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umif函数计算和:7甘肃省陇南市礼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4:19:54

礼县

  礼县祁山堡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山区,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东邻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与武山、甘谷接壤。总面积4299.92平方公里,共辖4镇25个乡,总人口10.35万户,51.78万人。礼县深居内陆,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平均气温9.9℃,年均降雨量488.2毫米,全年日照1968.1小时,无霜期183天。

中文名称: 礼县 行政区类别: 县 所属地区: 甘肃省 下辖地区: 辖4镇25个乡 政府驻地: 城关镇 电话区号: 0939 邮政区码: 742200 地理位置: 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山区 面积: 4299.92平方公里 人口: 51.78万人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祁山暮雨

目录

基本概况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西北部、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东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邻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与武山、甘谷接壤。全县幅员面积4299.92平方公里,辖4镇25个乡,9个社区居委会,568村,全县总人口51.78万人,常住人口为49.7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7万人,民族构成中以汉族人口为主,占全县总人口的98.2%,另外还有回、藏、满、蒙4个少数民族。境内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平均气温10.9℃,平均降水500.7毫米,全年日照1761.8小时,无霜期202天。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礼县辖4个镇、24个乡:城关镇盐官镇石桥镇白河镇宽川乡永兴乡祁山乡马河乡红河乡永坪乡固城乡崖城乡罗坝乡湫山乡洮坪乡上坪乡江口乡雷王乡龙林乡中坝乡沙金乡桥头乡草坪乡雷坝乡王坝乡肖良乡三峪乡滩坪乡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礼县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旅游业独具特色。明成化九年始置礼县,殷末,周时是秦人的发祥地;先秦文化的重要发掘,将以无穷的魁力吸引众多游人访古寻幽。  以礼名县虽为时较晚,但其地却开发很早,历史相当悠久。  石桥乡高寺头仰韶文化遗址,1964年出土了人首器形盖,1986年又出土了石、陶、骨器多件,经测定系距今5000多年前氏族公社时期用物。夏商时期,地属雍州。大禹“蟠冢导漾”,导的就是流经礼县的西汉水。周朝时期,周孝王“邑非子于秦”之前,秦人的发祥地西垂西犬丘)就在县东北的永兴一带(近年发现的秦公墓为证)。“非子邑秦”后,虽然秦都邑短时间的迁到了今清水县境内的秦亭,但很快秦庄公又将都邑迂回西垂,“居其故西犬丘”。中经襄公,直至文公时秦都才由西垂迁到湃渭之会。秦昭襄王时陇西郡,辖礼县一部分地域。秦朝时,地域东北部属陇西郡西县,西南部仍为氐羌人所居,尚未置郡县。西汉时,地域东北部属凉州刺史部陇西郡西县,西南部属益州刺史部武都郡、嘉陵道和陇西郡羌道,王莽改西县为西治。东汉时,东北部属凉州刺史部汉阳郡西县,西南部属武都郡武都县及羌道。三国时,东北部属秦州汉阳郡西县隶于魏,西南部属武都郡武都县隶于蜀。晋时,东北部属秦州天水郡始昌县(晋改西县曰始昌),西南部属武都郡武都县,仇池国(296—322)时期,全部地域属仇池国。前赵(304—329)、后赵(319—351)、前凉(314—376)、前秦(351—394)、后秦(384—417)时期,这几个地方割据政权或全部或部分,或较长时间或短暂地占据过本县地域,在此期间,东北部均称天水郡始昌县,西南部均称仇池郡。前凉时曾在东北部置西城校尉。西秦(385—431)时,东北部属秦州汉阳郡阳廉县,西南部分属仇池郡及白马郡。北魏时,红河、盐宫一带分属秦州汉阳郡的阳廉、黄瓜二县,永兴、平泉一带分属南秦州天水郡的水南、平泉、平原三县,城关地区属南秦州。汉阳郡的兰仓、谷泉二县,江口以下地区分属南秦州仇池郡的阶陵、仓泉二县。西魏时,盐官以东地区仍属秦州天水郡阳廉、黄瓜二县,永兴、城关地区分属成州汉阳郡的水南、汉阳二县,西南部地区分属成州潭水郡的潭水、甘若、武定、相山四县及成州仇池郡的阶陵、仓泉二县。北周时,盐官以东属黄瓜县(阳廉省),永兴、城关地区属成州仇池郡汉阳县,西南部地区属成州仇池郡的潭水、上禄二县。唐时,东北部先属山南西道成州的汉源、长道二县,后属陇右道秦州长道县,西南部分属陇右道成州上禄县及宕州良恭县。盐官城曾为党项马邑州治所,隶于秦州都督府。五代的岐、唐、晋、周时,东北部属陇右道秦州天雄、雄武节度使所辖的长道县,西南部没于吐蕃。五代汉时全县地域没于吐蕃。北宋时,东北部属长道县,西南部属大潭县,两县先属秦凤路之秦州,后改属岷州。南宋时,仍为长道、大潭两县地,但改属利州西路的西和州所辖,盐官以东地域属天水军(州级建制,治所在今天水镇)辖治。元朝时,东北部的长道县地域并人西和州,而于今城关镇别置“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元帅府”,下辖“礼店、文州蒙古汉军西番军民上千户所”及“礼店、文州蒙古军民奥鲁干户所”;“元帅府”负责西和州、武阶、文州地区的军民安全,“上千户所”则仅统摄今城关及西南部地域的军民。明初承元制,洪武四年(1371)置“礼店守御千户所”,隶岷州卫,属陕西都司,洪武十五年(1382)改隶秦州卫,属仍旧。成化九年(1472)割秦州19里置礼县,属巩昌府所领的秦州管辖,原“千户所”与县并存不废。清朝时,顺治十六年(1659)裁撤卫所十百户,将巩昌卫、文县所、西固所归并礼县统辖,属巩昌府。雍正六年(1727)改属秦州。中华民国时,民国2年(1913)袁世凯令各州府改道,礼县属陇南道,旋改渭川道。民国16年(1927)道废,县直属于省。民国25年(1936)蒋介石令甘肃全省设七个行政专员公署,礼县属第四区(天水)专署领辖。1949年8月17日礼县解放,隶武都专区,1955年10月划归天水专区,1985年7月又划归陇南地区。

