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光游戏过审标准:古代用人通鉴【作者:刘国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8:34:48
概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危机。如何做好选才、用才、爱才、聚才工作,是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所考虑的头等大事。得人才者得天下,我相信每一位领导干部都明白这个道理。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书从五帝到清朝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选取了一些选才、用才、爱才、聚才的典型事例,编写成了224个小故事,献给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供我们在选用人才时参考和借鉴。我相信这本书会对我们选用人才工作有较大帮助的。
  在此书的写作方法上,作者做了一些创新的尝试,就是在每篇的前面提出一个现代的用人观点,然后在后面用一个典型的历史故事加以证明。历史事例则采取了笔记体小说的手法。这样既能使本书观点鲜明,又可以增强可读性。同时以故事的手法写作,故事可长可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每篇独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手翻阅,也方便了读者的阅读。本书虽然是笔记体小说,但由于资料大部分是从历史文籍中采撷出来的,基本上是真人真事,因此它是一部信史,是中国从五帝到清朝三千多年来的一部选用人才史。
  全书内容共分为"事业之本"、"求贤若渴"、"任人唯贤"、"尊重人才"、"不拘一格"、"识人之道"、"善用'长幼'"、"搭建平台"、"宽容大度"、"用人不疑"、"严格考核"、"奖惩艺术"、"制度建设"和"其他方面"共十四个方面。但在每个方面里,基本上是按故事发生的年代顺序编写的。这样有利于读者对本书的理解和掌握。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书中的内容,最后是"附件资料",即历朝历代的官职名称。
  由于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干部,因此市场潜力很大。我相信它一定会给出版单位及销售单位带来很大商机的。

 


古代用人通鉴》解读
  《古代用人通鉴》解读:燕枫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指出:"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为我们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个挑战就是来自国际上各个领域的竞争。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世界各国在纷纷采取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吸引人才和开发人才资源的力度。同时,西方发达国家还利用自己的优势,加紧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人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的争夺,简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世界各国为了克服人才短缺的危机,已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欧美发达国家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网罗人才,而发展中国家则面临人才流失的危机。可以说,随着人才争夺战的日趋激烈,人才供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加入WTO后,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这种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将更加广泛而深刻,人才的短缺与流失将是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选拔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并使这些人才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迫切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我国人才资源开发的力度。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成立大会上就曾经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的工作。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指示,对我们正确应对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又是培养、选拔、吸引、留住、凝聚、用好人才机制的竞争。为了消除体制因素对人才的制约,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改革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努力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完善对人才的激励、考核和监督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机制。曾庆红同志指出:"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的机制和环境,是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领导者,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自己在人力资源开发中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要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去发现人才,爱惜人才,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努力做到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的物质待遇留人。"关于人才的选拔、培养、爱护、使用、积聚问题,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五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史,应该说关于选用人才方面的内容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不妨向古人学习一下识才、用才、爱才、聚才的艺术。本书就是从五帝到清朝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采撷出来一些识才、用才、爱才、聚才的几朵小小的浪花,作为古为今用的一面历史镜子,献给我们现代的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们,献给我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事业领导干部,作为我们在工作中选拔使用人才的借鉴。
  纵观此书,历代在人才的选拔使用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事业之本,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论搞什么事业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是事业之本,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有了人才,事业就会兴旺发展,没有人才则将一事无成。忘了是哪位国外大师说的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把这句话改动一下,叫作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原因,但成功的企业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拥有一支雄厚的人才队伍。这大概是真理。历史上由于善于知人善任,拥有一支雄厚的人才队伍而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状大起来的不乏其人。比较典型应该算刘邦了。刘邦出身于普通百姓,毫无政治背景,势单力孤,可是就是因为善于识人用人,起用了张良、韩信、萧何等一批文武人才,最后夺取天下,建立了汉朝四百年江山。其实,从相反的一面看,也可以看出人才的重要性。出身于贵族官宦之家的项羽,靠山坚固,势力雄厚,但可惜他不会用人,最后只好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悲剧。历史上还有两个因为不会用人而招致失败的例子。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西戎国主由于失去由余这个大才而导致国破家亡。另一个例子,就是五代时期后梁最后一个皇帝朱友贞,由于重用小人而招致国家灭亡的故事。朱友贞本人不算是个坏皇帝,他为人恭俭,不荒淫暴虐,但他没有知人之明,误用小人,最后还是没有逃脱国破身亡的下场。自古以来,凡是失去帝王之业,甚至招致灭顶之灾的,都无不与用人是否得当有直接关系。观察历史的兴亡轨迹,虽然朝代的更替兴亡,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和特殊因素,如夏、商、周灭亡是因宠爱女色所致;短命的秦朝是因奢侈暴政所致;西汉灭亡是因外戚专权所致,东汉灭亡是因宦官专权所致等等,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因为用人不当,重用小人所致。可见选拔任用人才是多么重要啊!因此,历史上圣明的帝王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无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
  二、求贤若渴,积极选拔人才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历代明智的统治者都非常清楚这个道理,他们求贤若渴,十分重视选拔人才工作,把选拔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这件事上做的比较好的应该算唐太宗李世民了。贞观年间,有一天唐太宗发现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整天陷在事务堆里,一天之内要阅读处理几百件公文,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考虑选拔人才这件大事,就生气地批评他们说:"你们身为仆射,就应该为我分忧,协助我操劳国家大事,要耳听得远,眼看得宽,拓宽识人渠道,为国家察仿贤能智慧之士。你们现在整天陷在事务堆里,哪有时间帮我选拔贤能之士呢?"于是给尚书省下了一道诏书:凡是琐碎事务一律交给左右丞处理,只有疑难重大的事务,才交给左右仆射处理,把房玄龄和杜如晦从繁忙的事务堆里解放出来,让他们主要考虑国家大事,特别是考虑如何为国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问题。本文中《穆公留心访人才》、《智偷人才败强敌》、《黄金台上招贤才》等故事都是有作为的帝王求贤若渴,把选拔人才作为成就大业的第一要务来抓的范例。
  三、任人唯贤,正确认识和处理德与才的关系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的问题,历来就是选拔任用官吏上的一个大是大非问题,也是明君与昏君的分水岭。明君坚持任人唯贤的选官路线,昏君则不能很好地坚持任人唯贤的选官路线,经常滑向任人唯亲的选官路线上去。
  帝尧通过七种办法对舜进行考察后,认为舜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之才,于是决定起用舜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有人说:"帝位还是应该传给您的儿子丹朱。"帝尧说:"我儿子丹朱的德才都不能与舜相比,把帝位传给舜,虽然丹朱不高兴,但是对天下人有利;把帝位传给丹朱,虽然丹朱高兴了,但天下人受害。我不能让天下人受害而让丹朱一个人高兴啊!"于是,帝尧举行了隆重的禅让仪式,把帝位传给了舜。
  历史上还有许多这方面的事例。如汉明帝不给自己的外甥封官、周行逢不给自己的女婿封官、金世宗选人重贤不重亲、杜宗犯君反为相等,都是任人唯贤的表现。
  任人唯贤不能机械以亲疏为标准,任人唯亲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任人唯贤就是任用自己亲属以外的人。关键是个"贤"字,只要是贤才,不管亲疏远近,都可以选用。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推荐与自己有矛盾的解狐和自己的儿子祁午任军尉是任人唯贤;谢安推荐自己的侄子谢弦、苏让推荐自己的堂弟苏绰也是任人唯贤。
  在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上,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德与才的关系问题。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总的来讲,在选人用人上,无不在追求德才兼备,尽善尽美。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很难做到德才兼备,达到完美无缺。因为德和才不是一个同一体的东西,而是一个人才素质要求的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中,作为一个人很难修养的半斤八两。不是德高点,就是才高点,一个在德才上达到半斤八两的人是很难找到的。同时,德和才又有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就是单讲一个"德"字,其中里面的内容每个人也不是一致的,一些聪慧的帝王深知这个道理。他们往往根据当时的政治情况、形势需要来选用人才。当政治需要"德"强些,他们往往以德为主选人用人。如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选拔官吏上就非常注重德的标准,把德放在第一位。他对魏征说:"作为国君,一定要在选拔官吏上不能草率从事。我现在每做一件事,就会被天下人看到;每说一句话,就会被天下人听到。任用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大家都能得到勉励;任用一个坏人,其他不好的人就会投机钻营。所以,我知道用人是多么需要慎重啊!"魏征非常同意他的观点,说:"您说的太对了,全面的了解一个人,自古以来就是很困难的。所以,考核官吏要严,以政绩来决定一个人是否升迁罢免,以德行好坏来决定用还是不用。现在选人一定要先考察他们的品德。如果品德好,能力差点,只是不能把事情办好,不会造成大的祸害。能力差点,可以锻炼培养,提高能力,品德不好就不太容易改了。天下混乱的时候,选人可以多注意一些才能,如今国家安定太平了,选人一定要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唐太宗和魏征的话是正确的。天下大乱的时候,当时的主要目标是争夺天下,一切只要对战争胜利有用的人才,都可以启用。当战争胜利了,国家安定太平了,国家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搞好建设,发展生产,安定社会,这时在选用人上就要注意德的标准。因为官吏的言行是国家的导向,人民的楷模,一个国家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会通过各级官吏的言行向全国人民传递信息。
  但是,历史上也有的时期,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政治集团总的目标任务的需要,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偏重于才的方面。如汉高帝刘邦在创业年代,大胆任用"盗嫂受金"的陈平(说陈平"盗嫂受金",我认为是冤枉的,这里先不讨论)。三国时期曹操的三道《求贤令》中都是在把握德与才的关系上,偏重于"才"的方面。第一道《求贤令》中讲,选人以才为主,唯才是举。只要有才,其他方面有点毛病也可以启用。第二道《求贤令》中讲,有德行的人未必能干成事;能干成事的人未必德行怎么高尚。陈平"盗嫂受金",但他能帮助刘邦成就汉朝基业;苏秦最不讲信用,但他能使弱小的燕国强大起来。第三道《求贤令》中讲,陈平、韩信是市井无赖,吴起杀妻求将,母死不奔丧,但他们都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大功。现在天下还没有统一,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只要是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用兵之人,不管他有什么缺陷,都要积极举荐上来,千万不要有所遗漏。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在处理德与才的关系上是很聪明的,那就是在把握德与才的关系上服从服务于当时的政治路线,服从服务于当时总的目标和任务。
  这种处理方法,实际上是从客观上、整体上把握"德"的标准。现实生活中德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也分为很多层次。德,严格地说,可以分为政治品德、思想品德、道德品质;也可以分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等。从用人的角度来考虑,实际上制约用与不用的标准是政治品德和职业道德。假如说,一个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不好,不拥护政治集团的路线、目标和任务,那么这个人的才能再高,也不会被选用的。陈平、韩信、苏秦的品德在当时社会上不能说口碑很好,不能说道德品质很好,但就是因为他们在德的内涵里面属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那么一部分是好的,符合当时政治集团的需要,他们就被大胆地启用了。这是古代帝王在选用人上一个特点,即在处理德与才的关系上,服从服务于当时政治集团的政治路线和总的目标任务。
  四、尊重人才,用真诚凝聚人才之心要想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必须给予人才应有的尊重。尊重人才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给予人才应有的名誉、地位、待遇、理解和支持等都是对人才的尊重。古代有作的帝王深知尊重人才的重要性,他们尊重人才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上。真心诚意地尊重人才,用真情打动人才、感染人才、凝聚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周公旦"一沫三提发,一饭三吐哺"爱贤敬贤的事迹,成为千古绝唱,为后人树立了尊贤敬才的典范。
  只有尊重人才,才能赢得人才。魏国公孙无忌,为人谦恭好士,使得七十多岁的侯赢甘心为他效力,最后解了赵国之围。
  待人诚恳、诚实守信也是尊重人才的重要内容。魏文侯诚实守信,冒着大雨去赴一个负责打猎的小官之约,感动了大臣,感动了百姓,赢得全国人民的拥戴。使得四方豪杰贤士闻风来归,你说他能不成功吗?
