚年力作。“元四家”之一吴镇的《双树坡石图》构图新奇,笔力雄劲,于水墨氤氲之外寓含作者“超然于物外”的出世心境,可以得窥元代文人画的时代风范。
此外,明清书画作品更是异彩纷呈。如“浙派”张路之《松下步月图轴》笔势狂放,用笔迅捷;“吴门画派”文徵明之《万壑争流图扇面》用笔绵密,文秀雅谧;陈淳之《墨笔山水图轴》满纸烟云,墨气横溢;“武林派”蓝瑛之《江皋渔父图扇面》浑厚练达,苍老劲健;陈洪绶之《梅花山禽图轴》造型夸张,气局高古。“清初四王”之王原祁、“四僧”之八大山人、“扬州画派”、“金陵画派”等各流派画作都可在天一阁内找到。书法作品中丰坊之《长诗手卷》笔力浑厚,纵横奔放;徐渭之《行书白燕诗轴》行笔纵逸,荡气回肠;张瑞图之《草书手卷》点画凌厉,犷悍豪迈;董其昌之《行书虎丘诗卷》圆劲雄毅,疏宕秀逸;姜宸英之《兰亭行书轴》妍美流畅,一气呵成;晚清及近现代中海派之“三熊”、“三任”、潘天寿、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吴昌硕、齐白石等等,凡是上得了中国绘画史的人物,其面貌均可在阁中略见一斑。
其次,阁内所藏的明清扇面书画的质量在省内无与伦比。天一阁藏团、折扇面共690件,其中二级品为110件,三级品256件。这些扇面能自成体系,从明至近现代,尤以明清为好。明代藏扇面中以吴(江苏)籍书画家为主。清代以降涉及100多人。如此系统地保存明清著名书画家摺扇面的收藏单位是不多的,而经过几百年后品相依然完好更属不易。
第三,天一阁收藏有大量的历代宁波籍书画家的作品。明代丰坊五体兼擅,尤精草书而被董其昌誉为“墨池董狐也”,与文徵明并列。其他如史大成、周容、万经、姜宸英等翰墨阁内都有。近现代甬籍书画家有梅调鼎、赵叔孺、冯君木、钱罕、陈训正、高振霄、马衡、叶恭绰、沙孟海、吴泽、朱复戡、潘天寿等等。梅调鼎的作品有100多件,是了解研究梅调鼎书法演变极好的第一手资料。其他数量较多的还有姚燮、陈允升等。
第四,藏大量的肖像画,包括名人画像和祖宗神像。作为在中国绘画史上首先出现的一种画科,肖像画有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但由于明清时大量文人画家更注重山水和花鸟画的创作,使得肖像画不被时人所注重。其实,对明清时遗存的大量民间肖像画的整理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美学意义。而天一阁内藏有的肖像画无疑能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