编辑本段国民经济

  初步核算,2007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2631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1205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054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9552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0%、13.2%、17.3%。 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6276万元,同比增加2811万元,增长81.1%。全县财政支出达到57587万元,增长38.6%。全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158万元,同比增长29.5%。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整体效益逐步提高。全县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3860万元,同比增长17.1%。销售产值完成31166.3万元,产销率达99.9%。

编辑本段社会事业

  2007年,承包科研项目22项,已验收项目17项。科技推广户达4263户,科技示范户达21420户。全县29个乡镇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为98.2%,用电户比重为80.7%,通电话的行政村比重为99.1%,有线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7%。全县共有学校492所,教师4669人,在校学生10673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全县共有医疗机构40个,病床368张,医务人员83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达421807人。

编辑本段资源优势

矿产资源

  矿藏主要有金、锑、铅、锌、铁、玛瑙石、大理石等。最为驰名的礼县金矿带,特别是罗坝金矿带,洮坪金矿带,远景储量十分丰富。黄金生产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2007年,黄金产量达1012公斤。

旅游资源

  礼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秦人发祥地,三国古战场”之美誉。这里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沃土。据已发掘的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为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大堡子山秦人第一陵园——秦西垂陵园;全国五大武侯祠之一——祁山武侯祠:诗圣杜甫流寓秦州留下《盐井诗》的卤城盐井祠和姜维与司马昭交战之地——铁笼山等。礼县人文荟萃,人杰地灵。东汉赵壹出生于西县,五代王裕浣肠于西江,南宋吴璘抗金于永兴,元朝蒙人设府于天嘉,明末李自成战斗于是邑,民国吉鸿昌视察来斯邦。礼县还是元代重臣赵世延、明礼部尚书门克新的故里。值得一提的是,秦西垂陵园震撼了世界,大堡子山早期秦文化遗址被选入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著名的名胜古迹有:赵盂頫书赵世延家庙碑、文庙大殿、赤土山园林、香山风景区、翠峰寺、黄金寺、洮坪林区、大河边草原、红河水库、苗河水库等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盐官盐井、祁山武侯祠、三国古战场铁笼山、大堡子山秦公陵园等,更是闻名遐迩,美不胜收。

农副产品

  礼县是全国32个优质水果生产基地之一,生产的“花牛”、“富士”苹果在港澳及东南亚市场具有极高的声誉。生产的花椒粒大、味浓、色泽红润、芳香弥久。生产的核桃皮薄仁大,营养丰富。礼县适宜于多种中药材生长,药材种植面积大,家种药材品种多,所产大黄、半夏、红芪、党参、当归等药材,高产质优,被喻为药族“五朵金花”。尤其是西南部铨水—带所产的“双鹿牌”大黄,出口东南亚多国, 出口量占全国的56%,被誉为“中国铨黄”。

