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老的好还是新的好:中华民国记忆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2:15:30
贴张“中华一字号”

上海苏州河



长江口



公路路标


  :)

汉口,路边食摊



汉口街头



汉口码头



湖北 路边背夫


  湖北,溪边洗衣妇

@@~


  @@~

湖北恩施街头



湖北农夫



江边帆船


   @@~

江中帆船



小镇街景



昆明金马坊


  ..

路边土地庙.



上海的电车



水边洗衣妇



水边洗衣妇


  @@~

西部滑竿



西部山景



西部石桥



乡村景色


  @@~

乡下景色


  ...

乡下景色


  匪共祸国 啊!
  大好的社会局面让匪共破坏了


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的宿舍


        1948年的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为中国有史以来首次举行的实质性国会议员(亦称代议士)选举。当时政权仍及于全中国绝大部分领土的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以直接选举方式,选出了760名立法委员。
   以当时中华民国名义上控制的中国4亿7000 万人口来计算,平均60万人选出一名实为中国国会议员的立法委员。该次国会选举的举行,在表征上,也让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
   实际上,1948年中国立法委员选举不但是该国有史以来的首度全国性民意代表的民主选举,后来也因种种因素,成为迄今历史上唯一一次,中国全国性的民代普选。(立法院是中华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与国民大会共同相当于其他民主国家中的国会。)

市民踊跃投票时的情景,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直选


  举行时间
  
   1947年12月25日,中华民国三千多名制宪代表(即国民大会代表)所订定中华民国宪法开始施行,依照宪法,立法院立法委员必须由人民以直接选举方式选出,因此,中华民国于隔年的1948年举行了中华民国第一届立法委员选举。由于幅员广阔,该选举各省并不完全相同,约略是在1948年的1月21日-1月23日期间举行。
  
  
  

普通市民填选票投票


  选举方式
  
   在当选名额方面,1948年立法委员采区域,职业,以及自治民族三种方式。其中区域立委占绝大部份。其中,各省与直辖市选出者,该地区人口在三百万以下者选出五人,其人口超过三百万者,每满一百万人增选一人,比较特殊的是,当选人有其妇女保障名额设计,除此,称为自治民族区的蒙古与西藏也共选出6位。
   另外还有工业团体,教育团体,劳工团体,华侨团体,也都是由具有相关资格的选民直接选出其立法委员。经核算后,当时公民数为3亿7000万的中国,共预计要在此选举中,共选出773名立法委员。
  
  

南京市国军战士投票


  补上...

南京市国军战士投票


  波折
  
   此次选举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拒绝参与,中国国民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青年党及无所属特定党籍或小党参与。
   在选举方式方面,经过公民登记的年满廿岁的中国公民均可以以单选、无记名、秘密的方式参与投票。其中除了少数的职业团体人士与自治民族之外,全国皆于设籍住所附近的选务所参加,以各省平均三成的公民登录率来换算,该选举据估计至少有1亿5000万人参与。另外,因为有两处直辖市于中国共产党实际统治下,无法进行投票。因此名额原定773名的立法委员,最后选出了760名。
  
  后续
  
  1948年1月选出的第一届立法委员于5月齐聚南京,共有643名,未报到者包含部分转任官职,侨选与职业团体。5月8日立法委员集会于南京国民大会堂,并选出孙科与陈立夫为正、副院长,至5月18日立法院第1届第1会期第1次会议正式开议。其时,并分设21个常设委员会开始运作。
  
  

蒋中正以普通国民身份投票,票选陈裕光氏


 1933年中华苏维埃川陕省造一元银币

@@~


   1932年3月至1936年8月刘纪文任广州市长兼广东省政府委员,为解放前广州市长任职最长者
  
  
  

刘纪文与夫人许淑珍


  刘纪文单人照片

@@~


   在刘纪文任职这段时间里
   1933年10月,中山图书馆落成;1933年11月,举办广州市第一次展览会。广州市府合署于1934年10月落成。广(州)汕(头)公路于1933年11月通车,是广州公路建成后第一条干道。1933年2月,海珠桥落成通车等,我们仿佛看到一座城市在慢慢前行.

1934年2月15日,刘纪文为纪念新建市署落成,举行“耆英会”:80岁以上的老人200余人,其中有据说106岁的张苏氏,尚能穿针,她表演穿针的照片曾刊在1934年3月19日《申报·图画特刊》第二号。


   刘纪文说,罗马帝国内城市繁荣,代表了文明史的巅峰,表面上看是帝国秩序的稳定和通都大邑的昌盛,关键是造就了素质优秀的市民和史无前例的市民文化。至于中世纪的欧洲,在基督教神权统治下,虽然也有圣托马斯·阿奎那亚那样的伟大人物,但城市的衰落和科学以及宪政制度的式微却是无法否认的。
   刘纪文认为,主要原因是—教育。他说,教育,是市政的重中之重

由刘纪文主持的建成于1933年的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



1933年2月15日,广州河南电力分厂的开工仪式,中立者为广州市市长刘纪文。



1933年初,广州市举办了一场美式足场(橄榄球赛),市长刘纪文为比赛开赛


   岑国华,名汝鎏,顺德葛岸西村人。
   民国时期广东蚕丝工业巨子。1919年在全省率先采用日本新式缫机,变四角车丝为六角丝,产量、质量均显著提高,及时集股扩大生产,属下丝厂发展至18家,股份总额200多万银元,年产生丝4万担。
   同时,在广州创办永泰隆丝庄和永泰隆洋行,直接与各国丝商交易,常年营业额在1000万银元以上,居全市同行之冠。20世纪20年代末当选为广州商会会长。
  

@@~


  广州东山培正中学银乐团全体队员合影(前排中为冼星海,1928年)。
  
  

