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丝兔宝宝2014年:广电加快双向网络的建设与改造,行业呼吁EOC标准_DVBCN数字电视中文网|广电门户|三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4:27:11

【编者按】三网融合下,市场的需求及电视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广电网络的双向用户接入,而以往的双向用户接入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双向用户接入市场的竟争及广电网络双向综合业务的良性发展;随着基于同轴电缆双向接入EOC 技术运用到双向网络改造之中,为广电网络的双向用户接入和双向综合业务的良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不过,由于EOC技术的标准尚未统一、技术方案过多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目前各地方的广电运营商在技术的选择上面临着难以抉择的境遇。

目前市场上,随着EOC技术趋于成熟,越来越多的地方广电运营商将EOC技术运用到广电的双向化网络改造上。

不过,据DVBCN了解,目前市场上的EOC技术种类较多;根据技术方法的不同, EOC技术可以被分为无源基带传输和有源调制传输两大类技术;其中有源调制传输EOC 技术又可以分为高频与低频两大类,且WiFi降频和MoCA两种技术属于高频EOC ,HomePNA和HomePlug两种技术属于低频EOC。

据DVBCN了解,广电总局在2007年虽然发布了双向化改造指导意见,但实际上只是介绍了各种技术,但是并没有明确的指导意见。因而各种技术方案WiFi降频、MoCA、HomePNA、HomePlug等很快都进入了国内的广电行业的市场之中。于是,越来越多的地方广电运营商开始选择EOC技术(之前还有DOCSIS技术)进行双向化网络改造,但是由于涉及的方案和产品的数量过多,已经部署了EoC技术的运营商在运维中也存在各种问题需要解决,从而导致运营商在对双向网络化改造技术方案的选择是还存在着很多的迷茫;因此,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厂商、供应商等开始意识到EOC技术需要制定出行业上的标准。

 

有网友表示,从当前可选的范围,低频比较合适。从各项测试指标看,带宽、延时、抖动、丢包都有一定要求,有些技术虽然带宽很高,但占用很大资源,调制效率比较低。NGB要有一定的先进性,通过对比选了低频。低频对分支分配器、网络的要求相对来说低一些,不过低频干扰比较大。低频技术都是从其它领域移植过来的,电话线也好,电力线也好,都不如同轴,因此移植过来也能够满足抗干扰性能。

同时还有网友表示,在FTTB的实现中,EoC低频要比高频好一些。

不过,还有网友比较倾向于DOCSIS技术,认为DOCSIS是Cablelabs专门为有线做的,利用HFC网络优秀的性能和特性,保证了宽带性能充分发挥,目前 DOCSIS 3.0这个标准已经把通信方面的带宽瓶颈完全解决了,并且DOCSIS 3.0 可以绑定16个频道。

另外,还有网友认为,目前的EoC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没有达到DOCSIS端到端的水平,特别是在QoS、互联互通、统一网管、多业务支持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不过大部分网友一致认为,技术发展永无止境,每一种技术都在进步,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并且还认为同轴电缆是一种很好的传输介质,是有线网络应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同轴接入是唯一可以媲美FTTH的接入技术。

DVBCN编辑笔记

在“十二五计划”期间,广电总局提出了在全国县级(含)以上城市有线网络将全面实现数字化、80%的基本实现双向化及新增数字电视双向用户1亿户的要求;对于当前各地广电运营商正在进行的双向化网络改造来说,无论是DOCSIS还是EOC技术,最重要的还是选择对于自己较为合适的技术,正如上述网友所说,“技术没有最好,只有适合。”同时,也相信在未来的几年中,所谓的EOC高频与低频技术方案将会变成一种。

后记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对于EOC低频方案标准的讨论及应用已经成为广电行业当前的话题;为此,DVBCN论坛组织了2010广电接入网在线技术研讨会,业内网友就广电在接入网建设和改造方面上,以及具体技术方案的如何选择和EoC 。

一、 EoC低频方案标准:意见比较分散,共识在于成立专门的组织

为了讨论EOC的标准问题,日前,DVBCN论坛组织了2010年广电接入网在线技术研讨会,对EOC技术的标准组织了在线的讨论与交流。

在这次在线交流的活动中,网友们主要是对EoC低频方案的标准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议统一MAC层,跟PON保持一致,以保证业务的互通;(2)考虑物理层和MAC层是密切相关的,MAC层必须适配物理层;(3)建议针对P1901的MAC层做些改进,以适应同轴应用环境;(4)建议要考虑到长远发展同时要体现自主创新的先进性,物理层要采用更先进的编码调制方案;(5)考虑到后向兼容,物理层不宜改变。

一位网友在这次活动中,对EOC低频标准讨论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看法:(1)是否可以首先确定大前提,以P1901为基础?如果可以确定,就要在P1901基础上优化,同时吸取PON、DOCSIS、G.hn、MoCA的优点,特别是MAC。如果不能确定,那就需要首先确定技术路线。虽然个人比较倾向跟PON一致,但从实际出发,还是P1901比较现实;(2) 标准简化、优化:简化抗干扰、抗反射,增强组播支持,降低时延和抖动;(3)根据信道(。电力线是时变的,阻抗、负载、支路、干扰都在变,有线阻抗、负载、支路都是时不变的,只有干扰变化,而且很可能跟电源相关。简化信道估计,以测距代替,以测距配置参数;还可以自动+人工干预,测量几次信道(不同时段),根据信道不同频率的质量,把子载波调制指数配置好,不需要不停地探测和估计信道;(4)干扰,同轴没电力线那么严重,减少子载波,减少QAM等级(有没有实际意义?);(5) 反射,同轴没电力线那么严重,减少子载波数量;(6) 取消网间协调,有线不需要;(7)是否需要考虑通道非线性(有线带外)?这是电力线没有的,不过可以用滤波方式去除;(8)开槽可编程,根据不同城市无线电情况开通时预置,解决EMC;(9)MAC层是否取消CSMA/CA?因为同轴分配系统跟电力线和无线不同,终端之间相互隔离,不能保证监听;(10) 取消兼容1.0、1.1、小波OFDM;(11)加强组播;(12) MAC层尽可能高低频统一;(13) 其他一般性的问题是否可以首先考虑以下问题:物理层、频谱、低频是否可以占用5-100MHz(100-110做隔离带)、(调频、HFC网管占用频率开槽)、纠错编码、调制方式、帧格式、MAC层、多址接入控制、组播、QoS、1VLAN、优先级、安全机制、主要技术指标等其它方面的问题。

对于广电来说,目前虽然在没有制定出EoC低频方案的标准出来,但在DVBCN论坛上的网友表示,当前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组织来研究具体的方案和技术。

据DVBCN了解,目前,虽然广电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相关的EOC技术标准,但是一些地方在EOC技术标准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案。比如:武汉长光、Technicolor  BiCA联盟等企业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技术。

除此以外,在成立专门的组织的同时,还有网友表示首先要解决的是基于P1901标准的同轴接入技术芯片和设备互通以及优化等问题。

二、 EoC低频方案的讨论:技术没有最好,只有适合

不过,目前的情况是EoC低频技术的标准方案还未制定出来,对于当前的广电运营商来说,该如何选择EoC低频技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