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结膜炎症状:中华民国记忆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3:32:38
1946年11月,梧州的裁缝店内有一个懒散安逸的人....

@@~

  1946年,桂林和梧州间,河边的警察走过去....建筑古老而显眼,警察衣裳却是制服,古老和现代的世界....

@@~

  1946年11月,制作杆秤的店铺,这可是个细活。

@@~

  1947年7月,农田里的儿童在喝粥,
  孩子们跟着父母出来,也是可以被照顾的,家长们不耽误农活又能照顾小孩,聚在一起还能玩耍。

@@~

  1947年10月,辛勤的梧州农民在收割稻谷....

@@~

  1946年11月,梧州做棉被的店铺内,一男子欢喜的看着类似棉花糖的棉被雏形。

@@~

  1946年11月,梧州裁缝店内,手工活啊。

@@~

  1947年7月,民国梧州孤儿院里,前去热饭的孤儿,一担挑起来了。

@@~

  1947年10月,梧州前往集市赶集的农民。那天天气应该闷热的。

@@~

  1947年10月,灌溉农田的农民们。我看到斗笠和草帽了。

@@~

  1947年10月,梧州丘陵地带的农田,为避免被洪水冲走,种植了甘薯、烟草和花生。

@@~

  1947年11月,梧州农民田间在打谷脱粒....后来这样的场景现在还在发生!

@@~

  1948年,广西梧州,新旧两座桥的对比,时代的交替。

@@~

  1949年10月,广西梧州,踩水车,“解放”两个字放在了中国前面,如同脚下的齿轮....

@@~

  1948年,广西梧州,河边洗衣女

@@~

  1948年,广西梧州,制作绳子的机器。

@@~

  1949年10月,广西梧州,看牛男孩,他和牛牛的眼神同样、

@@~

  1949年7月,广西梧州,水稻插秧的人们,与现在没有区别。

@@~

  1949年10月,广西梧州,收割的稻谷,希望那年是个丰收的年份。

@@~

  1949年11月,广西梧州,一个道路上的景色....

@@~

  1949年12月,广西梧州,编篮子的残疾人,自力更生的难得笑容。

@@~

  1949年12月,广西梧州,卖盐小贩,买咧卖咧。

@@~

  1949年12月,广西梧州,葬列,传统的中国。

@@~

   
  1949年,广西梧州,教会儿童公共法庭上,很多儿童为效忠新政权而揭发了双亲的“反动罪行”。那些花儿竟....嗯,这个我不多说、

@@~

  吃葡萄的儿童们,背过身去都是童真馋嘴的年龄呀。

@@~

  儿童和他的小牛,就像一个玩具和朋友,陪他渡过了孤单的童年。

@@~

  民国,梧州山中的瑶族妇女的装束,够齐整的亮相、

@@~

  民国,梧州那条旧南门附近的马路....还有正在建设的房子...

@@~

  民国,人们从集市回家,运送的是甘薯和稻谷过桥。

@@~

  民国,一条流向梧州的河流,潺潺的奔去远方。

@@~

  民国一名梧州画家

@@~

  民国,梧州农家女儿的衣服。

@@~

  注意这个,民国的铁路路徽跟现在没啥差别!


   "万恶的旧社会"老百姓看上去就纯多了,没有被政治洗脑的那种蠢,女性也优雅。中国逝去好多本该属于人的朴实、自由、善良。
  
    这前面两家伙看起来就够黑的


 
1927年3月8日,武汉妇女上街庆祝“三八”节.

  
1916年河南卡洛铁道护路队

  1927年的郑州...就像一幅过去的画。

@@~

  1927年3月方介堪先生邀请张大千、谢稚柳、黄君璧、于非闇同游雁荡,并在铁城嶂前合影。
  大家曾合作一幅画以作纪念。因没带图章,方介堪先生临时刻“东西南北人”一印。

@@~

  《初级翻译指南》盛谷人编著 世界书局1927年出版

1


2

  
  罗是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训诂学家,晚清兵志学家。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

罗尔刚1927年与陈婉芬女士结婚了

    1941年罗尔纲在云南昆明落索坡社会学研究所工作

@@~

  哇哦,开封古城~~

@@~

  北伐军入浙途中,受到广大民众的热情欢迎和支持。照片为诸暨城山乡农民组织慰劳队欢迎北伐军。.

@@~

  江汉关1920年时的灯塔及航道,大大的照片....

@@~

  农家水车(1916年摄).

@@~

  黄鹤楼 位于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矶头,面临长江,因山得名,相传为三国吴黄武年间创建,后各代屡毁屡修。重檐翼舒,台楼环廊,辉煌瑰丽,疑为仙宫,引来历代诗人摹景抒怀。
  此照片摄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

@@~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

北流的地方官员(1934年)

  广西的桂江在明代称为府江。据说府江又称为抚江....

府江船夫(1930年)

  桂林区域,府江上的船桥(1933年)。

@@~

  汲水的镜头(1930年)

@@~

  平南,江上渔网(1937年).

@@~

  平南县位于广西东南部,黄金水道西江上游,古称龚州,置县已有1700多年历史....

平南城门(1930年)

  平南,乡下儿童(1929年),各具姿态...:)

@@~

  平南,乡下院子(1933年),展示过不?
  不是有首诗吗?应景哈。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

  平南,瑶族人....

@@~

平南,墓地(1927年)。看得清楚吗?归于这里。

@@~

  平南,瑶族人(1930年),玉米红薯呀...旁边的那位笑到....

@@~

  平南,瑶族人(1930年),面容典型,神情MS在思考....

@@~

    平南,瑶族人(1930年),彪悍呀,看人挑担不吃力。

@@~

  平南,大草帽(1941年),好大的一顶,很防晒。

@@~

  平南,家庭(1937年)的母亲和孩子,母亲呢,低眉顺眼,很有爱的样子。孩子长的真是像.....

@@~

  平南,路边寺庙(1932年),为什么现在没有这些了?嗯,背包旅行时暂歇的时候,打尖的时候.....

@@~

  平南,神龛(1930年),那些年,那些人,中国传统的虔诚.....

