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党日活动主题:幹部就得有點精氣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5:42:51

 

 

幹部就得有點精氣神(人民論壇)

呂東升

 

《人民日報》(2011年12月07日04版)

 

日前,壹位領導同志在會上說,實現跨越式發展,首先要實現思想上、精神上和文化上的跨越。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不僅要比投資、比項目,更要比精神狀態、比文明程度;不僅要打造經濟社會發展的硬實力,更要打造精神文化的軟實力。這樣的看法,爲人們從精神維度審視發展帶來了啓示。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壹個著名論斷:人總是要有壹點精神的。人活在世界上不僅是物質的存在,還得有精神生活。“人”字由壹撇壹捺構成,如果說左邊壹撇是人的軀體,右邊壹捺就是支撐整個人格大廈的支點——精神信仰。沒有精神信仰這個支點,“人”這個大廈必然轟然倒塌。

 

精神狀態、精神力量對于壹個人的生存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對于壹個政黨、壹個民族來說更是如此。因而,小平同志才會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壹種精神動力;胡錦濤總書記在“七壹”重要講話中,才會將“精神懈怠的危險”擺在“四大危險”之首;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才會把文化建設提到“發展硬道理”的高度,才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爲“興國之魂”。

 

好比體育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往往左右比賽成績,壹個地方、壹個單位的發展水平和成效,往往取決于幹部的精神狀態。尤其是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矛盾進入凸顯期,前進的道路上不但不可能壹帆風順,而且充滿了風險、曲折和坎坷。沒有那麽壹股子勁,沒有那麽壹點“精氣神”,就難以渡過急流險灘,穿越問題峽谷,駛入發展的新境界。

 

面對房價高、看病貴、上學難等民生難題,就應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執著,敢于啃硬骨頭,不達實效不罷休;面對新形勢下的群衆工作,就應有“精誠所至,金石爲開”的真誠,站穩群衆立場,傾聽群衆呼聲,保障群衆利益;面對百舸爭流、千帆競渡的發展態勢,就應有“對手在後面趕殺”和“跑慢了就會被獅子吃掉”的憂患意識,就應有“視而不見是愚人,不抓不搶是庸人,錯失良機是罪人”的機遇意識,擺脫自我陶醉和滿足心理,時時在工作和事業上向高標准看齊,搶抓機遇、創先爭優。

 

精神狀態的優化,精神力量的激發,不僅需要個體的自覺,更要靠制度發揮催化劑、生長劑的作用。近年來,武漢市掀起“責任風暴”、實施“治庸計劃”,實行嚴格問責,對落後單位亮“黃牌”,連續兩年“黃牌”,主要責任人免職,有效地治理了庸官、懶官、“太平官”等問題。深圳市實施公務員聘用制,將“鐵飯碗”變成“瓷飯碗”,倒逼公務員更加用心盡力,從而改出了效率、改進了作風。

 

新形勢下,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始終保持奮發有爲、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爲經濟建設構築精神高地,爲改革發展揚起心靈風帆,將會産生推動大發展、實現新跨越的無窮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