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羊山新区买房补贴:谈谈共产党员的“坚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2:55:09

谈谈共产党员的“坚守”

刘宗林 

  ◆献给建党90周年最好的礼物,就是两个字——“坚守”:在继承中坚守、在改造中坚守、在创新中坚守、在提高中坚守

  最近一段时间,全党全国人民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共同的心情来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作为党的儿女,在母亲九十寿辰的时候,到底该献上什么寿礼?我想,最好的礼物就是两个字——“坚守”。

  在继承中坚守。坚守不是另起炉灶。之所以说要在继承中坚守,是因为,我们党的宗旨、党的传统、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方针政策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的。对于这些,我们要继承,这种继承,就是坚守。继承什么?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是两条。第一,要继承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理清了,才有一个正确的方法论,看问题的角度、观点、方法才能正确。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我们务必一以贯之的执行下去。第二,要继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从群众中吸取力量,这是我们党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三大作风之一,道理就在于此。尤其是我们搞农业农村工作的,如果不深入农村、不亲近农民,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面闭门思策,是想不出良策高招的。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工作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无一不是群众智慧的释放、经验的总结。

  在改造中坚守。坚守不是抱残守缺。政党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一样,在它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也会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坚守需要改造,需要完善。辩证法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扬弃”。它指的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对旧质既有抛弃又有保存的性质,坚守和改造是辩证统一的。在改造中坚守,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从我们党的发展历史看,我们党经过了若干次的自我改造,才逐步成熟起来,不管是夺取政权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党的一些理论、政策都是在不断的改造中完善形成的。通过改造缺点和失误,我们党的肌体才能更健全,党的战斗力才能更强,党的形象才能更伟岸,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才会更大。

  在创新中坚守。坚守不是因循守旧。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党之所以90年来仍然那么有生命力,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他的永不歇息的探索精神,只有具备强烈创新精神的政党,才能探索一些前人没有发现和总结的规律。我们党之所以能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小党到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原因就在于此。比如我们的土地制度,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完善成型的,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将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调动了全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之后,借鉴苏联经验,把土地集中起来,搞人民公社化、合作化。到了七八十年代,再次根据中国农村实际,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前,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我们又在推行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这些都是我们党在创新中坚守的最好例子。当然,除了理论上的创新,还有制度上的创新、方法上的创新、工作上的创新等。总之,要坚守,就必须懂得创新,学会在创新中坚守。

  在提高中坚守。坚守不是固步自封。在提高中坚守,主要是指除了在思想上要有坚守的观念以外,在实际生活中,还要有坚守的能力,要有本能,不然,你不知道守什么,也守不住。因此,要坚守就要提高我们自身素质。如何提高?一是要勤于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做到对党的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其次要学好榜样。二是要勇于实践,从实践中摸索经验,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要善于总结,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再来指导实践。

  (作者系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政府农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