  历史上因尊重人才而成功的帝王大有人在。"赢政礼贤成大统"、"田文尊贤得厚报"、"刘邦尊儒取天下"、"太祖雪夜访赵普"、"以情治军破南唐"的故事都是圣明帝王尊重人才的事例。
  五、不拘一格,努力做到人尽其才不搞求全责备,是我国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在选用人才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很多古代帝王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是全德全才,完美无缺。全德全才,完美无缺的人世界上是没有的。因此,在选用人才的时候,不搞求全责备,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在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齐桓公准备任用宁戚,当时有人建议到卫国调查一下宁戚的为人,齐桓公没有同意,说象宁戚这样的人才,肯定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不拘小节的人容易带有毛病,遭到人们的非议。如果调查出来有什么毛病的话,用之则受人以柄,不用则可惜,还是不去为好。著名思想家孔伋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卫君说:"我知道他是个将才,但他在做地方官时,有次征税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我不能用他。"孔伋有一段精彩的比喻。他说:"英明的君主选拔人才,就好比木匠选用木材,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可以合抱的优质木材,有了几尺腐朽之处,高明的木匠不会扔掉不用的。当前正是战争年代,正是需要很多军事人才的时候,您因为两个鸡蛋就放弃了一员大将,这话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关于选用人才不求全责备的思想,唐太宗李世民的论述更加精彩。贞观三年,太宗见右仆射封德彝好久没有向他推荐人才了,就对他说:"国家安定的根本在于得到合适的人才,近来命你推荐人才,你怎么一个也没推荐上来啊?"封德彝说:"我虽然愚笨,怎敢不尽心去办啊,只是现在我还没有发现人才啊。"太宗生气地批评他说:"用人就好比用器物,用其所长。是不是要等梦见傅悦,遇到吕尚那样的人,才去治理国家啊?难道你要我从前朝借人才不成?哪一个朝代没有贤能之士呢?只是我们不去发现他们罢了。"历史上齐桓公用宁戚、卫文侯用吴起、孟尝君用"鸡鸣""狗盗"之徒、曹操用郭嘉、刘备用法正、王蒙用邓羌等都是选人不求全责备的例证。
  古代明君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敢于打破门第学历观念。许多明智的帝王深深知道,有许多人才就是出自普通百姓家里,出自社会的最底层。因此,他们积极到民间寻找人才,打破门第观念选用人才。如:五帝时期的帝舜是一个瞎子的儿子;商朝的伊尹是一个烧饭的奴隶,商朝的武丁是一个砸夯的奴隶,成吉思汗手下的许多大将都是奴隶出身,北魏孝文帝的大将赵黑也是奴隶出身;郑国的军尉弦高是个牛贩子,汉武帝的御史卜式是个羊倌;鲁国的曹刿、楚庄王的令尹孙叔敖、齐景公的司马穰苴是种地的出身;赵国的蔺相如、秦国的公孙鞅、平原君的毛遂、唐朝的马周是打杂的门客出身。这些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才都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还有的帝王在选用人才上讲能力不唯学历,把能力放在第一位。宋朝仁宗年间,原来选拔文臣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武将要通过武举考试,宋仁宗就打破了这个陈规。当时枢密使一职空缺,宋仁宗就破格任命出身于小兵的狄青为枢密使。
  六、识人之道,多渠道发现人才作为一个有作为的帝王,一个政治家,只有求贤若渴的精神,有任人唯贤的路线,有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胸怀还不够,还要有一双善于识人的慧眼,即懂得识人之道。
  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不一样,每个职位所要求的人选标准不一样,所以识人之道有多种。李克选相重德操。魏国的大臣翟璜为国君魏文侯一连选了三名大将,皆为魏国立了大功。一个是乐羊,一个是西门豹,还有一个就是吴起。魏文侯为了嘉奖翟璜荐贤有功,正好国相位置出缺,想提升翟璜为国相,征求大臣李克的意见。李克说:"翟璜虽然荐贤有功,但不如魏成更合适。"文侯点头同意李克的意见。因为魏成也推荐了三个人。同样是推荐三个人,魏成推荐的三个人都成了魏王的老师,而翟璜推荐的三个人却被魏王任命为臣子,层次不一样。再一个原因就是魏成把俸禄的百分之九十用于为国家招贤纳士了,就这情操谁能与之相比呢?从这点上看,李克看人还是很准的。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许多事物貌相异,理相通。聪明的帝王可以从一个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和处理上看出他的其他方面的才能,比如齐威王从邹忌论琴理上看出他是高超的治国之才,毫不犹豫地任命他为国相。而邹忌也没有辜负齐威王的期望,很快就使弱小的齐国重新振兴起来。
  无独有偶,楚庄王的樊姬和苏秦对什么是忠臣贤臣有共同的认识,都把不嫉贤妒能,主动推荐贤才放在第一位,在识人之道上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古代帝王的识人之道可谓是花样多多。如在别人眼里,范蠡是个疯子,在文种眼里则是个不可多得的大贤;项梁可以从一件小事上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曹操可以用谈话的方式考察出一个人有才没才。唐太宗对手下每一个大臣的个性特点和长短之处了如指掌。
  最可佩服的是裴行俭。他能识人于未发达之前,其识人之道可以说达到了最高境界。王遂和苏味道还都不出名的时候,裴行俭一见到二人,就对他们说:"二位今后将先后担任掌管选拔管理官吏的职务,我有一个年纪还小的儿子,希望托付给你们。"当时王遂的弟弟王勃和华阳人杨炯、范阳人卢照邻、义乌人骆宾王都因为文学方面的才能而享有盛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非常看重他们,认为他们将来一定会显达。裴行俭则不这么认为,他说:"读书人担任重任在于大器,首先得有气量见识,然后才是才艺。王勃等人虽然有文才,但气识浮燥浅漏,哪里是享用高官厚爵的材料呢?杨炯气质略微宁静沉稳,应该可以做到县令。其余的几个人能够善始善终也就是万幸的了。"不久果然应了裴行俭的预测:王勃渡海时落水而死,卢照邻因患绝症不能医好自己投水而死,骆宾王因为参与谋反被杀,杨炯最后做到盈川县令。王遂、苏味道都担任了掌管选拔管理官吏的职务。
  七、善用"长幼",正确把握选官的年龄标准选拔官吏,年龄是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标准。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在选官的年龄上把握的不是过死,而是根据形势的需要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因事而宜,因人而宜。
  周文王在渭水河边请来八十岁的姜子牙;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来七十岁的百里奚;郑文公以重礼请来七十多岁的烛武,这些老人都为帝王和国家建立了大功。对于年龄问题,主要是看怎么用,用的地方合适不合适。周文王请来姜子牙后,有人小声对周文王说:"这个老头都这么大岁数了,胡子眉毛都白了,还请他干啥?"周文王说:"这么大岁数怕什么。又不是请老人家冲锋陷阵,而是请老人家出谋划策,辅佐我治理国家和军队。"作为老人,用他冲锋陷阵肯定是一败涂地,用他出谋划策则是一把好手。因此年龄不是唯一的界限,关键看怎么用人。
  同时,有作为的帝王更加重视年轻官吏的选拔任用。这样的例子更多。最著名应该算"甘罗十二拜上卿"的故事了。战国秦庄襄王时期,秦燕两国想联合起来对付赵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为人质,秦国想派张唐去燕国为国相。张唐因去燕国路过赵国不敢去,国相吕不韦几次上门去请,张唐坚辞不去。正在吕不韦毫无办法的时候,年仅十二岁的甘罗出面说动了张唐同意去燕国为相。后来,甘罗又说动赵国割五城给了秦国。不久赵国又攻取燕国三十城,赵国要十九城,又送给秦国十一城。就凭一个十二岁小孩子的一张嘴,秦国白得十六城。这都是秦王没有因为甘罗年纪小就弃之不用,敢于大胆启用年轻人的结果。
  再一个典型就是元世祖忽必烈重用安童的故事。安童十三岁的时候被忽必烈任命为四怯薛长,位在百僚之上。十八岁的时候又被忽必烈任命为中书省的右丞相。
  比较注重选拔年轻人的还有金朝的金世宗。1162年,尚书省给金世宗打报告,准备按资历提拔一批官吏。金世宗接到报告一看尽是一些年老的人,生气地批评说:"按资历选拔官吏,只适用于一些平庸的人。对于那些德才兼备的人才,应该打破常规,破格提拔,这样才能为国家选拔好人才。你们在选才上总是因循守旧,不肯为国家大胆选拔贤能之才,是不是怕有人顶了你们的位子啊?不然就是你们没有知人之明。"随后,金世宗又语重心长地对大臣们说:"可用之才宜早用,特别要注意选拔年轻人。凡是用人,应该在他年富力强、精力旺盛时候用。如果我们因循守旧,论资排辈,就会使年轻人错过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等到按论资排辈的路子把他们选上来后,他们没干几年就力不从心了。这样的教训还少吗?"并举了一个阿鲁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因此,古代明智的帝王并不是在年龄上机械地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和本人的能力,该用老则用老,该用年轻人则敢于大胆起用年轻人。
  八、搭建平台,给人才创造脱颖而出的机遇木材的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人才的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明智的帝王总是根据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为人才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一是在人才未显之时,给人才创造一个脱颖而出的机遇,搭造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人才脱颖而出,一展才华。战国时期的平原君赵胜如果不是给毛遂提供一个参与说服楚王结盟的机遇,恐怕毛遂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同时也没有赵楚联盟,赵国获救。齐宣王更聪明,他为了聚集人才,在国都的西门外建造一座大学堂,专门接纳往来的学者,不分国籍,只要是有真才实学,一律赐为上大夫,根据才学给予任用。这座大学堂最兴盛时,达数千人,造成了一个人才呈集束型涌现的局面。
  二是根据其才艺大小安排恰当的岗位,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因为人才总是不甘寂寞的,他不甘无所事事,终老黄泉,在他的有生之年,总想干出一番事业来。如果在你这里不能发挥作用,他就要到别处去展其才华。就象开始刘邦不重用韩信,韩信逃跑一样,多亏了萧何月下追韩信,才不使刘邦失去一大才。
  三是当人才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给人才创造一个宽松适宜的工作环境。充分信任支持人才的工作,放手而不挚肘,让人才大胆工作。就象齐景公支持穰苴一样,如果齐景公感情用事,杀了穰苴替他的宠臣报仇,那么齐国在晋国和燕国联合起来进攻下,就可能亡国了。特别是对破格上来的人才,更要给予有力的支持。由于破格上来的人才,容易遭人嫉妒和看不起,工作上不予配合,因此要想办法树立破格上来人才的威信,让大家接受他们,扶持帮助他们工作,不然的话,他们有可能半路夭折。商朝的武丁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很巧妙地树立起了傅悦的威信,让人们很快地接受了他。
  九、宽容大度,敢于用自己的对立面作为一个政治家,在选用人方面必须有博大的胸怀,敢于用反对过自己的人,甚至是曾经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人。因为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的对立面一定也是个有能力的人,否则就不可能成为有作为政治家的对立面了。如果抛弃甚至杀掉这些自己的对立面,不但会浪费了有用之才,甚至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还会阻塞了贤路,在社会上造成嫉贤妒能的坏名声。古代有作为的帝王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如果齐桓公杀了射钩的管仲就不可能有齐国春秋第一霸主的位子。刘巴可以说是一贯反对刘备的人。曹操带兵攻打刘备,别人都跟随刘备南下,唯独刘巴却向北投降了曹操。赤壁之战后,刘巴被困在荆州,诸葛亮写信劝他归顺刘备,刘巴依然不肯,又投降了刘璋。刘备和他的手下将领都非常痛恨刘巴。但在攻打刘璋即将破城时,刘备却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杀了刘巴,我就诛他九族。"因为刘备知道刘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后来刘巴果然做了刘备的尚书令。
  魏征为太子李建成的属官时,曾多次劝李建成杀掉李世民,但当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还给了魏征很高的官做,而且非常倚重魏征。辽代的韩德让、春秋的晋襄公、唐朝的李世民、战国的赵胜、三国的刘备、晋朝的王猛、南北朝的梁武帝等一批古代帝王都是这样的人。
  十、用人不疑,放手让人才去工作作为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必须做到用人不疑。用人不疑,一是相信自己选人识人的能力。不相信人才就是不相信自己,因为人才是自己选拔出来的。二是放手让人才去工作,因为人才熟悉自己周围的工作环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发生的一切。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这个道理。三是每一位有才华的人都有可能遭到来自各方面的诽谤和人身攻击,中国历史上多少有才华的人在诋毁和诽谤中倒下了。所以人才需要我们给予保护。
  齐桓公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但会用人才,还会保护人才。他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只要考察好了,就给人才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抵制和排除来自各方面流言蜚语的攻击。
  齐桓公任命管仲为国相后,有一天,竖貂和易牙两个奸佞小人在桓公面前说管仲的坏话。他们两人说:"听说君出令,臣奉令。今天您张口管仲,闭口管仲,百姓怀疑齐国只有管仲,没有您呀!"齐桓公听了马上警觉起来,意识到他们两人在说管仲的坏话,挑拨他与管仲的君臣关系。立刻严肃地说:"我与管仲,就象上身与股肱的关系,有股肱才有其身,有管仲才有其君。你等小人懂得什么!"他们两人吓得赶紧退了出去。他们知道齐桓公这么信任管仲,是无法撼动管仲地位的,从此再也不敢说管仲的坏话了。正是由于有齐桓公的信任和保护,管仲才得以顺利地实施自己的治国之策,使齐国强大起来。假如齐桓公听信了两个小人的谗言,把管仲撤职或者杀了,齐桓公还能当上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吗?
