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富城父子结局:以李林森为镜 力做扎根山区的“五最”组工干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2:04:09

以李林森为镜 力做扎根山区的“五最”组工干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四川达州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一生的注脚。什么是先进,什么是优秀,李林森同志作出了最好的回答。红烛燃尽,精神永存。作为一名身在山区基层的组工干部,我认为学习李林森同志,就要在方方面面以他为镜,做党性最坚定、工作最敬业、态度最亲民、创新最积极、品行最高尚的组工干部,以实际行动推动山区组织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学习李林森,做党性最坚定组工干部。李林森同志在他身患肝癌、肺癌的几年中,他强忍癌症晚期及多次高难度手术的痛苦折磨,仍然忘我地一心扑在工作上,坚持工作成为他缓解病痛最好的良药,直至生命垂危被送进医院,仍然把病房当办公室,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支撑他与病魔抗争、孜孜不倦工作的源泉正是这份对党的忠诚。基层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保持政治立场坚定,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抱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守好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履行好每一份细微的职责。正如一个哲人说的“时钟不在于走得快,重要的是要走得准”。
学习李林森,做工作最敬业组工干部。李林森同志在病情严重期间,仍然坚持审签文件、组织会议、接访群众、下乡调研等,一刻也没有停止工作。正如他所说的“不是怕死,不怕取消我的职务,我是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他生命的尽头,病床前仍摆放着随时要审阅的文件,别人看望他最高兴的还是谈工作,“工作就是他的良药”。李林森修改文稿,细到一个标点、一个用词。这只是他工作的一个缩影,但却折射出他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态度。基层组工干部要以李林森同志为标杆,经常俯下身子对照反省,挤出时间静下心来,多琢磨些工作。对待工作,要有一种干不好工作就寝食不安、干不出工作成绩就痛心疾首、坐卧不宁的责任感。要正确看待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不因基层条件艰苦而患得患失,不图名争利,带着感情、责任和追求,立足岗位做好工作,用出色的工作成绩体现自身的价值。
学习李林森,做态度最亲民组工干部。李林森常说:“你把群众的事放在手上,群众就把你放在心上。”“7.17”特大洪灾期间,他按照上级安排,发动社会各界抗洪救灾,支持灾后重建,成功组织了赈灾义演活动,募得灾后重建善款1000多万元。多年来,他从不宽裕的工资中挤出部分资金资助留守儿童和农村困难党员干部,而他自己做肝移植手术需要20多万元,他自己却只拿得出5万……不管是上门求访的村民,或是第一天刚到岗的干部,每一个人都在李林森那儿感受过“贵宾”待遇。他和群众毫无距离,他把群众当亲人。基层组工干部身处一线,直接面对的就是老百姓,因此更要学习李林森同志的公仆情怀,坚持走群众路线,不能做脱离群众的“机关敲钟打坐干部”,努力做群众的贴心人,做党员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浓化干群“鱼水情”,成为群众心中真正的“口碑”干部。
学习李林森,做创新最积极组工干部。李林森说:“组织工作‘小县要有大作为、穷县更需创一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创造性的开展“四评村官”,让老百姓真正行使民主权力,选出自己心中的“当家人”,是李林森的创举;在全市村级企业中建起了村企联合党支部,是李林森的杰作;“万源5年来没有一件因为干部选拔不公或选拔程序不规范而信访的。在全国、全省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万源市连续3年各项指标位居第一方阵。”基层组工干部向李林森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把“习惯优秀、追求卓越”作为自身工作的目标要求。尤其是在当前的创先争优活动中,组工干部更要带头创先进,争做各个岗位的“时代先锋”,努力让创新成为一种自觉、一种常态,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努力争当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学习李林森,做品德最高尚组工干部。“用人导向至关重要,在贫困山区工作,大家都不容易,风气搞不好,谁还干事!”这是李林森的座右铭。他不论事大事小,不论亲疏远近,就认一个“公”字。担任组织部长后,他便马不停蹄走访调研,对万源市52个乡镇395个村的干部情况都掌握得清清楚楚。任期内,万源先后有1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11名长期坚守边远高寒山区乡镇的党委书记被交流回市级部门。当有些领导干部为了得到提拔,借着向他汇报工作的机会送钱送物时,却遭到了严厉的拒绝和批评。李林森在得知自己严重的病情后,所想到的不是卧床休息,而是“不要对外说病情,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不能让父母痛苦”。这份无私奉献、忠孝双全的品质堪称组工干部的楷模。基层组工干部要把李林森当作一面镜子,经常照一照自己,晒一晒“皮袍下藏着的小”,时时处处提醒约束自己。把公道正派、坚持原则作为自己的人格操守,在涉及党性原则的问题上必须要坚如磐石,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牢固树立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知人善任的可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