@@~

  平南,瑶族人(1929年),好一张端庄集体照。

@@~

  平南,瑶族女人(1930年),稍息片刻。

@@~

  烟波江上行 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茄怨。 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

平南西江

  

平南区域的山脉(1923年)

  平南区域的山脉(1929年),角度很棒,好像迎来吹来一口山风。

@@~

  平南区域的山脉(1928年),时间的力量,穿透了过去,老照片就是这样。

@@~

  平南商贩(1927年)在船上做生意。

@@~

  哦,平南居然还有女修道院(1945年)呢。

@@~

  平南江边(1937年),真清的江水啊。

@@~

  平南附近(1930年)一隅。

@@~

  平南稻田(1930年),南方经常看到这样的人们....

@@~

  平南附近(1930年)一隅 ,前面贴了那个建筑物的,嘿,人还挺多。

@@~

  梧州来了。多年以前的梦里。

梧州(1930年)

  容县的寺庙(1930年),前面介绍过这个地方。

@@~

  容县传统的民居(1933年),承载着祖辈们岁月悲喜。

@@~

  容县当地的儿童(1934年),多可爱啊,现在已两鬓斑白。

@@~

  容县,女学童(1935年)来了,比男生还自然,笑....

@@~

  容县,骑牛的儿童(1933年),牛牛很配合,小时候....的你也许曾这样....

@@~

  容县,室外课堂(1935年)的孩子们,他们坐在这里。

@@~

  容县当地的儿童(1934年)们的照片

@@~

  容县稻田(1935年)里的身影....

@@~

  容县架设的木桥(1931年)

@@~

  来给平南瑶族妇女的头饰来个特写吧~!

@@~

  容县的船桥,那时候,车子过江....

@@~

  前面说梧州,再来几张这里....

梧州船桥(1930年),感到了一种悠闲。

  梧州舢板(1930年)

@@~

  玉林,古称郁林州,州郡史两千多年,是玉林是广西东南部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
  1912年(民国元年)玉林升州为府,次年废府为县(县直接归省管辖)。
  1913年–1949年,市境各县(市)区先后隶属郁江道、苍梧道、广西省政府郁林民团区、梧州民团区、梧州行政监督区、浔州行政监督区、郁林行政监督区,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郁林专区、第九行政督察区(郁林区)。
  1941年–1951年,容县属梧州行政督察区、梧州专区

玉林街头(1932年)逮住一路人。

   
  
  玉林,古称郁林州,州郡史两千多年,是玉林是广西东南部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城
  1912年(民国元年)玉林升州为府,次年废府为县(县直接归省管辖)。
  1913年–1949年,市境各县(市)区先后隶属郁江道、苍梧道、广西省政府郁林民团区、梧州民团区、梧州行政监督区、浔州行政监督区、郁林行政监督区,第六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郁林专区、第九行政督察区(郁林区)。
  1941年–1951年,容县属梧州行政督察区、梧州专区
  

玉林街头(1932年)逮住一路人。

  千里西江,发端于云贵高原红军长征经过的乌蒙山区,悠悠东去直通粤港澳,至广东省思贤滘,一直都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之一。
   西江的正源为南盘江,发源于云南乌蒙山南部沾益县的马雄山主峰东麓,向南流至开远附近,转而折向东北,成为贵州与广西的界河,其支流北盘江汇入后称红水河。
  从南、北盘江会合处到梧州为西江的中游。

西江渡船

  玉林的城墙(1930年),好喜欢、

@@~





  聂荣臻元帅与在抗日战争时期救助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的老照片.


  20世纪40年代,陕西省侏儒病流行情形统计图表。


  1949年,华东新华书店出版物,范文澜著《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


  1946年 广东分县详图,来张


  1940年,陈毅、粟裕率新四军部队挺进江苏黄桥


  y


  黄桥战役是1940年10月,苏北地区中国共产党的新四军为扩大根据地而向当地驻扎的国军发起的战役。
  它是新四军改编以来最著名的战役之一,该战役的进攻对象并非日军或伪军,而是参加过台儿庄会战的抗日将领、国民党中央委员、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主力部队。
  中共认为韩德勤一向反共,其所辖国军部队和新四军在此前有多次武装冲突,中共称其为国民党顽固派、顽军或者伪顽。黄桥战役中新四军获得胜利,占领了泰州姜堰。
  
  


  
  
  1945年,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关于修必党章的报告。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


  1945年8月9日,MZD在报纸上发表声明,号召全国人民大反攻。大标题是《MZD同志发表声明,致电斯大林元帅将以全力配合红军及盟军作战》。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新四军向北向敌后发展的方针,作慷慨激昂状...


  1939年,越剧《十八相送》剧照。剧中袁雪芬饰祝英台、马樟花(右)饰梁山伯,个人比较喜欢的段子哦....


  1946年,越剧《祥林嫂》(鲁迅原著)宣传画,阿毛的故事....

@@~

  1939年9月,中华民国驻美大使胡适


  1949年4月,安徽合肥市教育局红色文献:《时政学习材料》(中学课本及青年读物)


  岳维峻,(1883年-1932年),号西峰。中华民国陆军上将。陕西省蒲城县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后历任靖国军第三支队司令,国民军第二军前敌总指挥兼第二师师长,河南省剿匪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五方面军总指挥,豫西警备司令,陕西招抚使等职。
  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三十四师师长,而三十四师曾因剿共(勘平内乱)出力良多,被国民政府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誉为“模范之师”。
  1932年8月11日,在湖北广水以西之双桥镇中被共产党统帅的红四方面军俘虏,后被红安县苏维埃政府审判后枪决。随后国民政府追授其为陆军上将。
  岳维峻有一子岳锦藩,岳锦藩生有三女一子。长女岳安娜,儿子岳继翼
  据岳维峻家人记述,岳维峻惨遭斩首。

1931年3月,红军画在墙上的军事宣传画:活捉岳维峻。1931年3月,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四军在双桥镇战斗中歼灭国民党政府军队三十四师,活捉师长岳维峻

 
咱们的日用摊子~~老百姓经常光顾滴

  风筝摊的后面就是街头食摊。都是技术工种。

@@~

  街边卖鸡毛掸子的摊子前,彪悍的长度呀@@~大姐们出来逛...

@@~

  贩卖二手衣服的老伯作推荐状...嗯,那个年代的古着滴~!!


  哪里都有脑残的民粉!民国那么好,那么民主自由清廉,Y怎么不变成多拉A梦坐时光机穿越回去!!
  
  
  
  

回到冥国,有吃有穿


回到冥国,民主自由


回到冥国,全民福利


回到冥国,官员勤廉


回到冥国,万事大吉!

  户外缝纫的妇人,当街办公,很透明,活还不少。旁边是收售当票和估衣店。

@@~

  钟楼(左)和鼓楼(右)...

