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深圳律师事务所:降血脂类中药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6:48:20

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清总胆固醇(TC)或甘油三酯 (TG)水平过高和(或)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过低。高脂血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发病的年龄也有所提前。高脂血症所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是造成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和脑中风。所以,高脂血症的治疗非常重要,这已引起全人类的高度关注。治疗高脂血症的最终目的是抑制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从而防止由心脑血管等疾病引起的死亡。

    目前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西药因其起效快且疗效肯定而受到大家的青睐,但是西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而中药在治疗高脂血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其疗效肯定,持续,副作用小,是西药所不能相比的。特别是在辨证分型方面,体现了中医灵活组方,因人制宜的治疗特色。现代医家对于高脂血症的认识普遍认为属本虚标实,血瘀,痰浊范畴;中医学上无高脂血症病名,临床辨证多归于肝肾亏虚,脾虚痰浊,气滞血瘀。治疗时大多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活血化瘀,清热通便,消食化痰这些药。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在探索降血脂中药的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将降脂中药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降血脂中药探索途径

    1.1 从抗衰老药物中探索降脂中药 有学者用补肾方法治疗30例冠心病,其中伴有高脂血症者的显效率62%,血清胆固醇平均下降为48mg%,甘油三酯平均下降为 79mg%,β脂蛋白平均下降为52mg%。祖国医学有许多抗衰老的方剂,长生不老丹,延龄固本丹,首乌延寿丹等等。这些方剂中大多是一些补肾药,如何首乌,女贞子,冬虫夏草等都是常用的补肾药,而且也已经证明有良好的降脂作用;除此之外,明目药中也有一些有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比如说决明子。这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副作用少,可以长期服用,而且还有乌须发、聪耳明目等良好作用,是一类较为理想的降脂药。

    1.2 从活血化瘀化痰药方面探索降脂中药 中医上认为高粱厚味饮食不但可以产生“污血”,而且还可以化生“痰浊”。因此,有人从化痰药中筛选得降脂中药。除消痰散结药海藻、昆布有降脂作用外,瓜萎、桔梗等化痰宽胸药也被证明有降脂作用。

    1.3 从药理药化方面探索降脂中药 由于引起高血脂症的首要因素是总胆固醇,而且是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关键因子之一。所以从这方面探索降脂中药主要从抑制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抑制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合成;影响血脂的分布、转运与清除及促进胆固醇的排泄这四个方向来筛选降脂中药的。

    1.4 从植物分类学方面探索降脂中药 因为在同种属的植物其形态学方面相似,所以在药理药化方面亦可能有相似之处。例如,何首乌、虎杖、大黄同属蓼科植物,都含有蒽醌类物质,他们的降脂作用都先后被发现。现在已报道的具有降脂的植物类中药,主要集中在种子植物门。此外,部分藻类、真菌类等也有降脂作用。

    2 降血脂中药探索过程中的药理的研究

    用高胆固醇、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也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其优点是人为干扰因素少,接近于人类日常饮食,其中高脂饲料的配方比较相似。当脂类含量越高,造模所需天数越短,其中猪油的比例更为重要;抗甲状腺代谢药甲基硫氧嘧啶都可使造模成功,效果没有很大区别;当配方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时最好有胆酸盐加强吸收。所用的动物主要可分为下面几类。

    2.1 大鼠模型 这是使用最多的高脂血症模型,因为大鼠模型制造方法简单,成本适中,采血量较大,可以满足做多种指标。用得最多的大鼠是SD和Wistar大鼠。高云芳等在研究桔梗总皂苷对大鼠高脂血症的影响时给予SD大鼠高脂饲料(蛋黄粉10%,猪油5%,胆酸钠0.5%,基础饲料84.5%)15天后建立起高脂血症模型。张瑛朝在研究复方杜仲叶提取液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时,用配方为基础饲料79%、胆固醇1%、猪油10%、蛋黄粉10%的高脂饲料喂养Wlstar大鼠28天后造模成功。另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实验造模,分析这些实验可以发现当配方完全一样时,SD大鼠比Wistar大鼠成模时间少。

