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蜂蜜品牌:父亲的歪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3:29:51

 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进外企的机会,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父亲的帮助下,我开了个海鲜店,利用自己这几年所积赚的人脉,很快打开了局面。

    不久后,我决定扩大自己的店面,当我告诉父亲时,他却犹豫了:“你这里地理位置虽好,可就一家店,没形成规模,客源不可能太多。”当时,我被自己的雄心壮志冲昏了头脑,哪还听得见父亲的建议。

    一个月后,我的店面扩张了一倍,但生意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火热,维持店面的费用却在成倍增长,我开始感觉到沉重的压力。

    有一天,一个初中同学来找我,他说他也想开家店,给别人打工总不如自己当老板,他让我提些建议,我的回答却支支吾吾的。父亲急了,跑过来说:“那你也开家海鲜店吧。”我使劲朝父亲打眼色,示意他走开,可父亲越说越来劲,等他一席话说完,同学已经是两眼发光,一个劲地和父亲握手说感谢。

    等同学走了,我忍不住埋怨说:“爸爸,你怎么能叫他也来开海鲜店呢,一个店的生意都这么差,何况是两家店?”父亲笑了,他摆摆手说:“不是两家店,起码要开5家店。”我诧异地望着父亲,我没说话,但我知道,父亲从不打没把握的仗,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

    两个月后,我所在的龙湾街,开了六家海鲜店,成了名副其实的海鲜一条街。紧接着,父亲联手几家海鲜店搞了次大型的“吃海鲜,送摩托车”活动,海鲜城的大名因此声名鹊起。

    正如父亲所料,在打开市场后,店里的生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兴旺。父亲生日那天,其他几家海鲜店的老板都提着厚礼来看父亲,说感谢父亲给了他们一条路走。父亲高兴地对他们说:“其实,要说感谢的是我们,是你们的加入让我儿子的店起死回生。”

    晚上,父亲走过来,跟我讲了个故事,是父亲年轻时候的事了。那时,像现在的我一样,父亲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一起跑运输。当时同城的几个车队竞争非常激烈,但父亲经常把自己揽到的业务介绍给其他车队。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还骂父亲吃里扒外。直到有一次,父亲所在的车队承包了一单去俄罗斯的业务,却不想车队在半路上遭遇到了雪灾,父亲他们陷入了绝境,幸好其他几个车队赶过来了,经过两天一夜的抢救,父亲他们才转危为安。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想要告诉你,给别人开一朵花,其实也是在灿烂自己的生命本色。同样的道理,我让大家都来开海鲜店,表面上,你像是亏了,但大家只要有序竞争,反而能形成一个品牌,用一个拳头说话,客源当然不足为虑了。”

    我记着父亲说的话。半年后,我的店面再次壮大了一倍,我成了当地有名的海鲜大王。一年后,我的海鲜分店遍布这座城市。我在每家店的办公室里,都挂上一条父亲送给我的话:给对手也开一朵绚丽的花。

    这句话,值得我一辈子去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