@@~

 。
  这饼吃起来过瘾,摞起来挺多,小朋友笑起来也好看。
  PS:想起<白面包青天>里的包和他三叔吃饼的时候的囧事....

@@~

  城门护城河边,树木的倒影....古城风貌


  儿童穿着冬衣,坐在户外,像是贪玩回家晚了,妈妈不给开门。

@@~

  在街头小吃摊流连呀流连,卖的是什么呢?小孩们简单的快乐。

@@~

  卖扇者,贴心的将图案挂出来呈上,或许还可订做呢。

@@~

  手打板叫卖梅冰果汁,嗯,消夏良品呀。多少钱一碗?

@@~

  驯鼠杂技是当地具有2400年历史的民间技艺,现已几近失传啦。

这是表演驯鼠的街头杂耍艺人

  一个蔬菜市场附近,应是菜农送完菜或搬运完,休息中的镜头。有爱的照照。

@@~

  卖风筝少年,风筝很花式。:)还有颜料庄在对面哦

@@~

  卖扫帚和鸡毛掸子的摊主,姿势随意入镜。

@@~

  有卖糖葫芦滴~~@@~布鞋不错。嘿嘿

@@~

  在大街上乞讨的王氏阿婆。嗯,纸上面居然有钱呢。

@@~

  报摊人非常会借助此窗的铁花装饰,看报卖报互不干扰,还能打着油纸伞遮阳。

@@~

  销售食品的独轮车来了,烤地瓜吧?看把一个小朋友眼馋的....

@@~

  老伯带笑在屋顶晾晒干面呢,真是像粉丝呀,莫非是太细了。

@@~

  不是粉丝?嗯?再来张,评判下。

@@~

  吃饼小男孩坐在街头照、。

@@

  穿棉袄的小男孩一个亮相,乍暖还寒的天气。北方冷滴。

@@~

  卖艺技师们当街就耍上了,观者还寥寥。

@@~

  香烟小贩就这样进入了梦乡.......

@@~

  养鸟用品店前的笼子真是琳琅满目呀。

@@~

  制香工序之一。

@@~

  小吃摊前,大家吃的什么呢?狗狗MS很对镜头嘛~漠然状。

@@~

  护城河旁,农家小院内迎娶仪仗的执事们,这可是中国传统普通人家的大事。

@@~

  可爱的动物在沉思。请问是驴还是骡?


  镜头里热闹的前头大街.

@@~


  太累了....坐着就睡着了。

@@~

  老伯整理干面时,忘记捎带一小男孩了,他就站在MS干面的粉丝旁,小辫子很拉风。

@@~

  摊贩悠哉得抽着烟斗销售着自家大又甜的干枣,旁边是卖黄铜制的墨盒店。

@@~

  小贩销售鸡毛掸子,嗯,那个年代,看来这个确为居家旅行必备呀。


  这个不用解释了吧。带小孩....


  喝着茶晒着冬日的暖阳,十分的惬意,这小日子过滴~!


  食摊前的四小孩,没想到会被拍。

@@~

  晚上也来出摊了,摊多了,就是夜市。

@@~

  卖皮货棉被的男子,生意不错吧?不然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呢。

@@~

  困了。在午睡,感觉像在搬家呢。


  小贩出售玩具哨子和新年用的小灯笼....


  这也不用解释了呀。

@@~

  旧货小贩在等待客人。


  讨价还价不是目的....


  二手鞋的市场也不错。

@@~

  清真食品摊,看到“清真王记”....

@@~




  y


  !!!!!










  !!!!!!!




  y


    我

 

 



  y


  这是一组抗日时期美国飞虎队员拍摄的彩照,反映了当时国内的民情风貌,弥足珍贵(转贴)
  

1


拍摄背景:1944年9月1日,艾伦拉森随第35照相侦查中队从印度来到同盟国中华民国,他得知中队被派往第 14航空队——由陈纳德将军领导的、赫赫有名的“飞虎队”。一抵达昆明空军基地,艾伦就和他的一位战友


拥有六道门的昆明古城墙,建于公元8世纪。这是在其中一道城门外拍摄的集市场景。(艾伦.拉森 摄)


第14航空队和负责美军住宿的人员安在离昆明空军基地几英里外的地方搭建的休息营地。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湖泊,可以钓鱼、游泳和享用美食。许多到此营地休假的军人来自前线的前进基地。艾伦在此短暂停留期间,有几个飞


手捧蚕茧的男孩(威廉.迪柏 摄)

  看到了吗?

戴首饰的中国女孩(威廉.迪柏 摄)


昆明城内的中国阿姨和孩子(威廉.迪柏 摄)


修筑昆明机场跑道的军民(威廉.迪柏 摄)


昆明的中国男孩(威廉.迪柏 摄)


昆明护国门,铁饰大门前的街景(威廉.迪柏 摄)

  a

昆明护城河边(威廉.迪柏 摄)


如同世界许多其他城市一样,时事新闻、历史事件及涉及到的人物,都是这里市民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我们很高兴有几回和昆明的百姓一起观看昆明市区一栋大楼墙上张贴的许多五颜六色的海报和新闻(虽然我们并不会阅读)。


可爱的中国女孩(艾伦.拉森) 


美军营房外,晾晒的衣服和休息的士兵(威廉.迪柏 摄)


发送木材、石料及其它货物的商业活动位于城市附近的一条狭窄的水道上。看到岸边那些堆积如山的木材和那里正从小船上搬运巨石的劳工们,谁都会对他们的力量和敏捷身手产生深刻的印象。(艾伦.拉森 摄)

  a

划船的姑娘(艾伦.拉森 摄)


飞虎队总部“虎穴”外景(威廉.迪柏 摄)


滇池是昆明最重要的游览地,对当地居民和美国士兵的生活、工作和娱乐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游泳、潜水和划船的最佳场所,大观园是其主要的景点,园内有壮观的大观楼,一座保存完好的木质宝塔,点缀了滇池的湖岸。(艾


赶马车的农夫(威廉.迪柏 摄)


滇池小船提供了舒适的公园水上游览。不少小船上高耸的船帆有点破旧了,但它们却是沿湖游览必不可少的工具。相当一部分小船还被船夫们当作自己的家,其舱身在船的中部,顶上是由竹子和芦苇交织的弓形蓬顶。(艾伦.拉

  a

昆明城门街景。城门上有“还我河山”的标语。(威廉.迪柏 摄)