编辑本段区位系统

宏观区位系统

  礼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地区北部,地处东经1 04°37’—— 105°36’至北纬33°35’——34°  

礼县地理位置

31’,属北半球典型内陆区域。

自然区位系统

  礼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东邻天水、西和,西接宕昌、岷县,南连武都,北与甘谷武山接壤,境内面积4300平方公里,海拔1080——3312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1968小时,气温9.9℃,降雨量483毫米,无霜期183天,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行政区位系统

  全县设25乡及盐官、城关、石桥、白河4镇,共有568个村委会,7个居委会, 2667个村民小组。全县南北长l03公里,东西宽88公里,总面积 4299.92平方公里。它东连天水市、西和县,西连宕昌、岷县,南界武都,北接武山、甘谷。距省会兰州345公里,天水市97公里,陇南市府驻地武都250.5公里。

经济区位系统

  礼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从宏观上看,礼县位于西北经济区的南缘,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及其所邻省份内蒙、宁夏陕西青海新疆等目前尚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大区位优势不明显。

交通区位系统

  礼县位于甘肃南部陇南山地,交通网络系统还很不完善。礼县不通铁路,交  

礼县

通方式较单一,距天水和洛门火车站都有近百公里的距离,主要以公路为主。境内没有国道,只有省道三条。   徐礼公路(徐家店——礼县),由天水沿华双公路南行25公里到徐家店,分岔西南行,经平南乡、小天水至祁山堡到达礼县,全长72 公里。   礼洮公路(礼县——洮坪),由礼县城关镇,经石桥,从瑶峪向西进沟,自白金上山经马泉下山,翻石狗山到洮坪乡,西北方向溯洮坪河,止于上洮坪,全长4 3公里。   四礼公路(武山四门——礼县)礼县境内42公里,四礼公路接定天公路是通往省会兰州的一条捷径,比礼县经天水少走43公里。

旅游区位系统

  礼县地处兰州、西安、成都三大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北邻丝绸之路旅游线,又同时处在先秦文化、三国文化的旅游线上。天水、宝鸡、汉中、广元和九寨沟等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市、区,环绕在礼县周围。运用大旅游、大发展、大产业的观念确定礼县旅游发展方向,大胆创新、科学论证、精心设计,就能够变劣势为优势,变资源为效益。[1]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礼县全县辖4镇24乡,1个民族乡,面积4299.92平人公里,总人口50.33万人  

礼县盐井

。本要产小麦、玉米、洋芋、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苹果、花椒、核挑等经济林果,是全国32个优质水果基地县之一。境内有各种药用动植物5 3 4种,素有“陇南药乡”之称,被誉为“五朵金花”的大黄、红芪、当归、党参、半夏等中药材远近闻名,尤其是“双鹿牌”大黄远销海内外,年出口量约占全国的一半,海外称“中国铨黄”。全县有森林面积75.9万亩,大然草场144.4万亩,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历史悠久的盐官骡马市场闻名西北。

编辑本段自然环境

  礼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峦重叠,坡陡谷深,受新构造 运动的影响,山谷切断较深,山地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91%,而川坝地,沿西汉水的盐官、永兴、城关、石桥等地有极少部分,仅占全县总面积的9%。境内流水,由东北向西南径流,在西部、北部、南 部的山区,有天然次生林,植被覆盖较好。  礼县地貌特征明显,主要有四种:东北部和西南部的少部分地区,属轻切断黄土梁峁中山区,面积为1044.749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4.297%,坡度15—25度, 海拔1500—1900米,相对高差500米左右。区内沟壑纵横,梁峁相间,梁峁上黄土受到侵蚀,泥岩、砂砾岩裸露,遇到雨季,水土流失更为严重,泥石流发生频繁,阴雨季节常有滑坡出现。  东南部为重切断土石中山区,这主要是西汉水下游河谷两岸山 区,面积834.832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415%,海拔1100—2100米左右,相对高差1000米。这类地区,山势陡峻,峡谷幽 深,基岩裸露,石质山顶覆盖薄层黄土,岩性以页岩、板岩为主,另 外有未变质的砂岩,砂砾岩,地表是厚而  

