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贷筒:福建安溪黄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6:47:27
江夏黄氏 骏马登程往异方,任从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当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
加博友   关注他

最新日志
热烈祝贺广西博白县籍宗亲黄
黄墩各派迁支指掌图注
南陆公纪念祠简介
客家话(黄氏族歌)
南陆公纪念祠部分照片
纪念黄峭诞辰1140周年暨黄峭
该作者的其他文章
博主推荐
相关日志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日本黑社会惩罚人的办法
纽约被中国'富二代'占领
大龄'处男'是不是怪胎?
走进男同性恋者的'婚姻'
湖北美女常委为何受质疑
为何有些女人会选择卖淫
更多>>
对“推广广告”提建议
虎丘黄氏六叶祠
黄宗洛:“龙套大师”的戏外人生
福建安溪黄氏
2010-02-20 13:20:25|  分类:江夏黄-<族史探讨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一、人物传
黄  纲
黄纲(665-737年),又名黄克纲,字善感,号幽轩,泉州长者黄守恭第三子。唐垂拱元年(685年),因军功封车骑大将军之职,旋辞退。垂拱二年(686年),迁居安溪葛磐(今凤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十月病卒,葬于安溪县城东门外凤山之麓尾塘岭下,为安溪黄氏始祖。他克家力学,尤精文韬武略,建家立业,栉风沐雨,推惠好施,有乃父风。时有像赞:“筑坛建节开太之于三门,授钺专征作长城之万里,不愧元戎之称,允协丈人之义。”
黄  鷟
黄鷟(1499-1548年),字德夫,号省庵,安溪县长泰里人,任修职郎,为潘王府典膳,以子大本、大任贵,赠鸿胪寺序班。他为人贤谦敦信,重义好施,行谊忠诚,清廉公正,世子益王甚为敬佩,礼待别于他僚,府中人对他皆十分敬仰。后因家事,欲告辞返乡,府中人不敢放行。直至他以言词恳请于世子益王,才获准,并获益王赐予的手篆大书。黄鷟归乡梓后,岁时每聚会族人,敦睦里邻。乡人佃耕其田者,收取佃租时常缓期。如有困难,给予减免。乡人咸感其恩。他筑建参岭亭,以便往来者憇息。刑部尚书王用汲为其撰《参岭亭记》。终时,王慎中特作墓志铭。
黄  钏
黄钏(1521-1558年),字珍夫,安溪县长泰里人,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举,任浙江温州府同知,嘉靖三十四年至三十七年(1555~1558年),倭寇大股窜扰温州,他统率中军正面迎敌,高擎酒杯,环视军士,称:“不愿从者听便。”群情激愤,言:“君以身当敌,吾属何敢负公?”军士合力作战。然由于内部有人投敌,黄钏腹背受敌,最终被俘。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胁迫黄钏投降。黄钏斥道:“黄大夫还不知世上有投降二字。”倭寇要他出钱赎身,他大笑,“你不知黄大夫不爱钱吗!”“你们死在旦夕,还要钱干什么?”最后被寸斩而亡,时年47岁。后人追念为八君子。
黄 大 本
黄大本(1530-1594年),安溪县长泰里人,少受学于詹洧,与王慎中、晋江参议尤烈、知县朱梧、山人江一鲤讲学谈诗,被尊为“长老”。凡郡中学兆恩者多师大本,称为“极斋先生”。任鸿胪寺序班、靖江县正堂、赵府典宝正。著有《紫云诗集》。在《舟中得鱼思母》一诗中写道:“尊前遥举云边恨,舟上难飞膝下身。鲜美独陪行棹客,肥甘谁奉倚闾人。”在《斋居写怀》云:“兴寻小艇垂流水,归抖青茵卧看山”。又有“门常半掩无人到,竹有数君伴我闲”等诗句。
黄 大 任
黄大任(1536-1612年),安溪县长泰里人,三岁而孤,幼年文武兼习。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倭寇入侵,掠夺诸乡,大任率乡民守大深、来苏等隘,民赖以安。有司授以把总,大任说:“吾不忍乡井罹受盗苦”,推辞而不接受。为防贼掠,整训兵民,并倡筑寨堡。其后,倭寇侵掠更为猖厥,掠骚泉州各地,乡民屡受其害,大任奉命清剿,智勇兼备,率统兵民,身先士卒,正面进攻,节节取胜,士气大振,继而倾己所积粮米数百石,以资军饷,诸邑深受其惠,民赖以安。朝廷嘉其功,授命任福建布政使、泉州锦衣卫卫镇抚之职。任职期间,他克尽职守,民众咸钦。
黄 金 章
黄金章(1573-1620年),字惟达,号志岩,安溪县长泰里人,黄大本长子。他勤奋好学,渊博词章,任光禄寺署丞,掌署政事,为官清正,严于职守,廉洁自律。秉承父志,好学乐施。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应安溪县令章廷训之邀,返乡参与主事清溪泊岸修筑工作,并捐巨资援建,具乃翁风。