  历史上帝王用人不疑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如:魏文侯不疑乐羊破中山的故事。两军交战,父子对阵,难免不让人担心有私。这时出现一些流言蜚语也是正常的。魏文侯能够透过流言蜚语的迷雾,不移信任之志,让人才大胆施展才华,这是难能可贵的。"信任乐毅报大仇"、"用人专一秦穆公"、"''''''''息壤''''''''之盟释君疑"、"曹操用人不妄疑"、"太宗不疑房玄龄"等故事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当然,用人不疑不等于放任不管,而是一旦发现存心不良的害群之马,只要及时剪除就是了。
  十一、严格考核,加强官吏队伍的管理古代有作为的帝王对官吏的考核是非常严格的,他们建立了一整套的考核管理制度,对不称职的官吏轻则罢官,重则杀头。建立官吏考核制度最早的恐怕要算帝舜了。帝舜每三年对官吏考核一次,三次考核的结果决定官吏的升降和处罚,没有政绩或者出现失误和犯错误的就要受到免职或更加严厉的惩罚。在帝舜的严格管理下,各级官吏工作努力,争先恐后地建功立业。应该说帝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官吏考核和能上能下管理机制的人。
  在官吏考核上最严厉的要属战国时期的齐威王了,齐威王考核官吏注重实绩。有一次齐威王问身边的大臣,太守中谁干的最好,谁干的最差。许多大臣说东阿太守干得最好,即墨太守干得最差。齐威王没有完全相信大臣们的话,而是派人去两地考察。通过考察,情况正好相反。东阿田野荒芜,人民饥寒,民不聊生。而即墨田野开辟,人民富足,官清吏廉,社会稳定祥和。为了惩罚不干实事,弄虚作假,行贿受贿的官吏,齐威王把东阿太守和身边拿了好处替东阿太守说话的大臣给烹了。同时对即墨太守进行了奖励,加封他万户。齐威王的做法虽然过于严厉了点,但对于那些贪官污吏如果不严厉惩处,就不能刹住贪污腐化、弄虚作假之风。
  武则天对官吏的管理办法是:一方面采取试官制,大量安排官吏;另一方面对官吏严格考核,经过一段试用,对不称职的罢免,有的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甚至被处死。当然,武则天对官吏的严格管理,不仅是为了建立一支好的官吏队伍,还有为了巩固她自己统治的需要。
  古代帝王在官吏队伍考核管理上做得比较好的,应该算清朝顺治皇帝了。顺治皇帝亲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肃吏治,严惩贪官。他总结了明朝灭亡的教训,提出了"要想治理好国家,首先要治理好官吏队伍,建立一支廉洁勤政的官吏队伍"的观点。顺治八年十二月,有一次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就向吏部下了四道圣旨,斥责各级官吏剥削民财,贪污成风,而吏部、总督、巡抚对下面的贪官污吏不闻不问,姑息养奸。他命令吏部、总督、巡抚对下面严加甄别,有德有才的继续留职,不识文字,能力平庸,不勤不廉的立即罢免,有罪的还要治罪,同时还派出权力极大的监察御史巡查各地。顺治九年出台了审计制度,即从中央部院一级的官吏开始,每六年对各级官吏进行一次审计稽查。顺治十一年,又实行"大计天下",对各级官吏普遍进行一次甄别,并规定以后每三年举行一次。这年大计天下,各级官吏不能胜任而被革职和降级使用的960多人。为了督察官吏,提高各级御史的办事效率,顺治皇帝亲自主持建章建制工作,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和奖罚条例,如:"违限处分例"、"议覆本章时限"等条例。对工作中推诿扯皮、久拖不办、超过规定时限的严惩不贷。顺治皇帝严格管理官吏队伍的做法,为清朝以后几代皇帝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在严格官吏管理制度上,明朝思宗做的就过分了,使事物走向了反面。当时,明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内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外有清朝的不断入侵。思宗很想有所作为,但他心里存在着急躁情绪,急于求成,总想尽快平息内忧外患的局面。因此,责怪各级官吏不能尽职尽责,动辄就以严刑惩处。凡有错误重一点的被杀,轻一点的被流放,朝中有一半官员成为犯人了。思宗在位十七年,被杀的总督7人,巡抚11人。十七年中宰相换了10多人,兵部尚书换过74人,刑部尚书换过17人,内阁大学士换过50多人,思宗实行严刑峻法的结果,使官员畏罪饰非,不肯尽职。因为一个官员干事越多,出的错就可能越多,出错就要受到严惩,甚至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谁还敢干事呢?最后,适得其反,官不能干事,将不能带兵,兵不能杀敌,大概这也是明朝灭亡的一条重要原因吧?思宗用过于苛刻的办法管理官吏队伍的教训是深刻的,这是历史上一个教训。
  十二、奖惩艺术,充分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对属下进行奖励和惩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和艺术。用的好可以大大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用的不好也会挫伤属下的积极性,影响事业的发展。
  奖惩最重要的是公平。有一次李渊因为打了胜仗,召开庆功会进行表彰军功。在评议军功时,有人提出部队里有主人有奴隶应该有所区别。李渊说:"两军交战,刀枪弓箭不分贫富贵贱,为什么我们评议军功要分贫富贵贱呢?评议军功必须一视同仁,不分主奴,论功行赏。"命令一下,全军上下无不欢腾雀跃。军中地位高贵的人说,我们作战一定要勇敢,不然的话,照样不能受奖升职;地位低下的人说,我们只要好好干,英勇杀敌,一样可以受奖封官。从此,全军将士团结一心,勇敢作战,所向披靡,经过几年的奋战,终于推翻了隋朝,扫平了群雄,建立了唐朝。
  唐太宗更懂得奖惩公平的重要性。有一次,唐太宗当着众大臣的面封赏长孙无忌等一批有功之臣,他的叔叔淮安王李神通和他原属下的一些人不服,受到了他的严肃批评。
  同时奖惩分明也非常重要。有功则奖,有过则罚。诸葛亮深喑奖惩之道。街亭一战,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告诫,失去了街亭,使诸葛亮伐魏的整个战役归于失败。战后,诸葛亮经过调查,明确了责任,杀了马谡,提拔了马谡的副将王平。
  奖惩反用也是一门艺术。曹操重赏错谏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一次,曹操就北征乌桓事征求文武大臣的意见,有些人给他泼了一瓢冷水,说乌桓地处塞北,劳师远行,如果荆州刘表趁机袭击许昌,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忧。说得曹操没了主意,后来郭嘉支持他的意见,才坚定了北伐乌桓的决心,并取得了胜利。凯旋之日,曹操在庆功宴上不但没有责罚那些谏阻出征乌桓的人,反而重重奖赏了他们。曹操和颜悦色的说:"这次出兵虽然一举成功,但不能以常规去看待。为了军中的粮食供应,被迫杀了许多战马,纯属是侥幸取胜啊!诸位谏阻北征,确是万全之策,是为国家考虑的,理应受到奖赏。今后诸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希望继续直言,不必多虑。"众文武大臣看到这种场景,心悦诚服,感动万分,对曹操的博大胸怀,超人气度更加敬佩。醉翁之意不在酒,这里曹操奖励错谏人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防止阻塞今后的言路。
  有时还可以把奖惩艺术作为一种暂时利用的手段。这里有两个例子。一个是利用"小人"定人心。重耳流亡在外多年,后来在秦国的帮助下,返回晋国继承了王位,开始政局不稳,人心惶惶。那些没有跟随重耳逃难和过去跟重耳作对的大臣,更是胆战心惊,不知国君要怎么处置他们。一些大臣做好了造反的准备,一场内乱即将发生,形势非常危急。这天,有人报告说头须求见。晋文公破口大骂说:"让他滚蛋,不然我就剥他的皮,抽他的筋!"原来这个头须就是在他最危难的时候卷走东西的那个人。每当提起头须,晋文公都恨得咬牙切齿。头须对晋文公说:"如今国内旧臣,人心慌慌,不知大王要怎么处置他们,日久恐怕要生内乱。我从前卷走了您的财物,您对我恨之入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现在大王如果还能任我为御手,为您赶车,以出访为名,四处一转,让大家都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您都能重新任用,他们就会体察出您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自然也就安心归顺您了。这就可以免除一场大乱。"晋文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照着做了,果然那些旧臣见到晋文公连头须这样没良心的人都能得到宽恕,我们自然更能得到谅解了,也就消除了顾虑,避免一场内乱的发生。
  在奖惩上,也有由于奖惩不当给事业造成很大损失的反面教训。汉文帝赏太轻,罚太重,一些能干的大臣不是被杀就是入狱,没有人敢干事。因为干事越多,出错越多。魏尚只不过是上交首级的数字比上报的数字少了6颗,就被逮捕下狱。
  春秋时期。楚国赏赐太滥,刑罚苛刻。赏赐太滥,有功无功、好人坏人都可以得到赏赐,那样就会伤了好人心,谁还愿意卖命呢?刑罚苛刻,就会伤及好人,况且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谁没个毛病呢?刑罚苛刻,弄得人人自危,弄不好就要掉脑袋,谁还敢呆在楚国呢?而晋国国君礼贤下士,宽厚待人,因此,楚国的好多人才跑到晋国去了。楚才晋用的教训是深刻的。
  十三、制度建设,加强官吏队伍管理的规范性我国古代还非常重视官吏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制度建设。一些明智的帝王深知,建立一支好的官吏队伍,仅靠明君贤相的个人作用是不够的,明君贤相是靠不住的,靠的住的还是制度。因此,历史上一些有作为的帝王注重官吏管理的制度建设。汉武帝称帝以后,深感旧的选官制度弊病之大,大胆对旧的选官制度进行了改革。从选拔、考察、奖惩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全新的官吏管理制度,对推进汉朝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汉末年的著名丞相薛宣,以知人善任而著称,在任丞相期间,有意识地实行了官吏交流制度。晋武帝针对机构重叠、官吏队伍臃肿、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以精简职能为中心,对机构和官吏队伍进行了精简,其作法对我们今天机构改革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梁武帝萧衍是我国南朝历史上在位最久的一位皇帝。他称帝后,首先对当时的官吏选拔的"九品中正制"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不拘一格、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制度,致使南朝出现了自魏晋以来从末有过的兴旺局面。至于官吏管理工作的试用制、回避制、荐人失察追究制等制度,我国历史上都有比较成熟的制度。
  历史上也有不重视官吏管理的制度建设而差点造成国破家亡的教训。唐朝李隆基早期的用人还是任人唯贤的,选拔任用了一批忠臣贤相,但到了后期,因为宠爱杨贵妃走了任人唯亲的道路上去了。追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建立一个好的用人制度。因为帝王的思想认识是可以变化的,可以变好,也可变坏,因此,制度建设是搞好官吏管理的根本保证。
  历史上在官吏管理制度建设上的正反两方面经验,为我们现在改革干部管理体制,加强干部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古代选人用人的艺术还有许多方面值得总结。如有的注重官吏的文化学习,有的讲究领导班子的组合互补,有的在决策中注意广泛听取意见等等。由于这方面的事例搜集的较少,不在一一概括了。读者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自会有所领悟。以上是我自己在研究古代选用人才方面的一点体会,提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历史,是为了从历史上汲取营养和教训,做好我们现在的事情。学习古代选才、用才、爱才、聚才的做法,是为了借鉴古代的经验和教训,做好我们今天的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爱护人才和聚集人才的工作,以应对入世后的人才挑战,发展我们自己的各项事业。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解读此书,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尊重历史、尊重当时的时代背景,把古代选用人才的做法,作为我们今天在选用人才的实际工作中参考和借鉴,千万不要照抄照搬,否则就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1齐梁二王论财宝
