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档与手动挡哪个好:阿克赛钦 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03 03:20:41

要说阿古柏这个人的阴险程度觉得是一流人才,其实任何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那个不是三头六臂,“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但是很多人的谋划比较大气,用南怀谨先生的话来说那是“阳谋”,但是阿古柏让人感觉全是“阴谋”。到了喀什噶尔以后,司迪克看见多了一个外国人当然不高兴起来,再没心眼也生出戒心了,阿古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不断挑唆布素鲁克和司迪克的关系,而司迪克和金老三他们一合计也开始发现阿古柏的古怪来,通过调查终于搞清了阿古柏,布素鲁克还有浩罕国的关系,马上决定驱逐阿古柏,但是想到他一个手下都没有,并没有太当回事,此时阿古柏早做好准备,他借用布素鲁克在信教群众中的影响力反而一举驱逐了司迪克(可见阿帕克霍加的影响力有多大,他可是死了几百年的人了)。可是他并没有杀司迪克,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逃回老家的司迪克组织了六七千本族的战士,立刻反攻喀什噶尔回城。大兵压境,阿古柏反而撒手不管了,布素鲁克只要自己领兵出战,这个白痴能打赢才怪了,被打了回来,从此牢牢的绑在了阿古柏裤腰带上。阿古柏早就暗布棋子探知了司迪克的指挥部所在,亲领一百多骑兵,奇袭司迪克,杀得他逃回了阿克陶。阿古柏得势不让人,迅速组织起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兵分二路:一支南下英吉沙,于4月11日攻陷该城,清朝领队大臣托克托布等战死;另一路进兵维依塔克山区,欲置司迪克于死地;司迪克不幸再度战败,被迫逃亡中亚塔什干一带,后来不知所终。4月中旬,阿古柏宣布在喀什噶尔成立所谓的“哲德沙尔汗国”,“哲德沙尔”即“七城”之意,指天山以南的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阿克苏、库车、乌什7座大城。当时。除喀什噶尔回城与英吉沙外,包括喀什噶尔汉城(今疏勒县)及其他5城,还根本不在阿古柏手中,此人野心和胃口之大可以想见。他让布素鲁克当政权傀儡,自己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长达13年的一场旨在分裂中国、割据一方的反动闹剧,就此正式开幕了。有说法把这场动乱称为反叛其实是不对的,此人出生在乌孜别克斯坦塔什干城所属一个名叫匹斯坎特的小镇,民族到现在也是个迷,有说是乌孜别克族的,也有说是塔吉克族的,反正不是维吾尔族人,老妈也是个人尽可夫的主,名义上的爹是伊斯麦持·乌拉,是一名专为病人诵经的宗教职业者,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刚出生不久老妈就改嫁了跟那个卖肉跑了,所以只能说是入侵,不是反叛。

 

阿古柏此时可以名正言顺接受英、俄的支持了。1869阿古柏就派亲信伊赫拉尔汗(又名米尔扎·沙迪)赴印度,英国驻印度总督亲自接见,还赠其大批枪支弹药和修造军械的设备,又允许他自觅工匠带往喀什噶尔,为阿古柏建立军火工厂。沙俄当然也不甘落后,1870年初就赶快派出使者到喀什噶尔,劝诱阿古柏向沙俄投诚。到1872年5月,阿古柏就在喀什噶尔与沙俄签订了出卖中国主权的所谓《俄阿条约》

 

1874年,英国痛悔迟了一步,也抓紧派人去喀什噶尔,签订了同样性质的所谓《英阿条约》,在此期间。1873年,英国使团到喀什噶尔,向阿古柏送交了维多和亚女王的亲笔信与各种赠品,其中包括各种枪支和二门小炮;而沙俄则更“大方”,派出索莫夫与莫罗佐夫兄弟的两支商队,自吐尔尕特山口运送大批军火到喀什噶尔,交阿古柏军队使用。英、俄两国的这种“竞赛”,到1875年到了高潮,英国人一次就从印度给阿古柏运去连发枪2.2万支,山炮8门,炮弹2000发。此外,阿古帕曾派外甥阿吉托拉(亦名赛义德·阿古柏)亲去彼得堡面见沙皇道谢,在1873年返回时又到了土耳其,阿古柏承认土尔其奥斯曼帝国为宗主国,土耳其国王则册封阿古柏为“艾米尔”(伊斯兰教政权首领),妄图使阿古柏的伪政权在伊斯兰世界合法化。

 