路边制作香烟是小贩(威廉.迪柏 摄)


运河上装运稻草的小船(威廉.迪柏 摄) 


湖边景色(威廉.迪柏 摄)


昆明的水上交通(威廉.迪柏 摄)

  a

昆明石牌坊后的居民区(威廉.迪柏 摄)


村民正在耕种田地。靠近我们基地驻扎宿营地区有一座很大的村庄,那里有许多机会拍摄村里的人们从事各项活动,如插秧、洗衣服、照顾孩子等场景。(艾伦.拉森 摄)


1944年11月间,在昆明的某家商店门口有一座用色彩鲜艳、用纸花装饰起来的大花轿子。由几个壮汉抬着去举行婚礼。(威廉.迪柏 摄)


洗衣的妇女(艾伦.拉森 摄)


在滇池附近的公园里,餐饮店和小贩比比皆是。他们在自家小屋里营业,在诱人的美食旁放着黑板,上面是用粉笔写的菜单。(艾伦.拉森 摄)

  a

路边小贩在兜售自制的笛子(威廉.迪柏 摄)


昆明城墙上的抗日海报和标语(威廉.迪柏 摄)


遇到昆明的“滇缅公路”街道景象(威廉.迪柏 摄)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 摄)


昆明汇康百货商店(威廉.迪柏 摄)

  a

路边小贩在兜售自制的笛子(威廉.迪柏 摄)


昆明城墙上的抗日海报和标语(威廉.迪柏 摄)


遇到昆明的“滇缅公路”街道景象(威廉.迪柏 摄)


头发式样时尚的昆明男子在品尝美食(威廉.迪柏 摄)


昆明汇康百货商店(威廉.迪柏 摄)

  a

空军基地内供美军生活和工作的三号宿舍入口,由中国士兵把守。(威廉.迪柏 摄)


锯匠(威廉.迪柏 摄)


昆明石板路步行街(威廉.迪柏 摄) 


空军基地附近的土路和马车,这些马车都使用填满黄沙的橡胶轮胎,传说是云南省主席要求的。(威廉.迪柏 摄)


昆明城门内的喧闹集市(艾伦.拉森 摄)

  a

美军第14航空队重庆白市驿基地指挥部(威廉 迪柏 摄)


第14航空队在白市驿基地的营房是干净的稻草顶平房。部队计划把人员从昆明调到白市驿基地是为了让飞机更近距离侦查和攻击日军东部军事设施,包括那些日本本岛上的军事设施。1945年8月上旬迁移完毕后,驻扎在太


通往重庆的公路(威廉 迪柏 摄)


背竹篓的中国男孩(威廉 迪柏 摄)


重庆江边码头拥挤的街道(威廉 迪柏 摄)

  a

在营房外的艾伦(站立者)和他的战友。(威廉 迪柏 摄)


威廉 迪柏在晾晒衣服(艾伦 拉森 摄)


原来要送给那个昆明女孩的洋娃娃终于收到了,可我在重庆,上哪儿去找她呢?据说空军总部附属医院的一个护士有个可爱的女儿。我们联系到那个护士,然后把洋娃娃送给了她的女儿。(艾伦 拉森 摄)


艾伦与这位幸运的小女孩合影(威廉?迪柏 摄)

  a

成都,船工往船上装粮食,威廉?迪柏正与船工头说话。(艾伦?拉森 摄)


成都平原,迪柏在看农民晾晒小麦(艾伦?拉森 摄)


派到军营做帮工的成都小伙子(威廉?迪柏 摄)


成都城排队等客的黄包车夫们(威廉?迪柏 摄


成都城,繁华的绸缎商铺街的入口(威廉?迪柏 摄) 

  a

成都,绸缎庄(威廉?迪柏 摄)


成都的商铺(威廉?迪柏 摄)


成都  成都,船工往船上装粮食,威廉?迪柏正与船工头说话。(艾伦?拉森 摄)  成都,艾伦与小船上的船夫们(威廉?迪柏 摄)  成都,河边云集的小船(威廉?迪柏 摄)  成都南河(锦江)上(威廉?迪柏


成都的图书馆(威廉?迪柏 摄)

  那些战后曾有幸驻扎过杭州的美国人,对那里的优美风光记忆犹新。山丘、宝塔、美丽的湖泊、五光十色的游船、湖边豪宅、多姿多彩的小岛和友善的人们,一切都令人难忘。

杭州保俶塔


我们几个人租了一艘小船游览西湖,照片中的妇女就是我们这次快乐游览的导游。(艾伦?拉森 摄) 


美丽的西子湖(威廉?迪柏 摄)


杭州基地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曾计划发展现代空军,在杭州设立训练飞行员和机组维护人员的设施。


战争结束了,在中国的美国士兵欣喜地穿上干净的夹克,戴上白色的围巾,摆出姿势照相。(艾伦?拉森 摄)

  a

中国军队在杭州基地附近进行训练。(艾伦?拉森 摄)


手拿野鸡的美军士兵(威廉?迪柏 摄)


美军在杭州的军旅生活稍许轻松一点,我们住在曾经是仓库的建筑内。当地的百姓为美军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如这个年轻女孩正在军营附近帮艾伦运送一袋要洗的衣服。(威廉?迪柏 摄)


在田间歇息吃饭的农民一家人。杭州地区的乡村引起我和几个战友的极大兴趣。在机场附近田野里耕作是当地的主要活动,1945年秋天温和的天气最益于各种农场的好收成。农民们及其家人打着手势友好地接待我们,并且乐


杭州农家姑娘(艾伦?拉森 摄)

  a

面带丰收喜悦的男孩(艾伦?拉森 摄)


在花生堆里的男孩,背后是碉堡。(威廉?迪柏 摄) 


脱粒(威廉?迪柏 摄)


谷物加工


看着金灿灿的稻谷,农妇喜不自禁(艾伦?拉森 摄)

  杭州

干农活的男孩(威廉?迪柏 摄)


在杭州机场附近田间歇息的农夫(威廉?迪柏 摄).jpg 


杭州街景(威廉?迪柏 摄)


杭州街景(威廉?迪柏 摄)


在西湖边洗衣的当地百姓(威廉?迪柏 摄)

  a

杭州街上拉粪车的城市清洁工(威廉?迪柏 摄)