  对于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什么是最宝贵的东西?资金、技术、项目固然重要,但更宝贵的是人才。没有人才,再雄厚的资金、再高精尖的技术、再好的项目也难以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弄不好还可能付之东流。世界上500强企业没有一个不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才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发展之宝。对于什么是宝贵的东西,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见仁见智的结果却大不相同,我们今人要引以为鉴。
  有一次,齐威王和梁惠王两个人论宝。梁惠王问:"你们国家有宝物吗?"齐威王说:"没有。"梁惠王得意地说:"我们这样的小国,还有一寸来大能照十二辆车子的宝珠十枚呢?怎么你们这样的大国却没有呢?"齐威王说:"我们的宝物与你们的不同。"梁惠王不解地问:"怎么不同?"齐威王说:"你们以珠宝为宝,我们以人才为宝。我们有檀子大将,守卫南城,楚国不敢进犯,周边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贡;我们有盼子大臣,守卫高唐,赵国人在城门跪下,请求归附者七千余家;我还有种首大臣,让他负责社会治安,他把社会治理的安定和谐,路不拾遗。我们还有很多这样的大臣,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光照千里,岂只照十二辆车子!"梁惠王听完齐威王的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是啊,梁惠王以珠宝为宝,他的国家永远是个小国,壮大不了;齐威王以人才为宝,齐国为断发展壮大,成为当时的一个霸主。
 2戎失由余国灭亡
  人才重要不重要?重要。重要到什么地步?重要到一个人才可以兴邦,也可以丧邦。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拥有了人才就会兴旺发达,失去了人才就会衰退甚至灭亡。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就有过这方面真实的故事。历史上秦穆公以求贤若渴的精神,不择手段地把西戎的由余挖过来,致使西戎由此灭亡。
  春秋战国时期。一次,一个叫由余的西戎使者出使秦国,秦穆公陪同由余参观游览了王室园林。这个园林是秦穆公花了许多钱建起来的。青山绿水,花树掩映,庭台楼榭,相映成趣,确实很美。秦穆公与由余登上园中的一个高台,大夸园林之美。由余说:"您造这么豪华的园林是让人享乐呢?还是让鬼享乐呢?让人享乐劳民,让鬼享乐劳神。秦穆公觉得他说出话来出人意料,而且很有哲理,觉得他是个人才。从园林回来,秦穆公对百里奚提起了西戎使者由余,说他很有才华。百里奚说:"他原是晋国的大贤,晋国不用才到了西戎,我也久闻他的大名。"秦穆公忧心忡忡的说:"我听说,邻国有贤人,敌国之忧啊。今天由余这样的人才被西戎所用,终将是秦国的大患,有什么办法把他弄过来呢?"百里奚说:"这样吧,内史寥多有奇谋,我们跟他商量一下。"于是秦穆公和百里奚找到了内使寥多,问他有什么好办法,把由余弄过来。寥多想了想,说:"这好办,西戎地处蛮荒之地,他们的国君没有听过中国的音乐和看过中国的歌舞,您送给他们一些能歌善舞的美女试试,以夺其志。然后留住由余不让他按期回国,使他们政事废弛,君臣相疑。这样,整个一个国家都能取,何况一个由余呢?"秦穆公说:"好主意。"于是,一面选拔了能歌善舞的六名美女,偷偷地派人送给西戎国君,西戎国君赤斑非常高兴,日听音乐,夜戏美女,遂逐渐荒废了政事。一面又想方设法留住由余,让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等人轮流陪同由余玩乐,就是不安排他回国,由余也没有办法。
  由余在秦国滞留了一年多才被放回国。西戎国主责备他回来的太晚了。由余说:"我日夜求归,秦君就是不放,不给我开通行证,我有什么办法?"戎君怀疑他有二心,遂逐渐疏远了他。由余见戎君整天沉溺于美色和音乐,不理朝政,不免苦口进谏。戎君不但不听他的反而还要杀他。秦穆公派人打探到这个消息后,密召由余归秦。由余没有办法,只好归顺了秦国。由余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被秦穆公任命为亚卿,也就是副国相。与蹇叔、百里奚共同处理国事。由余遂献伐戎之策,秦国大军轻车熟路,很快就灭掉了西戎。其他诸戎听说秦国灭了赤斑,非常害怕,都相继投降了秦国。从此秦国统一了我国西北地区,逐渐强大起来。后人读了这段历史,写了一首诗:虞违百里终成虏,戎失由余亦丧邦;毕竟贤才能治国,请看齐侯与秦强。
  注:虞违百里终成虏,指的是虞国不听百里奚的劝告,借道给韩国,最后韩国灭掉虢国回头顺便把虞国也给灭了的故事。
 3重用外臣成霸业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而人才是劳动力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力的流动性很差,流动渠道单一,流速缓慢,特别是劳动力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反而最具有惰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推动生产力快速健康发展,首先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人才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市场化,揽人才于国际市场。我们古代有作为的君主在用人上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有利于霸业的实现。在这个理由之下,不管是哪国的臣子,只要是对我建立霸业有利,就委以重任。历史上重视人才的君主是很多的。
  战国时期。魏国大梁城里有个人叫范睢,有谈天说地之才,安邦治国之能。想让魏王封他个官,因家贫不能见到魏王,只得先投在中大夫须贾的门下,被用作家臣。
  当年齐国的齐湣王无道,燕国大将乐毅曾纠合魏国等四国讨伐齐国。后来齐国大将田单破燕复齐,齐襄王法章即位,魏王恐怕齐国报复,使须贾出使齐国重新修好。须贾让范睢同行。齐襄王问须贾:"昔年我国与魏国本是友好之国,燕国残灭我国,魏国却积极参与,亡国之仇,切齿痛心,今天你们又来花言巧语欺骗寡人吗?魏国反复无常,怎么让人相信呢?"须贾是个庸才,笨嘴拙腮,答不上来。范睢在旁从容代答说:"大王之言差矣!想当年我们两国共同讨伐宋国,说好了事成之后要平分宋国,但是齐国背约,尽收其地,反而侵略我国,是你们齐国先失信于我国啊。燕国强大,挟迫我们攻打齐国,不敢不从,又不是我们一个国家。今天您英武盖世,报仇雪耻,光大齐国。我君以为齐国必当重新崛起,所以派大臣须贾来修旧好。大王不知自责,但知责人,是何道理?"齐襄王听后愕然发愣,站起身来称谢说:"是我说错了。"然后问须贾这位是何人。须贾告诉齐襄王是他的一个家臣。齐王看了范睢良久,送须贾回公馆。然后使人背地里告诉范睢,我王仰慕先生之才,想留下您以客卿相待。范睢推辞说:"臣与使者一同出来,不一同回去,是不讲信义,不讲信义怎么能做人呢?"齐王特别喜欢范睢,派人送去了十斤黄金,还有牛和酒,范睢经过再三推辞,把黄金给退回去了,把牛和酒收下了。有人报告须贾,须贾问范睢:"齐王为啥要送你许多东西呢?"范睢说:"不知道,可能是认为我在您身边,敬慕您吧?"须贾说:"敬慕我,为什么不送给我东西,却送给你东西呢?"范睢说:"齐王先曾让人告诉我,要留下我为客卿,我不同意,臣认为那会失信,岂敢有私啊。"须贾却更加怀疑了。
  回到魏国,须贾就把齐王欲留下范睢为客卿,又赐黄金、牛酒的事告诉了魏王。魏王大怒,认为范睢为齐国提供了情报,让狱卒当众把范睢打得遍体鳞伤,昏死过去。魏王以为范睢死了,让人把他抬到厕所里,往他身上撒尿。范睢醒过来后,偷偷一看,只见一个小卒看守着他,就买通了小卒让把他送回家。小卒告诉他:"魏王以为您真的死了,准备把您扔到荒郊野外,让野兽把您吃了,您装死然后我再把你送回家。"这样范睢通过装死才死里逃生。回到家里,范睢改名张禄,藏在朋友郑安平家养伤,养好伤后,隐藏在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过了半年,秦国的外交官王稽奉秦昭襄王之命,出使魏国,住在公馆。郑安平扮作公馆的工作人员,服侍王稽。郑安平应对敏捷,王稽非常喜欢他。王稽私下问他:"你知道你们国内有没有能当大官的人才啊?"郑安平说:"有啊。有一个人叫范睢,其人乃是智谋之士,魏王却把他打死了。"王稽说:"此人我们国君知道,确是个大贤,我君很仰慕他,可惜没到我们秦国,如到我们秦国就可以大展其才了。"郑安平说:"我村有一个叫张禄的,其才智不在范睢之下,您想见他吗?"王稽说:"即有此人何不召来一会?"郑安平说:"此人仇家就在朝中,若没仇家,早在国中做官了,等不到今天,所以白天不敢来。"王稽说:"晚上来也行,我等着他。"到了晚上,郑安平让张禄扮作公馆的服务人员,来见王稽。王稽简单问了一些天下大势,范睢说的头头是道,如在眼前一样。王稽高兴地说:"我知道先生是个非常之人,愿意跟我到秦国去吗?"范睢说:"臣张禄有仇人在魏国,不能在魏国呆下去,若能到秦国去,实在是我的心愿啊。"于是范睢与郑安平被王稽悄悄地带到了秦国。
  王稽回到了秦国,向秦王复完命,并报告说:"魏国有一个张禄先生,智谋出众,天下奇才,与臣言秦国之势危如累卵,他有奇策安之。但是要求一定要与您面谈,我把他带来了。"秦王说:"有好多说客往往都是爱说大话,你就先让他在客店住下吧。"于是范睢在一小客店住下了,秦王一年多也没召见他。
  忽然有一天,范睢听说秦国的相国穰侯准备出征齐国。范睢认为齐国也没有进犯秦国,而且秦齐之间还隔着魏国和韩国,伐齐国胜败对秦国都没有什么好处,而相国穰侯伐齐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于是范睢就给秦王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我是魏国的张禄,有事向您报告:我听说明主治政,有功者赏,有能者官;功劳大者俸禄也厚,才能高者地位就尊。所以,对无能者不敢滥任职位,而对有能者也不会遗弃。现在,我待命一年有余,如果认为我有用,请您抽出一点时间听听我的意见。如果认为我没用,也没有必要再留我。
  秦王早把范睢给忘了,见到这封书信才想起他,心想这两天我也没啥事,何不听听他的话呢?立刻使人用车请范睢在离宫相见。秦王未到,范睢先到,见秦王的车过来,假装不知道,故意在前面挡道。宦官赶他说:"秦王来了,赶紧让开。"范睢故意说:"我只道知秦国有太后和穰侯啊,不知道还有君王呢!"于是只管前行。正在争嚷之间,秦王随后到了,问怎么回事。宦官把刚才范睢的话告诉了秦王。秦王听了没生气,把范睢迎入内宫,待以上宾之礼。然后秦王摒退左右,长跪不起,说:"先生何以教寡人?"范睢只是唯唯喏喏,不说什么。一连问了三次,范睢还是不说。秦王说:"是先生不愿意教寡人呢?还是寡人不值得教悔呢?"范瞧说:"不是因为别的原因。昔年吕尚钓于渭水之滨,及遇文王,一言而拜为尚父,遂用其谋,灭商而有天下。箕子和比干身为贵戚,尽言极谏,商纣不听,把他们两个人或奴或诛,商遂灭亡。此无别的原因,只在信任与不信任上。吕尚虽疏,文王信任,故王业归于周,而吕尚也被封侯,传之后世。箕子和比干虽是纣王的亲戚,但是纣王不信任他们,故仍不免于或死或辱,而无救于国。今我是客臣,在秦国没有任何亲戚朋友,而所欲言者皆为国家兴亡之大计,并关系君王的骨肉之情。不深言,则无济于事;欲深言,则箕子和比干之祸随于身后。所以您再三问我而不敢答,是因为不知道您信任不信任我啊。"秦王又跪下说:"先生说的哪里话啊!寡人慕先生大才,故摒去左右,专意听教。什么事您都可以说,上及太后,下及大臣,愿先生尽言无隐。"秦王这句话是因为听见宦官告诉他,只听说有太后和穰侯,没听说有君王,心中疑惑,真心实意地要请教一番。而这边范睢犹恐见面之时,语不投机,便绝了进言之路,况且左右窃听者多,万一传了出去,会有不测之祸,所以先说些题外的话以作引煤之火。听了秦王这一席话,知道秦王是真心求教,遂下拜说:"大王让臣尽言,臣敢不尽言?"秦王赶紧答拜,然后就座。范睢说:"秦地之险,天下莫及;其甲兵之强,天下莫敌。如今霸王之业不成,这都是大臣谋略不对啊。"秦王侧过身来虚心地问:"请您说说大臣的计策有何失误的地方?"范瞧说:"臣听说相国穰侯将越过韩魏而攻齐,其计差矣。齐距秦国甚远,有韩魏在中间隔着,出兵少了,则不足以攻齐;出兵多了,则先把秦国给害了。当年魏国越过赵国而伐中山国,虽然把中山国给灭了,却被赵国得去了。为什么?因为中山离赵国近而离魏国远啊。今如伐齐而不克,为秦大辱;即使伐秦而克,徒以资韩、魏,于秦何利?为大王计,莫如远交而近攻。远交,以离间各国;近攻,以扩我之地。自近而远,如蚕食叶,天下不难兼并啊。"秦王又问:"怎么才能做到远交近攻呢?"范睢说:"远交,莫如齐楚;近攻,莫如韩魏。既得韩魏,齐楚焉能独存?"秦王鼓掌称善,即拜范睢为客卿。用其计,东伐韩魏,取消了进攻齐国的计划。
