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蜂蛰肿了怎么消肿:广西平果县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22:43:53

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1-11-14 17:42:21 | 来源:广西平果县国家税务局 | 作者:黄劲松     平果县国税局积极探索和创新税源管理模式,实施以分规模和分行业为主导的分类管理,依托信息化支撑,形成以专业化税源管理机构为中枢,以团队管户、分类管事为基础,以一体化部门协作为保障的税源管理格局。

    一、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涉及面广,工作内容多,技术难度大,该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工作事项,包括:建立涉税数据仓库,建设风险管理信息平台,科学合理分类税源,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明确分类管理要求,管理风险分级应对,工作保障机制。

    (一)科学合理分类税源,明确分类管理要求

    平果县国税局根据本县税源结构的特点,结合本局人力资源的现状,采用按行业和按规模进行综合分类的方法,分成重点税源和高危行业、一般性税源、个体工商户三种类别。

    1.重点税源和高危行业。

    重点税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高危行业包括: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生产加工企业、房地产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此外,还有其他类重点行业纳税人。该局管辖属于该类别的纳税人190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59户;高危行业纳税人28户:其中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生产加工企业2户、房地产企业25户、进出口贸易企业3户;其他类重点行业纳税人8户:金融企业及个人所得税和代征单位8户。重点税源和高危行业的管理由11人组成:内部设置“日常管理岗”和“纳税评估岗”,分离日常管理与专业管理;(1)纳税评估岗管理员:专司评估、监控等工作,不再承担日常户籍管理任务;(2)日常管理岗:负责日常税收管理,如设立登记调查,纳税申报、催报催缴,发票管理、零负申报(保持合理的区间内)、财务报表采集等,并受理日常有关的涉税事项,此外还负责其他信息采集、档案管理等事务性日常工作。

    2.一般性税源。

    一般性税源企业是指仅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所有的非个体小规模纳税人。该局管辖属于该类别的纳税人247户:(其中仅缴企业所得税26户、非个体小规模纳税人221户)。一般性税源管理由10人组成:主要是以税收征管质量和收入质量的指标衡量工作成效,强化申报管理、细化发票管理、硬化欠税管理,确保征管质量再提高,收入质量创新高,新增欠税零发生,增值税零、负申报率保持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3.个体工商户。

    辖区范围内的个体户,包括达起征点的和不达起征点的,不论领用发票与否。该局管辖属于该类别的纳税人:3910户(其中:城区3340户、农村570户);达起征点987户(其中:城区920户、农村67户);不达起征点2923户(其中:城区2420户、农村503户)。个体工商业户的管理由18人组成。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施管理,纳税遵从度高,无上访、罢市的情况发生,基本杜绝纳税人走逃失踪现象;自行申报率、税款入库率、多元化申报使用率均保持在高水平;不达起征点户所占比例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日常管理扎实有效,漏征漏管户能及时清理,逐步消除跑、冒、滴、漏现象。

    (二)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

    该局打破划片管理的单一模式,实行“内外分离与专属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按照重点税源和高危行业、一般性税源、个体工商户的分类管理,重新划分税源管理分局的管辖范围,依托原有的机构设置,实行团队化重组。调整之后,该局有铝城、榜圩、旧城三个分局,各分局专司某一类纳税人的管理,不再实行“包户到人,各事统管”传统管理方式,每个分局就是一个大的管理团队。重新调配整合基层的人力资源,将那些业务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的税务人员,集中到重点税源和高危行业管理的中去,作为县一级的风险管理团队,在市级风险管理团队的指导下,开展管理风险的应对工作,以“管事”为主。其余的人员根据能力匹配原则,分别归属相应的管理团队,负责一般性税源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管理工作,保留明显的“管户”特征。原则上,“管事”与“管户”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14

    (三)重组业务规程,规范岗责体系

    一是制定《平果县国家税务局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团队工作方案》,明确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组织机构。二是重组业务流程。按照“分岗负责、信息共享、以票控税、先税后证、源泉控管”的管理要求,对各个税收业务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将各个环节、工作节点精确定位至每个具体岗位,明确具体要求,规范工作流转和衔接,重点强调工作记录,使各岗位管理信息在工作流转中实现共享。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强调以票控税,先税后证、实行税源源泉控管,逐步形成了操作有依据、过程有记录、考核有依据的分事项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职责不明和管理脱节等问题。三是强化责任考核。对各岗位设置征管系数,针对工作内容量化了考核分值和考核标准,结合工作流转记录,辅助以计算机、案头和实地考核等方法,按月考核,严格奖惩,有效提高了税收管理人员税源控管能力,税源管理质效大幅增强。201111114,该局超市、药品、石场、水泥等行业共入库税款、滞纳金、罚款500万元。

