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手机怎么下载铃声:经典精萃短文(84)——如果你成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1:16:49
    经典精萃短文(84)   编辑制作:林夕梦




























如果你成为
——中国政法大学2011届研究生毕业致辞
文/王涌
同学们:你们好!
三年的时光悄然逝去,2008年,它还蒙着一层轻纱,在你的幻想和期盼中,存在无限的可能,现在,全揭晓了——你们八零后是幸而不幸的一代,成长在盛世,却挣扎于困境之中。
英雄磨砺,风云际会,也许你们是母校历史上最有才华、最有胆识、最有成就的一代学子,所以,母校希望你们:
如果你成为一名商人,请不要花天酒地,声色犬马,不要一掷千金,巴结权贵。你一定要把钱财捐给母校,因为母校的民主法治教育事业正缺少资金。帮助母校结束60年的蜗居历史,让法大在空间上树立尊严。建一座体面的教学楼,让法大学子不再羡慕北大和人大;建一座宏伟的大礼堂,让法大学子在毕业典礼上免受日晒雨淋,虽然日晒雨淋是法大毕业典礼的传统仪式;建一条宽阔的宪法大道,让宪法理想铭刻法大学子心中一生一世。否则,母校的败落将是法治的败落,当你在江湖中身中暗箭,蒙冤入狱时,母校将无力援手相救。
如果你成为一名法官,请你千万不要被双规,不要在校友贪官录上再增加新的名单,母校的心脏无法承受。
如果你成为一名律师,请以你的追求和行动重新定义律师的概念,律师是法治社会的助产士,而不是权力政治的分赃者。请你一定执着坚韧,不畏强权,因为未来的国家领袖一定从你们中间产生。
如果你成为一名学者,请不要为虚名浮利所困,那是一条浪费生命、背离真理的歧路。中国从来不缺少教授,只缺少思想家,从来不缺少官员,只缺少教育家。
体恤民生之疾苦,静听时代之深流,方可成就最高最真之学问。
如果你精通法律,却无思想,你精通法律,却无良知,你精通法律,却无灵魂,你精通法律,却无担当,而以学者之名,收获名利,所谓学者,不过是一群“喝酒不再赊账的孔乙己”而已,那不应是你的理想。
如果你成为一名政治家,你一定要为民请命,用你的心灵和生命,而不是眼泪和言辞;你一定要有命世之雄才、决断之宏魄,而不是谨小慎微,瞻前顾后,得过且过,因为你身肩重任,你无权耽搁中华民族在千年沧桑轮回中的历史机缘。
如果你是一名女生,对法律失去了激情和信心,那你就做一个全职母亲,生一个健壮的儿子,集你的全部爱心,培养他成为21世纪的孙中山,证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依然存在追求民主法治的基因,那是你对母校莫大的贡献。
母校有太多的梦想,但是,国家给予母校的太少,所以,母校给予你的也太少。如果你怨恨母校,想忘却关于法大的一切,请你千万不要忘却校园东北角上松柏林中那块“法治天下”的石碑。
那块石碑,也许是中国法治的星火,也许是中国法治的墓碑。
人间正道是沧桑,在2052年百年校庆之日,怎样的文字将镌刻其上?
你们和我们,是麻木?还是呐喊?是沉沦?还是奋起?
——将决定她的命运。
母校希望她的百年校庆像清华大学一样隆重,但那一天,不是高官云集,而是群贤毕至,不是君临天下,而是法治天下。
母校祝福你们!祝你们成功!一定成功!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
马德
不要苛求这个世界完美,因为,你自己就并不完美。
月下一湾水,水上一叶舟,舟中一粒人,而私欲,是心底里无边的月色。
月色那么美。一抬头,一轮朗月;一低眉,一怀媚月;一转身,一片清月;一投足,月盈袖,风在肩。
若在心底里,剪不断这无边的月色,就难以剪尽尘世的烦恼与忧愁。
一叶落,不要苛求我去知秋,也不要告诉我翻过去,就是春天。
秋太萧索,春太遥远。
就让我是叶的一部分吧,在旋舞中,找到自己。
想了解一个人,看他交的朋友就够了。
一个人襟怀之大小,性情之好坏,旨趣之高低,眼界之远近,心底之善恶,做人之真伪,他的朋友,就是最好的镜子。
若一个人和什么人都能相处得如鱼得水,那不是完美,是圆熟。
在交往的尺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一个丧失了标准的人,一定是圆滑到了没有原则的地步。
生活,不会为谁安排多么宏大的叙事,更多的时候,我们都要沦陷在俗世的琐碎与平庸里。
我们可能改变不了生活,但,可以擦亮心情。
有时候,擦亮了心情,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改变了生活。
一天,我抓住邻家婴孩粉嫩的小手。
