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卫视主持人吴江楠:手脚冷吱吱?是生病警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7:16:06
每到冬天,手脚总像冷冻库拿出来的冰棒吗?
穿再多衣服都无法暖和,当心是身体发出的警告!
今年冬天,解决手脚冰冷,you can do it!
在温暖被窝里睡觉是冬天最大的享受,但对手脚冰冷的人而言却苦不堪言,明明盖了棉被,穿上厚袜,手脚还是冰凉。
对于老人家,他只要测量手脚的脉搏、血压,如果发现几乎摸不到脉搏,或是脚和手的血压比例相较小于一,就会怀疑有动脉硬化或是血管不通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做超音波检查。
年长者与女性,最易手脚冰冷
年长者与女性最常手脚冰冷,两族群手脚冰冷的主因不太相同。女性十女九郁,易受到情绪波动、气郁、血液运行不畅通、交感神经作用太强,再加上每个月的月经造成血少,女性运动量又少而导致手脚冰冷。
年长者多为器官衰退,引起手脚冰冷,常有脾气不足、肾气不足、肺气不足、体弱虚寒、血虚寒凝等问题。姜智耀主任表示,许多老年人都有手脚冰冷的问题,因为长久以来胆固醇累积在血管壁,以致下肢动脉逐渐狭窄,导致周边组织血液变少,无法正常灌流。刚开始会以药物治疗,或是做血管扩张术,情况严重者必须接受人工血管或是支架,才能解决。
当心手脚冰冷隐含的10大健康问题
1.末梢血液循环不良
这最常见于老人家,因为老年人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血液难以流通,因此,自主神经会先牺牲四肢,把血液送到脑部和心脏。四肢因为缺氧气,无法作用产生热能,自然会手脚冰冷。他常常碰到很多老人四肢伤口好不了,就是这原因所致。
从中医观点来说,末梢血液循环不良代表体质虚,可能是患者体型瘦弱,脂肪不足不易保暖;气虚血少,患者血液量不足,血液运行不畅,或是患者肝气郁,因此容易紧张、情绪郁闷、经常哀声叹气,阳气被阻挡无法通透出来导致气机不畅,阻郁了气血运行至末梢。而患者心气不足也有可能为其原因,因为心脏没有足够的力量将血液顺利接续地输达四肢末梢;或是脾气不足,也就是患者脾胃虚弱,会胃口不佳,吃东西后消化不良,以致身体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转为能量。
2.血液或血管出问题
血液方面的问题包括血液量不足、血液含铁量不足、血红素不足、红血球不足;血管问题则是血管内径狭窄、硬化、阻塞等,都会影响血液运行,造成手脚冰冷。还有病人若是血压低,血液运行不良;血糖低,热量不足以及贫血,都会手脚冰冷。
其中贫血造成的手脚冰冷,特别容易发生在女性身上。因为缺乏铁质,影响血中氧气输送,无法产热自然会手脚冰冷,所幸只要补充铁质、解决贫血问题,就能改善。
3.肠胃道出血
身体的自主神经在防卫机制下,会先保证脑部、心脏有血液维持正常作用,而肠胃道、四肢就会被牺牲,因此若是四肢冰冷,也有机会是肠胃道同时出血。
4.自律神经失调
常见于女性,女性一旦神经紧张,交感神经作用太强,引发紧张、冒冷汗、血管会收缩,血液流通不顺,手脚自然冰冷。
5.动脉硬化
一旦手脚冰冷合并单边手足无力、心绞痛等症状,就要特别留意是否有动脉硬化现象。他发现,临床上如果碰到单边手脚冰冷,有动脉硬化状况,约有七成都有心血管疾病,也就是受到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威胁。正常人通常量测脚的血压会高于在手部量测的血压,但是这类病人刚好相反,这是因为病人血管不通,血液下不去,自然无法产热。
6.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血管神经病变,脂肪代谢不正常,血液流通也不像健康的人一样顺畅,因此常有四肢冰冷情况出现。
7.甲状腺机能低下
甲状腺机能低下患者通常心跳较慢、新陈代谢率降低,无法把血液氧气充分送到四肢,较怕冷也易四肢冰冷。
8.类风湿性关节炎
这类病人是免疫系统出现问题。身上似乎有一种抗体会让血管出现暂时性的痉孪,以致手脚冰冷,尤其在冬天或是情绪激动时会出现此现象,一旦天气变暖和,就会恢复正常。
9.雷诺氏症
手脚冰冷的民众一旦发现手足肤色转为苍白色,一会儿又变成蓝紫色,最后充血成红色,同时手指或脚趾感到麻木刺痛时,要特别留意是否为雷诺氏症。雷诺氏症病人要到风湿免疫科治疗,目前医学界还不是很清楚致病原理,通常病人是30岁以下的女性,在冬天,尤其是冬夜最常发生。
10.中枢神经病变
脑萎缩或是小儿麻痺等病人的患侧手脚,一定是冰冷的。这类患者因脑部萎缩、患侧萎缩,血管也会较小,血液含氧量变少,产热较慢,所以四肢冰冷。
另外,有些药物会产生四肢冰冷的副作用,象是降血压药中的β阻断剂,有些病人反应因为血压降低、心跳变慢,血液氧气传导到四肢末端会比较慢,因此手脚无法产热。许多老菸枪也会手脚冰冷,这是因为瞬间吸入太多尼古丁,让血管收缩,而长期抽菸,体内含有太多尼古丁,也会造成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有人就因此脚趾头逐渐坏死,最后只好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