    2.2 小鼠模型 用小鼠造模制造成本很低,可用于指标较少的实验。小鼠模型均用昆明种雄性小鼠。吴杰等用高脂乳剂0.1mg/10g(乳剂组成:胆固醇10g,猪油25g,去氧胆酸钠0.3g,叶温80、丙二醇各半加至l00mL)造成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升高。钟正贤等在黄杞总黄酮的实验研究中用小鼠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造成实验性高脂血症。

    目前较常用的高脂血症模型是大鼠,但是,若想进一步制成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则最好用大动物模型,如兔、鹌鹑和家鸽等。

    2.3 兔模型 兔离人类渊源较近,是最理想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但是它的成本较高。徐剑等在复方荷叶冲剂降脂作用研究中用含84%基础饲料、1%胆固醇和15%猪油的高脂饲料喂养短毛大耳白兔,造成功高脂模型。

    2.4 鹌鹑模型 宋洪涛等在高脂血症鹤鹑模型中研究中药红曲的降脂作用。他们给鹌鹑高脂饲料(1%胆固醇、 14%猪油、6%豆油,79%基础饲料)15天后建成模型。

    2.5 家鸽模型 高敏制成脂肪乳剂(猪油80g,加胆固醇加热熔化,加适量面粉后南加蒸馏水至400mL)灌胃40天, 1.5mL/(d·只),造模成功。

    2.6 鸡模型 金正男等在研究熊胆注射液的降脂作用时采用高脂血症鸡模型:用含1%胆固醇、0.5%胆酸、5%猪油、0.2%甲基硫氧嘧啶和93.3%基础饲料喂养美国迪卡鸡6周后造模成功。

    3 国内降血脂中药的研究进展

    3.1 单味降血脂中药的研究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研究发现有降脂作用的单味中药有人参,绞股蓝,何首乌,红花,大黄,柴胡,大豆,大蒜,当归,灵芝,川芎,葛根,桑寄生,虎杖,黄芩,黄连,枸杞子,刺五加叶,女贞子,冬虫夏草,怀牛膝,杜仲,月见草,片姜黄,蒲黄,丹参,茯苓,三七,没药,血竭,山楂,荷叶,银杏叶,泽泻,沙棘,陈皮,半夏,漏芦,决明子,菊花,水蛭,甘草,熊胆,鬼箭羽,赤松叶,火麻仁,柿叶,花粉,蜂蜡,马齿苋,茶叶,海带,米糠,鱼油,蜂王精,香茹,紫菜和燕麦等60多种。按照其药理作用可分为下面3 类。

    降胆固醇为主的中药:人参,柴胡,山楂,荷叶,川芎,刺五加叶,灵芝,大豆等。

    降甘油三酯为主的中药:黄连,黄芪,甘草,刺五加叶等。

    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中药:何首乌,大黄,绞股蓝,月见草,大蒜,荷叶,茶叶,葛根,熊胆和三七等。

    其中具有降脂作用的有效成份有以下几类,约30余种:皂苷类:人参皂苷,绞股蓝总皂苷,刺五加叶皂苷,柴胡皂苷,大豆皂苷。黄酮类:红花黄色素,山植黄酮,橙皮苷,红花苷,黄荃苷,丹参酮,葛根素,大蒜素,姜黄素。酚类:茶多酚,决明子大黄酚。生物碱类:荷叶生物碱。多糖类:茶叶多糖,灵芝多糖,枸杞多糖等30多种。其他类:大黄蒽醌,川芎嗪,大豆磷脂,泽泻萜醇等。

    3.2 复方降血脂中药的研究 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根据高脂血症的不同证型所设立的复方制剂。据资料显示有降脂作用的古名方有:大、小柴胡汤,八味地黄丸,血府逐瘀汤,三黄泻心汤,桃核承气汤等10余个。

