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战警天启时间线整理:《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第11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0:53:37

  日本除了对中国大陆直接扩张,还积极支持中国的反清革命活动。至20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面对中国乱局,日本战略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尽管日本的“大陆政策”获得了辉煌的开局。但在各世界强国的干涉下,日本的扩张仍受到很大制约。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来临给日本的扩张策略带来了新的契机。借助英国邀请,日本对德国宣战并一举夺取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全部利益。同时以武力威胁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其核心是承认日本在山东、东蒙古和南满的各项权益。实际上相当于强化其在东北的存在并将势力进一步扩张至山东和东蒙古。《二十一条》的签订在中国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弹,并直接导致了袁世凯政府的垮台。而国际势力特别是美国的干涉,也使得二十一条基本落空。在日美《石井——兰辛协定》中,日本不得不接受“保全中国领土完整/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条约,从而获得美国“因国家间领土相近会产生"特殊关系"”的应允。为了对冲日本在中国的扩张行为,美国积极邀请中国参战。并在战后以此为由废除了二十一条,迫使日本将山东归还中国。这使得日本政治和军事上在中国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进展。但自日俄战争后,日本加快了对中国东北的经济渗透。已经在南满地区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益。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使俄国退出了一战。出于遏制苏共势力和保持对德国东线军事压力的考虑,英法邀日美出兵西伯利亚。日本乘机占领了俄国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大致相当于《日本主要战略目标示意图》中标识的“外东北”),苏联成立后,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在苏联将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成“远东共和国”缓冲区后,不得不从西伯利亚撤兵。而“远东共和国”不久即并入苏联。1925年庙街事件后日本和苏联签订《苏日基本条约》,迫使苏联接受与俄国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并获得了北库页岛石油开采权。

  至一战结束和《苏日基本条约》签订后,除扫清德国在山东的阻碍,日本的扩张行动实际上并不比日俄战争有更多实质性的建树。从战略取向上来看,日本在还未实现对东北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就试图将势力扩张到山东、蒙古高原和外东北。但在国际势力,尤其是美国的干涉下,这种扩张愿望很难达成。因此不得不一次次将吃进嘴里的肥肉又吐出来。对于日本来说,坐实中国东北,使其真正成为日本国力的一部分,才是解决国际关系劣势,奠定扩张基础的关键。

  为了将阻力降到最低,日本对中国东北采取了扶持代理人的策略。希望通过中国内部的政治分裂和矛盾在中国东北建立亲日的割据势力。并扶持其成为统领东北全境的东北王,以此来排挤俄国在东北北部的存在。并最小化各世界强国的直接干涉的可能。而这个代理人被选定为张作霖。日本和张作霖的关系非常复杂。不过简单来说,就是相互利用。日本人利用张作霖控制东北,张作霖利用日本实现政治目标。因为有日本人支持,张在东北的势力迅速扩张到东北全境,甚至一度成为全中国最高统治者。对日本来说,扶持张作霖的确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日本在东北的利益得到了巩固和扩大,但程度不能令人满意。离日本对东北“完全控制”的目标相去甚远。张后期对日本越来越强硬,事实上已经阻碍了日本在东北的势力扩张。因此,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而张的继承人张学良则在接任的第一时间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政府的领导,促使中国从形式上走向统一,并逐渐开始收回日本在东北的特权。日本在东北的代理人策略受阻,国内政治势力受挫,军事势力开始抬头。

  “田中奏折”虽然有伪造之嫌。但其内容基本符合当时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策略。其中提出的“东三省是亚洲的一个政治上不完整的地方……必须使用铁血,这样才能突破当前的困难局面”,“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等,已经比较清晰的表明了军事解决中国东北问题的思路。中国重归统一将大大减缓甚至阻断日本的扩张进程。致使日本的大东亚战略化为泡影。而正当其时,日本又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亟需靠“开发东北”来拯救。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日本军事占领中国东北,有其必然性。

  但在微观层面。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并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如果因此导致和中国的全面战争,日本当时的军事和经济状况。并不足以保证这场战争的胜利。更何况国际势力必然会对这一行为进行干涉。因此,日本国内并没有为这场战争作好准备。对25万常备军未进行扩充,在东北地区的兵力更是只有2万左右,加上朝鲜的兵力也不足5万。这使得发动战争更加具有军事冒险的性质。不过当时也有对日本有利的条件。一是日本军事力量已经深入东北平原腹地,没有地理障碍。二是张学良在中原大战中选择支持蒋介石。抽调大批东北军精锐入关勤王。东北地区虽还有近20万人。但奉天(辽宁)的兵力只有1万多人。日本可以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此外,中国对“日本强大”的心理暗示也会对战局产生重要影响。最终石原莞尔的冒险行动获得了成功。日本几乎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彻底征服中国东北。通过伪满洲国的建立,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完全控制”的战略目标。

  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占领,是日本大东亚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使得日本的国力在此后获得了根本性跃升。中国则因为丧失了一片最有潜力的国土而被大幅削弱。在东北沦陷以后,华北危机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