  魏冉与白起,一相一将,共事日久,范睢骤然得宠,都有不悦之意,总想找机会陷害范睢。范睢知道已经取得了秦王的信任,一天摒去左右,对秦王说:"臣蒙大王信任,虽粉身碎骨,无以为酬。虽然臣有安秦之计,尚未敢完全跟您说啊。"秦王下跪说:"寡人以国托于先生,您还有什么可保留的呢?"范睢说:"臣以前居山东时,听说但有孟尝君,不闻有齐王;听说秦有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不闻有秦王。您是一国之君,生杀予夺,他人不能擅专。今太后恃国母之尊,干政四十余年;穰侯是秦国的相国,与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互相勾结,自立门户,生杀自由,私家之富,十倍于您。大王拱手而享其空名,您不感到危险吗?当年崔杼擅权齐国,遂弑庄公;李克擅权赵国,终残主父。今穰侯内仗太后之势,外窃大王之威,用兵则诸侯震恐,解甲则列国感恩。广置耳目,布王左右,臣见您被架空已不是一天了。恐怕千秋万岁之后,有秦国者不是您的子孙了。"秦王听了这一番话后,不觉毛骨悚然,再拜而谢,说:"先生所教,实乃肺腑至言,寡人恨听说的太晚了。"第二天,秦王便收了穰侯魏冉之印,又驱逐了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三家,把太后安置在深宫,不许再干涉朝政,任范瞧为相国。后来范瞧告诉他实情,他不叫张禄,而叫范睢。就是当年随须贾出使齐国的范睢。范睢在辅佐秦王的日子里,为秦国的强大立下了丰功伟绩。
 4三说孝公取相印
  鸿雁冲天,全凭羽翼为资;事业发展,全靠人才相辅。面对国际上综合国力的竞争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否则很难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就要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广招人才。在资本、项目和人才三个方面,实际上人才比进资本项目更重要。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再多的资本再好的项目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引进人才,开发人力资源,就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只要是人才,能为我们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不管他是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都可以招聘进来,为我所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我们历史上秦孝公广招于下贤才的做法。
  战国时期。当时天下虽然诸侯纷争,国家林立,但是天下大国却只有七个,即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地广兵强大略相当。其它国家非小即衰,不足为论。自齐威王称霸,楚、魏、韩、赵、燕五国皆在齐国之下,共同推齐国为盟主。只有秦国因为在西戎,被各国瞧不起,没有与其建立同盟关系。当时秦国不甚强大,对此也无可奈何。秦献公去世,其子秦孝公即位。秦孝公以秦国不能列于中原各国之中,得不到中原各国应有的尊重为耻。于是下令招贤。招贤令中说:"各位群臣,有能出奇计使秦国强大者,不论是谁,授以高官,封以大邑。"当时卫国有个人叫公孙鞅,二十多岁,原来是卫侯的一个支庶,即远房本家。平时喜欢研究法律,对法学有很深的造诣。因见卫国弱小,不足以施展才华,于是到了魏国,投在了相国公孙座的门下。公孙座知道公孙鞅很有才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提拔他为中庶子,也就是相国下面的一个属官。公孙座每有大事,必与他商量,公孙鞅谋无不中。公孙座非常器重他,准备推荐他担任更大的官职。可惜还未来得及向魏惠王推荐就病倒了。魏惠王亲往问候,见公孙座病势沉重,垂泪问公孙座说:"您有病,一旦不起,我将托国于何人呢?"公孙座说:"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轻,实是当世奇才,让他担任相国,胜我十倍啊!"魏惠王沉默不语。公孙座说:"您要是不想用他,就杀了他,千万不要让他离开魏国,否则被他国所用,后果不堪设想,必为魏害。"魏惠王说:"我知道了。"在回来的路上,魏惠王叹口气说:"公孙座病的真是不轻,让我托国于公孙鞅,又说不用则杀了他,公孙鞅小小年纪有什么才能,岂不是昏愦之语吗?"魏惠王走了以后,公孙座把公孙鞅叫到床前,说:"刚才我向惠王推荐你代我相国之职,惠王不同意。我又说,若不用则杀之,惠王答应一声就走了。我向来是先君而后友,先公而后私。所以先告诉君,后告诉你,你赶快离开魏国,以免遭杀身之祸。"公孙鞅说:"惠王不听您的话用我,又怎么能听您的话而杀我呢?"所以公孙鞅没有离开魏国。大夫公子拗与公孙鞅关系好,又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魏惠王还是嫌他太年轻了,没有用他,但也没有杀他。
  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招贤,遂离开魏国到了秦国。求见秦孝公手下的一个宠臣叫景监。景监与他讨论国事,知道他是一个奇才,就把他推荐给了秦孝公。秦孝公召见他,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公孙鞅历举伏羲、神农、尧、舜如何治理天下来对答,还没有说完,秦孝公就睡着了,公孙鞅只好退下。第二天,景监入见,秦孝公责备他说:"你推荐的人是个狂人,只会夸夸其谈,其言迂腐无用。"退朝后,景监瞒怨公孙鞅说:"我推荐你见孝公,你为什么竟说些不着边际的迂腐之言呢?惹得孝公不高兴。"公孙鞅说:"我的意思是让孝公行帝业之道,君不懂我意思,愿再求一见而说之。"景监说:"君不高兴,不到五日后不能再说。"过了五日,景监又跟秦孝公说:"那天公孙鞅的话没说完,请您再听一次吧。"秦孝公又召见了一次公孙鞅。这回公孙鞅似乎吸取了一点上次的教训,不说伏羲、神农等了,而是向秦孝公陈述夏禹如何画土定赋、汤武如何顺天应时等事。秦孝公说:"您真是博闻强记啊,但是古今情况不一样,您说的话不适用于现在实际。您先回去休息吧。"就这样又把公孙鞅给哄了出来。景监在外面等着,见公孙鞅退了出来,迎上去问:"这回怎么样啊?"公孙鞅说:"我说以王道,还是不适合君意,让我退出来了。"景监说:"人主得士而用,如猎人治狩猎的工具,为的是逮住猎物,岂能舍眼前之功,而远学什么帝王之道啊?这回先生是彻底没希望了。"公孙鞅说:"以前我未察君意,恐怕孝公志高而我言卑,故且试探一番。今我知道君王的意思了,若让我再见一次孝公,不怕不用我。"景监说:"先生两次不合君意,我还敢饶舌以触君之怒吗?"第二天,景监入朝谢罪,不敢再提推荐公孙鞅之事。景监下朝回家,公孙鞅问:"您跟孝公说了吗?我还想再陈述一次。"景监说:"没有。"公孙鞅说:"可惜,君王徒下招贤令,而不能用才,我将到别的国家去试试。"景监问:"先生准备去哪国呢?"公孙鞅说:"其他六国,我就不信没有一个识贤之主。"景监还真怕公孙鞅为别国所用,赶紧说:"先生从容再等五日,过了五日我再去说说试试。"又过五日,景监去见秦孝公,孝公正在饮酒,忽然窗外一只鸿雁飞过眼前,遂停杯而叹。景监问:"君目视飞鸿而叹,为什么?"秦孝公感慨地说:"昔齐桓公有言,吾得仲父,犹如飞鸿有翼啊。今我下求贤令已有几个月了,竟然没有一个奇才到来,譬如鸿雁,徒有冲天之志,而无羽翼之资啊,所以我慨叹。"景监趁机进谏说:"臣的客人自言有帝王霸三术,以前向您述说的是帝王之道,您认为迂阔难用,今有霸术之道,希望您抽出时间再听一次试试。"秦孝公听说霸术二字,正中其怀,认为霸术对我还差不多,试想我连霸主的地位还没有达到,求什么帝王之道啊。于是立即召见公孙鞅。公孙鞅入见,秦孝公问:"您既然有霸主之术,为何不早赐教于我呢?"公孙鞅说:"不是我不愿意向您说,而是因为霸主之术与帝王之术不同。帝王之术在于顺民情,而霸主之术在于逆民情。"秦孝公一听勃然大怒,按剑而立,说:"霸主之术难道必须要逆民情吗?"公孙鞅不慌不忙地说:"琴瑟不协调,必须改弦更张;政治该改革不改革,天下也不会大治。普通民众拘泥于目前之安,不顾百世之利,事成之后可以同乐,事情开始之时却很难与之共同谋划实施。如管仲做了齐国之相后,用治军的方法治政,把国家分为二十一个乡,使工商士农四民各守其业,尽改齐国之旧制,这是普通百姓开始愿意干的吗?等到政治改革成功,国内大治,民富国强,外敌畏服,君享其名,民享其利,然后才知仲父乃是天下奇才啊。"秦孝公说:"您如果真有仲父之术,我能不听您的吗?但不知您有什么治国之术?"公孙鞅说:"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欲富国,须先发展生产;欲强兵,必须奖励战士。诱之以利而后民之所趋;胁之以重罚,而后民之所畏。赏罚必信,政令必行。如此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国不富强的呢?"这回说到秦孝公的心眼里去了,高兴说:"太好了。此术我能实行。"公孙鞅说:"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用之不专不行;用之专而惑于人言,三心二意也不行。"秦孝公说:"您说的太对了,请您接着说下去。"这时公孙鞅请回去。秦孝公说:"我正想详细地听您说说治国之术呢,您为何要走了?"公孙鞅说:"请您熟思三日,主意已决,然后我才敢详细地跟您说。"公孙鞅出朝,景监又埋怨他说:"孝公对你说的非常满意,正在兴头上,为何不趁此机会说出来,又让君熟思什么三日,这不是让君着急吗?"公孙鞅说:"我看君意不够坚定,不如此,恐怕中途变卦啊。"第二天,秦孝公就让景监去召公孙鞅。公孙鞅谢绝说:"臣与君说的是三天后,不到三天不敢见。"景监劝公孙鞅赶紧去见孝公,不要扫了孝公的兴。公孙鞅说:"我与君约好三天,如果开始我就失信,以后何以取信于君啊?"景监听了很有道理,认为公孙鞅考虑问题周到,更加佩服公孙鞅了。到了第三天,秦孝公迫不及待地使人用车来接公孙鞅入宫。公孙鞅入宫后,秦孝公赶紧赐座请教,其意甚切甚诚。公孙鞅于是详细地陈述了应当如何改革秦朝政治的思路。君臣一问一答,一连三日三夜,秦孝公全无倦意,遂拜公孙鞅为左庶长,就是国相。并遍告群臣:"今后国政悉听左庶长实施,有违令者,与抗旨同罪。"群臣无不肃然。
  公孙鞅于是详细制定了变法改革的条款,并将条款呈报秦孝公审定。秦孝公审定后,担心公布之后人们不相信,不能实施。公孙鞅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人取一根一丈来长的大木头,立于城南,并发布通告说,有谁能把此木搬到北门去,赏金十两。百姓围观的人很多,人山人海,但没有一个人搬。大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哪有搬一根木头就给十两金子的?公孙軮说:"没有人肯搬,莫非是嫌赏金少,增加到五十两。"众人更加怀疑了。这时,有一个人走出来,说:"秦法素无重赏,今忽有此令,必有原因,纵然不得五十两黄金,难道还没有一点薄赏吗?"遂搬起木头向北门走去,众人尾随到了北门。军吏告诉了公孙鞅。公孙鞅把这个人召到面前,当着众人的面,嘉奖他说:"你真是个好良民啊,能听从国家法令。"说着让人赏给他五十两金子。街上的人互相传说,说新庶长令出必行,今后可一定要遵守法令,都互相叮咛,互相告戒。第二天,公孙鞅将新法颁布,人们看了,没有不吐舌头的。
  公孙鞅的变法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定都咸阳;二是建县。把境内所有村镇合并若干个县,每县设县令、县丞各一人,负责县域内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不称职者,分情节轻重给予治罪;三是奖励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四是定赋。即合理确定各种税赋;五是富民。制定富民政策,男耕女织,粮帛多者为良民,免其一家徭役。因懒惰致贫者,全家没收为官奴,逼迫懒人干活。谁家把灰撒在道上,以惰农论处。对从商者则征税重于务农者。一家有两个儿子,必须分家另过,各出丁钱。不分家者,一人出两份丁钱;六是鼓励英勇作战,晋升官职以军功大小而论。军功多者授予上爵,所用东西和服饰任其华美不禁;无功者,不管多富,只准穿粗布衣服,乘牛车。宗室和贵族以军功多少为标准,战而无功,削其贵族属籍,罚为庶民。凡有私下争斗者,不论谁是谁非,一并斩首;七是禁止犯罪行为。五家为保,十家相连,互相监督。一家有过,九家共同举报。私藏犯人者,与犯人同罪。宾馆饭店留宿客人,必须验看证明身份的凭证,无凭证者,一律不准留宿;八是重令。政令即出,不问贵贱尊卑都要遵行。有不遵行的,一律判罚死罪。应该说公孙鞅的变法改革是苛刻了点,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针对了当时秦国社会弊病的。有些条款虽然苛刻些,但也是矫枉过正的需要。
  新法一出,百姓议论纷纷,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公孙鞅让军吏把说好的人和说不好的人都拘来。责备他们说:"你们见到政令,只管遵照执行就行了,有什么可议论的。说不好的是阻碍政令实行的人;说好的是讨好政令的人,两者都不是良民。"于是把这些人都发配到边疆去了。朝中大夫有议论新法的,罢为庶民。于是人们再也不敢对新法指东道西了,从此新法推行的很顺利。由于公孙鞅严厉推行新法,没过几年,秦国就开始强大起来。国库充足,路不拾遗,国无盗贼,百姓勇于为国而战,不敢私斗。一时秦国富强,天下各国没有比得上的。周朝天子周显王册封秦国为伯,于是各诸侯国皆上书称贺。
  这时魏惠王听说秦国强大起来皆是因为重用公孙鞅的结果,后悔不迭,叹了一口气,说:"悔不听公叔座之言啊?"秦孝公为了表彰公孙鞅的功绩,把秦国的商地封给公孙鞅。因此,后人也称公孙鞅为商鞅。
  5成功之道在用人
