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律师培训:教育技术学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8:38:10

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

教育技术的定义

内容结构:

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和范畴

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

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

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

第一节 教育技术学的概述

教学目标:1、从“技术”的角度来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涵义;

2、掌握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

3、区别教育技术及其相关概念。

 

一、技术与技术教育(理解)

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注意:不能把技术局限于有形的物质方面。 技术媒体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教学媒体)、方法技能(教学技巧、策略、方法)和知识经验(教学思想、理论)的综合体。

 

二、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理解、记忆,这部分将为学生在补充学习部分提供05定义加以比较,使学生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   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

1994年,AECT(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onology )出版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发表了教育技术定义: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二)  教育技术五个范畴的主要内容:(最好能用关系图再加以解释呈现, 更直观,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其中,学习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变化。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学习资源是指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含义如下:

1、  设计(design

    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可分为教育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特征四个领域。

影响设计范畴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设计者的知识观;学习理论在设计中的运用;新技术对设计过程的影响;系统方法的影响;设计者的经验。

2、 开发(development

    开发指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分为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术四个领域。

3、 运用(utilization

    运用指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过程。包括媒体的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四个领域。

4、 管理(management

    管理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分为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输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四个领域。但近年来,学习资源的管理、学习过程的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构成了当前教育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

5、 评价(evaluation

    评价指针对计划、产品、项目、过程、目标或课程的质量、有效性或价值的正式确定。包括问题分析、标准参照测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五个范畴之间的关系:

    这五个范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其中设计、开发、运用是教育技术研究中相对独立的内容或阶段,前者的输出是后者的输入,后者的输入是前者的输出。管理和评价贯穿于上述内容和阶段之中。总之,这五个范畴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线性的管理,他们都围绕“理论与实践”开展工作,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三、从教育技术到教育技术学

1、  可追溯到希腊雅典城邦的辩论学家们,他们首先使用了“技术”这个术语。

2、  二战中,视听教育技术迅速发展。

3、  20世纪60年代,视听教育、个别化教学、系统科学方法三方面相继发展。

4、  1970年,DVAI(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更名为AECT。

5、  1972年,AECT对教育技术进行了定义,标志着教育技术学研究和实践领域开始形成。

我国到1993年才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结构。

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总体发展都是从强调硬件建设到软件制作乃至过程与资源。

 

四、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四、五是本课程的基础,搞清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方向才能指导后续内容的学习,在后续的学习中更好的理解本学科)

(一)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

有两种错误认识:属于教育手段或教育方法;属于现代科学技术。

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本身远远超出了这些范畴,其理论已深入到教学过程和资源的各个环节。

    教育技术关注的焦点也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时所蕴含的教育、教学规律。因此,教育技术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桥梁。

(二)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图表展示,增强直观性)

教育科学研究存在三个层次:

   教育哲学的研究在于对教育本身进行反思,探讨教育的本质、价值、目的;

   教育科学研究重在研究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在关系和规律;

   教育的技术学层次在于探索如何分析、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的办法,获取改善教学的处方;

   可见,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研究中技术学层次的学科。

(三)   教育技术学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标是影响并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点在于达到这个目标而采用地方法,教育技术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方法”。

 

五、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

 (一) 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

1、  哲学方法: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2、  一般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方法;综合方法

3、  专门研究法:如内容分析法、任务分析法等。

(二)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

历史演变:描述与观察研究---媒体功效比较研究---ATI研究---开发研究---实验研究---质的研究()

(三)教育技术研究的元方法

    教育技术的元方法就是,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管理、评价学习过程和资源的理念、模式、方法、分析框架适用于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思考的方法。包括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教育技术研究问题、教学任务的价值取向、理想的教学系统设计理念、各种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取向等。

 

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1、掌握四种影响较大的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

 2、掌握典型的三种教学理论的核心思想及主要观点;

3、理解传播及传播理论的思想;

4、了解系统科学理论。

 

一、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了解)

(一)技术主义

119世纪末诞生

标志:德国E.卡普1887年《技术哲学纲要》把技术看作“人类器官的投影”,带有机械论色彩。

2、科学的技术哲学观:马克思在本体论上把技术看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延伸;在价值论上把技术看做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的“双刃剑”;在未来观上反对一味悲观,在矛盾中发展。