    (四)坚持流程管理,强化税源监控

    在分事项管理的模式下,按照税源的特点和纳税需求与各个税源管理岗位有效结合,有针对性地实施重点管理。一是纳税评估岗位对重点税源进行税收分析,开展纳税评估。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及税负差异、税收负担率、纳税申报等信息特点设置行业预警值,对行业预警值的变化进行统筹分析,情况异常的开展约谈和实施纳税评估,对需要移交稽查局查处的及时移交。2011年以来,该局对5个纳税户进行纳税评估,共入库税款、滞纳金、罚款13万元。二是税源管理岗对一般税源进行控防并举实施动态监管。深入工业园区、超市和房地产行业开展税收专项检查整治工作,通过对企业收支凭证、财务状况、实物盘点、纳税义务等情况进行检查,引导企业自查自纠,把执法和服务融合在税收征管工作中,提高了纳税人的自觉纳税意识和税法遵从度。20111月至1114,该局辖区内各个企业共自查补报税款150万元。三是巡查登记岗对个体工商户进行巡访监督实行源头控管。针对个体税收流动性强,经营不稳定的特点,由巡查登记岗在全城范围内定期巡查,一月至少两次,每月与工商、地税等部门进行户籍比对,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管理户数和基本信息,有效地避免漏征漏管户的出现。2011年以来,该局共清理漏征漏管户120户,月增税款1.35万元。通过税源流程化的管理,使管理中有巡查、有评估、有监控、有服务,将税收政策、管理办法、纳税服务“一竿子插到底”,减少了中间环节,使管理质量和效率得到了充分体现。

    (五)加强部门协作,实现信息管税

    该局强化与地税部门的协作配合,两局机关签订“委托代征税(费)款协议书”,统一由国税机关在代开发票环节,对缴纳增值税或消费税的临时经营行为,征收城市建设维护税等相关地方税费。两局机关在全县联合开展整顿建材行业税收工作秩序,共调整原定税较低的业户56户,月新增税款8460元;对新办的30户个体工商户实施定税,月新增税款4200元。

    二、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难点

    税源专业化管理运行以来,使税收工作发生重大变化,为今后完善和规范税源分类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在推进中因各地体制职能、税源结构、人员配置等差异,以致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

    (一)解决理念“落后”,整合管理资源

    专业化管理不是简单的分类管理,真正的专业化管理应该是细化到每个行业、每个税种、每个纳税人和每个工作环节上,都有专门管理办法、管理手段和目标。在专业化管理模式下,专业化管理不能单靠税源管理部门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相互联动。检验专业化管理的成效既要看税收收入的增长,更要看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因此在专业化管理推进中,建立风险防范控制机制并通过制度资源、人力资源、经济和技术资源等各项税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专业化管理减负与增效的共振效应。

    (二)解决管理“缺位”,理清管理职能

    该局税源分散,点多面广线长,因纳税人经济性质、所属行业、经营规模不同,实施全县范围内总体格局上的专业化税源征管的难度较大。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和地区差异度实行差别化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推行征、管、查三分离,实现税收职能专业化;统一征收、稽查系列岗责配置,实现分涉税事务的专业化管理。

    三、构建税源专业化管理体系

    (一)加强税源分类管理,实行税收管理方式的多元化

    一是建立“专业、专类、专人”税源分类管理新机制,以“管户不下户,管事不定户”为原则,推进税源管理从传统“单兵保姆式”向现代“团队流程化”转变。二是税源专业化的管理需要多元化的方式。针对大企业设立专业化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大企业从纳税申报到税款征收和纳税评估的所有纳税服务和执法事项;对中小型企业实行标准化管理,在全面实施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分级分类建立行业管理手册,统一管理标准,保证工作规范的一致性;对零星税源实行社会化管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社区等协税作用,共同参与税收管理,确保社会化办税的有序推行。

    (二)加强税源制度管理实行税收管理手段的网络化

    一是按照团体管户、分类管事的原则,细化税源管理范围和对象,明确税源管理职责、规范,流程和考核办法、标准等,制定各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强化税源管理工作效能。按季召开各部门联系会议,形成定期讲评、问题分析、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税收管理工作机制,并根据管理员在税源管理上的优势与特点,按行业、税种对管理员进行分类管理,依据所属专业类别,实施特定行业的管理。二是建立面向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政务公开网,将纳税人的咨询、受理、核批等事务整合为尽可能少的业务流程,将由不同部门、不同人员进行的税务登记、供票资格认定、申报方式核定等业务整合、归并,使之顺利实现向网络处理方向的迁移,使纳税人一次性办结,满足纳税人的需求。

联系实际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急需一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与实践 党员先进性的实践思考 请问《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新教育之梦》是什么? 建立建设项目专业化管理队伍的需要 管理变革的思考 请问《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新教育之梦》的下载地址是什么? 请问《教育过程》《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新教育之梦》的下载地址是什么? 关于招商引资作用的思考和实践 管理科学对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贡献在于( ) 库存管理系统地分析与实践 专业化经营与多样化经营分别适宜于什么样的条件?? 创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实践及思考 论文 党员先进性实践思考这类的作文谁有啊? 求《关于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与控制问题的思考》的相关论文连接 建筑业再思考运动与管理的系统理论有什么关系 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光缆专业化解释与应用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重要性 思考与行动的关系 《管理的实践》有电子书么?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