2年后,阿古柏就从土耳其一次购得新式步枪1.2万支,火炮8门。1876年,俄国派遣以库罗帕特金大尉(后来这人出了本书《喀什噶尔》,商务1982出的,很有意思)为首的俄国使团,到喀什噶尔与阿古柏会晤,要求阿古柏出让边境国土,并指望取代浩罕汗国控制边境贸易,阿古柏出卖别人的土地一点不心疼,马上就答应了。浩罕汗国本土被俄国灭了以后,阿古柏丢开那个“阿帕克霍加的后人”自己在喀什噶尔在成立了一个浩罕汗国。1871年,得了武器和支持以后,阿古柏凭借手中的军队和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相继攻占了乌鲁木齐、古牧地、木垒、玛纳斯、鄯善等地,大有要把全新疆一口鲸吞之势。此时,只有少数清军退据塔城、乌苏一线艰难固守,与内地完全失去了联系。

 

后来新疆人有个口号“见到安集延人就杀”(安集延是浩罕国的一个贸易城市,算是浩罕人的代称),喊了几十年,一直到建国前“东突” 在喀什噶尔建国,新疆人还喊这个口号呢,所以说 “东突”根本不是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搞自治,而是中亚的外族阴谋入侵,从阿古柏开始就带着浓厚的外国干涉的印记。

 

英国看到浩罕大有取代新疆时候,马上放弃要把中国作为英、俄缓冲国的机会,转向阿古柏。而英国梦寐以求的通往中国的新商路也指日可待了,要开辟印度通向新疆的商路,必经之道就是阿克赛钦。此时可有可无的无人区变的至关重要了。1865年,印度一个测量局的小官约翰逊奉命考察由克什米尔通往新疆和田的道路途中就经过了阿克赛钦。回来以后在一张通过“勘察”绘制出地图上,把阿克赛钦、羌臣摩河谷以及喀喇昆仑山以北广大地区偷偷划入英印克什米尔版图。这代表着英国外交前进派再次上台,而约翰逊在回来后不久就升任克什米尔驻拉达克的专员。1868年,这条线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英国出版的地图集上。此后英国人主要同俄国进行对阿古柏政权的争夺,如果阿古柏成了英女王的重视走狗,那个这条线倒也无所谓,所以在1773年,伦敦的印度事务部为外交部准备的一份地图显示的,边界走向是沿着喀喇昆仑山东麓,自喀喇昆仑山口到羌臣摩河的线,一位英国人称此线“从地理和政治角度上来看,可以明确规定克什米尔大君北部的疆域”,还有一位英国哥们说:“克什米尔大君和我一样对(喀喇昆仑山口以北)的赛图拉不拥有任何权利”。但是随着俄国势力在阿古柏的政权中占上峰,英国有种说法开始盛行,喀喇昆仑山脉“将会成为古老的英吉利和神圣的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条边界”。所以这种不安使此时前进派的势力大涨,就在同一年,前进派战略家极力要求把边界从喀喇昆仑山推进到昆仑山,从而囊括阿克赛钦地区,(阿古柏的南疆是昆仑山),否则就会落入俄国之手。其实在英国人避免同俄国发生接触的时候,“沙皇军队的军人们也在担心英国越过高达近两万英尺的帕米尔高原,向他们发动进攻。”——劳伦斯。好像英国谚语如果你听医生的话,那就什么都不卫生;如果你听牧师的话,那就什么都有罪;如果你听军人的话,那就那里都不安全了。”英国当时流传这样的一种理论,“印度像一座要塞,两边大海最为壕沟,其他的地方高山围绕。有时在那些并非不可逾越而又易于突破的城墙外面,延伸着一条宽窄不等的斜坡。我们不想占领这个斜坡,但是也不能坐视敌人占领这个斜坡。”——印度总督寇松勋爵。1880年当英国想要占领阿富汗那边的斜坡时,引起两次遭到伦敦抱怨的战争(记得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华生医生吗,一握手就知道他从阿富汗回来),英国使用了大量的兵力金钱却使本来希望稳定友好的国家分崩离析了。当英国和俄国的前进派都发现自己如果要争夺双方共有“斜坡“时,一定会爆发战争,而这又是双方都不希望的,陷入这种“安全困境”英、俄的温和派再次上台,他们坐下来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1891年英国侵占了原为中国属国、地处新疆与印度交通咽喉地带的坎巨堤。1893年英国代表杜兰与阿富汗划定了印度与阿富汗的边界——杜兰线,使阿富汗成为英俄间的缓冲区,这条线把原本属于阿富汗的许多部落划到英度,那里骠悍善战的巴丹部落在英国统治期间一直没有停止给他们找麻烦,直到今天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接处,巴基斯坦仍然对那里的部落无能为力,据说本·拉登同志就隐藏在那里的某个部落里,又是一个英国造的孽。
  

此时清朝结束了太平天国的内乱,出了很多中心名臣猛将,出现一种中兴之像,历史上叫“同光中兴”,其实不过使死前的回光返照罢了。但是一些英雄们在维护国家领土上的丰功伟绩,真是值得我们后人,或者说后来的军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