3、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持有积极、支持的态度;避免犯技术决定论的错误;不仅要遵循技术发展的规律,而且要遵循人类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人本主义

1、始于19世纪,认为人应该是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主体的创造作用。

220世纪上,存在主义(法国萨特为主要代表)基本观点:“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有绝对的自由,强调人要自由的进行选择,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存在主义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哲学思想上,对于教育,他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但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对教育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教育目的、教育观念、师生关系、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3、人本主义思想富有时代的特点,为纠正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给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当然人本主义思想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作为其重要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并且存在极端个人主义的哲学倾向。在教育思想上,人本主义过分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否定教师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以及否定知识的真理性,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

 

二、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理解、记忆)

1、系统科学---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横断科学。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基本原理:

1)整体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系统原理内容包括: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是系统理论的核心。任何系统都是有要素构成的,系统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他们之间受一定规律的制约,要素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结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系统都是由要素构成的,但不能孤立的考察一个要素,应把要素置于系统之中去考察。系统也不是孤立的,他与环境密切相关,应把系统置于环境中去考察。任何系统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所构成,但在功能上,各部分功能的总和不等于整体的功能;任何系统的整体功能应等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再加上相互联系形成的新结构产生的功能。

    整体原理告诉我们,一个教学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关键在于他是否具有整体性,各部分之间能否协同工作。如果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不能相互促进,就会出现类似“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即整体的效率小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系统的时候,应协调好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等诸要素的关系。教师不应把学习者看作是被动的、被灌输的对象,而应认真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安排好他们的顺序;教师不要把媒体仅当作单向传播的工具,而应主要作为情境创设、情感激励和认知的工具。而对于学习来说,不仅要理解各部分的内容还要理解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不仅要掌握该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掌握该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外在联系。学习者要善于把媒体作为一种探索、发现的工具以及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讨论,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实践证明,任何成功的教学系统,不管他是何种类型,其成功的原因不完全取决于它所使用的技术,而在于能否充分发挥这个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

2)反馈原理。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有效地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或者说,没有反馈信息的系统,要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反馈原理内容包括:一个控制系统既要有控制部分的控制信息输入到受控部分,更要有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回送到控制部分,才能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不可能实现控制。反馈分为两种,如果反馈信息能够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负反馈能维持系统的稳态,是可控过程。反馈原理告诉我们,教学系统作为一种系统同样存在两种反馈形式---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是使教学系统保持稳定因素,使其表现出合乎教学目标的行为,而正反馈则可以使教学系统越来越偏离原来的目标,使系统发展变化。例如想要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或学习中,就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表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是要注重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教师据此调整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的进度,而学习者据此了解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学习的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是负反馈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但教学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时,就需要积极总结该教学系统中有益的经验并将其作用加大,以此弥补其他教学系统要素的不足甚至推动他们进行自我调整改善,这就是正反馈在教学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如果正反馈使用不当,也有可能损坏教学系统的功能。

3)有序原理。任何系统只有开放而且有帐逻辑偏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有序原理内容包括:有序是指一个系统的性质、结构、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他不是简单的反应时间的先后,位置安排的先后,而是系统的组织程度的提高,信息量的增加,熵的减少。系统要发展,要从无序到有序,第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另一个必要条件是系统必须有涨落的作用即远离平衡状态。

有序原理要求教学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能像从教学系统以外的其他社会系统获取有益的信息,进行调整、优化甚至变革,从无序走向有序,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教育中促进学习者成为开放系统,促使学校成为开放系统,这对于学习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在论述当代教育改革的策略时,开放系统已经成为一条重要的原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30年前就提出要建立“一个全面的开放教育体系,帮助学习者在这个体系中能够纵横移动,并扩大他们可能得到的选择范围。”有序原理对于教育技术如何达到自己的目的---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3、系统方法(重点)

系统方法是在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时形成的。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知名解决系统复杂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