穿越田野和村庄的旅途也非常有趣,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中国乘坐火车。


杭州火车站距离空军基地很近,1945年秋,我们有幸获得批准乘火车到几小时路程以外的上海去做一次旅行。我们饶有兴趣地与站台上卖水果的妇女讲价,好买一些在路上吃。(艾伦?拉森 摄) 


杭州营区里美军士兵和中国女孩合影(威廉?迪柏 摄).jpg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y


  很喜欢这张小女孩照片


  牛
  张学良在晚年回忆起西安事变的时候,承认自己当时被人利用了,说自己并不是西安事件的主角,是以他的名义来发动事变,事后自己肯定需要出来承担责任,他另外透露,杨虎城的一班幕僚以及杨虎城的妻子全部都是共产党员。呵呵,历史就这样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 

 
民国,黄杰书法作品:制宪成功,为国家树立百年大业。

    1945年6月26日,旧金山制宪会议圆满结束,各国正式代表逐一在中、英、俄、法、西5种文本的宪章上签字。
  中华民国是第一個在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代表团对签字非常重视,先按照签字顺序在桌后站立成一个半圆形。签字时使用的是专门从唐人街订购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笔、墨、砚等中国文具。每位代表签字完毕后即返回原处肃立。
  顾维钧等中国代表团成员共8人分别在宪章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宋子文和胡适因故未参加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的签字仪式共历时15分钟。
  《联合国宪章》第23条明确规定: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为:美、苏、中、英、法。五大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从此被正式确立。

1945年6月26日中华民国代表在联合国

 
顾维钧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顾维钧 签署联合国宪章

  1945年3月27日,国民政府行政院正式公布了出席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的10位代表名单:
  代理行政院院长宋子文(首席代表)(1948年中國共產黨公布国民党战犯名单中,是第二位战犯)、驻英大使顾维钧(1948年中國共產黨公布国民党战犯名单,顧維鈞列第二十二位)、国民参政会主席王宠惠、驻美大使魏道明、前驻美大使无党派胡适(“太岳版”的《新华日报》。1949年1月29日的该报第一版左下部有这样一篇报道:《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广泛欢迎毛主席声明,热烈讨论战争罪犯名单》。
  报道称:“对于去年12月25日中共某权威人士所提出的战争罪犯的初步名单,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正在纷纷议论。有人说,这个名单中的43人,一个也不冤。更多的人感觉名单遗漏了许多重要战犯。例如……许多学生和教授们认为,名单中必须包含重要的战争鼓动者胡适、于斌和叶青。”)、民社党代表张君劢、青年党代表李璜、前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中共代表董必武、《大公报》总编辑胡霖。
  宋子文、顾维钧、王宠惠、魏道明、胡适、吴贻芳、董必武的面相和身份一般大家都认识,宋子文和顾维钧及胡适都是甲级战犯。

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张君劢,是毛泽东选集中臭骂过的人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上人才辈出的时代之一。张君劢学贯中西,一生循着一个传统儒者的德性,主张以传统中华文明为根基,吸纳西方先进文化,力图以改良而不是革命的方式,把中国建成一个与本民族传统相适配的MINZHU   XIANZHENG国家,并毕生为这一目标而奋斗。

民 社 党主席  张君劢

  张君劢(1887年-1969年),原名张嘉森,字君劢,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江苏宝山人(今上海宝山)。中国政治家、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其妹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夫人,其四弟张嘉璈(张公权)是前中国银行董事长。
  

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学家张君劢王与王世瑛与结婚后照片

1923年2月14日,张君劢在清华学校作了题为《人生观》的演讲

  参加联合国创始会议的中国代表团。
  
  
  前排左起:胡霖、董必武、吴贻芳、魏道明、顾维钧、宋子文、王宠惠、胡适、李璜、张君劢、施肇基

 19 3 8年, 张君劢发  表《  致   MAO  ZE   东  先 生的公 开 信》, 要  求 取 消 八  路   军、新 四 军 和  陕  甘 宁 边  区。

  
  
  看看他的字....

 1946年,张君劢担任政治协商会议代表。1947年主导起草《中华民国宪法》,使孙中山构思的五权宪法确立为倾向内阁制的五院制,制约总统的权力,并参与以中国国民党成员为多数的政府组织工作,因此被民盟除名

  事实上,1946年他59岁生日时,周恩来还曾送过他一块“MIN ZHU之寿”的寿匾。
  

1949年后赴香港.....张君劢在海外组织“中国自由民主战斗同盟”,以“第三势力”自居。张君劢一生未置产业,仅靠稿费与少量养老金维持,生活清苦。1969年病逝美国....

  
  李璜(1895年-1991年11月15日),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生,四川成都人,别名幼椿,号学纯,又号八千,中华民国政治家,思想家,中国青年党创始人,国家主义者。
  1923年12月2日,李璜、曾琦外、还有李不韙、张子柱、何鲁之、胡国伟、黄晃、梁志尹等十二人在巴黎近郊的玫瑰城共和街举行了中国青年党建党仪式。集会通过了曾琦起草的《中国青年党党纲》、《中国青年党党章》,并发表了《中国青年党建党宣言》。
  

李璜一向在我们这边被称反共反苏的反动文人,此人曾在《建国大业》片中出现过,里面由刘仪伟饰演。比比。 

  李璜称其建党目的為,“见国际共產主义,因有党的组织,在国内外,皆得青年知识分子暗中趋赴,如不及早起而与之对抗,将令斯大林赤化中国诡计更易成功”。党的宗旨為对外,“以力争中华民国之独立与自由為旗帜”,对内,“以推倒祸国殃民之军阀,实现全民政治為信条。
  1924年9月,李璜与曾琦归国。李璜称其原因為周恩来等旅法共產党之纷纷回国,“预料国内的共產活动必日益加强,认為非跟踪追击不可”。还说:欲“抱勇士赴难以决心,准备回国与国际共產党奋斗到底”。中国青年党应该回国并“宣传国家主义与全民政治,组织青年党”。

1933年秋,李璜回川协助当地势力围攻川陝边界的中国工农红军。后于庐山面见蒋介石,要求蒋介石给予军事援助,并赴原中央革命根据地考察”,回川后着《江西记游》,向四川军阀宣传“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剿匪经验

 

这个还是武汉市府政字第一号:民国38年5月24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成立布告呢。珍贵啊。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学生写的血书:良心救国

