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十三中好么:感受「当下」,明心见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6:24:11
感受「当下」,明心见性!!
过去已过,未来未至,只有当下是最真实的,所以把握了当下就是把握了未来,未来是当下的延续,不能把握当下就是轮回。
把握当下就是关注当下,体会当下,深深地感受当下,感受当下的真实,感受当下的喜怒哀乐,体会当下的那种感受,这样一切都会在当下被化解,一切都将被转化。
关注当下,关注当下的每一个想法,看看自己的担心是什么?顾虑是什么?还有哪些牵挂?还有哪些欲望?看看这些欲望的合理性?是不是还在看重?还在执著?佛说无常就是要求我们看淡一切,因为一切都是因缘而起,缘去自然归空,不可得,如梦幻泡影,短暂的示现而已。执于相,迷于相,被相所转就是束缚。
人最难放下的是自己,因为习惯(习气),看重也是自己,所以被自我所困,被自我所转,轮回六道之中,就是因为想自己想的太多了,一切围绕自我的利益转,不允许被侵害,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就会心生怨恨,进而产生烦恼。
所以佛要求我们转变这种局面,要行善为人,多付出,多奉献,这样来淡化自我,减轻自我的痛苦。
当我们跳出自我时,我们会发现,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相互依存的,个体不能独立存在,人离不开自然,人离不开分工与合作,所以人乃至自然界,都是一个整体的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整体,以整体利益为重,因为个体离不开整体,离开了整体,个体也就不存在了。
当我们执著于个体(自我)时,我们的视野就被限制,看到的只有自己,以及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所以当我们做事只为自我个体利益时,就与自然发生了矛盾,就与整体产生了冲突,就等于我们以个体力量去对抗整体,受伤害的当然是我们自己,可谓是以卵击石。
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时,我们自然会以整体利益为重,树立整体观念,处事以大局为重,这样我们的心胸就大了,视野就宽了,也就打破了自我的束缚,就是看淡了自我。
这时我们的心会越来越平静,因为看淡,所以轻松,因为懂得付出,懂得奉献,懂得尊重,所以得到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这种回报是滋润心灵的营养,使心灵充实,不空虚,使身心步入良性循环,逐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直至飞跃升华。
让我们回到当下,继续观照自己,做自己的旁观者,体会此时此刻的感受,越舒适越好,呼吸尽量放慢,细细体会现在、当下的感受,不论产生什么想法,都不要去管它,不去分辨是对、是错,做到只是知道有这种想法就行了。
当这种功夫成熟时,在做事时,也可以用,分出自我的一部分,观照自己,时时刻刻监督自己,专心做事,不离观照,做事放慢,走路放慢,吃饭放慢,说话放慢,慢是稳重成熟的标志,体现的是一种自然平和的状态,只是慢才能真切地体会当下的感受,明了当下的心。
这是一种沉淀杂质的方法,是一种心灵净化的方法,是炼化真心的方法,坚持下去,日久自然见到本性,获得自在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