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在水中的反应:余文森教授点滴思考-录于博客200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2:24:58

南安市高中新课程教学调研有感

余文森 2007-1-2 22:12:00

 

    应南安市教育局的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高中新课程学科标准组专家和课程专家共计12人,于2006年12月25、26、27三天对该市高中新课程 教学进行较为深入的调研。25日上午,我听了两节语文课,下午听了两节数学课,课后分别参加评课交流。26日上午与数十位来自泉州地区不同县市的高中校长和教导主任座谈,较全面了解了该地区四个月以来高中新课程教学的基本情况。26日下午,我为这些校长和教导主任作了一场小型讲座,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了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此次活动,较有收获。感想和思考有以下几点:

    一、新课程的理念开始进入课堂。两节语文课新理念体现相对突出,两节数学课则是稳中求变,旧中有新。老师们都在有意识往新课程的方向努力,和以前的高中课堂比较,确实有变化,这是令人欣慰的。

    二、两节数学课教学思路清晰,逻辑性强,知识点明确。教师讲的全面,学生学的认真,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双基层面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很明显,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基本是接受式的,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问题意识、探究精神比较薄弱,这也说明改革还没有进入内核,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向深度进军。

    三、两节语文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课堂缺乏深度思考和质疑。同时在处理尊重文本和个性化解读、语言表达形式与表达内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努力。我们的观点是,在尊重文本的前提下,进行拓展、延伸,鼓励个性化的解读和质疑创新;对于美既要注重文字美,更要强调内容和行为美,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内心的修练。

    四、校长和教导主任在座谈会上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变化、成绩与存在问题、困惑,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的进展很类似:课堂开始变化,但怎么处理温度与深度、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认识结果与认识过程、接受与探究、继承与创新、预设与生成等关系,却困扰着教师。我认为这是课堂重建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必须经历、无法跨越的阶段。从教学内部来讲,关键在与教师教学新经验的积累和驾驭新课成实施能力的提升。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另一方面要以极端负责的态度开展研究,提供专业支持,引领教师少走弯路,树立信心。

 

两节课,两种文化

余文森 2007-11-6 22:28:00

今天在金山小学听了两节课,一节是我们小语第三期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潘宇老师的《孔子拜师》,另一节是来自台湾台北市文化国小的高敏丽老师的《爱无国界——新闻报导的阅读及讨论》。撇开两节课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发现其背后理念和文化的不同,就同台湾学者白亦方教授所言,一个中国,两个(教学)世界。

潘老师的课严谨、有序。就课本身而言,显然是预设有余,生成不足;就授课教师而言,潘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能娴熟,上课有板有眼,但缺乏教学灵气,可谓匠气有余,灵气不足。就教学效果而言,学生学有所得,字词和朗读两个方面都有提高,可算是有效的课,但课堂缺乏开放性、批判性的质疑和互动以及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还算不上优质的课。

高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真是课如其人。就课本身而言,预设与生成交互融合,收放自如;就授课教师而言,高老师本人就像一部书,一部比教科书更直观、更有效益的教科书,她的课就是她的为人,她的学识、人品、方法和思考的写照,她用自己的爱心温暖学生的爱心,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她的课看似平淡,却显功底和智慧。听高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就教学效果而言,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显然不仅仅是知识、方法、技能,更是生活、思考、习惯、态度和为人。这一节课,虽然缺乏高潮,略显遗憾和不足,但不失为一节优质课。我相信,它会对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也会对所有观课的老师产生有益的启迪!

我们的学科带头人大多数是教学能手,唯有智慧、灵气和文化才能造名师,这也正是我们学科带头人的努力方向!

 

 

三节语文课及其观后感

余文森 2007-12-2 22:19:00

 

11月28—29日,三明地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在泰宁县实验小学开展教研活动,三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分别上了三节公开课,将乐县实验小学邱小华老师执教六年级习作课《笑笑笑》;泰宁县实验小学陈秋梅老师执教四年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三明市三元区实验小学邓秀娣老师执教四年级习作课《XX自述》。

三位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显示了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学生通这三节课的学习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我称之为有效的课。

我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一步与授课教师做了交流:

1.作文指导课怎么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教师指导显然有助于学生明确主题和中心,有助于学生下笔;但是指导多了,又必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像。教师指导的“度”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以及作文的要求和目标而定。

2.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师预设多了,对课堂教学控制就强了,这样显然有助于落实预定的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教学进度,但是,课堂上学生参与少了,学生的经验、思维参与少了,学生感悟体验和自主建构少了,这样,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学到了东西,知识上有提高,情感上有变化,但是这种学习未必进入学生的思维和心灵。总之,过于预设的教学可能导致学习外在化、空心化,与儿童生命脱节。这是教学有效却不是优质的根本原因。

3.语文教学中如何沟通生活、科学与文学的关系?

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文学来自生活,来自科学,又高于生活、高于科学。这需要教师不断提升文学素养和科学素养,不断积累生活常识。

听了三节课,我有三点较强烈的感受:

第一,好课一定是好在学生身上,课堂出彩一定是出在学生身上。

第二,学生出彩一定是出自学生的“原生态”上,即出自学生自己的经验、想象、判断、思考、感悟、体验、质疑、创新上。

第三,对教师而言,课堂出彩是把不会的学生教会,我们希望看到学生是如何在老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会知识、学会思考的。

 

课堂教学研讨需要学术批评

余文森 2007-12-30 12:04:00

新课程周刊2007年12月7日B版刊发了刘金玉的《从“顺”与“不顺”看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一文,认真拜读之后,有两点感触。

第一,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每次听公开课,都发现课上得“顺”,实际上,“顺”的背后是太多的“不顺”,大家对此都心知肚明。我希望看到学生原生态的学习,看到学生是怎样把书本(知识)读懂、学会的,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或提出什么问题,看到老师是如何把不会的学生教会,看到学生如何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显然会存在太多的“不顺”,但它却是真实的教学过程,是我们教育研究真正的对象,离开了这个“原始”和“真实”,教育研究可能就成为“假”研究了。

第二,公开课还是课。公开课的表演色彩源于公开课的错误定位,把公开课定位为示范课、展示课,赋予公开课太多额外的价值和功能,公开课的课的本性就丧失了。实际上,老师平时不会像上公开课那样上课,老师受不了,学生负担也重。由于“公开课”的高利害特点,评课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就难于维系。所以,像刘金玉校长这样评课,十分难得,我很是佩服。没有专业的高度和批判的眼光,就事论事的、一团和气的评课,是“无效”评课。我相信,刘校长对课的四点意见不仅对授课教师有点醒和引领价值,而且对听课者也有指导和启发意义。新课程呼唤这样的评课。

最近一段时间,听了不少公开课,而且是优秀教师上的公开课,每次我的点评都会引起所谓的“反响”,我的点评被认为是苛刻、伤人,人家辛辛苦苦上了一次公开课,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多表扬才对啊!你这样批评,人家多没面子啊,谁以后还敢上公开课呢?好心的人不断提醒我,可我每次都改不了脾气,总是单刀直入,直指问题所在。我想起我在博士论文开题时所遭遇的批评,我只有深深的发自心底的感激。也许这就是大学文化和中小学文化的区别。

课程改革需要重建教研文化,重建评课文化,这需要时间,希望新课程周刊多刊发像刘金玉校长这样的文章,营造学术批评的氛围。

(本文应《中国教育报》之邀而作,发表在2007年12月28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