@@~


  1922年4月1日,广州各界到总统府、省长公署举行废娼请愿大游行

@@~


   旧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民主选美,当属1917年上海新世界游戏场的“花国选举”.
   他们聘请《新世界报》总编辑奚燕子为主任,创办群芳选举大会。具体操作办法是:选票每人一张,一张选票售价一元(类似于手机短信),选票上填写妓女住址及优点。
   该次选举的公开性,已经做到了全“妓”参与,并无国籍、民族、学历之限制。1918年元旦公布人选,选出花国大总统、副总统、总理、总长、次长。本次选美艳惊沪上、震惊全国,普通百姓均热烈加入其中,完全演练了一把西方的民主制度。
   有选举就有竞争,这些妓女不甘于坐在家里等人评比,她们要登台竞选,表演才艺;有后台、财力充足的,还要散发传单,甚至在报上打竞选广告。政坛上有贿选,花界选举也一样,她们各找后台,各显神通。
  

民国,调侃广州选举花国总统的漫画


                                  
作者:鱼遇玉 回复日期:2008-12-29 02:37:54 

5160#    有人提议在妓女云集的东堤、西堤召开“花国选举”大会,选出花国大总统、副总统、内阁总理及财政、外交等各部部长,由各界买票竞投。
   不料,“花国选举”的章程出来之后,引起各界强烈反响,何香凝主持的中央妇女部致函大会,提出抗议,要求立即取消此活动,指出“花国选举”有悖于妇女解放的宗旨,请速禁止。
   妇女代表均认为,现“正在扶植女权,实行保护女性,极力提倡妇女解放,以维女子之人格与地位”,而花国选举和游行,“何异鼓励妇女当娼?”
   在社会各界妇女强烈反对下,省政府不得不下令禁止“花国选举”。

30年代的广州妓女


  1933年2月15日广州河南电厂建成仪式上的场景。中立者为当时的
  广州市长刘纪文,戴眼镜者为广州电力管理委员会委员陆匡文。

@@~


  1921年10月12日,在清代抚署故址建成的广州市第一公园,是广州最早的综合性公园。

@@~


  20世纪30年代的中央公园中心大道,其尽头是广州市府合署大楼。

@@~


  @@~

1925年7月3日,广东省政府在中央公园(即第一公园)举行改组成立大会,图为各厅厅长在公园举行就职宣誓。



1928年5月6日,设在中央公园的广州市播音台正式开播。图为该播音台开播典礼场面。


  1935年10月,在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广东男、女游泳队均获团体冠军。当地粤港两地的旅游选手也常常代表国家参加一些国际上的赛事。

@@~


  @@~

建于民国末年的西郊游泳场,游泳项目作为粤人强项由来已久



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女子都擅长泅水。



民国时期广州市中学生游泳比赛的一个场景。


  东方文化追求“天人合一,仁爱及物,慈悲为怀……”主张人与万物的和谐,反对任意杀戮,虐待动物。
     
     作为民政厅长,朱家骅自然有义务要求市民保护益鸟兽,以保障生态平衡。狩猎暂停条例的提出,对于抑制当时的群众的捕猎起了一定作用,而对于自然生态的维护,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鸟兽能安心栖息于树木、山林,才能算作有效的保护。照片为上世纪20年代的白云山,有些地方,树木还不茂密,但却是鸟类的乐园



20年代广州沙河一带的林阴路。


  @@~

30年代广州市夏令卫生运动中的救护队



30年代广州市卫生局管理的粪车



30年代广州市卫生局的洗射队。



广州中华汽水厂创办于上世纪30年代初。图为该厂的洗樽机。



刊登于1927年7月《广州民国时报》上的甜橙汽水广告。


  在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影响下,1927年3月,岭南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外国教会创办而收归华人自办的大学。照片为20年代岭南大学的图书馆。
  
  

@@~


  @@~

  “亡灵一去永无踪,生死阴阳路不同。若要相逢难见面,除非梦里笑谈中。”尽管人死如灯灭,但从前的丧礼却极其繁复,有报丧、入殓、设灵、吊孝、出殡、安葬以及祭祀等一整套程序。
  
  

@@~


  出殡是当事人家的门面,极其隆重,有一整套仪仗:金鼓、大蓝灯笼、生花牌、生花圈、纸扎装饰品、香烛、管弦乐手、唢呐、锣鼓,还请有打梵乐的僧尼等,抬柩人数视棺柩大小而定,4至8人以至更多不等。照片为民国时期广州出殡仪仗的场面。
  

@@~


  瘦狗岭一带是旧时广州进行飞机表演的地方,此地也掉下过不少飞机。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此举行飞行表演时不幸遇难。1933年广东空军司令部美籍飞行教官迪士在此表演航空技巧时,因发动机损坏,坠机殒命。照片为迪士驾驶的飞机。
  

哎~


  1929年3月8日,中国天文学会变星观测委员会在中山大学成立。中山大学天文台主任张云任主席委员。
  
  
  
  
  

@@~


  @@~

广州永汉公安分局。



广州东山公安分局。



20年代“广东省会公安局”(即广州市公安局)。


  @@~

40年代广州酒楼的女食客



40年代广州街边的小食店,主顾多是车夫和小贩。



20年代后期广州一家歌舞团。



30年代广州高升大茶楼。


  191926年,张竞生的《性史》并不仅仅在广州销售得火爆,包括北京、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地都是热销,“一班青年男女,弄得好像饮了狂药一般”,“耳有听,听性史;目有视,视性史;口有道,道性史。”
  
   当时,张竞生担任“北京大学风俗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受北大自由研究氛围的影响,在委员会讨论之后,他在北京报纸上刊登广告、征集稿件,《性史》就是由这些稿件结集而成。其中有如小江平(金满成)《初次的性交》、一轲女士(即张竞生当时的夫人褚问鹃)《我的性经历》等文。前面有张竞生所作之序,每篇文章之前还有张竞生所加的按语。
  
  
   至于张竞生的伟论,我也很佩服,我若作文也许这样说的。但事实怕很难……张竞生的主张要实现,大约要在25世纪。
       ——鲁迅
    
    张竞生在校外出版了一种《性史》,其内容猥亵,很遭物议。我虽也认为给社会的影响不良,然却谅解其人似与下流胡闹者有别。
     ——梁漱溟
    
    编《性史》的张竞生,与主张在教室公开做人体写生的刘海粟和唱毛毛雨的黎锦晖,被传统势力目为“三大文妖”,可是时代的潮流到底把“文妖”证明为先知者。
     ——李敖
  

张竞生在上海开设美的书店,专售性知识方面的书,雇员也全是年轻漂亮的女性。叶卓侠 摄于1928年



1922年,美国宣传节育的专家山格夫人应邀到北京大学讲演,胡适(左)任翻译,张竞生(右)陪同,中为山格夫人。


   20年代后期的华南电影人。1905年诞生了第一部中国电影,之后的20余年是无声电影(即默片)的鼎盛时期。
  

@@~


  民国时期华南的民间武器多为练武功的人所有。这类民间武器多为“冷兵器”。
  

@@~


  1921年3月,广州千余名妇女集会,要求男女平等,会后举行了游行请愿。

@@~


  30年代广州夏日街头站岗的警察随身带着救暑药箱,方便市民.