黄 金 墀
黄金墀(1574-1619年),名惟勃,号予寅,安溪县长泰里人,黄大任长子。武艺高强,荐辟任广西南宁卫经历,继任神电卫经历。任职期间,不阿权贵,爱民如子,好善乐施。常言:“为民之父母,倘有利不兴,有害不防,则将焉用哉。”深得乡民爱戴。
黄 培 松
黄培松(1855-1925年),又名尔琴,字贤礼,号菊三,黄嘉淑第四子,原籍安溪科名,后迁南安县仁宅乡,再迁福州。少时习文,因府试不第而弃文习武,拜晋江罗溪(今属鲤城)武举人黄纪堂为师。清光绪六年(1880年)赴京会试得第一名,殿试钦点武状元及第,授一等侍卫。不久,出任广东参将、游击,旋升琼州总兵,记名提督。宣统三年(1911年),以协督职务参与审判在广州举行起义的革命党员,并受命为监斩官。民国2年(1913年),出任福建护军使,时制止盐贩与盐官吏的纠纷,使民减少损失,乡人特立碑记之。
黄 华 庆
黄华庆(1882-?年),原籍官桥镇仁峰村内园。壮年侨居缅甸,在仰光二十三条街开设致益商号,经营缅甸土产,并制麦芽糕(饴糖)及糕粉,行销缅甸及星马,业务昌盛。他乐善好施,安溪同乡常聚集于致益号,缅甸安溪会馆的创建首推其功,被推任财政,后连任多届副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日军南侵时在仰光病故。
黄 则 云
黄则云(1883-1964年),蓝田乡后清村人。童年家贫,稍长往厦门做工,后开振发号米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厦门开元路开设联成茶栈,经营茶叶,长年来往于厦门、南洋之间,痛感安溪交通不便,商旅惟艰。民国16年(1927年),倡议“厦门安溪公会”发起开筑安(溪)同(安)公路,并承担“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招募股款任务。先后10多次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向安溪籍华侨募股,募得股款十多万元。安同公路开通后,获得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黄则云先生银牌一面。
黄 汉 种
黄汉种(1883-1942年),原籍湖头镇下坑村。少年往新加坡,先是在淡申律及马来亚柔佛等地种植黄梨、橡胶。中年以后,创办怡业橡胶出入口商行、德兴汽油站、新和成汇兑信局等,并投资华侨银行。历任培英学校总理、怡和轩俱乐部董事。新加坡安溪会馆创建时,曾捐巨资赞助,被推任会馆评议员。
黄 则 山
黄则山(1887-1973年),原籍凤城镇下西街。22岁往缅甸,居兴宝塔埠任店员,后移居勃生租船运输粮食,经营米谷、杂货等,事业不断发展。他平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慷慨乐施。遇困难者解囊济助,为德高望重之侨领,历任勃生工党理事长20年,勃生华侨中学董事长17年,以及勃生华侨商会理事长、勃生福建同乡会理事长、勃生和胜公司正大董和多所学校、公共慈善机关荣誉职位。
黄 双 林
黄双林(1889-1970年),原籍镇抚。少壮南渡新加坡,致力经商,勤俭起家,颇多建树,对社会公益、教育慈善等莫不尽心尽力。1966年荣获新加坡总统颁赐的公共服务星章(B·B·M)。历任乌鲁班丹民众联络所名誉主席、公民咨询委员会财政、圣约翰救伤队武吉智马第六联队主席、公立联华学校董事、新加坡安溪会馆多届监察主席等职。
黄 则 举
黄则举(1891-1943年),安溪县长泰里人,自幼好学,仗义疏财,在厦门读完中学后,目睹清廷腐败,毅然投笔从戎,组织乡邻起义,变卖家产,以充军饷,打官府,砸盐馆,队伍不断扩大。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政权,他参加孙中山的讨袁护法军,被任命为“闽南护法军第五支队司令”,转战闽南一带。一次在南安白叶村与民团遭遇,被层层包围,则举组织突围时,因顾及民团大部分受蒙敝的民众安全而下令不许还击,导致所率护法军伤亡惨重,自己因此右手受伤,躺在一口棺材内而幸免于难。战后,辞职回乡,在参内小学任校长。
黄 丹 季
黄丹季(1900-1995年),祖籍参内镇东村,毕业于厦门大学,早年参加进步活动,民国16年
(1927年)后南渡新加坡,民国19年(1930年)往印尼经商。日军南侵期间,保护过陈嘉庚先生。组织华侨生活促进社,支持华侨正义事业。曾任玛琅中华总会副主席、泗水中华总会负责人。因保护爱国华侨陈嘉庚有功,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何香凝在北京赠绘画立轴牡丹一幅,上写:“丹季先生爱国纪念”。