  作为领导者,不一定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但要懂得领导知识,特别是用人知识,用人知识越精通越好。刘邦是个不爱看书不会武艺的市井之人,但他精通用人之术,最后夺取了天下。项羽出身于官宦之家,知书达礼,武艺高强,但他不会用人,最后只好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的悲剧。历史教训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大汉江山,心情非常高兴。一天,他大晏群臣,在晏会上,他乘着酒兴,问群臣:"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而项羽那么多的军队却失去天下吗?"众大臣七嘴八舌,有的说:"您治军严厉,甚至苛刻;项羽又太讲仁义了。"有的说:"你最大的特点,是有功者赏,有罪者罚;而项羽则是疾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能者疑之。这就是您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的原因。"刘邦笑了,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之所以能夺取天下,主要是因为我善于识人用人。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管理国家,安抚百姓,做好军队的后勤供应工作,我不如萧何;统帅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人中之杰,我能大胆地使用他们;而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我能夺取天下,而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啊。"
  6重用小人国灭亡
  人才治国,小人误国。古往今来,教训颇多。五代时期后梁最后一个皇帝朱友贞,本人不算是个坏皇帝,他为人恭俭,不荒淫暴虐。但他没有知人之明,误用小人,最后还是没有逃脱国破身亡的下场。可见选拔任用人才是多么重要啊!
  有一次他去怀州视察,怀州刺史段明远将自己漂亮的妹妹进献给了朱友贞。由于这层关系,段明远受到了朱友贞的宠信,不久被提拔为上将,负责守卫黄河沿岸。许多大臣知道段明远不是将才,智勇皆无,而且腐化堕落,用他为上将,守卫北方边境肯定要误大事的。可是朱友贞不听劝谏,坚持这一任命。段明远上任后,不去练兵强将,研究军务,而是到处敛财,巴结权贵,吃喝玩乐。他的对手后唐大将郭崇韬都说他临机不能决策,不是个将才,不用担心。
  后唐同光元年冬天,后唐军队击败后梁大将王彦章,败卒逃回大梁,报告朱友贞说王彦章被擒,唐军长驱直进。朱友贞派人让段明远回救,段明远惧怕唐军,不敢前来解围。朱友贞只好召集群臣问计,群臣沉默无言。大臣敬翔说:"您开始用段明远,我们就不同意。这个人贪污腐化,结党营私,而且不是将才,以至于酿成今天这样的大祸。纵有张良、陈平在世也无法挽救亡国之患了。"朱友贞自知理亏,无言以对,只好日夜啼哭,坐以待毙。而那位他亲自提拔起来的段明远,却率领五万多军队投降了后唐。更为可叹的是,段明远见着后梁的旧臣,不但没有愧色,反而洋洋得意,真是对朱友贞任用奸佞小人的一个绝妙讽刺。
 7马皇后以才为宝
  作为一个企业,资本和人才孰轻孰重?有的企业领导者把眼睛只盯在资本上,见物不见人。而明智的企业家则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看的比资本重要。因为他们知道,在当前开放的大环境下,资本可以通过多渠道融资取得,而人才要是流失了就难以找到了。古人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在是资本易得,人才难求。有了人才,没有资本可以有资本;没有人才,有了资本也可能丧失资本。市场上有多少企业因为选人用人不当而使百万资本付之东流,又有多少企业因为选人用人不当而倒闭关张的。因此聪明的企业领导者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宝,非常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历史上马皇后以才为宝的故事就说明了财宝与人才的关系。
  朱元璋攻下元大都之后,从元朝皇宫中获得了大批的珍宝运回首都南京。他的夫人马皇后问:"这是什么东西啊?"朱元璋说:"是国宝。"马皇后说:"既然是国宝为什么元朝没能守住?我看这些不是什么国宝,国君有自己真正的国宝。"朱元璋不解地问:"你说这些东西不是国宝,什么才是国宝啊?"马皇后说:"能帮助君主夺取天下和治理天下的人,才是真正的国宝。我看见有的人家,财富多了,开始奢侈最后败家。国家也是一样,财富多了,君臣容易产生骄纵腐化,最后还不是亡国,元朝的教训不就摆在我们的面前吗?希望您要记取元朝灭亡的教训,以人才为宝,善待人才。"一席话说的朱元璋频频点头,说:"夫人说的对,我一定照你说的做。"朱元璋能够知错就改,也算是一个圣明的帝王。
  当时天下初定,朱元璋封赏功臣,也要给马皇后家里的人封官许爵。马皇后不同意,她列举了历史上外戚专权,骄奢淫逸,危害皇权的事例,认为不能给外戚更多的封赏。她说:"国家官爵应当赏给那些贤能有功的人,我的亲属有功者可以封赏,无功者也得到封赏不是我的愿望,我不能同意。"马皇后深明大义,主张任人为贤,反对任人唯亲,这种品格是多么的高尚啊。
  
 8朱升三句定乾坤
  现实生活当中,常有一些地区和企业的一把手,风浪一来,束手无策,一愁莫展。这主要是因为运筹谋划的能力不够。因此,我们选拔那些独挡一面的较高级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注意运筹谋划的能力。即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高层建瓴,远见卓识,精辟透彻的制定出行动纲领。这是选拔较高级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明朝朱元璋就是因为选拔了一个运筹谋划的高手朱升而加速成功步伐的。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起自普通百姓的皇帝之一。他从小家贫如洗,逃过荒,要过饭,当过和尚,后来参加了推翻元朝的农民起义军。由于他智勇双全,打仗勇敢,屡立战功,逐渐成为起义军的首领。他决心推翻元朝,统一天下。
  在面对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形势下,他并没有一个明晰的发展战略,总是东奔西撞,像一只没头的苍蝇。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天,部队打下了徽州,大将邓愈说:"您不是想找个高人咨询一下吗?附近有个叫朱升的老者,做过学政,饱读经书,在这一带很有名望,您何不去问问他呢?"朱元璋说:"好吧,你领我去拜访一下。"朱元璋在邓愈的带领下,来到了朱升的家。朱元璋下马,上前轻轻敲门,一会出来一名老者,六十多岁,花白胡子,两眼炯炯有神。朱元璋问:"您就是当地有名的朱升老先生吧?"老人说:"我就是朱升,请问您是谁?"朱元璋双手一抱拳,恭敬地说:"我是朱元璋。我本也是平民,为了推翻元朝统治,拯救天下百姓,才起义的。听说先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今日我特来拜访,恳请您教我救国之计。"朱升听说是赫赫有名的红巾军首领朱元璋,慌忙下拜说:"原来是朱元帅到了,我不过是一个乡野村夫,怎么敢劳您大驾屈尊下问呢?"于是赶紧把朱元璋让进屋里。
  进屋后,朱元璋向老人说明了来意。朱元璋说:"如今元朝腐败,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您说我应该怎么做呢?"朱升觉得朱元璋平易近人,礼贤下士,而且胸怀大志,沉思了一会,说:"我送您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照这三句话行事,您的大业可成。"朱元璋听后,轻轻地重复一遍,突然眼睛一亮,喜上眉头,说:"我明白了,谢谢您的指教。您这三句话,好象给我心里点燃了一盏明灯,使我豁然开朗。您是让我操练兵马,积蓄力量;发展农业,备足军粮;韬光养晦,以待时机啊。"朱升见朱元璋对他的话理解的如此透彻,非常高兴,说:"您果然不是平常之人!"朱元璋回去后,按照朱升的三条计策行事,经过几年的努力,兵精粮足,推翻了元朝,扫平了群雄,建立了大明朝。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没有忘记朱升献策的功劳,请朱升入朝为官,参与朝政,在生活上对朱升也是关怀备至。
  9选拔帅才创大业
  人才重要,特别是那些将帅之才,就更加重要了。选拔人才要特别注意选拔那些将帅之才。因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我们在困难的时候选拔到一些将帅之才,是军队可以转败为胜,是企业可以起死回生。北京一个郊区县,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变化不大。后来换了一个30多岁的年轻县长,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利用经营城市理念,融资230个亿,打造出一个非常漂亮的精品生态卫星城。可见选拔一个将帅之才是多么重要。清朝努尔哈赤就非常注意将帅之才的选拔。
  公元一六一八年,努尔哈赤攻陷抚顺后,第一件事就是搜罗抚顺的人才。他听说城里有个叫范文程的,精通对策学,很有才能,就把范文程找来与之讨论对策学。范文程从小就聪明好学,长大后满腹经纶,知识丰富。努尔哈赤与他讨论对策学,他谈古论今,说的头头是道,颇得努尔哈赤的赏识,从此努尔哈赤把他收为帐下。努尔哈赤去世以后,范文程又成了皇太极的主要谋士,为皇太极统一中国立下了丰功伟绩。
  宁远是明朝东北重镇,袁崇焕是抗清名将。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城受阻忧愤成疾而死,皇太极决心除掉袁崇焕,以报丧父之仇。他亲率大军由龙井关、洪山口越过长城直逼北京,宁远巡抚袁崇焕、锦州总兵祖大寿奉命率军返京救援,在北京城郊双方激战相持不下。范文程为皇太极设计了一个离间计。当时,清军擒获明朝两名太监,关押在军帐中。高鸿中与鲍承先两名降金的明朝军官在军帐中的另一角轻轻密语说:"今日皇上让我们撤兵,是因为与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以马上成功。"次日撤兵,放走了两名太监。太监回京后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崇祯帝。崇祯帝这个人刚愎自用,对袁崇焕早有猜忌之心,得到了这人情报后信以为真,立即将袁崇焕逮下狱,不久就将他处死了。祖大寿闻之心寒,怕自己也遭到陷害,急忙带兵回锦州了。范文程施离间计,不仅借崇祯之手,消除了清军的一员劲敌,替皇太极报了杀父之仇,还动摇了明朝将领的忠君观念,为此更受皇太极的赏识,授予他为世职游击的军衔。
  在清政权收揽汉族人才的战略举措中,范文程应是最成功的一个。1631年,皇太极亲率大军围困大凌河三个月之久,明军凭借西山之巅负险顽抗,范文程单骑进入敌营去招降,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张存仁等十名明将投降。皇太极非常高兴,就在大凌河这座城里宴请归降明将,并把他们全部交给范文程统领。1633年,经范文程的牵线联络,明将孔有德、耿仲明率部自山东登州航海投奔清朝,皇太极亲自到浑河岸边出迎,用隆重的礼节迎接了他们。后来清朝降服了洪承畴,范文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满州军队里汉人越来越多,皇太极决定把满州八旗里的汉人抽出一部分组成汉军旗。在征求由谁来任汉军旗的旗主时,各位大臣一致推举范文程。皇太极说:"范文程当然能够胜任此职,但是让他只领一军,岂不是太屈才了。他是我的心腹,要管理更多的事务,请另选别人吧。"可见范文程在皇太极心里的地位比八旗旗主要高。
  公元一六三六年,皇太极改文馆为内院,授予范文程秘书院大学士之职,皇太极每逢重要事务都要与他商量。每次召见大臣议事,总是要留下一些时间让别的大臣退出以后,再与范文程个别密谈重要事务。凡是皇太极发出的指示或致各地方的文书均由范文程草拟。开始的时候,皇太极还亲自阅览,后来索性连看也不看就发了出去。可见皇太极对范文程是绝对信任的。
  范文程还是个孝子,他对老父亲非常孝敬。有一次,皇太极在宫里宴请范文程,席上有美酒佳肴。范文程想念在家的老父亲,迟迟不下筷。皇太极觉察出范文程的心思,就命差役把这席美酒佳肴送到范文程家里,让范文程的老父亲吃。范文程非常感动,立即下跪拜谢。
  范文程颇有历史上贤相的气质,他洁身自好,廉洁为官,尽量回避满州贵族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所以,皇太极死后,虽然权力转移,而他仍受多尔衮、顺治帝的信任和重用。
  公元一六四四年三月,多尔衮决定率军征伐明朝。范文程上书说:"过去两次伐明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我们抢掠和屠戮过多,百姓以为我们没有大志,只是为了抢点东西,因而心怀疑虑。这次我们应该严肃纪律,秋毫无犯,宣布进取中原之决心。并通告中原百姓,我们占领中原以后,明朝的各级官吏职务不变,老百姓各就其业,同时我们还要录用贤能,抚恤贫困。这样我们就可以争取明朝的各级官吏和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就会推翻明朝,占领整个中国。多尔衮利用范文程的计策,很快就顺利的占领了中国,建立了清朝。可见选拔将帅之才是多么的重要啊!