@@~


   民国那时的警察不叫“叔叔”,叫“警伯”,对于从业人员和市民来说,这种刚出现不久的事物,新鲜感十足。
   所以,一个刚当上交警的新丁,会把“站岗见闻录”详细地记下来(如果当时有博客,这也算中国第一篇警察博客了);而对于“警伯”的滥用暴力驱赶“走鬼”,市民也会觉得“小贩的形状,固是可怜,然而警伯的奉公惟谨,也委实可佩”;
   同样,针对警察巡夜偷懒睡觉及歹徒劫车等问题,市民也踊跃在报纸上提出童趣十足的解决办法;
   对于失职的警察,市民也敢于当面讥讽“你们值夜原来是睡在床上的”……而首任警察厅长陈景华,在1913年被袁世凯派人杀害后,竟身无分文,殓葬费由人寿保险公司支付……这些在今人看来,都是天方夜谭般的史料了

20年代后期广州街头的交警


  @@~

检查 丰子恺1926年作


  1918年某公司月份牌。

@@~


  @@~

。《广州民国日报》显示,为了防疫天花,广州市政府当局也开展了种痘大运动。这是位于今一德路的一家牛痘疫苗企业的广告。广告以“国货”为倡导,号召医药界联合起来,使用国产牛痘疫苗



这是真人秀的服装广告。在当时,洋服可谓新潮,是“文明者”的着装。这真人秀虽然谈不上造型装扮,且显得有些呆板,但左右各配一对比者,一目了然,多少能显出这ABC汗衫的文雅来。



末代皇后婉容穿洋服抽烟照。



1926年版的广州市徽。


  上下九曾经汇集了许多洋服店,商业气氛异常火爆,今天依然如此。

1929年上下九铺设沥青路时的情形



1929年整修后的上下九街景。


  @@~

上世纪30年代广州的中学教师



民国初年的广州青年学生,服装亦中亦西。


  @@~

1935年12月1日,广州市举办了第一次集体结婚典礼。新郎一律西装,新娘则是婚纱。集体婚礼的背景其实是蒋介石发动的重整道德、改变社会风气的新生活运动。图为77对新人与其亲属的合影。



30年代中后期,中西合璧的婚礼也很时尚



广州市工务局长林逸民夫妇的结婚照。



1935年广州集体婚礼上的一对新人——罗昌民与温洁心。


  @@~

这副广告设计得很有意思,画面上是和女士跳舞的场景,文字上则提醒,如果跳舞疲倦了,服用人参膏可以提神,而且这种人参膏也是经过卫生局注册批准的。


  1929年10月10日,在民国国庆节的时候,广州市特别市党部在广州民国日报上刊登了画报特刊。
   这张漫画就是其中的一幅,象征着民国政府成立之后,终于结束了满清王朝封建专制的统治,社会各个阶层都亲眼目睹满清皇帝退位。

@@~


  兜安氏是当时一家美国制药厂。它在中国推出的产品不仅有药品,还有牙膏。
  
    ——摘自1922年6月20日上海民国日报广告
  
  

@@~


   此广告刊登于1922年6月22日上海民国日报。预告上演当年卓别林新影片《发工资的日子》。该片讲述了一个杂工查理有超人的工作技术,但他无论怎样努力都被工头克扣薪水,余下工资还要上缴妻子,然后靠妻子给的零钱打发日子。
  
    影片引进中国时,广告并沿用了1915年卓别林创造的夏尔洛形象。有意思的是,影片被译成《怕老婆》。
  

@@~


  《妓室铭》 谈笑有老鸨,往来是新丁
  
    房不在辉,西式则名。客不在熟,有钱则灵。斯是妓室,好色见声。花砖铺地绿,铁床照面青。谈笑有老鸨,往来是新丁。可以吹鸦片,讲嫖经。多花柳之可怕,有白浊之堪惊。南洋金山客,西山老嫖精。识者云,何乐之有? 
  
    摘自1925年8月12日《民国日报》
  

民国时期广州陈塘妓女白玫瑰。


   最近看了些民国的报纸,报人们的文才风流,敢说敢画,很过瘾,但是又好生羡慕,后来又不免生气,真是无语了--
  

这幅漫画反映了1929年国民政府在收回领事裁判权方面的努力。不过,由于国民政府在此事上受到列强抵制,所以未取得较大进展。



当时的公司女白领(职员)着装



使用雪花香化妆品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广州女青年的流行时尚。而先施公司虎牌雪花香化妆品增加了新香味,特别赢得了女青年信赖。且该公司还打出了物质救亡口号,希望国人多用国货。 见1925年10月30日民国日报


   1925年4月、5月广州民国日报副刊版“小广州”栏目上刊登的一组当时妇女的装束图。每图有三个妇女装饰形象,分别代表“以前”、“现在”、“将来”,其中,对“将来”妇女形象的刻画,该栏目编辑显然有“恶搞”的意味,如对“将来”女鞋发展趋势的推测、对“将来”耳环发展趋势的推测
  