礼县文物

疏松的风化层,岩石表层风 化强烈,每遇洪涝,山体滑崩,泥石流遍地。  西北、西南部为中切断石质中山及亚高山区,面积2207.103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1.330%,属秦岭石质山地,海拔1340一3312米,相对高差2000米左右,坡度25—35度,从山脚至山顶,古生代 基岩处处皆是,土壤以褐色土、山地棕壤、山地草原草甸土和山地草 原土为主,这类地区有大面积的森林,植被覆盖尚好,水土流失较轻。  川坝河谷平原区,分布在西汉水及其支流的流域里,为新构造运 动以来的洪水冲积河谷平原,主要地形有河床、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平缓斜坡,面积213.176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95%,海拔一般在1400—1500米之间,相对高差100米左右,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全县的主要产粮地区。[2]

编辑本段气候特征

  礼县气候节特征明显,冬长夏短,春秋适中。  春季,3月至5月,70天左右。入春后的天气,处于冷暖空气交替期,天气多变,冷暖起伏大。“有一日三变”现象,这时期常伴低温,有连阴雨天气发生。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春暖花开,气候宜人是一年的第一个好季节。  夏季,5月至8月。5月以后逐渐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雨量集中,暴雨频繁,偶有山洪暴发而造成洪涝灾害,有的年份雨季结束早,降雨量少而造成高温伏旱。7、8月正值盛夏,以晴热天为主,午后到夜里多有雷阵雨。气温高、日照强、蒸发大,有一段干旱期。  秋季,9月至11月,夏末秋初,冷暖空气再次交汇,9月以后,时值农历8月前后,一般有一段阴雨绵绵的天气。10月份天气比较稳定,常呈现天高云淡,爽气宜人的气象,这是一年第二个好季节。  冬季,12月至2月。这个时期往往因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的侵入,气候寒冷,缺雪干燥,成为寒冷干燥季节,河水结冰、草树脱叶。次年“立春”后,因寒潮强度影响,出现霜冻灾害,气候反常时,有的年份出现春雪,果木花蕊受害,南山地区小麦受影响。

编辑本段旅游开发

  日月交辉盈紫气,山川聚秀景醉人。天嘉福地风物美,仙乐柏耕月夜琴。 东台无影传佳话,西江有感焕人文。祁山暮雨山容静,汉水春波水浪新。幽谷金瓜本地秀,广福玉像白天成。龙泉天影星斗灿,圣阳仙洞日月明。西湖一脉连绝岸,王台半岛锁龙门。圣泉夜月鉴今古,雷峰夕照赤乾坤。碧潭倒影景愈奇,黑峪悬  

礼县

石险绝伦。 金轮月照仙迹渺,峦亭瑞雾兆年丰。江口观潮波如澜,翠峰听涛水若风。悬忽石动地欲舞,间歇泉飞奏瑶琴。山头日照谷底雨,云海蜃景天趣生。显迹赤土殊砂染,南海碧水绿如茵。香山烟雾连苍宇,古泉鱼跃乐升平。  祁山暮雨  祈山堡在礼县城北23公里处,位于祁山乡西汉水之滨北侧,正当天水至礼县、西和公路之傍。上有武侯祠,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祈山堡,因诸葛亮六出祁山而闻名于世。《三国演义》称祁山大寨,是诸葛亮的祁山前线指挥部所在地。祈山堡并非祁山,而是祁山(今称祁家大山,在西和县北长道镇南侧屏风峡两侧)北侧西汉水边一座小丘堡。《西和县志》载:“西和县北四十里屏风峡,左右两山皆号祁山,《水经注》亦称祁山。庙内有宋郭恩祁山神庙碑记,亦以屏风峡为祁山”。《水经注》载:“西汉水北,连山秀举,罗峰竞峙,祁山在嶓冢山西七十里许,山上有城,极为严固,昔诸葛亮攻祁山即是城也。汉水经其南,城南三里有诸葛垒,垒之左右,犹丰茂宿草,盖亮所植也”。  祈山堡是依山就势修建的城堡。在东西长达百余里的宽阔川坝中,一峰突起,高数十丈,周围里许,四面如削,高峻挺拔。峰顶浓荫之中,城堡隐约可辨。堡下有按原貌新修的砖城门,高大坚固,入城后一径小道蜿蜒而上,道两旁松柏遮荫。峰顶平坦如坻,宽广约2000平方米,古木森森,浓荫蔽空,朱甍画栋,幽静肃穆。登堡远望,西汉水绕堡滚滚西去,堡北山麓诸葛大军的九寨故垒历历在目,堡南有集驯战马的圈马沟,有孔明试马的上马石,南面遥对的即是岿然屹立的大祁山,东北有当时称卤城的盐官,过卤城则是射杀魏将张郃的木门道和天水关。东可进取盐官、天水关,西可攻取陇右,南可退回祁山,回军汉中,确是进可攻,退可守,居民富庶、粮草充裕的军事要塞。孔明在此建节指挥三军攻魏,其军事大家的风范令人折服。蜀汉后主建兴六年(228),诸葛亮率师第一次出祁山攻魏,兵败街亭,挥泪斩马谡。建兴九年(231)又二次出兵祁山,在上邽(天水)、卤城(盐官)等地与魏军周旋,在木门道射杀魏军大将张郃。  后人为纪念诸葛亮,在祁山堡建立武侯祠庙,是全国现存规模较大的9座武侯祠之一。祈山堡武侯祠始建于南北朝,现存殿宇系清代重建,分3殿3院,房屋30余间,为硬山顶土木结构。正殿为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仪态端庄,神情自若,一派宁静致远的超然情态。另有关羽、姜维等人塑像。祠内有历代名人书写的匾额30余面,楹联5副,历代碑刻20余通。千百年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广泛流传,文人雅士热情讴歌,颂扬孔明匡扶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和卓越军事才能,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优秀诗篇。清代诗人刘方霭谒祁山庙诗写道:  胜地登临景色幽, 武侯事业震千秋。  依山立壁埋芳草, 指土为粮绕绿洲。  历数将终逢主暗, 兴师未捷已仙游。  只今寂寞遗孤庙, 带恨河声一水流。  祁山堡是依山就势修建的城堡,始建于西汉,距礼县县城有23公里。站在横跨酉汉水的祁山大桥远眺,  