他瞪着黑黑的眼睛看着我,那眸子,幽深,澄澈,纯净的,不染一点尘埃。
我喜欢这眼神,平等到不分贵贱,公允到不见偏激,人世的一切卑琐,褊小,促狭,在这里,觅不到半点踪影。
婴孩的眼神,该是人世间最美的一张诗笺吧,也只有在这张诗笺里,才能读到人类最初的纯净与温度。
穷得有品味才高尚
文/吴淡如
我曾在餐会上遇到一位自称是“时尚达人”的女子。她自称只用名牌,而她所谓的名牌,还得要在欧洲本地制作不可。
“我买名牌还可以赚钱。”她说。
这句话让我有些疑惑。现在世界各地的名牌价格差不了太多,除非不须支付机票费用,进口名牌水货已经没什么赚头。
“这三年来,光是我把名牌的防尘袋和纸袋拿到网上拍卖,至少就赚了三万元。”她说——虽然买名牌时防尘袋和纸袋是附赠的,但我屈指一算,要将一到三百元不等的袋子,卖到近三万元的数量,恐怕她花在购买名牌的总价,至少有几百万台币。
“只有名牌,才能在用过之后,还有人要买。”她很得意地告诉在座女子这个观念:“比如说,我买一双名牌高跟鞋二万元,穿了一季,还有人用八千元跟我买。如果是一般三千元的鞋子,穿了一季后,恐怕送人都有些不好意思。”
她认为,这样就是赚了八千元,不过,按会计原则来看,一季就亏损了一万二千元!比把三千元的鞋子穿坏后直接丢进垃圾桶还亏得多。
我当下没有和她辩解什么。最近听说她债台高筑,满屋的名牌要打折出售。不过,她还洋洋自得地告诉朋友:“还好我买的都是名牌,都卖得出去。”不计成本、只求卖得到钱的理财概念,还真让人佩服。
目前,电视上还有理财专家,教导女人“把名牌买了之后,小心翼翼使用,再用保鲜膜包起来,将来还会增值”的概念,也是不可思议的理财概念。有些皮包或许会涨点价,但这种买名牌求赚钱的手法,听起来并不大气,还很俗气。
有本书叫做《穷得有品味》,是一位五百年前就家道中衰的欧洲伯爵所写的,他说:所有用钱买得到的东西,都不是值得夸耀的奢侈品。他嘲笑欧洲的足球明星“手上拿着LV包,身上穿着名牌服装,订婚时送上价值四万欧元的钻戒,说这种人品味超群,肯定是在开玩笑!”
他说,真正的有品味是:看似一无所有,但感觉拥有一切,就算有天失去所有财富,仍会务实地对待生活。那些炫耀名牌的只是“富还没过三代” 的暴发户。书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应是给虚荣者的金玉良言吧:
“真正的奢侈,不是金钱多寡或排场大小,而在于你有没有能力摆脱庸俗!”
一匾一人生
文/杨海亮
前不久,去拜访了一位老教授。在不算宽敞的客厅里,我见到了一块匾,上面写着“任之”两字。我很纳闷,这既不是老教授的姓名,也不是老教授的字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老教授说:“这‘任之’有两个意思:一是对国家、对社会要负的责任,尤其是自己手头的事,要担负;二是对那些无聊的应酬,无端的流言,无味的争议,等等,不上心,不去管,由它去,随它去。”可想而知,这“任之”便是老教授为人处世的信条。
无独有偶。在一位文友的家中,也见到了一块匾,上面是五个隶体字——“婚姻似乒乓”。我闲暇之时,常阅书刊,见过“婚姻似水”的说法,见过“婚姻如茶”的说法,也有把婚姻比作鞋子、棉被的,却惟独没见过“婚姻似乒乓”,这里有何缘故呢?朋友说:“婚姻和乒乓倒没有什么相似,我要的是‘乒乓’这两个字。”如此一说,我更蹊跷了:“有什么奥妙?我洗耳恭听!”文友笑笑,说:“结婚后的生活方式和汉字的组合一样有几种:像天和地,山和水,虽然常常在一起,但是,一个小小的标点就可以将它们分开,这不是我想要的;同样是这类字,还可以随便与另一个字在一起,意思当然各不相同了,这也不是我想要的;惟有‘乒’和‘乓’这类字,它们紧紧依偎,不离不弃,谁也脱不了谁,一旦分开,就都没意义了,这样的婚姻才是我想要的!”原来,这五个字竟藏着文友对婚姻的希冀。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了第三块匾。有一回,散文家王鼎钧先生去见一位朋友。朋友家中的墙上端端正正地高悬三个大字:“水葫芦”。王先生左思右想也不解其意,便问这三个字的出处。朋友一声不响,端出一盆水,把一个小小的葫芦放在里面,这样表演:伸手把葫芦的一端按下去,葫芦的另一端马上翘起;在葫芦的中腰加力,把葫芦压进水底,葫芦立刻换个地方再冒出上来。“这水中的葫芦是那么坚韧,那么安静,那么有自信心,无论压力从哪个方向来,都不消沉。这是我的人生观。”朋友这样解释,王先生一时醒悟。
佛经上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接一句便是:一匾一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