   个人觉得好有意思,也很不强大.于是拿过来~

预测女子服饰会把女性胸部曲线表现出来



预测女子服饰将“局部露乳”。



预测女子发式将变“狮子头”。



预测女子耳饰会变大。



预测女子高跟鞋将会“前高后低”。


   早安,北京,早安,铜子们,又可以看一会了吧,:)准备笑着去休息,我可是一鼓作气的---待续

MM除了旗袍,也爱穿白衫黑裙。


民国时候路边的剃头档。


       30年代初,电发技术由香港传入广州,稍为高级的理发店,都纷纷向香港购进电发器械,派出专人去香港理发店学习。最早兼营恤发、电发的有广大巷口的唯一、一德西路的一新、抗日西(今和平西路)的美化理发店,但所有理发师都是男的,男理发师为异性理发,就是从此开始的。
     
  

民国时期烫发的时髦女子与女理发师。


   走“头”无路的“梳头婆”
    女界剪发之风未盛时,在街边巷角常见一些“梳头婆”设档,专为家庭妇女梳头、剃面、修面。有些“梳头婆”则上门或包月为富家妇女服务,其每月工资二三银不等,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妇女多以此为业,谓之“走梳头”。但是,如今很多妇女已做“出家人”(剪去烦恼丝三千也,故名出家人)去理发店理发。“走梳头”者,于是走“头”无路。
  
        见1927年2月22日《广州民国日报》
  

30年代流行之烫发



30年代流行之烫发



30年代流行之烫发


      二十年代有几种女子剪发之标本:如中分平前式、斜掠钩发式、挑发式、偏掠式,但偏于保守和单调;
     到了三十年代,各种形形色色的烫发出现了,如“蘑菇装”、“鲍鱼装”、“芙蓉装”、“椰菜花装”、“三级装”等。30年代中,最早的女电影明星之一王汉伦,还“弃影”去开理发店,亲自为顾客操剪,赚了不少的钱。
    西风东渐,男式发型中又冒出所谓的“文明头”(当时乡下人称为“西装洋头”)来。抗战时期,又流行“红毛装”、“游泳装”、“陆军装”、“高西装”。抗战胜利后,更有所谓“双龙装”出世。
  

20年代剪发之标本



20年代剪发之标本



20年代剪发之标本


   1926年9月成立的广州市海港检疫所南石头分所。
     它标志着广州成为近代以来继青岛之后第二个由华人自主办理海港检疫的城市。

@@~


    讲个民国笑话...当年的报纸真是啥都能够调侃....
    胯下垂冰
    有一个北方人,听说南方夏天酷暑难耐,想要亲身体验一下,这时又有一个广东人,听说北方严寒,也有亲身体验一下的想法。二个人中途相遇,互相询问。广东人炫耀说:“我家乡实在很炎热。”当时有盛夏贩猪的人说:“下午赶着猪到市场上,生猪竟变热猪。”
    北方人也夸口说:“故土真的是很冷,隆冬我小解的时候,必须操棒。”粤人问他何故,那个人说:“用来敲冰,便溺流出来,随即冻结,不敲,将坚挺不下来啊。”
  
    据1924年5月23日《广州民国日报》
  

1921年成立的广州市立传染病院。



广州柔济医院的实验室。



20年代广州城西方便医院的救护队。



上世纪30年代广州市屠宰场的兽医在检验畜肉。


   开辟公共墓场
    据1924年4月9日《民国日报》:广州市厅把市区周边各山岗,如马棚岗、象岗陆续改为居民区,山地日渐减少,死者觅地安葬会有所困难。为补救起见,特令财政局将瘦狗岭外各荒山一律保留,开辟公共墓场,并令行工局迅速勘测这一带的荒山,以便计划。目前,已经派出多名勘测员,等勘测完毕制定好相关计划后,当即着手开办公共墓场一事。
  
    解读:民国初期,广州市国民政府大力扩展广州市区,拆城墙,扩马路,一些原位于郊边的地区也纳入城区。由此文可见广州当时城市的发展。另外也反映了,国民政府对墓场这一民生问题的关注。
  
  

1931年建成的广州市立东郊麻风病院。


   此广告做得及时。当时,广州各政府机关正倡导全社会戒烟,并要求一个月之内戒掉。而位于广州昌兴马路的这家社会医院,打出了保证三天戒烟的广告,并可根据烟瘾轻重不同,实行收费,不过最低五块。
  
    见1925年8月22日《广州民国日报》
  
  

@@~


   奇怪的英语粤语双语诗
    
    嘲懒惰的学生
  
    EXERCISE我唔做,
  
    终日行街LOOK GIRL,
  
    BEAUTIFUL 天下无,
  
    考试之时 I DO NOT NO。
    
    见1925年9月3日《广州民国日报》
    
    
    嘲“嘲懒惰的学生”
  
    KNOW字写作NO,
  
    WORDS 皆大草,
  
    如此NONSENSE,
  
    MAKE ME笑刺肚。
    
    见1925年9月20日《广州民国日报》
  
  

根据小说《七侠五义》改编的影片《五鼠闹东京》(天生影片公司1927年出品)和《火烧红莲寺》等电影,都属于中国的第一批武侠电影。


   @@~

民国时期上下九一带,下九甫曾是专卖国货的地方



十八甫也是卖洋货的地方。


   广州市的新女性热情参与广州市妇女会举办的选举第一届理事会。当时的妇女会除批判旧式无爱的婚制外,还帮助妇女冲破藩篱

@@~


   剧中剧 戏院中有人接吻
    据1926年8月10日广州民国日报 作者陈星畴
     广州市的戏院,有很多缺点,令观者不满意的,现在我把它们写在下面。
    座位争执。对号位的是买字码的,自然可以免却争执,但是头等、二等、三等的座位,卖出的,却没有字码,并且原本没有这样多的椅位,而发出的数多过椅位半数。譬如原有三百个椅位,而那票却卖出五百张,多出这二百,岂不是没位坐吗?所以这些观者自己担凳的也有,互争座位的也有,胡闹到不堪,常有因此而用武的。并且没有公德心的人很多,倘自己先到,便把火柴、烟包、纸扇、手巾放置座位,后至的人,便没位坐了。
    卖物昂贵。戏院所卖的食物,昂贵不堪,如百雀、喜雀等烟,每包本是二毫,最贵亦不过二毫一二仙耳,惟戏院里所卖的,却每包取值三毫,甚至三毫半至四毫。此外如瓜子、生果、面食、汽水等物,都比普通卖贵一半,这样岂不是想“揾丁”吗?虽然你们不能不赚多少,但亦不可这样太过,令购者难堪啊。
    人海怪状。近日各戏院,多数男女同座,此种办法,男女平等,本来是很好的,但有些不知自爱的人,或是误解自由的人,在稠人广众之中,一男一女,竟有演其不堪入目的怪状,如互相接吻等,实令观者肉麻,这样可谓剧中剧了。
  