礼县文物

东西长达百余里的宽阔川坝中平地突出一峰,高33.3米,周围里许,四面如削,高峻挺拔。峰顶浓荫之中,城堡隐约可辨。堡下有按原貌新修的砖城门,高大坚固,入城后一径小道蜿蜒而上,道两旁松柏遮荫。峰顶坦如席面,宽广约2000平方米。乔木森森,浓荫遮地,朱甍画栋,幽静肃穆,风景恰人,素有“祁山暮雨”之景观。登堡远望,西汉水绕堡滚滚西去,站在堡顶,四面观望,北山麓诸葛大军的九寨故垒历历在目、隔道相望。相传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在那里扎下九个营寨,宛如一字长蛇阵,现在还可以看到两个土堆。堡南有集驯西凉战马的圈马沟,有孔明试马的上马石,南面遥对的即是岿然屹立的大祁山,东北有当时称卤城的盐官,过卤城则是射杀魏将张郃的木门道和天水关。东可进取盐官、天水关,西可攻取陇右,南可退回祁山,回军汉中。祁山自古富庶,十分有利于诸葛亮就地养兵的耕战政策,确是进可攻,退可守,居民富庶、粮草充裕的军事要塞。孔明在此建节指挥三军攻魏,其军事大家的风范令人折服。蜀汉后主建兴六年(228),诸葛亮率师第一次出祁山攻魏,兵败街亭,挥泪斩马谡。建兴九年(231 )又二次出兵祁山,在上邽(天水)、卤城(盐官)等地与魏军周旋,在木门道射杀魏军大将张郃。诸葛亮运筹堡上,调兵遣将,布阵设防,居高瞩远,创立了为人们永远难以忘怀的战斗业绩。后人为纪念诸葛亮,在祁山堡建立武侯祠庙,是全国现存规模较大的9座武侯祠之一。  祁山堡武侯祠屹立在祁山堡的苍松翠柏中,始建于南北朝,现存殿宇系清代重建,分3殿3院,房屋30余间,为硬山顶土木结构。大门外有照壁和戏台,正殿为诸葛亮塑像,羽扇纶巾,高约3米,纶巾羽扇,仪态端庄,鹤氅皂绦,庄严肃穆,栩栩如生,一派宁静致远的超然情态。正殿内除诸葛亮的塑像外,两旁还有姜维、杨仪的塑像侍立,另有关羽、关兴、张苞等人的塑像。祠内有历代名人书写的匾额30余面,楹联5副,历代碑刻20余通。这些碑文均以清秀的笔峰,精练的文字,赞美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流芳百世的一生。  每年二月为庙会,当地居民络绎不绝地前来焚香礼拜。其中老年人最多,他们手执拐杖爬上祁山堡,在诸葛亮塑像前点燃三炷香,亦步亦趋,顶礼膜拜。之后,还要摸摸塑像的手脚,祈求保佑自己眼明耳聪,家谐邻亲,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千百年来,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广泛流传,文人雅士热情讴歌,颂扬孔明匡扶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和卓越军事才能,留下了数以百计的优秀诗篇。清代诗人刘方霭谒祁山庙诗写道:胜地登临景色幽,武侯事业震千秋依山立壁埋芳草,指土为粮绕绿洲。历数将终逢主暗,兴师未捷已仙游只今寂寞遗孤庙,带恨河声一水流。

