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至宝三鞭酒几种:黑龙江哈三中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3:35:07

40.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代的福利救济,既有天灾人祸后非常时期的救济,也有平常时期的福利和救济。仅在平常时期的福利或救济中,就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生老病死苦各种情况下的福利或救济。直接用于福利和救济的手段包括:赏赐或发放生活必需品,提供栖身之所,提供生产工具或资料,给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提供劳动力帮助耕作,提供侍丁或保姆服务,减免赋税,减免徭役,售卖平价或低价粮食,发放药品和医疗指导书籍,提供免费医疗,提供丧葬费或服务,免除学费,提供旅行帮助,捉合鳏寡成婚等等。从西周到明清,没有看到政府在全国性年度赋税计划中专列常规性用于救济的赋税项目,也没有真正的长期稳定的这类税种被执行,没有看到政府在这一目的上有真正的常规性开支预算。用于福利救济的钱物,要么来自临时动用皇室经费或国库一般库存, 要么开列专项税收, 要么特设官办产业或放贷或流通服务, 要么挪用政府的专项收费,要么直接取自富民,要么接收使用无主财产。用今天的话说,多数是特收特支。

                        ——摘编自史永锋《中国古代福利救济制度及其精神 》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运动的精神领袖康有为和革命派的领袖人物孙中山也结合其海外经历,将西方社会福利观与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社会福利主张。

康有为在其变法富国论和理想社会论中,都提出了系统的社会福利主张。他认为救国必须从“扶贫救弱”开始,只有国民走出“穷弱”,国家才能变得强大起来。在《大同书》当中,他更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传统宗族福利保障的狭隘性,认为只有建立“公养”、“公教”、“公恤”的福利保障制度,人类才能真正地走向大同。而孙中山则在三民主义中,集中阐释了“民生”的含义,构想了一个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福利保障社会的蓝图,在这一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理想大同社会的强烈渴望和向往。

                  ——摘编自田毅鹏《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福利救济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国家推行福利救济制度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康有为和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13分)

4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西方学者往往是以国际贸易作为全球化的标准,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出现了统一的世界市场,所以新航路的开辟被视为全球化开始的标志。确实,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地理意义上的全球范围的交流与互动,欧洲逐渐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这些都为后来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的大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然而,在大机器工业经济建立之前,是否存在真正的全球化现象呢?只有大机器生产使所有国家和个人都被纳入到一个世界体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可以凌驾于这一体系之上,所以也有人把大工业的出现看作是世界历史的开端,同时也作为全球化的开端。

                           ——摘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评材料中关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汉武帝)征伐四夷,国用空竭,兴利之官自此始也。……元封元年,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铁。以诸官各自市,相与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置均输盐铁官,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 ——《通典·食货典》

材料二今天下财用,窘急无余;典领之官,拘于弊法。……远方有倍蓰之输,中都有半价之鬻。……宜假以钱货,继其用之不给,使(发运使)周知六路财赋之有余而移用之。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亡,以便转输,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庶几国可足用,民财不匮矣。 ——《宋会要辑稿·职官》

(1)根据材料一、二,从背景与方式两个角度比较西汉与北宋实行均输法的相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王安石均输法实施的作用。(7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与英美宪政思想的异同。(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8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55年西德提出了“哈尔斯坦”主义。根据这个主义,除苏联外,联邦德国拒不承认或终止承认那些承认东德政权的政府。……

这个不承认政策不是基于法律考虑,而是基于政治考虑。如果认为推行这一政策的动机是法律上的形式主义,那将是一种误解或者是歪曲。——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材料二我们的东方政策实际上有三重目标: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的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

德国政府的政策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几个世纪来,德国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我们正在努力重建这个遭到破坏的桥梁,把它建得更好,更牢固,更可靠。

                     ——《维利· 勃兰特关于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论述》(1969年)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新东方政策是对“哈尔斯坦主义”的重大修正。(8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背景和影响角度评价新东方政策。(7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任何一个政府,如果不按共和国的原则办事,或者换句话说,不以公众的利益作为其独一无二的目的,都不是好政府。

把民主制作为基础保留下来,同时摈弃腐败的君主制和贵族制,代议制就应运而生,并立即弥补简单民主制在形式上的各种缺陷以及其他两种体制在知识方面的无能。

                                 ——摘自《潘恩选集》

材料二一个建立在由社会产生的立宪政府据以建立的那些原则之上的政府,不能有改变自己的权利。如果它有了这些权利,就会专断独行。它会使它自己为所欲为;哪里有这样的权利,哪里就无宪法之可言。

政府不是任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为了谋利就有权利开设或经营的店铺,而完全是一种信托,人们给它这种信托,也可以随时收回。政府本身并不拥有权利,只负有义务。

                                ——摘自《潘恩选集》

材料三美国的独立如果不曾伴随一场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而单从它脱离英国这一点来考虑,那就微不足道。

                           ——托马斯·潘恩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潘恩的思想主张。(8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潘恩所说的美国 “对政府的原则和实践的革命”?(7分)

 

40. (25分)(1)(12分)特点:救济种类多样;救济内容丰富;救济手段全面;救济资金缺乏制度保障(具有特收特支的特点)。(6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6分)

(2)(13分)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把西方社会福利观与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相结合;都以建立理想社会为目标;没有付诸实施(6分)(答出三点即可)

具有理想性、空想性;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对后世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7分)

41. (12分)答案略(采用SOLO评分法评分)

45. (15分)(1)(8分)背景:政府面临财政危机;旧制存在诸多弊端;市场物价不稳定使赋输之物贬值。方式:不受地域限制,依据市场价格变动采购或抛售货物。

(2)(7分)保证朝廷在物资方面的需要;节省购物钱钞和运费(节省开支);减轻人民负担;抑制(防止)商人垄断市场操纵物价;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46.(15分)(1)同:反对专制;主权在民;权力制衡。(3分)异:英美为三权分立,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五权宪法);孙中山强调直接民权,分阶段实现宪政。(4分)

(2)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8分)

47. (15分)(1)(8分)哈尔斯坦主义的本质就是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民主德国,不同任何与东德建交的国家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新东方政策旨在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外交关系,并以实现德国统一为目标。(2)(7分)背景:国际形势相对缓和;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联邦德国意图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

影响:对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起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联邦德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

48. (15分)(1)(8分)政府的目的是为公众利益服务(保障公众利益);实行代议制共和国;宪法是政府权力的基础(政府只能在宪法规定范畴内行使权力;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主权在民。(2)(7分)

美国独立后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国。宪法体现了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保证长治久安,促进美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