1930年,广州中华电影院(今西濠电影院)首映有声电影。图为民国时期该影院为电影《雨过天青》印发的广告。


   看电影很经济
    “两三银毫”就够
    当时看电影是一件很经济实惠的事情。陈济棠时期,在差的电影院看电影,如果买的是前座的票,往往一银毫券就可以了,好点的电影院两三银毫也就够了。

广州永汉戏院的入场券。



广州金声电影院的座位票。


   1926年10月26日广州民国日报副刊文章 文/陈露斯 
     阿红阿红,果何人厮?其散花之天女耶,抑造世之爱神耶。是皆非也。有人猜为香烟,有人疑为酒,均大谬。以该广告词问,狡猾固露香烟性质。然则阿红果是谁,阿红果是谁。我敢高声告于诸君,阿红是我所爱者。
    阿红是谁,非真美人柔物,而乃供人日用一种植物也,告白所云阿红,丽质天成,装饰时髦……态度轻盈,仪容娴雅句,无非广告术之陪亲,欺人语耳。阿红非他,就是社会新出之“红茶”吧。她壮煌美丽,用绿色包作一团(衣披碧绿),一条红纸封住口(带束脂红)。茶味芬芳扑鼻(尤其身香似麝,气美如兰),饮了精神爽畅。(夜半谈心,花前接吻,令人意醉,使我销魂。)所以社会上人多爱饮她。尤其是成癖的我。(在交际场中,无阿红不足以资点缀;寄游世内,无阿红无不足以慰寂寥。)好了,我交代清楚了,诸君明白不会吃醋了,好好马上和她结缘吧。我替她主人说句,无任欢迎。
    我每日都要和她结不解缘,读报时,须臾不可离,瘾还重过民国新闻那位龙井记者的龙井呢。写到这里,知道不免有人问,“阿红何处所出,为何不说明。”
    我只可揭破阿红是谁,不能够把人家的店名说出,以破坏人家的广告效果,因为人家或者不想老早给人知,想使人们越加注意,方才揭晓出来,再或者还有其他用意,即使没有,她将来也自然会露出真相。何用着急呢,且我猜的即便不中也不远。不过广告最神化,不对也未可料。若你想找阿红伴,好在不甚艰难的事,市面差不多随处都有发售的呀,恕我糊涂不说明罢。
  

1926年10月22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了一则题为“阿红是谁”的广告。



1926年11月11日,中国三兴烟草公司在广州民国日报上揭出谜底:阿红是新上市的红牌香烟。


   商家为促销香烟打着“地球有奖”、“救国目的”的口号。广告见广州民国日报。








   据1928年10月9日广州民国日报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黄节在昨天要求全省公立私立各学校学生,一律要穿制服,以养成学生刚健朴实的学风,除穷乡僻野的小学可暂时不实行外,其他学校,都要遵此规定执行。
  

广州市立第一幼稚园小孩在玩游戏。



1933年成立的广州市婴孩寄托所。



广州市婴孩寄托所的小孩。


   据1929年1月24日广州民国日报 教育局拟在繁盛的地方,设立平民阅报处若干个,并命令各学校门前,如果有地方,也要设立若干个。现在申请设立的学校已经有50多个。教育局已经制作了阅报板分派给各学校,各种报纸每天也会让人派送。
  

民国一处缫丝厂的女工。


   40年代初广州海产市场上的招牌。

@@~


     间或摘抄些民国时期报纸的小的文章,丰富下帖子.:)
  
  谈厕所
    据1926年11月7日《广州民国日报》 
    日前,粪业工人举行了一场短时间的罢工,致使厕所无不满坑满谷。身经厕门,尤其是如厕者,都有恶臭熏天之慨。原来广州的厕所,除少数构造颇完善管理颇勤的,其他的臭恶不堪已成共见共闻不可掩饰之事实。推测这个缺点的成因,约有两点:一是市民公共卫生观念薄弱;二是当局放弃了公共卫生责任。第一点的结果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厕所经营者唯利是图,因陋就简;二是如厕及弃置秽物者,视厕所为畏途,未及门而遗粪狼藉。死猫腐鼠,触目皆是。
  
    第二点则会导致厕所破败,令政府部门污点常留。
  
    夫厕所积弊之大概在平时已如上述。这次粪夫罢工,粪积如山,溺流成池。衣食住行,人生四事之大者。人咸知所亟务,独于矢溺之事。厕所不良,于之为烈矣。
  

民国时期的水洗队(与厕所相关)


  
   1923年8月,广州市公安局收到市民信件投诉,称“近年来清粪妇异常刁钻,诡计多端”,家家户户的粪桶,常常两三个星期才来倒一次,使得居民家里臭不可堪。而清粪妇“乘此时机,遂其勒索之诡谋”。凡是住户要求她们倒粪,她们就先索要小费。若是住户不肯,稍有责骂,她们不但不倒马桶,还会“暗中毁坏其粪器”,将人家的马桶搞烂。
  
    清粪妇本来也是由粪商雇佣,每天有工钱。住户给不给小费本来是看各人所愿,此时却不得不遭受勒索。为此,当时广州民国日报采访报道此事的记者感叹:“谅万国所无,但我国所有。”后来,公安局要求各处,对清粪妇的这种具有勒索性质的现象“严行干涉,不能放任”。
  