编辑本段文物古迹

  礼县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不仅是先秦文化的发祥地,而且是黄河仰韶文化和长江巴蜀文化的交汇点,更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既有先秦十二公扬鞭跃马,驰骋千里,瞰视中原,横扫六国,完成霸业的遗址,也有诸葛亮六出祁山,挥师北上,屯兵伐魏,鞠躬尽瘁,光复汉室的足迹,并且还是东汉词赋家赵壹、五代诗人王仁裕、元代重臣赵世延、明礼部尚书蒙克新的故里。在  

礼县文物

6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时不闪耀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斑谰光彩。  西垂陵园和秦公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甘肃礼县盐关、红河一带发现了著名的青铜器“秦公簋”,引起世人的关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礼县县城东十三公里的大堡子山及其附近的圆顶山,发现了大规模的秦人墓葬群,出土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金器、骨器、漆器等大批珍贵文物。这些墓葬和文物,被专家确定为早秦墓葬器物,从而确定大堡子山秦陵为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2001年7月大堡子秦公墓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垂陵园的发现,为寻找秦人早期都邑,探索秦文化渊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和依据。.bk-album-collection-box{width:687px;height:228px;border:1px solid #C6E1F5;border-top:2px solid #268BD7;margin-bottom:30px;overflow:hidden}.bacb-head{height:28px;background-color:#F5FBFF;padding-left:10px;position:relative}.bacb-title{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line-height:28px}.bacb-more{text-decoration:none;position:absolute;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top:8px;right:8px;padding-right:9px;padding-right:11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s/arr.gif") no-repeat 54px -22px;background-position:54px -23px \9}.bacb-more:hover{text-decoration:none}.bacb-left-btn,.bacb-window-outer,.bacb-right-btn{float:left}.bacb-left-btn,.bacb-right-btn{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border:1px solid #FFF;width:17px;height:53px;background:url(http://img.baidu.com/img/baike/bkalbumbtn.gif) no-repeat;cursor:default}.bacb-left-btn{margin:59px 3px 0 6px;_margin-left:3px;background-position:3px 16px}.bacb-right-btn{margin:59px 5px 0 6px;background-position:-27px 16px}.lef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6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right-enable:hover{background-position:-91px 16px;border:1px solid #DDD;cursor:pointer}.bacb-window-outer{width:628px;height:185px;position:relative;overflow:hidden;margin-top:15px}.bacb-window-inner{position:absolute;top:0;left:0;padding-left:6px;_padding-top:1px}.bacb-window-inner .item{float:left;width:156px;height:195px}.bacb-window-inner .img{height:145px;position:relative}.bacb-window-inner .img .b1,.bacb-window-inner .img .b2,.bacb-window-inner .img .b3,.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position:absolute;background-color:#FFF}.bacb-window-inner .img .b1{left:0;bottom:0;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2{left:3px;bottom:3px;border:1px solid #CDCDCD}.bacb-window-inner .img .b3{left:6px;bottom:6px;border:1px solid #AAA}.bacb-window-inner .img .img-wrapper{left:9px;bottom:9px;display:block;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1px}.bacb-window-inner .item .desc{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宋体;width:145px;margin-top:7px;font-size:12px;line-height:1;line-height:14px \9}.bacb-window-inner .item .count{color:#999;white-space:nowrap}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8张)

参考资料
  • 1

    礼县之窗  

    http://www.lxzc.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7

  • 2

    礼县之窗  

    http://www.lxzc.gov.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78

扩展阅读:
  • 1

    http://www.xzqh.org/quhua/62gs/1226lx.htm

  • 2

    http://www.gs.xinhuanet.com/dfpd/lixian/shouye.htm

  • 3

    http://www.gs.xinhuanet.com/dfpd/2004-04/01/content_1895962.htm

  • 4

    http://www.gslx.gov.cn/x-html/info-1342.html

  • 5

    http://www.gslx.gov.cn/x-html/info-2759.html

开放分类:
地理甘肃农业行政区划
我来完善 “礼县”相关词条:
徽县宕昌县通渭县康县徽县 宕昌县 通渭县 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