黄  柳  春
黄柳春(1901-1951年),字碧村,安溪县长泰里人,自幼聪敏,好学勤奋,德学兼优,学有所成。谋职于社会后,待人重义,办事忠诚实干,后在多所学校任教。民国期间,积极倡助安同公路建设,任安同汽车公司第一任经理,后任泰安乡乡长、县参议员等职,公正廉明,秉公处事,令人钦佩,时称安溪八杰之一。后裔多人从事教育工作,被市人民政府表彰为“教育世家”。
黄 士 简
黄士简(1883-1951年),原籍官桥山珍村。年轻时旅居印尼做药商,生意兴隆,为人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事业。民国7年(1918年),捐资协办山珍小学,其后连续支持办学经费至民国16年(1937年)。民国15年(1926年)筹办安溪第一条公路(安溪至同安公路)--安溪民办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他带头筹款支持,并任安溪汽车路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长。
黄 超 龙
黄超龙(1902-?年),出生于印尼,祖籍官桥镇山珍村。他通晓中、英、荷及印尼文,在泗水经营出入口业务数十年。20世纪30年代与其弟黄超群在厦门开设龙群有限公司,经营建筑房地产业,并投资开发永春天湖山煤矿。曾任泗水中华总会主席、中华商会会长、中华会馆董事、福建省参议员、侨务委员会委员等职。
黄 二 甲
黄二甲 (1903-1989年),新加坡籍华人,祖籍魁斗乡镇西村。早年往新加坡经商,开办华艺公司金庄、黄岭源号等,主要经营珠宝金银、酒类杂货。历任新加坡安溪会馆常务委员、常务主席、名誉主席,裕廊小学名誉主席,对新加坡及家乡公益事业颇有贡献。1965年获新加坡总统授予公共服务星章(B·B·M)。
黄 丕 屯
黄丕屯(1910-1977年),马来西亚籍华人,祖籍参内乡镇抚。24岁南渡马来西亚柔佛居銮,经营粮食杂货。是培才学校创办人、柔佛州安溪公会发起人、清溪俱乐部创办人,担任柔佛州安溪公会会长、清溪俱乐部总理、居銮中英学校总务、佳雅学校董事长、中华中学副董事长、居銮中华公会理副事长、宗善委员会委员、居銮市区社联理事会主席等多项职务。1965年获最高元首封赐建国有功(P·P·N)勋章,1966年获最高元首封赐建国有功(P·P·M)勋衔,1969年获柔佛州苏丹封赐勋衔(P·I·S),1972年获柔佛苏丹封赐准拿督(S·M·J)荣衔。
黄 联 山
黄联山(1914-1991年),原籍尚卿乡科洋村。民国25年(1936年)随父往印尼雅加达。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倡建并主持侨益、侨众等3所华文学校和进步报纸《生活报》的工作。后来华文学校、报刊停办,他利用这些场所,创办椰城公众针炙诊疗所,设立针炙诊疗基金会,任该会主席。1985年及1986年两次应邀来北京访问,并回故乡探亲。在参观中小学及幼儿园之后,发起创办科洋幼儿园,筹建幼儿园园舍,并设立幼儿园基金会。
黄 清 益
黄清益(1916-1997年),马来西亚籍华人,祖籍魁斗镇镇西村。民国32年(1943年)后曾任漳州龙溪中学、安溪蓝溪中学校长。民国35年(1946年)渡马来西亚与父母兄弟团聚。1955年任怡保培南中学校长。培南中学在他精心领导下,校务蒸蒸日上,成为全州规模第三的名牌学校。1976年退休后积极参与霹雳州的各种社团活动。他生活非常俭朴,而对家乡的各种事业的贡献却格外大方,先后捐资支持家乡的公路、中学建设,颇得海内外宗亲的好评。
黄 沧 浪
黄沧浪(1936-1999年),安溪县参内乡祜水村人。1960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煤田地质系,先后在安徽省和福建省地质局所属的地质勘探队工作。1980年被评为地质工程师。曾任邵武市政协副主席,后任闽北地质大队总工程师。1988年2月,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安徽铜陵鸦岭一带地质普查工作中,通过地质背景分析与预测,找到铜矿育矿赋存,为该区找矿提供新的依据。在福建工作期间,通过对东岩铜矿的评价,在本省首次证明古火山岩--细碧火山岩的存在,成为福建省的著名地质专家。1992年获得国务院优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黄 连 顺
黄连顺(?-?年),祖籍安溪县金谷乡田头村,生于印尼雅加达,系印尼籍华人。长大经商,事业有成,热心社会事业,为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创始人之一,雅加达安溪福利基金会成立,被推选任基金会副主席。
三、非科第出身仕外职官(七品以上)名表
朝代
姓名
曾任职务