城市街头的清粪妇。


   
  医生为自己的诊所打广告,但却不以广告的形式出现,通篇在讲如何养生:如“每晚睡眠最少八小时,夜间窗户皆要大开,茶及咖啡少饮为佳”,等等,充分显示了这位叫周贯明的医生的专业知识,以及体贴市民健康的爱心。最后才在末尾不起眼处注明,欲求诊求病请到某某处,电话某某,颇有匠心。广告见1925年7月20日《广州民国日报》
  
  

@@~


      据1923年9月4日《广州民国日报》报道 广州教育局通令各校,市立国语讲习所的第一期学员已毕业,现将续办第二期。将分为高等科、补习科、普通科三个班。高等科是为那些有国语根底,需要进一步深造的人开设;补习科为已经懂得“官话”,但不懂注音字母的人开设;普通科则为完全未学过国语的人开设。
  
    教育局的通令中表示,现在各校的教员“未谙国语者尚多”,需要加强学习。如果教员只是浅尝一二就教学生,将来会留下遗患。
  

完成中国航空界第一次全国飞行壮举的“广州”号飞机。


   民国广州一烟花女子竟是一副含蓄模样

@@~


   据1927年7月9日《广州民国日报》 8日晚七时半,时髦街忽发生叫喊声,人多以为有事故发生,纷纷走避,后查悉实乃有一对青年男女,拍拖而行,该男子忽大力牢握女手,女子因痛叫喊。
    
  

上世纪二十年代广州的两位艺人,低眉颔首含胸是那时女子美的标准


   @@~

广州市立医院的儿科病房。



博济医院的妇女病房。



综合1924年1月28日《广州民国日报》消息:广州市政府内政部发布布告,规范广州市接生行业,要求产科医师全部要持证上岗。


   @@~

1921年,位于南堤的广州市政厅。


   上海民国日报1921年2月讯 广州社会生机勃发,女子职业首次开放。广三铁路招收女售票实习生和女查票员。
  
    1月27日下午,该局举行了第一次考试,考生156人,考场气氛严肃,从二点到五点,连续进行了三小时。试题分为论文、问答题、算术和英语四种。论文题目为:新妇女与旧家庭如何解决女子生活的问题,要求字数两百,白话文言均可。
    据悉,初试共录取80人,四天后进行复试,录取售票女生10名,查票生20名,准备录取实习生16名,还有两名女生因字写得端庄秀丽,被该局录为书记员。
  
    该局有关人士称,这是广东开放女子职业第一声。该局局长非常重视,谢绝一切熟人关系。复试时,更要看重考生的身体素质。
  
    广三铁路局首开风气,一时社会各界闻风而起,相继效仿。国会参议院秘书厅考试结果已经出来了。据了解,该局准备录用文理清顺、字书端正的二三个女子为书记员,以此作为任用女子职员的试验。而电话局也准备酝酿此举。
  

@@~


   “梁广济红色壮肾药珠,乃选择我国滋补药料,依照科学方法提撷精华而成。性纯不燥。能以少许胜多许……”
  
    以上广告摘自1924年3月12日《广州民国日报》
  
  

@@~


   民国“川军三雄”(右刘文辉、中杨森、左邓锡侯)合影

@@~


   民国时期的重庆邮政局

@@~


   身着制服的重庆一等邮局邮差.

@@~


   民国时期的四川万县一等邮局

@@~


   重庆邮政管理局设置的航空信

@@~


   重庆第一家民族资本商业银行——聚兴诚银行。

@@~


   座落在四川万县城内小巷中的邮局.

@@~


   绝对是好帖子

     想去看电影了,:)今天直播在此,希望今年大家都能够有好的开端,一年都平安.

故土外蒙,民国版军用地图,分辨率4000×3200


  

   中華民國二十二年(1933)中華民國在世界的位置
  
  


                                  
作者:九仙 回复日期:2009-01-04 04:09:57 

5271#   1916年梅兰芳穿着夫人王明华的衣服在时装戏《一缕麻》中饰林纫芬。


   丁文江---“一位欧化最深的中国人”(胡适语
  
  1913年丁文江与梭尔格在井陉考察,前排左立着为梭尔格,右立着为丁文江。
  


   冰心的祖父谢銮恩(1834-1921),字子修。此照摄于1915年,当时他已81岁
  


   李惠堂(1915年—1979年),五华县横陂镇锡坑老楼村人。是一位驰名国际足坛的一代球王。
     他于l922年1 7岁时加盟香港南华足球队起至1947年挂靴止,享誉足坛二十五载,他是原中华民国中国足球队队员、队长,并担任原中华民国足球队教练达十七年之久,曾率队参加过远东运动会、亚洲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战绩卓著,曾任原世界足球联合会副会长及技术委员、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副会长。
    
  
  李惠堂在足坛半个多世纪,荣获过五十多个荣誉称号,得过奖章一百二十多枚,1934年间被誉为“亚洲球王”,1976年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组织的球星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五大球五之一,与球王贝利齐名
  


   1915年,袁世凯在北京祭天


   蔡锷与儿子
  


   1915年,“乙卯水灾”中的广州
  


   七七事变前的中华民国
  


   1917年,安县,购买纸元宝


   1918年,冰心与母亲杨福慈、三弟谢为楫在北京
  


   观象台 北京 1918年


   1919年,福建船政局制造了我国第一批飞机
  


   圖為1913年10月袁世凱就任後,與各國使節合影。


   陆军讲武堂同仁合影(此照摄于1919年)。后排左起第二人为朱德,前排左起第三人为金汉鼎,第四人为唐淮源,中间最小的小孩是唐伯华。
  


 1945年9月 中国重庆










 









  

@@~


  1948年,联合国援助的中国煤炭车到达中国

@@~


  20世纪初的汉口街景

@@~


  1946年,上海,蒋介石夫妇和美国的援助人

@@~


  1926年3月18日,广州,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


  十分期待台湾来解放大陆这个独裁专制虚伪的假和谐社会!

  蓝苹,演员,到延安后改名江青,1933年进入上海的影剧圈,以演《娜拉》主角成名。.

@@~


  民国时期,杭州西湖畔的岳飞墓一派庄严肃穆,可惜后来...

@@~


  湖北民国照....