  台湾省制宪國大代表和蒋合影

@@~

  民国三十五年七月经纬书局发行中国的各党各派国民党共产党青年党社会党第三党

@@~

  南京国民大会堂侧的国民大会牌坊

@@~

  找到了1949年古城太原航拍图

1


2

  1916年河北马兰峪产的优质梨,呵呵,来个解渴。

@@~

  嘿嘿,用民国广告牌先做个签、

@@~

 

  台湾版中国地图



這兩年,中共政府不斷要求和台灣展開政治對話,「中華民國」如何定位,成了涉台學者的熱門課題。但早在「中華民國」成為政治顯學之前,歷史、文化上的「民國熱」已在大陸民間流行多時。近來知名畫家陳丹青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提出一個詞「民國範兒」,再次煮沸大陸的「民國熱」。
  
  
  依照中共書寫的歷史,中華民國起於一九一二年,亡於一九四九年。因而在這一段時間出生、成長的中國人,就稱為「民國人」。
  
  胡適、張愛玲是民國人;周恩來、劉少奇等中共一代元老,也無一不是民國人。但這不僅僅是從時間區分,而是如陳丹青說:「範兒,是一種『樣子』」,也就是「民國人」特有的精神、氣節、面貌、習性、禮儀。
  
  陳丹青所謂「看」民國人的「樣子」,原本的確是一種視覺經驗。因為這幾年,「老照片」之類的書籍在大陸市場反應奇佳。對許多大陸年輕人而言,清末民國既熟悉又陌生,雖然早在歷史課本裡讀得爛熟,但文化的傳承,早在文革時期就一刀兩斷。
  
  另一位醉心民國史的學者,廈門大學教授謝泳日前在一場論壇上直言,「民國的開放風氣,保障了頂級的創造力得以發揮。」如果用諾貝爾獎當指標,得獎的中國人,他們受的大學教育,不是在民國,如楊振寧、李政道,就是後來在台灣。在人文學科,像余英時這樣的大師級學者,受的也是民國教育。
  
  在當今的科學界,謝泳說,中國大陸沒有任何一本權威的學術期刊,但在民國時期,中國的農業、數學以及協和醫院辦的「中國生理學」,都是世界一流的期刊,能夠吸引外國學者將稿件投到中國來。
  
  「那是一個好的時代,精神是昂揚的,社會是開放的。」謝泳說,在人文、藝術上,被廣泛肯定的作家和學者,胡適、錢穆、林語堂、張愛玲、魯迅,也都是民國人。「有這樣的成就,如果還有人要說,那完全是個人吃人的黑暗時代,肯定說服不了任何人。」
  
  但這樣的談法,會不會過度美化了民國時期?對此,謝泳說,九○年代以前,民國對大陸人而言,只有政治,這樣的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近年來,大陸人更有興趣的是民國的社會生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層面。謝泳說,愈進到這些領域裡,愈會發現民國時代的成就,遠遠超過後來由共產黨統治的六十年,就算有知識份子在內戰時選擇留在大陸,到了文革時期,也被整肅得乾乾淨淨,「如今談論民國,其實是對當下中國社會的反思。」
  
  「民國作為國體,是短命的…然而唯其短暫,這才可觀。一個現代國家現代文明的大致框架,就是那不到卅年間奠定的,豈可小看?」陳丹青的話,為「民國熱」做了最好的註腳。
  
    王如痴出生于一自由职业者家庭。在县城读完小学和初中后,于1923年考取湖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1926年夏北伐军入湘后,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秋,转入莫斯科陆军大学,专修军事学。1928年回国,被派往井冈山根据地红四军工作。曾参加反击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两次“会剿”的战斗。同年12月,调任红五军四纵队八大队政委。1929年初,在第三次反“会剿”中,率队留守井冈山,负责桐木岭白银湖哨口的防守任务。与敌激战3天3夜,击退敌军多次进攻。1930年初,调任红六军二纵队四支队政委。先后参加浏阳文家市歼灭敌戴斗垣旅的战斗和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同年11月,调任红三军八师政委。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战斗中,与师长龙芝道奉命率第八师在龙冈附近设伏,全歼敌第十八师,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在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中,率部配合红九师,在中洞地区全歼敌二十八师。又随红一方面军,由西向东横扫,在白沙、中村、广昌、建宁等地大量歼敌。同年8月,在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与师长刘畴西率部参加了在莲塘、良村、黄陂三战三捷的战斗。9月,在老营盘追歼敌第九师一个旅。1932年8月,调任红十三军政委。1933年1月,任红十一军政委兼三十一师师长,并当选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为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二月下旬,奉命指挥部队,佯装主力由新丰街东渡抚河向黎川前进,诱敌东进,为主力红军在黄陂战役歼俘敌3个师创造了战机。后又奉命率部进至广昌西北地区,诱敌南进,使红军主力得以歼灭敌殿后纵队。1933年4月,调任闽浙赣军区红十军军长兼政委、参谋长。为巩固和扩大赣东北根据地,率部队转战于江西乐平、弋阳、玉山等地,多次重创敌军。同年9月,率部前往浙西,攻占开化县城,并先后在德兴、玉山两县边界建立扬塘特区,在婺源、坑头一带建立婺源中心特区,在德兴、玉山、开化三县交界的龙头山建立化玉特区,有力地牵制了敌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进攻。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6月,调任皖赣红军独立师师长,配合中央红军开展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10月,调任红十军团十九师参谋长,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名义随部转战于常山、旌德、芜湖等地。年底,师长寻淮洲作战牺牲后,接任十九师师长。1935年1月中旬,在率部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途中,在杨林地区遭敌重兵围攻,部队被分割成两部。为掩护部队突围,遂奉命率部留守山林,同敌军展开殊死战斗。1月25日,在怀玉山弹尽被俘。2月1日,同方志敏、刘畴西,分别被钉上10斤重的铁镣,押往南昌,囚于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在狱中,身患伤寒和肋膜炎,倍受残酷折磨,仍然乐观坚定。多次严词拒绝敌人的诱降,对法官说:“我无妻儿,无以家为,以身许国,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1935年8月6日,与方志敏等一道在南昌市下沙窝刑场英勇就义。
   