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1)系统的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从而确定为解决面临的问题,系统重新应具有的功能;(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3)对这些方案作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4)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6)应用和推广。其中,系统分析技术、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等多种子技术构成了系统方法的体系和结构。

20世纪5060年代期间,系统方法在美国军事、工业、商业、空间技术等领域得到空前广泛的应用。在这些成功应用实例的推动下,系统方法也在教育界日益受到重视。60年代末期至今,许多教育技术研究者一直致力于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实际的研究,逐渐形成教学系统方法,并应用于各层次的教学系统的设计之中,从而建立起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到70年代,由于系统方法在教学媒体设计、个别化学习过程设计和教学系统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媒体教学、个别化教学和教学设计三者综合为一个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整体教育技术领域。

(二)传播理论(理解)

传播是由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的形式向接受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1、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

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H.D.Lasswall)提出了一般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的直线传播模式。布雷多克(Bradock1958年在此基础上发展成“7W”模式。Who ;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 Why; Where.

2、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传播过程是包括六个阶段的连续的动态过程。

确定信息

选择媒体

通道传送

接收解释

评价反馈

 

 

调整再传送

 

 

 

 


(1)确定教学传播信息。教学传播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所要传递的教学信息,而教育信息的传递必须依据教学目的和课程的培养目标。例如,课程文字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由专家精心编写的,通常都体现了要传递的教学信息。因此,在这一传播阶段,教师要认真钻研文字教材,对每单元的教学内容做仔细分析,将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并确定每个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学习水平。

2)选择教学传播媒体。选择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实际上就是信息编码的活动。某种信息该用哪一类符号和信号的媒体去呈现和传递,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用一套原理作指导。如选择媒体要能够准确的呈现信息内容,要符合学习者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容易被接受和理解,容易得到且付出的代价不大,而且能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等。

3)通道传递。这时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信号要传至多远,多大范围。要根据信号的传递要求,应用好媒体,保证信号的传递质量;二是信息内容的先后传递顺序问题。在应用媒体之前,必须做好信息传递的结构设计,在媒体运作时,有步骤的按照设计方案传递信息。媒体传递信号时应尽量减少各种干扰,确保传递质量。

4)接收和解释。在这一阶段,学习者接收信号并将他解释为信息意义,实际上就是信息译码的活动。学习者首先通过各种感官接收经由各种媒体传来的信号,然后学习者依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将符号解释为信息意义,并随之储存在大脑中。

5)评价和反馈。学习者接收信号和解释信号之后,增加了知识,发展了智力,但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还需要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很多。可以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也可应通过课堂提问、测验、课后书面作业以及阶段性的反馈信息等进行评价。

6)调整和再传递。通过将获得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的作比较,可以发现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不足,从而调整教学信息、教学媒体和教学顺序,进行再次传递。

3、传播理论揭示了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实现机制

传播理论认为,教学传播系统的教育功能是通过以下三种教学信息流实现的:教学信息的传递与接受;学习者反映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教师对学习者的反应加以评价后再传给学习者(KR)。教学传播系统的信息流向图:

目标内容

信息处理

评价

信息提示

诊断

通道和媒体

KR

信息处理

反应

信息处理

教师

学生

 

 

 

 

 

 

 

 

 

 


教学传播的基本规律

1)共识律。共识是指:一方面教师要依据学习者已有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来建立传递关系;另一方面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要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体来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或资料,以便使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技能与即将学习的材料产生有意义的联接,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在教学传播活动中,共同的知识技能基础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得以交流和沟通的前提。教学信息的选择、组合和传递必须首先顾及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技能的水平和特点并考虑到学习者的发展技能。由于教学传播过程的动态平行特性和学习者心智水平的不断发展,“共识”的状态总是相对的,总是按“不共识---共识---不共识”循环反复的过程螺旋式上升的。在创设共识经验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考虑学习者的“最邻近发展区”,即学习者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层面。