汉阳古琴台远景



海光农圃



抱膝亭



洪山宝塔



跑马场


  民国时期,头戴女式绒帽的少女

@@~


  民国时期,头戴女式布帽的女青年

@@~


  民国初年的武昌关夫子卓刀泉.

@@~


  1936年中山公园中的世界著名建筑模型

@@~


  1930年宗祠原貌,后来新中国成立后,这些东西已经成为历史,几乎尽数捣毁.

@@~


  1930年的上海女大学生

@@~


  想起崔灏的诗句了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916年的汉阳晴川阁


  40年代的汉口滨江人行道

@@~


  20年代武昌街景

@@~


  40年代末武汉,江边的林荫道

@@~


   11月26日,蒋介石召集全市全体警官在中山陵训话,此次我国为维持世界正义,保障民族生存而抗战,军警人员,宜明斯旨。
   首都为总理陵寝所在,守斯土者,更应尽力抗御。
   警察人员虽与军队性质不同,但维持后方治安,保护全市民从,实为责任所在,在此时期,尤须协助军队,坚守勿屈,是所厚望。
   首都警察部队也是南京守军之一,在南京保卫战中,以六千余人十之六七警员,尽成国殇....

1937年12月初,首都警察在被日军轰炸后的南京街头维持秩序。


  铁证如山:川岛芳子没死的十大证据
  川岛芳子( 1907年5月24日─),是清朝末年肃亲王善耆的第14位女儿,原名爱新觉罗显纾,字东珍,她所处的时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时代,不仅列强干涉中国内政,还有清朝的海外留学生借助日本和洋人的力量进行不断“革命”,其中,日本对最支持中国的革命,经费,弹药,人员训练,甚至直接参与,参见相关的解密文件。
  
  1。蒋介石释放了日本的头号间谍,放弃日本赔款,对在日本家喻户晓的川岛芳子网开一面,实在不是难事。
  
  2。国内外瞩目的川岛芳子案件,在执行枪决的那一天,国民党当局并没有通知新闻局及诸多报社,事后解释的理由竟是“忘了通知”。
  
  3。枪决川岛芳子的日期被定在1948年3月25日上午6点45分。尽管当局百般遮掩,还是被不少消息灵通的记者打探到了,当记者到达后,监狱大门却紧紧关闭,除了允许两名美联社的记者进入外,其他的记者全被拒之门外。 为什么对川岛芳子进行了公审,但是公审后却没有公开枪决,难道只是为了做表面文章?
  
  4。大门关上,行刑开始。枪响过后,在外等候多时的记者们蜂拥而入。记者们看到了一具刚被执行了死刑的女尸。有记者描述:“该尸头南脚北,弹由后脑射入,由鼻梁骨上射出,头发蓬乱,满脸血污,已不能辨认。” 记者们认为,枪决选择在监狱内秘密进行,并且违背诺言,不让记者观看行刑过程实在可疑,再加上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根本无法判断是不是川岛芳子的正身,因此,很难相信川岛芳子真的死了。
  
  5。发型:中国《大公报》报道,川岛芳子的死刑实际上并没有执行,被处死的只是她的一个替身。报纸上刊登的女尸照片留着女士长发,而据川岛芳子的秘书小方八郎说,川岛芳子历来剪的都是男士短发,所以被处决的绝不是芳子本人。
  
  6。川岛芳子在日本战败之后肯定知道自己有危险,她至少可以有两个地方可去,日本和内蒙,但是她最后选择了留下。
  
  7。川岛芳子在受审的法庭之上公开藐视法官,其平时放荡不羁的性格没有丝毫收敛,似乎有恃无恐,确信自己不会被判处死刑,莫非自己真的有很强大的后台?
  
  8。她曾经派人让胞兄宪立找到田中隆吉和多田骏,请他们出面向美国驻日本最高军事长官麦克阿瑟将军求情,向远东军事法庭说项,对国民党政府施加压力。川岛芳子亮出了自己的王牌,北平和南京方面日伪的谍报网,请军统局头子戴笠帮助营救她。此外,她还通过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向国民党上层人物疏通关系。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南京政府开始注意这个“卓越的”日军“一枝花”。蒋介石秘密电令北平方面将川岛芳子押送到南京接受审查。
  
  9。军统局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这个有重大利用价值的超级女间谍。一天夜里,军统局的一位年轻少校秘密地到禁止男人去的女牢里探望了她,来人温和地对川岛芳子说:“金司令,明早检察官将携带处决执行证来这里。死刑的执行将在本监狱的澡堂和厨房前面的广场进行。届时由我指挥……士兵的枪是空枪,没有弹头……士兵并不知道……但是,请你应枪声倒下。验尸由我来做。”少校接着说道:“我们已准备了一口特制的棺材。运出监狱以后,我们的同事会把你送到安全地点的。” 川岛芳子对此衷心地说了声“谢谢”后,那位军官也就形消影遁了。
  
  10。事后不久,就有人公开承认川岛芳子被调包,一家报纸甚至发表某人声名说自己的姐姐被买来替死,后来因为钱款未付足,所以才把这件事情公布。
  
  
  
  这十点证据中,最强的是发型,这里是判刑时的照片,明显是短发,而处决后的尸体是长发,尸体照片太难看,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在网上看,文章的题目是,“川岛芳子罕见的历史照片:被枪决后血肉模糊”,“处决川岛芳子的全过程。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雷多公路,中国骡马队运输供应品,接济中美联军



戴季陶(1890-1949),名传贤,号天仇,浙江吴兴人,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等职,1949年2月11日在广州服药自杀身亡


  1948年,江苏南京,吴铁城投票选举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

  1948年,江苏南京,吴铁城投票选举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
  

@@~


  1948年,江苏南京,蒋介石与美国援华执行人、旧金山市长莱普汉握手。中为美大使司徒雷登。

@@~


  1948年,江苏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刘哲在监察院会议上发言

@@~


  1948年6月,英国赠送南京国民政府“重庆”“灵甫”两艘巡洋舰。由驻英大使郑天锡主持接收典礼

@@~


  1948年6月11日,江苏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第二次预备会主席吴铁城与秘书长楼桐孙(右)。