  王如痴出生于一自由职业者家庭。在县城读完小学和初中后,于1923年考取湖南省立工业专门学校预科班。1926年夏北伐军入湘后,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派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秋,转入莫斯科陆军大学,专修军事学。1928年回国,被派往井冈山根据地红四军工作。曾参加反击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两次“会剿”的战斗。同年12月,调任红五军四纵队八大队政委。1929年初,在第三次反“会剿”中,率队留守井冈山,负责桐木岭白银湖哨口的防守任务。与敌激战3天3夜,击退敌军多次进攻。1930年初,调任红六军二纵队四支队政委。先后参加浏阳文家市歼灭敌戴斗垣旅的战斗和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同年11月,调任红三军八师政委。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战斗中,与师长龙芝道奉命率第八师在龙冈附近设伏,全歼敌第十八师,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兼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在1931年5月第二次反“围剿”中,率部配合红九师,在中洞地区全歼敌二十八师。又随红一方面军,由西向东横扫,在白沙、中村、广昌、建宁等地大量歼敌。同年8月,在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与师长刘畴西率部参加了在莲塘、良村、黄陂三战三捷的战斗。9月,在老营盘追歼敌第九师一个旅。1932年8月,调任红十三军政委。1933年1月,任红十一军政委兼三十一师师长,并当选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为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二月下旬,奉命指挥部队,佯装主力由新丰街东渡抚河向黎川前进,诱敌东进,为主力红军在黄陂战役歼俘敌3个师创造了战机。后又奉命率部进至广昌西北地区,诱敌南进,使红军主力得以歼灭敌殿后纵队。1933年4月,调任闽浙赣军区红十军军长兼政委、参谋长。为巩固和扩大赣东北根据地,率部队转战于江西乐平、弋阳、玉山等地,多次重创敌军。同年9月,率部前往浙西,攻占开化县城,并先后在德兴、玉山两县边界建立扬塘特区,在婺源、坑头一带建立婺源中心特区,在德兴、玉山、开化三县交界的龙头山建立化玉特区,有力地牵制了敌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进攻。1934年1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6月,调任皖赣红军独立师师长,配合中央红军开展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10月,调任红十军团十九师参谋长,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名义随部转战于常山、旌德、芜湖等地。年底,师长寻淮洲作战牺牲后,接任十九师师长。1935年1月中旬,在率部返回闽浙赣苏区休整途中,在杨林地区遭敌重兵围攻,部队被分割成两部。为掩护部队突围,遂奉命率部留守山林,同敌军展开殊死战斗。1月25日,在怀玉山弹尽被俘。2月1日,同方志敏、刘畴西,分别被钉上10斤重的铁镣,押往南昌,囚于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在狱中,身患伤寒和肋膜炎,倍受残酷折磨,仍然乐观坚定。多次严词拒绝敌人的诱降,对法官说:“我无妻儿,无以家为,以身许国,别无他图。我既不爱爵位,也不爱金钱。你讲的那些,对我毫无用处”。1935年8月6日,与方志敏等一道在南昌市下沙窝刑场英勇就义。
  
  









  up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收藏
  江城子
  公之夫人王氏先卒  味此詩  蓋悼亡也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裏孤墳  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   鬓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 正梳妝
  相顧無言  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 短松岡
  










  江城子
  江景
  
  鳳凰山下雨初晴
  水風清
  晚霞明
  一朵芙蓉 開過尚盈盈
  何處飛來雙白鹭  如有意  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
  遣誰聽
  煙斂雲收 依約是湘靈
  欲待曲終尋問取   人不見  數峰青
  










    蘇轼 江城子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 右擎蒼
  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
  欲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  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鬓微霜  又何妨
  持節雲中  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  射天狼






  醜女來效颦
  還家驚四鄰
  壽陵失本步
  笑殺邯鄲人
  一曲斐然子
  雕蟲喪天真
  棘刺造沐猴
  三年費精神
  功成無所用
  楚楚且華身
  大雅思文王
  頌聲久崩淪
  安得郢中質
  一揮成斧斤
  










  燕臣昔恸哭
  五月飛秋霜
  庶女號蒼天
  震風擊齊堂
  精誠有所感
  造化爲悲傷
  而我竟何辜
  遠身金殿旁
  浮雲蔽紫闼
  白日難回光
  群沙穢明珠
  衆草淩孤芳
  古來共歎息
  流淚空沾裳










 









  三川不可到
  歸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
  饑鳥集戍樓
  市朝今日異
  喪亂幾時休
  遠愧梁江總
  還家尚黑頭
  
  










  我今日夜憂
  諸弟各異方
  不知死與生
  何況道路長
  避寇一分散
  饑寒永相望
  豈無柴門歸
  欲出畏虎狼
  仰看雲中雁
  禽鳥亦有行
  
  蓬生非無根
  漂蕩隨高風
  天寒落萬裏
  不複歸本叢
  客子念故宅
  三年門巷空
  怅望但烽火
  戎車滿關東
  生涯能幾何
  常在羁旅中
  
  昔在洛陽時
  親友相追攀
  送客東郊道
  遨遊宿南山
  煙塵阻長河
  樹羽成臯間
  回首載酒地
  豈無一日還
  丈夫貴壯健
  慘戚非朱顔
  










  當年萬裏覓封候  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  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   鬓先秋   淚空流   此生誰料   心在天山   身老滄洲
  
  
  










  種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   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願無違










  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
  星河欲轉千帆舞
  仿佛夢魂歸帝所
  聞天語
  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
  學詩謾有驚人句
  九萬裏風鵬正舉
  風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萎红朝毛氏者,性本乖戾,出身寒微.昔混北大书馆,后以布衣起事.趁倭侵华,作乱神州。潜隐井岗之野,徐图一方割据.心胸狭窄,寸权不肯让人. 笔下生花,邪说偏能惑人.诬士绅皆豪劣,陷富农为不义.加以马教外衣,始皇本性.远自延安,整风夺权.四九登基,残害忠良.杀将屠帅,逼民相食.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野心,图霸国际.校之学子,驱之于乡野,厂之粗汉,委之以重任.呜呼!忠如彭帅者罢官,权重少奇者已亡.一叶见秋,知毛朝之将尽.人心尽冷,识马教之式微.
  某本红朝生人,平民子弟.习马列为学业,得本朝之洗脑.遇罗克之遇难,良有以也;张志新之割喉,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网络发贴,以讨妖孽。
  网连万家,遍及山河;志士成群,回贴相接。海内海外,仁人智者无穷;腾飞挥旗,民醒之日何远! 网声动而北风起,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讨贼,何贼不摧?以此揭黑,何黑不明?
  公等或居江南,或住塞北;或幡然醒悟于某文,或受惊激愤于某贴。言犹在耳,耿耿于心。饿民坟土未干,天灾之辞何托?倘能转悲为愤,辗转亲友相告,共立讨毛之志,无废时代之命,激扬文字,重整山河。若其执迷不悟,认贼作父,不明潮流之兆,必贻后代口诛。请看今日之中华,竟是谁家之天下!
  民国时艰
  前方倭犯
  后方内乱
  望长城内外
  大刀闪闪
  黄河上下
  会战频频
  山峦变色
  河道悲鸣
  一寸河山一寸血
  须牢记
  看青天白日
  分外壮丽
  国事如此多艰
  引无数仁人竞赴难
  忆淞沪血战
  日残一师
  衡阳困守
  月阻三军
  一代伟人
  蒋公中正
  沧海横流挽狂澜
  俱往矣
  数英雄人物
  看我国军
  大江东去   浪淘尽   民国风云人物
  川渝那边   人道是   华夏半壁河山
  敌机临空    日舰叩岸    流尽神州血
  江山浩劫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蒋公当年   抗战初起了
  雄姿英发  戎装佩剑
  八年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重游   父老迎抱我
  早盼君来   烽火如梦   杯酒洒奠英烈
  
