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将死在这里:先会“话”再会“画”_大平广记_雅昌艺术网 - 博客 - powered by X-Sp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7:00:08

先会“话”再会“画”。

这里的“话”,是会叙述,会编故事的意思,要求画家有一些文学的基本常识。别的画种,我不敢断言,画连环画,做连环画家,没有文学功底,不会讲故事,那只能充当一个熟练工,是一个画手。

总有一些孩子的家长,同事。知道我会一点连环画的手艺(现在已经改成为时髦的称呼,叫“动漫”),不免望子成龙心切,举着孩子的一打画稿,请教他的孩子可不可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我往往就先重复一下上面的个人见解。因为我知道,孩子们画的大部分内容是没有情节的人物造型,尽管华丽,却没有任何业务能力的实际显示。我让家长期了解,他的孩子的叙述能力、想象力如何,有文学爱好吗?

大部分家长总是一脸茫然,总觉得我把风马牛硬扯到一起,怀疑我缺乏诲人不倦的热诚,我不厌其烦解释“动漫”的基本功能是讲故事,如果你连一个完整故事都编不出来,你就没法把握作品的整体设计,也就谈不上去画什么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要投身这个事业,起码文学要过关。有人比较直白:我这孩子的学习成绩太差,什么都学不进,就是爱画画,干脆跟你学漫画吧!到此时,我连解释的力气都丧失了。

其实,有这种误解的人绝不只是这些人。纵观我国的连环画生产过程(请原谅我用生产过程这个词汇),文学作者编辑脚本,出版社约请画家绘画,几十年不变的僵化的生产过程,即制约了连环画形式的发展,更没有能力适应市场的变化。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一些高等学院设立了连环画系。遗憾的是,鉴于当时的学术交流情况和认识水平,我们培养的也是一些高明的画手。他们以后也许成为版画家、油画家、国画家。但是没有一位成为连环画家。我们已经失去了原创力。

我国的连环画作品表现形式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人去研究和探索,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作品在故事连续性上的表现力。大家一味热衷画面的绘画技法。作品的文字和画面硬性搭配而不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们甚至可以称他们是插图画家,配图画家,虽然其中有很优秀的画家。难怪当外来的新形式的连环画作品,不管是日本的,还是欧美的(欧美对版权比较叫真,国内盗版的不多,这就另当别论)涌入中国,我们原来轰轰烈烈的连环画大厦便轰然倒下。

现在,依然有些人没有认清连环画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为只要有绘画功底好,动画软件用得熟练的人才,加上功能强大制作设备,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2D、3D、4D的动漫巨作来。说一句扫兴的话,不会“话”只会“画”的人才只能沦为洋打工,不会是有创作能力的现代连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