@@~


  1945年9月,南京,中国陆军总部总司令何应钦专车经过市区时的情形

@@~


  @@~
  

20世纪40年代,陈布雷与秘书金省吾合影


  1947年5月20日,京、泸、苏、杭等地大学及专科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军警与学生对峙。


  江苏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发表施政讲话

@@~


  中华民国代表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在日本降书上签字的情形。1945年8月21日,东京湾,日本投降仪式在美国主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


  1948年,江苏南京,行宪国大代表邓文仪在记者招待会上

@@~


  1948年,江苏南京,全体国大代表在中山陵谒陵

@@~


  1948年,江苏南京,国民政府委员、民社党的胡海门在中山陵谒陵

@@~


  1948年,江苏南京,新疆国大代表

@@~


  1948年,江苏南京,西藏国大代表签名

@@~


  1948年9月,江苏南京,蒋介石、于右任等在明孝陵忠烈祠祭拜。右一为俞济時、右二为于右任、左一为贾德景。.

@@~


  1946年11月,大会执行主席沈慧莲在国民代表大会上发言,江苏南京国民大会堂

@@~


  1946年11月,宋美龄与首都妇女协会会长刘蘅静在国民代表大会上,江苏南京国民大会堂

@@~


  南京国民大会大门

@@~


   一组老苏州的照片....这些只能在照片中回味...

平门位于城北,当年伍子胥平齐大军从此门出,打败齐国,班师回朝,又由此门入,故名。古平门久塞,1928年为便利交通重辟平门,1958年拆除。图为1947年的平门。.



平门梅村桥,贝理泰于1929年捐建,并以父贝晋恩命名



娄门水城门



老城墙



金门位于城西,阊门之南。1922年始辟,城门系罗马式,设三门


  葑门位于城东,初名封门,以封禺山得名。又以周围多水塘,盛产葑(茭白),遂改为葑门。清初重建门楼,题以“溪流清映”额。50年代城门又初拆除。
   照片为1926年从东吴大学操场眺望葑门城楼

@@


  相门城墙 相门位于城东,原名匠门。据传吴王阖闾曾命干将于此设炉铸剑,故又命干将门,后称“相”是“将”音的转变。门在宋初填塞,民国年间重辟,解放后城门初拆除。照片为30年代的相门城墙和护城河。.

@@


  @@
  

灵岩山寺 始建于梁天监年间,为佛教著名净土道场,40年代


  寒山寺 30年代

@@


  @@
  

乐桥 著名古桥。旧为闹市,亦为戮人刑场,故名戮桥。民讳其名,称乐桥


  宫巷 玄妙观旧称开元宫,因街正对宫观,故名宫巷。摄于1930年左右

@@


  北寺塔上俯瞰苏州古城 城内建筑粉墙黛瓦,鳞次栉比。三清殿、钟楼、双塔和因果巷消防警钟楼依稀可见,构成了苏州古城优美的空间风景轮廓线。摄于30年代。

@@


   平门路 1947年

@@


  盘门城根 30年代

@@


  开元寺无梁殿附近野地,1930年左右

@@


  观前街 北宋称天庆观前,元称玄妙观前,明代因观内桃花灿若云锦,别称碎锦街,清代始名观前街。摄于20年代初。

@@


  胥门万年桥南护城河

@@


  平门城墙与护城河

@@


  枫桥 铁铃关 江村桥 人称枫桥地区有五古:古关、古运河、古桥、古镇、古寺

@@


  北园俯瞰 30年代

@@


  北园村舍池塘 40年代

美!


  胥门位于城西,又名姑胥门,因姑胥山得名。相传伍子胥宅在近处,且后又悬头于此门,故称胥门。自战国春申君后此门无水城门,清初重建门楼后题“姑胥拥翠”额

@@


  齐门水城门 齐门位于城北,因门朝向当时的齐国,故名。清初城楼题额“臣心拱北”。50年代初拆城门城楼,1978年建水闸时拆除水城门。

照片为30年代齐门水城门


  前面讲了1930年的宗祠,原来它们的大门口是这样的

1930年宗祠大门口


  1930年宗祠里面呢,哦,这个就是宗祠牌匾及龛

@@~


  @@~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行政院副院长翁文灏与同僚商议接收事宜



重庆市市长张笃伦向蒋介石献旗。1946年4月10日,重庆各界举行抗战胜利国府还都大会。.



1946年5月,“庆祝还都”牌楼,江苏南京国民大会堂前



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庆祝大会,江苏南京中山陵,蒋介石发广播讲话。.



抗日战争胜利,江苏南京,蒋介石、何应钦等高级官佐在灵谷寺


  抗日战争胜利,江苏南京,蒋介石在灵谷寺向抗日阵亡战士致祭。.

@@~


  @@~
  

1946年4月,中华国民政府还都庆祝会上,宋美龄接送献花


   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国民大会堂

@@~


  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台北,日本俘虏在中山堂(前公会堂)听训

@@~


  1945年,宋子文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言。
  
  

@@~


  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1930年)

@@~


民国云浮童子军

  

  中山纪念堂 1934年 云浮


  民国时云浮蟠龙洞笔架山、狮子山风光


  九星岩附近的天主教会建筑.jpg


  云浮的公共汽车(1936年), 之后80年代才恢复公共车服务。


  云浮的西街(1934年)


  云浮旧西街(1934年) 很具岭南风味


  建设中的天主教会(1928年).jpg


  猎户猎捕的山豹(1932年)那时还有华南虎等凶兽。
  已经灭绝。


  东安,寺庙废墟(1929年).jpg


  民国云浮--卖东西


   
  追憶青天白日满地红


  怎么换了一个雪心男?
  不是鱼MM了吗?

  山川壯麗,物產豐隆,炎黃世胄,東亞稱雄。
  
  毋自暴自棄,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進大同。
  
  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
  
  同心同德,貫徹始終,青天白日滿地紅!
  
  http://www.songtaste.com/song/504776/



青天白日滿地紅!中華民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