  10穆公留心访人才
  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常常慨叹人才难求,找不到人才。其实,人才到处都有,看你用心不用心去找了。我们古代有一句话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意思是说人才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找,真心去求,抱着一种求贤若渴的精神,人才是不难发现的。历史上的秦穆公真可谓是求贤若渴,连给自己找媳妇的机会也不放过,因为他知道没有人才就没有他的霸业。
  春秋时期,秦穆公在任六年,没有娶正宫妻子,听说晋国国君晋献公的长女伯姬长的很漂亮,并且聪明贤慧,就派大夫公子絷前去求婚。临行前还悄悄告诉他,你留点心,如果发现大才请带回来。
  公子絷办完正事在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个人,面如喷血,高鼻梁大胡子,左右手各握一杆锄在耪地,锄入土一尺多。公子絷觉得很奇怪,命从人把锄要过来看看,从人没有一个拿得动的。公子絷问叫他什么名字。他说他叫公孙枝,字子桑,是晋国的一个普通百姓。公子絷跟他聊了聊,觉得他不但力量奇大,而且政治见解还很高,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公子絷心想:目前我国正是用人之际,我何不把他带回国,推荐给秦穆公呢?于是公子絷说:"以你的才干,为何屈于在此种地呢?"公孙枝说:"没有人引荐提拔啊。"公子絷说:"你愿意跟我到秦国去吗?"公孙枝说:"士为知已者死,若能得到您的提携,我非常高兴。"于是公子絷就把他带回了秦国,推荐给了秦穆公。秦穆公让他当了大夫。后来公孙枝果然为秦国的强盛立下了大功。
  
 11智偷人才败强敌
  不管是国际之间的竞争、地区之间的竞争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本质上都是人才的竞争。没有人才就没有事业的发展,没有人才就没有一切。因此,作为领导者,第一件大事,就是千方百计争取人才。要想得到人才,必要的挖人手段也可以用。总之,为了生存和发展搞到人才是目的。战国时的齐威王求贤若渴,挖不动就"偷"的做法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战国时期。庞涓和孙膑是异姓兄弟,二人同师于鬼谷子。当时魏国正在招贤,庞涓想,我已学艺三年,认为学的差不多了,就辞别师傅和孙膑去了魏国。临走时,与孙膑约好,到了魏国后如果受到重用,再接孙膑去魏国共同干一番事业。庞涓到了魏国后,马上得到了魏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兵马大元帅。庞涓运用所学本事,训练军队,马上处征服了魏国周边的几个小国,为魏国立下了大功。
  庞涓到了魏国之后,不愿意再接孙膑一同共事。因为他知道,孙膑的本事比他大,而且又独得其祖父孙武的《兵法》,怕他到了魏国后,把自己的元帅位子给顶了。因此,只字不提接孙膑的事了。墨翟是鬼谷子的好朋友,一次云游到魏国,见庞涓自恃其能,并没有引见孙膑的意思,就主动向魏王推荐了孙膑。说孙膑与庞涓是同学,但是孙膑独得祖传《兵法》,天下无有对手,比庞涓高多了。于是,魏王让庞涓把孙膑召来。庞涓推脱说:"我不是不想让孙膑来,因为他是齐国人,担心他不为魏国卖力。"魏王说:"士为知已者死,不一定非本国人不用啊。"庞涓没办法,只好写一封书信把孙膑召来了。
  孙膑到了魏国后,庞涓为了阻止他得到魏王的重用,不久就捏造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把他的两个膝盖骨给剜去了,使孙膑成为一个废人。孙膑为了逃避庞涓的迫害,采取了装疯的办法。孙膑装疯流落到街头,骗过了庞涓,使庞涓放松了警惕。孙膑在魏国的遭遇让齐国的国君齐威王知道了,对大臣们说:"国有贤臣,今在异国遭辱,这怎么行啊?目下正是用人之际,如何才能把孙膑弄回来呢?要不我发兵把他迎回来?"大将田忌说:"如果您采取发兵的办法,恐怕不但不能把孙膑迎回来,还会把他害了。不等我们的兵到,庞涓早就把孙膑杀了。我看只有采取偷的办法,把孙膑偷回来。"于是君臣共同拟定一个"偷"的办法。
  齐威王有个客卿叫淳于髡,让淳于髡以献茶为名,悄悄地把孙膑偷回来。淳于髡押着茶车,奉了国书,到了魏国,把茶叶献给了魏王,然后在回来的路上,悄悄地在街头找到了孙膑,把孙膑藏在了车里给偷回来了。后来齐威王任命孙膑为军师,田忌为大将,打败了魏国的军队,并在马陵道杀死了庞涓,为齐国的强大做出了巨大贡献。
  12黄金台上招贤才
  要想拥有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就必须给人才以相应的报酬。人才都是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是倍加的体力劳动,因此,在报酬上相对于一般体力劳动者来说,其报酬也应该是倍加的。这并不违反按劳分配的原则,而恰恰是真正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因为人才创造的价值超出一般体力劳动者很多,同时人才劳动力的再生产费用也要比一般体力劳动力的再生产费用高。所以,在分配上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分配体制,舍得高薪聘请人才。现今时代不吃草的马儿没有了。历史上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这样高薪聘请人才,其求贤若渴的精神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人能超过他的了。
  齐国打败燕国。燕昭王即位后,立志报仇。于是礼贤下士,悬赏招贤。燕昭王对相国郭隗说:"先王之耻,我一直怀恨在心,我想招聘贤士共图大业,请先生为我选拔人才。"郭隗说:"古时候有一个国君喜欢骏马,让人背着千金去买千里马。这个人转了好长时间也没有买着千里马。这天走到半路上看见一匹死马,旁边好多人围着叹息。买马的人问是怎么回事,有人告诉他说,此马生前是匹千里马,日行一千,夜走八百,今日死了觉得甚是可惜。买马的人就用五百金把死马给运回来了。国君大怒,说:'我让你买千里马,你给我弄回一个死马干什么?浪费我这么多金子。'买马的人说:'这匹马生前是一匹千里马,此事传出去,人家会说连死的千里马您都要,何况是活的千里马呢,不久就会有人给您送活的千里马来。'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今您欲招揽天下贤士,就请您以我为死的千里马吧,那么比我强的人一定会争先而来。"燕昭王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为郭隗筑一座华丽的宫殿,尊他为老师,执弟子之礼,每天认真听教,亲自供奉饮食,极其恭敬。又在易水河边筑起一座高台,上面堆上黄金,名叫黄金台,也叫招贤台,以招四方贤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薪聘请人才。于是燕昭王好贤之名一时传播的很远,各国贤士能人闻声而来,如乐毅从魏国来,剧辛从赵国来,燕昭王以亚卿高位授予二位贤才。各国的人才到燕国来的越来越多,在燕昭王身边聚集了一大批人才,从此燕国开始强大起来。
  13刘邦发布《求贤诏》
  作为领导者,要时刻不忘选拔人才这件大事。一天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一天就要不断地为单位或企业选拔人才。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支持单位或企业这艘航船破浪前进的是人才群体。历史上向来有作为的帝王,都把选拔任用人才作为首要大事来抓。刘邦即使到了晚年,也没有忘记选拔人才工作,他的一生是与选才用才连在一起的。刘邦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思考呢?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深深知道夺取天下需要人才,安定天下,强国富民同样需要人才。他一生求贤若渴,无时不在搜寻人才。特别是到了老年,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担心汉朝天下能否巩固下去。为了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传之久远,汉高帝十一年二月,他颁发了一道诏令――《下州郡求贤令》。《下州郡求贤令》说:我听说,为王者没有超过周文王的,为伯者没有超过齐桓公的,他们都是因为重用贤士而成功的。然而天下贤士,难道只有古代才有吗?君主不去广泛识别和选拔贤士,贤士怎么能被发现呢!今天我托上天之福,与贤士共同打下天下,我们就是一家,我要让汉朝的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让所有的贤士与我共享太平。贤士如果肯与我交往,我一定尊重他们,表彰他们。特此布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我的诏令。从朝中到州郡,要逐级传达我的诏令。如果有贤士,一定要劝他们出来为国做事,把他们举荐上来。当然老年有病的就不用推荐了。"《求贤令》发布之后,从朝中到各州郡都积极地行动起来,举荐人才,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尊重人才,推荐人才的良好风气,一大批各类人才走上了汉朝的各个岗位。
  在诏书颁布的第二年,刘邦率军平定英布的叛乱,回师路过家乡,在家乡设酒招待父老乡亲。刘邦感到从一个布衣百姓发展为一代皇帝,这都是自己重视选拔和任用人才的结果,不禁触景生情,唱出了豪迈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二年刘邦去世了,说明了刘邦一生时刻不忘选拔人才,重用人才。
  14头等大事是选贤
  作为领导者头等大事是选贤任能。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领导干部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只要把工作计划、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的方针大计制定好了,然后重点就是选拔使用干部了。作为主要领导者,不可能也不应该事必躬亲,整天扎在事务堆里不出来,那样不可能把事情办好。一个人浑身是铁能碾多少钉啊。所以不懂得选贤任能的领导干部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历史上唐太宗以求贤若渴的精神把选贤任能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选拔人才不能只靠皇帝一人,主要官员都有选拔人才的责任。但唐太宗把主要官员的第一职责定为选拔人才,则是他的创意,足见他渴求人才的心情。
  有一天,唐太宗发现左右仆射房玄龄、杜如晦整天陷在事务堆里,一天之内要阅读处理几百件公文,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考虑选拔人才等大事,就生气地批评他们说:"你们身为仆射,应当为我分忧,协助我操劳国家大事,要耳听得远,眼看得宽,拓宽识人渠道,为国家察访贤能智慧之士。你们现在整天陷在事务堆里,哪有时间帮助我选拔贤能之士呢?"于是,下了一道诏书给各尚书省:凡是琐碎的事务都交给左右丞处理,只有疑难重大的事务,才交给左右仆射处理。把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从繁忙的事务堆里解脱出来,主要考虑国家大事,特别是考虑如何为国家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唐太宗非常注重选拔人才工作,把选拔人才作为首要大事来抓。
