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86-88回概括:觉悟博客(醍醐灌顶''S 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5:56:37

[ 2009-12-18 17:31:00 | 作者:醍醐灌顶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口业有四。口是指言语,有四种善法。第一不妄语。妄语是存心欺骗人,也就是不诚实。第二不两斗乱二头,挑拨是非,无论是有意无意都犯两舌。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人在无意当中挑拨是非,所以有的时候传话,愈传愈讹,把意思传达错误了。本来人家没有这个意思,他在传话中,任意添加增减语句,就把人家的原意全都弄颠倒了,这是很大的过失。小者使两人失和,大者使两国交战,这种过失很重,决定不能疏忽。第三【恶口】。恶口就是说话没分寸,没有礼貌,很粗鲁,使人听了之后很难受。第四【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说得非常好听,可是用意不善。像现在社会上许多电影、歌舞、音乐,听起来很好听,看起来也不恶,想想这些在教人什么?都是教人追杀、盗、淫、妄,凡是这一类的都属于绮语。口要离这四种恶业,口业就清净了。
第三是意业,就是指起心动念。所有的念头归纳为三大类:不贪、不嗔、不痴。【贪】是贪爱,包括吝啬,所以常讲悭贪。欲望没有满足,莫不拼命在希求,希望得到满足,这是贪心。已经得到的,不能放下。不肯施舍帮助别人,这叫吝啬,是谓悭吝,这是修学最大的障碍。佛教导我们用【布施】的方法消除悭贪的障碍。有些老同修,对世法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他不贪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http://blog.zgfj.cn/ToBuoluo.asp?classname= | 评论:0 | 阅读全文(130)
认识佛教
[ 2009-12-18 13:26:00 | 作者:醍醐灌顶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佛法在地藏经上大圆满之后,接着就讲【慈悲】,三福孝亲尊亲之后接着是【慈悲】。从这里我们就晓得,【慈悲】是德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孝敬扩大就是慈悲。慈悲,第一就是不杀,用意很深。如果不熟读地藏经,要不把地藏经参透,你对于这一句真正的含意就没法理解。真正参透了才晓得,一切恶业中杀业最重。为什么呢?一切有生命的众生,没有一个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没有一个不贪生怕死。虽然杀生冤冤相报,但是,当他受果报的时候,他是不会想到我前世杀他,今天我应该被他杀害;前生我吃它的肉,今生我的肉也应该供养他。如果能这样想,业债偿清那就没事了。假如他不是成那么想,怀恨在心,你杀我,我来生一定还要杀你,这冤冤相报就没完没了,且仇恨必定愈积愈深,这才是真正最可怕的。所以讲【慈悲】,慈悲包括的面是无限的深广,佛特别提出这一件事来。换句话说,杀生就是不敬老师、不孝父母。因为老师——佛——教给我们五条根本戒,第一条就是不杀生,我们今天还在杀生,违背老师的教训,就是不敬老师。不敬老师也就是不孝父母。因为父母希望我们听老师的话,依照老师的教训去奉行。今天不听老师的话,去杀害众生,不但失去慈悲心,孝敬都丧失了,这个意义很深很深的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http://blog.zgfj.cn/ToBuoluo.asp?classname= | 评论:0 | 阅读全文(140)
认识佛教
[ 2009-12-18 12:20:00 | 作者:醍醐灌顶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1、 人天福
净业三福,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成,劝进行者】。共十一句。我们在经中看到,佛常叫着【善男子、善女人】。什么叫【善】?【善】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要具足这三种净业。十一句都做到了,才是大乘经上所称的善男子、善女人,可见其标准很高。如果是小乘经,那只具备前两条就够了,如果是人道、天道里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只需具足前面一条就够了。今天我们讲【地藏经】是大乘佛法,【无量寿经】也是大乘佛法,所称的善男子、善女人,三福十一句都要做到啊!若有一句做不到,就不能称为善男子、善女人。我们读经,想想自己是善男子、善女人吗?
佛说法,无论是讲基本的修学方法,还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理,字字句句都与大圆满相应。也就是说都从真如本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法法皆是大圆满。这三福十一句,也是字字圆满,我们看第一句:【孝养父母】。这个【孝】字是会意字,我们体会这个字的意义。它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这就告诉我们,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是一不是二。西方人父、子是二,不是一,所以有代沟,这不是孝道;【孝】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http://blog.zgfj.cn/ToBuoluo.asp?classname= | 评论:0 | 阅读全文(66)
认识佛教
[ 2009-12-18 9:30:00 | 作者:醍醐灌顶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六、佛法修学五大科目