    目前研究的复方降血脂中药制剂有:复方杜仲提取液(杜仲叶,山楂,葛根)对由高脂饲料引起的实验大鼠的 TC、TG均有明显降低,对其血清HDL-C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肝脾舒颗粒(柴胡,白芍,当归,炙甘草等)对用 1OmL/kg高脂乳剂静注诱发的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具有降低 TC、TG、LDL-C、载脂蛋白B(apoB)的含量,提高HDL-C/ TC比值的作用。三黄制剂(黄连素,黄芪多糖,黄芩苷)降低实验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由荷叶,北山楂,番泻叶,补骨脂,丹参等组成的复方荷叶冲剂能明显降低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中的血清总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的含量,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血脂下降更明显,这一结果与安妥明情况相似。调脂新(主要由黄芩,首乌等中药组成)可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大鼠的血脂水平,而且起效较快,作用稳定。银绿降脂胶囊(银杏,绿茶鲜叶以1:1的比例配制)对SD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各组实验动物的血脂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目前在临床上用于调节血脂的中成药有:脂必妥,该药主要由红曲、山楂等组成,其作用快而持久,疗效显著;红花注射液,主要成分是红花黄色素,现发现该药有明显降血脂作用,效果较好;脉络宁注射液,由玄参、牛膝等纯中药组成,药理研究证明它具有提高血液纤溶活性,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是治疗糖尿病高脂血尤其高甘油三酯症较为有效的药物。已经上市的具有降血脂的中成药还有天保宁、柴胡合剂、三七粉、银杏叶、大黄粉、脂青胶丸等。它们在临床应用中既达到其降血脂的目的,又安全可靠、便捷,避免了西药的不良反应,更好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4 国外降血脂中药的研究情况

    总的说来,在探索中草药的降血脂作用方面,国外的研究方向与国内的大体相同,他们也是从单味药和方剂这两方面出发。

    4.1 单味药的研究 Sudheesh.s;Vijayalakshmi.N.R发现从Cucumis sativus中提取得到的果胶可以明显降低高脂食物喂养的实验动物血浆和组织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自由脂肪酸和磷酸脂的浓度。从牛膝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3组组分,三萜皂苷类,甾醇类,游离糖和多糖类。单组分对家兔均无抗高胆固醇血症的效果,但糖与皂苷组分合用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现已制成一种为牛膝亭的新药,该药能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动物中TC的含量。临床实验表明该药对65%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并对82%的高β/α脂蛋白血症患者有降 β/α比值的作用。柴胡的有效成份柴胡皂苷可降低胆固醇和TG,使HDL-C上升。在脂蛋白方面,可使ApoB降低ApoA-Ⅰ和A-Ⅱ增加。另外的动物实验表明,柴胡皂苷促进了血液中放射性胆固醇的周转。注射放射性胆固醇,观察粪便中胆汁酸或中性胆固醇的放射性能,发现柴胡皂苷组较对照组约增加2倍。虽然胆固醇的合成也是增加的,但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增加更明显,这可能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下降的原因。其他正在研究的单味药还有人参,绞股蓝,米糠,大蒜,韦氏大风子,囊状紫檀,灵芝,山楂,虎杖,绿茶,大豆,贝叶多孔菌和山桃等。

    4.2 中药方剂的研究 国外对中药方剂降血脂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有降血脂作用的古名方,如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八味地黄丸,桂枝茯苓丸,三黄泻心汤等等,这一点与国内的研究方向也非常相似。

    5 降血脂中药的前景展望

    纵观近年的研究现状,西药在治疗高脂血症上有着起效快、效果显著的优点,但是西药的毒副作用一般都比较大,而且发现一种新的降脂药难度比较大。相反,中药在治疗高脂血症上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中药降血脂功能因子种类及含量丰富,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另外,降脂中药有着悠久历史,祖国五千年的文化为我们开发降脂中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着许多有降脂作用的古名方,这为我们开发新的降脂中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而且,在降脂中药中有部分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如:山楂,枸杞子,荷叶,菊花,海带,鱼油等,这为开发降脂功能食品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些都是西药所不能相比的。但目前中医药在防治高脂血症方面尚无重大突破,低水平重复的现象严重。目前降血脂中药研究开发的主要瓶颈在于药物有效成分、活性部位不清,作用机制不明或研究不够透彻,已开发的中成药没有严格质控标准、制剂工艺落后、临床实验缺少现代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统一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加快从已知的具有降血脂中药中测定和分离活性成分,通过对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开展构效关系研究、有效活性部位修饰,定向诱导有效活性成分创制出疗效好、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小的新型药物,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