2)谐振律。所谓谐振是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同学习者接受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两者在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方面产生共鸣。他是教学传播活动得以维持和发展并获得较优传播效果的必备条件传播的速度过快或过慢,容量过大或过小都会破坏师生双方谐振的条件,从而造成传播过程中的滞阻现象。教师或信息源的传递速率和传递容量,必须符合学习者的认知速率和可接受水平。但仅凭这点还不足应产生信息传播的谐振现象。教师还需要创设一种民主宽松、情感交融的传递氛围,即师生双方应该建立起合作关系,还需要时时注意收集和处理来自学习者方面的反馈信息,以及时调控教学传播活动的进程。为了产生和维持谐振现象,各种信息符号系统、方式和方法还应当有节奏的交换使用。

3)选择率。任何教学传播活动都需要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进行选择,这种选择是适应学习者身心特点、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并旨在以最佳的“效果/价格比”成功的实现目标,此即最小代价原则。教育技术领域最为关注的教学环节之一是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师和学习者对媒体的选择,一般来说,总与可能获得的报偿或成效成正比关系,与所需付出的努力成反比关系。据此,选择媒体时就要考虑尽可能降低需要付出的代价。并提高媒体产生的功效。如果产生的功效相同,我们应该选择代价低的媒体;如果需付出的代价相同,我们应该选择功效大的媒体。

4)匹配率。所谓匹配是指在一定的教学传播环境中,通过剖析学习者、教学内容、目标、方法、媒体、环境等因素,是各种因素按照各自的特性,有机的、和谐的对应起来,使教学传播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之中。实现匹配的目的在于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使各种相关要素的特性组合起来,以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特性。这是因为每一要素都具有多重功能特性的缘故。目标的特点规定着各相关要素必须发挥与目标相关的功能,以便优化的达成既定的目标。否则,这些相关要素可能产生游离松散甚至功能相抵的现象。在教学传播活动中,必然要使用到各种传播媒体,而各种媒体有各自不同的多重功能特性,只有对他们充分了解,扬长避短、合理组合、科学使用,才能使他们相得益彰。

5、传播理论的发展

    一般认为,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为第一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是第二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是第三媒体。上面所提到的传播理论主要是针对上述三种媒介为依托的传播过程的归纳和总结,体现了此三种媒体的传播特点,教育传播也不例外。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正在得到飞速发展。所谓网络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体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毫不夸张地讲,网络媒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与获取,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读书学习的效率。网络媒体作为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具有和上述三种媒体截然不同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多媒体化、实时化、交互性、及时反馈等。现有的传播理论没有很好的描述网络媒体这些新特点,也就是说,现有的传播理论正面临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还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研究如何把这种突出及时反馈、互动效应的网络媒体用于教育传播的理论也不多见。教育技术迫切需要这方面理论的支持,从而能够对如何开展网络教学,如何进行交互式的教学系统设计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合理的回答。

(三)学习理论(重点掌握,除内容呈现外在补充学习模块辅之以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教育技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影响特别显著。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差异在于对学习本质的不同理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这种理论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并不关心刺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行为主义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的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认识来源于外部刺激,并可通过行为目标检查、控制学习效果,在许多技能性训练、作业操练、行为矫正中确实有明显的作用,因而在20世纪的50年代至70年代这种学习理论曾风行一时,对早期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也正因为这种学习理论只强调外部刺激而完全忽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对于较复杂认知过程的解释显得无能为力。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被解释为每个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对当前学习者的外界刺激作出的主动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习者灌输知识,而是首先要设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有机的联系起来。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界刺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概括性,重视认知结构的作用,以此为指导的教学设计重视知识的结构性和概括性,重视认知结构的作用,以此为指导的教学设计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关注分析和抽象。

    随着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单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设计逐渐受到批评。在此背景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吸收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两大学习理论的优点,提出一种折中观点,即所谓“联接---认知”学习理论。这种理论主张既要重视外部刺激与外在反应,又要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作用,及学习的发生要同时依赖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使之达到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在目前流行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型中绝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折中的学习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在与解释如何使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个体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尽管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也看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具体性方面,并试图把“结构”与“建构”联接起来,但未作深入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此作了深入的探讨。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理论从认识论的高度解释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建构主义可以上溯至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目前,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斯基理论的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的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所谓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与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意义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于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基本要素或基本属性。

    建构主义本身派别林立,如认知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等。尽管存在分歧,但由于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所以大多数建构主义学者对学习还是有以下几点共识:

(1)以学习者为中心;

(2)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强调学习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的学习者的主动性;

(3)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既包括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也包括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

(4)学习既是个别化行为,又是社会性行为,学习需要交流与合作;

(5)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

(6)强调资源对意义建构的重要性。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罗杰斯

基本观点:(1)学习是丰满人性的形成,它的根本目的是人的“自我实现”;

(2)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学习,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3)有效的学习在于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一个人只会有意义的学习他认为与增强自我有关的事情。信息对学习者是否具有个人意义,是信息保持的决定因素;

(4)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应受到尊重,只有当学生受到尊重时,他们才能更好地朝向自我实现;

(5)情感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现代教育的悲剧之一就是认为唯有认知学习是重要的;

(6)意义学习主要包括4个要素:整个人都投入学习活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渗透性的,它会使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会发生变化;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

(7)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中学习。

特点:强调个性的培养,重视情感问题的研究。

(四)教学理论(初步了解并掌握,图表展示)

    教学理论是指为力求合理设计教学情境,以期达到学校教育目的所建立的一套具有处方功能的系统理论。

    古今中外的教学理论研究历史悠久,从17世纪30年代捷克的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开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代众多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的努力,使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理论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当代教学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掌握学习”理论和形成性评价理论。布鲁纳在教学内容上还提出了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思想和提倡引导发现法及概念获得的教学程序;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加涅基于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的九段教学活动程序;20世纪后半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观点,“先行组织者”的教学活动程序,“学与教”理论等对教育技术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最大发展”及“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使全班学生得到发展”的五条教学原则;前苏联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最优化是指要从实际情况的具体条件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标准,选定最佳教学方案,按照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合理的教育和发展);德国的瓦根舍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主张让学生掌握从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中选出来的示范性材料,以达到“举一反三”目的的范例教学理论。

    课程论是现代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术界常常将课程与教学论相并列。自从课程成为专门的教学研究领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来探讨课程开发问题,从而形成课程开发的三种主要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其中目标模式对教育技术领域所进行各种课程开发实践活动影响较大。目标模式是一种理性设计模式,遵从四个原则:达到什么教育目标即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内容达到这些目标即教育内容;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内容及教学策略;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是否达到即教育评价。一次种模式所产生的一种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的封闭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及有效的预测与控制。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开发范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发生着一场重要的“范式转移”,由“课程开发范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即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密切相关,他所构想的课程设计遵从四个原则;课程应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所谓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回归性是指课程内容的重复性,这种重复是不断螺旋上升的,每一个终点又是新的起点。布鲁纳的“螺旋形课程”是回归性课程的一个典范;关联性是指课程结构内在的联系及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它赋予课程是一个具有丰富联系的开放的网络体系;严密性是指对课程内容可供选择的关联有目的选择、是不确定性和解释性的组合,其中的解释性依赖于我们如何完善的发展不确定性所呈现的各种选择答案,它防止课程内容的不确定性陷入任意性,因此严密性是四个原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按照后现代的观念,教育领域是一种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混沌之中的有序的开放体系。这一复杂的网络向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不断的发生变化,超越稳定性以激发内在于不稳定性之中的创造性,建筑在这个范式基础上的课程模式是非线性、非序列性的,但它是由各种交叉点予以界定,充满相关的意义网络,课程越丰富,交叉点越多,构建的联系性越多,相应意义也就越加深化。后现代课程观对于目前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建设,利用教育技术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乃至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真正转变,意义是重大的。

各种教学理论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学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各子领域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包括上述在内的教学理论各个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的支持。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充分考虑本学科的性质,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积极借鉴众多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把它们作为自己重要的理论基础的条件下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随着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主要支撑的信息科技逐渐在教育领域普及,以及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在教育技术领域运用,具有教育技术特色的观念、理论和方法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和发展。

 

思考与练习题(习题后附答案,检验学习效果)

1、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技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的技术和无形的观念形态的技术两大类。

教育技术学是专门用于研究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教育心理学、媒体技术与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彼此渗透、综合的基础上产生的。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这是三个相互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概念,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学科体系。