  千古江山    悲情无觅   蒋中正处
  金陵雨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阳明草山    士林官邸   人道美龄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酋吞万里如虎
  三载匆匆    师老无功     换得凄然西顾
  六十一年     望中犹记    烽火神州路
  可堪回首     中山陵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苦秦久矣   尚有饭否
  
          青天沉了白日,
  太匆匆,
  无奈驱去日寇来泽东。
  英雄泪,
  相辞醉,
  几时重?
  自是民生长恨水长东。
  
  七七挑衅亮剑
  芦沟吹角连营
  地不分南疆北域
  人皆奋守土卫国
  沙场急点兵
  刀闪寒光飞快
  炮如霹雳敌惊
  了尽丈夫兴亡责
  赢得生前身后名
  八年白发生
  
   蒋公百战声名裂
  退台澎
  回头万里
  关河长绝
  浊水水淡秋风冷
  辽淮平津尽雪
  百万士
  勘乱未彻
  失国方知农民恨
  料不识马列恨无田
  谁共我
  整河山
          帘外雨潺潺,意兴阑珊。披衣独坐五更寒。
  梦醒已是台湾客, 离合悲欢。
  经国独凭栏,脚下关山。集权容易还政难。
  流水落花开禁也,  换了人间
  当年北伐平诸侯
  策马出广州
  四九梦断何处是
  官贪民厌留
  国未复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溪口
  身老慈湖。
  
  一词新编酒一杯,
  识途小马已上台。
  夕阳阿扁不再回
  无可奈何毛落去,
  似曾相识蒋归来。
  团圆有径莫徘徊。 
  
   一海隔绝两茫茫
  不宣扬
  已渐忘
  网上识君
  煮酒话苍凉
  党书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语如霜
  战哥楚瑜忽还乡
  统战部
  忙梳妆
  谒陵无言
  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蒋陵处
  陆客看
  兵换岗
  
  弹尽援切
  赴美嫌晚
  会战初歇
  夫人食饮无绪
  陪都处
  兰舟待发
  执手相看慧眼
  唯无语凝望
  念此去
  千里层云
  海天茫茫大洋阔
  
  多情自古伤别离
  但那堪
  枪空炮无弹
  明朝人醒何处
  黄金岸欧风美月
  此去争援
  应是良辰好景尽设
  便纵有千种心酸
  更要如何说?
   庐山草山风景异
  阳明车疾无留意
  金门炮声连天起。
  烽火里,
  长烟落日孤岛屹。
  清水一杯家万里,
  神州未复归无计,
  乡愁幽幽情满地。
  人不寐,
  老兵白发妻儿泪。
  
  蒋公安息否?魂归来,平生万事,一一回首!迁台偏安谁慰藉,军疲援空敌强。久不饮  又举杯酒。下野复出已见惯,终输毛覆雨翻云手。国与共,周旋久。 
  泪痕莫滴征衣透。数身后依然骨肉,几家能够?谁家太子真命薄,何人经天纬国。只溪口坟草难拨。半世复国成空诺,盼民主共和两岸同。至此时,公含笑。 
  大陆动乱久,半世来,民气耗尽,死生亲友。毛蒋齐名实忝窃,试看台肥陆瘦。公不减,赤子情怀。去国长辞桑梓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公剖。 
  公生清末长民初,共和体,冰霜摧折,内交外困。词赋因毛少人作,留取残命相守。但愿得,民富国强。他朝再刊公日记,把英名宣扬传身后。言不尽,再叩首。  
  
  
  
  
  
  
  
  
  
  
  萎红朝毛氏者,性本乖戾,出身寒微.昔混北大书馆,后以布衣起事.趁倭侵华,作乱神州。潜隐井岗之野,徐图一方割据.心胸狭窄,寸权不肯让人. 笔下生花,邪说偏能惑人.诬士绅皆豪劣,陷富农为不义.加以马教外衣,始皇本性.远自延安,整风夺权.四九登基,残害忠良.杀将屠帅,逼民相食.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野心,图霸国际.校之学子,驱之于乡野,厂之粗汉,委之以重任.呜呼!忠如彭帅者罢官,权重少奇者已亡.一叶见秋,知毛朝之将尽.人心尽冷,识马教之式微.
  某本红朝生人,平民子弟.习马列为学业,得本朝之洗脑.遇罗克之遇难,良有以也;张志新之割喉,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网络发贴,以讨妖孽。
  网连万家,遍及山河;志士成群,回贴相接。海内海外,仁人智者无穷;腾飞挥旗,民醒之日何远! 网声动而北风起,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以此讨贼,何贼不摧?以此揭黑,何黑不明?
  公等或居江南,或住塞北;或幡然醒悟于某文,或受惊激愤于某贴。言犹在耳,耿耿于心。饿民坟土未干,天灾之辞何托?倘能转悲为愤,辗转亲友相告,共立讨毛之志,无废时代之命,激扬文字,重整山河。若其执迷不悟,认贼作父,不明潮流之兆,必贻后代口诛。请看今日之中华,竟是谁家之天下!
  ----------------------------------------------------------
  
  一幫餓鬼的天下 泱泱華夏錦繡山河圖淪爲地獄變相圖






   一寸河山 一寸血 還我河山
  










  一寸河山 一寸血 還我河山
  










  一寸河山 一寸血 還我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