黄 纲
车骑大将军

黄大任
福建布政使

黄金章
光禄寺署丞

黄大本
靖江县县令,赵府典宝正

黄元善
明衡州知事

黄龙衮
候选州同知,四川琼州副将府幕僚

黄愿善
衡州府卫知事,椽曹,湖广衡州参军

黄锺绎
京卫腾骧卫经历,椽曹

黄金墀
南宁府卫经历、神电卫经历,椽曹

黄文华
国子监丞,正七品(黄钏子)

黄文夏
钦赐“奉政大夫”

黄千玉
永春州州长

黄  芳
湖广营千总官

黄简文
提标守府,例授武德骑尉,六品

黄彩云
厦门道台衙,六品

黄潮章
长坑汛千总官,署陆提台右营晋江法石汛守府,五品,赠千戎

黄喜酞
福建水师提督加五品世袭恩骑尉后补守备

黄公仁
绍武府内管总兵

黄公贞
京州中营游击官

黄启贵
肥州府游击官

黄正磮
授福建泉州提督陆路提辖,任惠安营秀塗汛防

黄梅春
寿宁县知县

黄荣艺
福建布政司

黄士誇
敕封武略德骑尉,晋封武略骑尉

黄士兴
军功六品,敕授武德骑尉

黄嘉猷
福建水师提督,加五品世袭恩骑尉后补守备

黄培尧
奉政大夫、千戎

黄梅春
寿守县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