 15拓拔追请崔玄伯
  作为领导者,要想干一番事业,必须以求贤若渴的精神,聚集更多的人才。没有人才,一事无成,千万不能让人才从眼底下溜走,不管他是哪个民族的,只要是人才就要揽为己用。历史上明智的帝王都非常注意这个问题。
  南北朝时期。清河东武城有一个人叫崔玄伯,幼年时期才华出众,有"冀州神童"之说。曾被前秦国主苻坚之弟苻融聘为冀州从事,负责文书管理各项工作。前秦灭亡后,先后任燕国的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等职。他虽然处于乱世,社会动荡,生活不宁,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学业。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在当时很有名气。
  北魏道武皇帝拓拔珪征讨后燕国时,崔玄伯弃郡出走,东奔海滨。拓拔珪早就听说崔玄伯的大名,知道此人学识渊博,很有韬略,于是命人骑快马把他追了回来。有人说,他是个汉人,追不追没有多大必要。拓拔珪说,大有必要,没有汉人,我们就无法统治中原。把崔玄伯请回之后,道武帝非常谦虚地与崔玄伯谈了一次话。经过谈话,道武帝更觉得没有看错人,立即委任他为黄门侍郎,令他与另一个臂膀张褒一同负责处理机要事务,共同参与军机大事,制定国家制度。经过一番观察后,崔玄伯也认为道武帝是个明主,决心辅佐他建功立业。
  不久,崔玄伯升任吏部尚书,负责制订官爵、音乐、律令、科禁等国家制度。所有这些事务,崔玄伯都处理的十分得当,深合道武帝的心意。由于道武帝出身东北少数民族,对中朝汉人的礼仪制度,治世要诀不清楚,他为了尽快熟悉汉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情况,经常请崔玄伯给他讲汉人的文化礼仪、风俗习惯、历史明君的治世要诀和古今中外的异闻轶事。崔玄伯对这些问题如数家珍,对于什么是贤君明主、忠贞朝臣,以及国家盛衰、王朝兴废的前因后果,剖析的丝缕分明,合情合理。每次都使道武帝有很大收获。有一次,崔玄伯为道武帝讲解《汉书》,谈到了汉初娄敬如劝高祖为了国家的利益,将嫡亲的女儿嫁到匈奴去的故事。由于崔玄伯将汉代创始的"和亲"的外交政策分析的详细透彻,将其好处分析的入情入理,使道武帝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影响。后来他仿效这一"和亲"的外交政策,把各位公主相继嫁给了周边臣服的小国,而使本国的朝臣子弟、名门望族却无缘娶到公主了。道武帝这一"和亲"的外交政策,为安定周边环境和加快内政建设赢得了时间和条件。
  由于崔玄伯尽心尽力,解决了许多重大的社会问题,为北魏政权的巩固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深受道武帝和诸位朝臣的爱戴。
  
 16刘裕识才刘穆之
  作为一个好的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搜集人才的信息,手里掌握着一批随时可用的人才,以备用时之需。要让人才待岗,不能让岗待人才。宋武帝急需一个主簿,马上想到了刘穆之。而同时刘穆之也想到宋武帝攻入建康城里后,必然马上请他出来做官,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看起来是偶然,其实是必然,是宋武帝平时注意观察人才、积累人才的必然结果。
  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攻入京城建康时,急需一个总管一府的主簿。就问手下大将何无忌说:"我们急需一个主簿,上哪去找合适的人选呢?"何无忌说:"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刘穆之了。"武帝说:"我想也是他。"于是派人去召他。刘穆之住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早晨起来听到京城方向有嘈杂之声,就知道是刘裕打进了建康城,心想刘裕一定会请我出来做事,赶紧换了一身衣服去见刘裕,正好与刘裕派去的人相遇。武帝对他说:"我刚初兴大义,开创艰难的事业,急需一位主管军吏,您认为谁来担任合适呢?"刘穆之答:"贵府初建,军吏必须高才,仓促之中恐怕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武帝笑着说:"我早就知道您的大才,您若肯屈就,我的事业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于是刘穆之当即被任命为主簿之职。
  17"一代之宝"终为相
  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要兴旺发达,说到底还得靠人才,没有人才,一事无成。优秀的领导者,时刻不忘搜罗人才,选拔人才,只要是人才,哪怕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也敢于大胆起用。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企业家,首先他是一个成功的人才学家。历史上辽圣宗在游玩之时也不忘搜寻人才,真可谓是求贤若渴的典范。
  有一次,辽圣宗去云中(今山西大同)打猎,对云中节度使说:"我非常渴望得到更多的人才,你们这里有吗?给我推荐一下。"云中节度使说:"有。我的幕僚张俭是一代之宝,愿意把他献给您。"于是圣宗召见张俭。张俭的行为举止纯朴粗放,当圣宗问他的政事时,张俭一口气奏报了三十多件事情,而且件件分析得透彻在理。圣宗非常赏识他,给他很高的待遇,让他担任了重要的官职。
  辽兴宗重熙五年。有一天,兴宗来到了礼部贡院亲自主持进士的考试,这都是由张俭发起安排的。张俭平时吃穿非常简朴,他把多余的俸禄用来接济亲朋旧友。有一年冬天,有一次张俭去便殿奏报事情,兴宗见他穿的衣袍又破又脏,就暗中让人用火烫了一个洞,以作记号。兴宗后来多次发现张俭没换衣服,问他为什么不换衣服。张俭回答说:"我穿的这件衣服已经三十多年了,还可以再穿几年。"当时人们崇尚奢华,张俭就是用这种办法来抵制奢侈之风的。
  兴宗对他的清贫表示同情,让他到内府随意拿些东西,张俭只拿了一点布,因此皇帝更加器重张俭了。张俭兄弟五人,兴宗都想赐给他们进士出身,张俭坚决不同意,不让接受。他说:"无功不受禄,无才不为官。"后来张俭最终官至宰相,他在相位上干了二十多年,给国家办了许多好事,真成了"一代之宝"。
  18皇太极渴求明将
  追求重要的关键性的人才,要有一种嗜才如命、契而不舍的精神,有一种不追到手不罢休的精神。因为重要的关键性的人才对事业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起用一个重要的关键性人才,可以使你那个地区或企业加快发展速度,降低经营成本,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因此,对待重要的关键性人才,只要看准了,就要不择手段地弄到手,不弄到手不罢休。必要的时候可以请猎头公司帮忙。清朝皇太极以求贤若渴、爱才如命的精神,追求祖大寿恐怕是空前绝后了。非常值得我们今人借鉴。
  皇太极知道要想夺取大明江山,光靠他们满族这点人马是不行的,为了解决清军军事人才缺乏的问题,他把招降明朝将领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来实施。他招降了一个个明朝名将,有洪承畴、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祖大寿等一大批明朝著名将领。既解决了清军军事人才不足的问题,又削弱了明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特别是他招降祖大寿一事,足可以说明他是一个求贤若渴,爱才如命,而且不计前嫌,心胸开阔的帝王。
  公元一六三一年八月,皇太极率领大军围攻大凌河,城中明军总兵祖大寿指挥一万多人拼死顽抗。皇太极知道祖大寿是明朝一员重要将领,智谋过人,能征惯战,要是把他招降过来,对清军是一个重要的生力军。因此,他决心招降祖大寿。他自围城开始就不断写信劝降,但祖大寿宁死不降。皇太极耐心等待,一直围了四个月。后来,祖大寿见救兵无望,城内粮食已尽,决定诈降。皇太极并没有意识到祖大寿是诈降,听说祖大寿开城投降了,心里格外高兴,亲自走出帐外迎接。祖大寿要行跪拜礼,皇太极不让,只让抱拳之礼相见,并拉着祖大寿的手一同入帐。在丰盛的欢迎宴会上,皇太极亲自给祖大寿斟酒,还送给祖大寿黑皮帽、貂裘大衣、宝马金鞍等。祖大寿假意说妻子还在锦州,请求回去智取了锦州再回来。皇太极一点也不表示怀疑,当即同意他回锦州。可是,祖大寿一去再也没有回来。祖大寿留在皇太极那里的子侄祖可法、祖泽洪、祖泽润和那些降将心里忐忑不安,怕皇太极迁怒于他们。可是皇太极一点没有迁怒他们的意思,还给他们封了官,盖了豪华的房子。这些降将非常感激,表示誓死效劳于皇太极。
  祖大寿自大凌河一去不返,在此之后又多次与皇太极兵戎相见。皇太极并没有因为祖大寿背信而恼怒他。他仍一如既往,以诚相待,等待着他归降。他致信祖大寿说:"自大凌河一别,今已数载,我很是想念将军,期望与将军一见,至于去留,我不相强,悉听尊便。将军屡次与我兵戎相见,也是为将的本职,我不介意。请将军勿疑。"他几次致信祖大寿表示思念之情,要求见面一叙。可是,祖大寿却始终避而不见。
  清太宗崇德五年,清军在多尔滚的率领下包围了锦州。皇太极让祖泽润、祖泽洪等联名致信祖大寿,劝他投降,并派人悄悄进入锦州城说服他的妻子,让他的妻子开导祖大寿。祖大寿仍不为所动,坚持着等着救兵,并打退了清军多次攻城,让清军受到了重创。明朝崇祯皇帝命令蓟辽总督洪承畴率领十三万兵马救援锦州。皇太极指挥清军半路截击,大败明军,擒获了洪承畴。在此形势下,皇太极再派祖大寿的弟弟祖大成进城劝说祖大寿归降。当时锦州城里军心瓦解,粮食已尽,祖大寿没有办法,只好开城投降了。
  祖大寿投降,皇太极十分高兴。当时清军上下一致要求将祖大寿处死。皇太极不为所动,在盛京热情地接待了祖大寿。皇太极抚摸着祖大寿的背说:"你不要有什么想法,前番你背叛我,是为了你的主人,为了你的妻子和宗族,这也是你应该做的。我经常对我的大臣们说,祖大寿不能死,以后必降,我绝不会杀害他。以前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今后你能与我同心协力,共举大业,也就行了。"祖大寿也感到大凌河诈降与皇太极无颜相见,他表示说:"您真是命世之主啊,今后我一定为您尽忠竭力,决不敢再有二心。"皇太极任命祖大寿为总兵,隶属于正黄旗。祖大寿自大凌河背弃誓言到真心归降,近二十年时间。二十年皇太极不改初衷,以诚相待,耐心等待着祖大寿归降,这种政治家的气度真是人间少有。
  皇太极给明朝降将极高的待遇,有些满清的将领不理解,有情绪,说为什么对他们如此厚重啊?皇太极说:"我们栉风沐雨几十年,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夺取大明江山。中原广大,我们人少,重用他们一来可以弥补我们人力不足,削弱明朝力量;二来我们占领了中原以后,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治理广大的中原。"一席话说的满清将领心悦诚服。正是由于皇太极以宽广的胸怀,宏大的气度,以诚相待,感化收降了一大批明朝将领,使自己的队伍人才济济的,最后终于战胜了明朝,夺取了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