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酒店多少钱一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06:56:45
        这八个字,出自孔子,不但历史书上将他解释成,是封建等级制度得表述,还有些不怀好意或者一味反儒或者人云亦云的人也是将这个看成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即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要说封建制度,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封建时代,何为封建,封土建国(此说封建不是历史教科书上说得封建社会这个封建,因为按照历史教科书的划分春秋、战国所处的是奴隶社会,秦汉以后所处的是封建社会),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周天子权威受到各方面挑战的时代,各种越礼的现象不断发生,孔子所说的这八个字,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君要有君的样子,遵守君的行为规范,臣要遵守臣的行为规范,父子都应该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但是很多人却没有看见隐藏在其中的内涵:        第一、封建时代,不是占山为王,而是周天子分封,周天子将自己管辖的土地分给其他人,就是等于给了这个人一个王的位置,而这个人也会对周天子承担一个作为王的义务,从二者关系上来看,是一种契约关系,而不是单纯的领导和下级的关系(这个表述似乎不妥),由此不难看出君臣关系是契约关系,那周王当得不好,该怎么办呢?比如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结果被诸侯抛弃,自己也落得身首异处,比如自己行为不检点,还四处监视别人,使国人道路以目的周厉王,被国人流放,(这里的国人不是说所有周国人,而是专指周国首都的自由民,周代按离都城远近分为五甸),很惊讶的是,在论语原文中孔子再没有进行进一步阐述,但是在后来对论语的诸多解释中,董仲舒为了讨好汉武帝,将其解释为君为臣纲,再后来就是被理学发展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极端。        第二、其实孔子看见了在复杂的人与人的关系中,君君臣臣,即是父父子子,父父子子是孔子十分向往的君臣关系,家长制历来是古代中国统治的一种方法,在一家内是父子,而在国家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也不是后来说的父为子纲,孔子在对父子关系的表述中,是很散的,这是因为对于不同人缺点,孔子用不同的话来进行劝导,比如在解释孝时,就说过不是只养父母,也说过一定要和颜悦色,也说过三年不改其志,由此来看孔子所认为的父子关系不是冷酷的上下关系。       可以说孔子的君臣观和父子观,是被人刻意误解,其实就孔子在政治上的建树不是很高,但是他深刻影响了后来人,但是在历史上他虽被追为圣,但是并没有一个君王在真正实施他的主张,一般就是外儒内法,是法家的严刑造就了后来几千年的专制制度,而别有用心或投机取巧者刻意曲解,让孔子的主张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