2、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的看法。

    答: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是教育研究中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它具有方法论性质,并且有明显的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能够为描述教育技术现象、揭示教育技术规律提供获取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从而做出科学的解释、预测和控制、建立理论,推进实践。教育技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方法有三类:(1)哲学的方法,如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他是研究教育技术的宏观性的、指导性的方法。(2)一般研究方法,包括三种:质的研究方法,如访谈法、观察法等;量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法、统计法、测量法等;综合的方法,包括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的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软件工程的方法。(3)专门研究法,如内容分析法、任务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法以及课堂信息分析法、基于量规或者学生档案的评价研究法等等。

3、请你谈谈对教育技术概念的认识。

    答:按AECT’94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影响并促进学习既是教育技术的出发点,又是目的和归宿,教育技术所包含的各部分都要围绕学习来进行,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包括五个范畴: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教育技术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

4、为什么说系统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是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答:系统科学把事物、对象看做一个系统,通过整体的研究来分析系统中的成分、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来实现某种控制作用,已达到有目的的影响系统的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的效果。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和有序原理。系统科学是教育技术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系统科学对教学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遵循整体原理,教学系统设计应协调好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教学四要素的关系,成功的教学系统在于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再比如,遵循有序原理,教学系统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且能提供一个较大的可供选择的范围,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系统的有序发展。

    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学的主要贡献是他对教学传播过程所涉及的要素(7W),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及其教学传播基本规律的归纳。由于教学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所以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他认识教学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基础上,为改善教学过程各要素的功能条件,追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学习理论经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人类学习过程的内在规律,对以促进学习者学习为目的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教学理论着眼于如何优化学习环境和教学过程,开发新的课程,已达到提高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目的。同样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理论基础。

5、请谈谈你对因特网的出现及发展对传播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的影响。

    答:因特网的出现及快速发展,使得网络媒体正得到飞速发展,这种数字化的媒体被称作第四媒体,第四媒体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与获取。他与前三种媒体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多媒体化、实时化、交互性、及时反馈等。这些都对传播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提出了挑战。

    早期的传播理论中的7W、六阶段、四律都是在信息相对匮乏的时代形成的,而在信息极端丰富、交互及媒体呈现的手段同样极端丰富、观点意识形态多元共存共享的现代信息社会,早期传播理论中的许多原则都受到了冲击,有些冲击甚至涉及本质,如信息传播的PUSHPULL的问题、信息源与受众群的模糊等等。

6、请你谈谈新三论、网络传播、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课程论对教育技术所带来的冲击。

    答:“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超循环理论)给教育技术带来了新的冲击和发展空间,如有人将教学系统视为一个混沌系统,其运动过程要受混沌科学所揭示的混沌系统规律的影响,因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网络传播对传播理论产生了冲击,这种冲击必然会传导到以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技术,然而,网络传播在给教育技术带来冲击的同时,却又正是教育技术借助网络传播技术而得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们目睹并参与了中国的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以“校校通工程”等信息化建设在快速发展并显示了其对于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量。

    建构主义理论被认为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他对于教育技术的发展有着同样巨大的影响。建构主义对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而其所倡导的个性化、情境、协作、资源的重要作用等等对教育技术提供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只有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支持建构主义理论,为这一理论提供实践的广阔舞台。所以,重视并顺应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是教育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柱。

    课程不再是跑道,而反映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理解的研究范式,是所谓的后代课程观,他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密切相关,提供了课程设计四原则: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他对于目前广泛开展的网络课程建设,利用教育技术帮助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乃至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以“教师为本”向“以学生为本”的真正转变,意义是重大的。因而,教育技术需要去适应这种后现代课程观。

 

 

   本章内容为综述性内容,为教育技术这门课的学习做了整体的概述,这些理论有些比较抽象,比较繁琐,我们把这章内容分块,学生可以根据知识框架整体把握本章内容,再进一步学习各模块的内容,脉络清晰,对知识进行建构,系统的进行学习,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直接文本呈现、视频教学、ppt等不同呈现方式供学生自由选择,还为学生提供补充学习模块,辅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以期达到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