(一)三福

佛说法是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http://blog.zgfj.cn/ToBuoluo.asp?classname= | 评论:0 | 阅读全文(160)
认识佛教
[ 2009-12-18 8:56:00 | 作者:醍醐灌顶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以上所说的,是依据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文开端世尊放光,光中包含无量无边的意趣,这里略说十种(十是代表圆满的意思)。这一段经文,一般很容易含糊笼统念过,不晓得这里面的密意,不仅是地藏经依次而说,佛所说无量无尽的经纶,没有一部不是从【大圆满】流露而宣说出来。所以前五句是大圆满的自性,后五句是自性的起用,也就是大圆满的作用。这是佛陀教学的依据。像这样的经文,在大乘经典里,佛时常说,有时候用言语说,有时候用放光来表示。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知道这些,读经就会很有味道了。
(二) 大成圆满法——地藏——观音——文殊——普贤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第四位是峨眉山的【普贤菩萨】。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的佛法。
【地】是大地,大地生长五谷、杂粮养活我们,我们离开大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http://blog.zgfj.cn/ToBuoluo.asp?classname= | 评论:0 | 阅读全文(53)
认识佛教
[ 2009-12-17 18:18:00 | 作者:醍醐灌顶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其次讲到【福德】,大吉祥是要契机契理,要适合众生的根机。我们现前大众,念念不忘的,心心追求的,大概就是财富、智慧、健康、长寿,这些都是我们眼前希望得到的,这是福德。如果佛不把这些东西给我们,而要我们学佛,我们就会掉头而去。为什么呢?眼前想的都得不到,说前生来世得大福报,这太渺茫了!什么时候能享受到啊!所以眼前的福利,必定要能得到,我们自会相信将来有更大的福报,这才讲得通啊!好像开花、结果一样,现在花开得美好,我们才会相信将来果实一定结得好;若是现在花都不开,说将来会结好果实,我们当然不能相信啊。所以吉祥之后,一定是大福德。大福德怎样才能得到?【福德】是果报,果之前一定要修因 ;修什么因,得什么果报。
佛教讲【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样,功德才是真实的。你看诸佛成佛之后,他还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去修福。为什么?因为没有福报不能度众生。一个人会说法,大家看他没有福,就不会相信他;他要是说这大福德是我修行得来的,别人看到很羡慕,自然就跟他学了。所以有智慧还要有福德才能度众生。所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三学是属于功德。这是佛法真正每个要教给我们的——修福、修慧、福慧双修。
修行一定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http://blog.zgfj.cn/ToBuoluo.asp?classname= | 评论:0 | 阅读全文(182)
认识佛教
[ 2009-12-17 11:33:00 | 作者:醍醐灌顶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十种光明云,前面一般是讲原理,后面一半是讲原则。原理就是佛说法根据的原理,我们说出来了,后面讲原则。第一,是【大吉祥光明云】,吉祥是什么意思?凡是我们本分应该得到的,我获得了,这是【吉祥】;我不该的,我得到了,那就不吉祥了。这是吉祥的一般定义。它在此地含义是非常之深 。尽管空遍法界,无论是理论,无论是现象,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一切万事万物的受用,也是我们应该要得到的,这称为【大吉祥】。例如,念佛一心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你应当享受的。你要是生到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也是你应当享受的。这是吉祥的本意。在这个地方佛应机说法,这就是最吉祥。佛说法,第一绝对不违背真理,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决定不能违背。第二还要适合众生的程度。假如不合程度,程度浅的,讲得太深,他也听不懂,这是枉然,这就不吉祥了。所以【契机契理】的说法,是最吉祥的。佛没有白说,我们没有白听,真正得到真实利益,这是最吉祥,这是大吉祥,是圆满的吉祥。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http://blog.zgfj.cn/ToBuoluo.asp?classname= | 评论:0 | 阅读全文(123)
认识佛教
[ 2009-12-17 10:51:00 | 作者:醍醐灌顶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般若、智慧,一个是讲智慧之体,一个是讲智慧之作用。一个是【无知】,一个是【无所不知】。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无知的般若才能够断烦恼,破无明。无名、烦恼破尽了,就证得自性的大圆满,恢复自性本有的能力,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般若的光明云,它含有这么深的意义。这两种智慧(智慧跟般若),都是前面教学目的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我们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现在没有了,到哪里去了呢 ?佛跟我们说是我们自己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只要觉悟,智慧就恢复了。那么要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破迷,恢复我们本性本具的圆满智慧?佛教给我们一个方法——禅定,在地藏经上称为【大三昧光明云】,【三昧】是梵语,翻作【正受】,就是禅定的意思。佛法讲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行为,实在太多了,哪能说的尽呢!所以佛法,把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一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业行为;二是语言所造作的口业行为;三是起心动念,意业行为。行为无论有多少,总不出这三个范围,所以叫【三业行为】。错误了、见解错误了、说话错了、动作做错了,这叫错误行为;把一切错误
分类:默认分类 | 部落:http://blog.zgfj.cn/ToBuoluo.asp?classname= | 评论:1 | 阅读全文(88)
认识佛教
[ 2009-12-17 9:39:00 | 作者:醍醐灌顶 | 出处:转贴 | 天气:晴 ]
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能够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迷、是错误的。所以佛门里常说【慈悲为怀,方便为门】。这是佛教化众生的两大原则。后来佛家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与正说恰好相反。原因在哪里?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那慈悲就是祸害,方便就下流了。因此接着就讲【智慧大圆满】,大圆满的智慧流出大圆满的慈悲。智慧就是方便法,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手段,加上大慈大悲的力量在推动,这样才能够帮助无尽的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第四句讲【大般若光明云】——圆满的般若 。【般若】跟【智慧】的差别在哪里?大般若经上讲得很明白:【般若不知,无所不知】,【无知】是【般若】;【无所不知】是【智慧】。换句话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或者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两个名词,我们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一些。能够说宇宙现象的这种智慧 谁知道大S、小S的博客blog 地址阿? “博客”(blog)是什么意思? “博客”(blog)是什么意思? 博客blog具体是什么? Blog博客是什么意思 博客 是什么意思 blog 是什么意思 关于BLOG(博客) 博客 blog啥意思 博客blog是什么意思啊 blog(博客)是什么意思? 博客(Blog)是什么?? 什么是BLOG(博客)? blog博客是什么意思 BLOG博客是什么东西? BLOG博客 好在哪里?? “醍醐灌顶”是什么意思? “醍醐灌顶”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blog,博客啥意思 如何建立个人BLOG(博客)? blog博客的全拼 哪一个博客BLOG网站空间最大? Blog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博客? 博客中的blog名是什么意思? 斩鬼者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