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爪鱼会变色:佛光菜根谭之四:慈悲智能忍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6:46:41

树之人生 2009-03-25 16:03:47 阅读26 评论0   字号: 订阅

「人」,须经过「人事」的励炼,才能成长,「人」,须尊重「别人」的存在,才能扩大。(001)
一碗慈心粥,胜饮人蔘汤; 一杯清和茶,胜喝琼玉浆;一口菜根香,胜嚼酒肉饭;一念思无邪,胜办满汉席。(002)
时间是人生真正的资产,学问是人生真正的财富,智能是人生真正的力量,健康是人生真正的快乐,自由是人生真正的幸福,慈悲是人生真正的宝藏。(003)
人生最高的美德是慈悲,慈悲欢喜可以美化生活;人生最大的财富是智能,智能灵巧可以规划生涯。(004)
人生最美好幸福的事,是心中有一盏明灯;人间最自由平等的事,是心内有一个真如。(005)
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可以用慈悲去化除;人与物之间的不协调,可以用智能去解决。(006)
谦虚服务才有前途,礼貌尊重才有人缘,良好习惯才有威仪,勤俭好学才有成就。(007)
不以金钱来堆砌表相,智能才能庄严一切;不以饰品来装扮外观,慈悲才能美化身心。(008)
不墨守成规,不故步自封,才能在变化中求进步;不短视近利,不好大喜功,才能在守成中求成长。(009)
做人要有慈心,处事要有耐心, 公务要有道心,治学要有慧心。(010)
不怀恨,不怨尤,就会少烦少恼; 不计较,不比较,必然多助多缘。(011)
仁者乐山,慈德如须弥山,崇高伟大;智者乐水,慧法如大海洋,浩瀚无边。(012)
内在的思维,增进我们的智能; 外在的苦难,增进我们的福报。(013)
以「智能」降伏自内而起的烦恼, 以「慈悲」化解自外而来的忧患。(014)
以仁慈代替武力,才能得到永久的和平;以忍耐代替勇敢,才能得到永恒的力量。(015)
六道众生,无非过去生中父母亲朋,故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凡愚智圣,皆是未来生中善友眷属,故应包容异己、尊重自他。(016)
以慈悲的语言抚慰受伤的心灵,以智能的利剑斩断无始的烦恼。(017)
只要心中有慈悲、有智能,「妙有」就可升华为「真空」;只要心中有社会、有大众,「真空」就能发挥出「妙有」。(018)
生活中有经验,经验就是神通,生活中有智能,智能就是神通。(019)
用理智净化感情,用慈悲运作感情,用礼法规范感情,用道德引导感情。(020)
用智能化导愚昧,无理不明;用发心增进道业,无事不办。(021)
用慈悲待人,会让彼此和谐自在;用智能处事,会让凡事顺利圆满。(022)
有知恩报德之心,人生才有根本;有明是辨非之智,人生才能稳固。(023)
好读书,则智能之心生;好道德,则人品之格高;好慈悲,则人我之心平;好禅定,则时空之境亡。(024)
爱语如布帛,让人温暖心怀;好话如美玉,让人喜于引用。(025)
具有同体的平等观,才能同心同德;具有共生的慈悲观,才能共存共荣;同体与共生,不但是宇宙的真理,也是人类幸福的准则。(026)
圣贤不在相好,在慈悲的给予;圣贤不在神通,在智能的辨别;圣贤不在灵感,在方便的妙用;圣贤不在庙堂,在人间的行化。(027)
求福当求永久福,增寿当增无量寿;求福当求智能福,增寿当增慈悲寿。(028)
见义能从,常情所难;见义乐从,贤德所尚。 见义不从,世人所悲。(029)
求健康长寿,要慈悲护生;求财富利益,要布施结缘;求眷属和乐,要忍耐谦让;求聪明智能,要知解通达。(030)
亲切和蔼可以生财,慈颜爱语可以处众。(031)
明理可以判断是非,不惑可以分别善恶。是非善恶,为人不可不辨也。(032)
用慈悲的心灵关怀众生,用慈悲的眼神看待万物,用慈悲的话语随喜赞歎,用慈悲的双手广做好事。(033)
施舍真理是上等施,急公好义是中等施,济贫救苦是下等施,施不甘愿是劣等施。(034)
假如你拥有戒定慧,温馨一定靠拢著你;假如你追求真善美,朋友都会包围著你。所以,称人善者,人亦道其善;喜人有者,人亦乐其有。(035)
社团的慧命在文化、教育;文化可以净化心灵,教育可以改变气质,根除烦恼。社团的发扬在慈善、集会;慈善可以拯济色身,集会可以达成共识,匡扶大众。(036)
柔和的音声令人心生欢喜,正义的音声使人荡气回肠,慈悲的音声让人终生难忘,赞美的音声给人如沐春风。(037)
修行者什么都可以失去,唯有慈悲爱心,不能舍弃;学佛者什么都可以容忍,唯有毁佛谤教,不能姑息。因为慈悲爱心最宝贵,护持真理最重要。(038)
恩必施于有功,不可妄给私人;威必加于有罪,不可滥及无辜。(039)
用慧心观照五蕴皆空,用自心领导六根生活,用信心开发自我潜能,用慈心与人和谐相处,用孝心重整伦理道德,用爱心拥有快乐生活,用悲心成就利生事业,用喜心涵容宇宙万有。(040)
真正的慈悲是包容,真正的财富是知足。忍耐、宽厚、包容、知足,人生之四宝也。(041)
留一点慈悲的种子,可以让世人享用和平的果实;留几句爱语的和风,可以让人间充满尊重的温煦;留一份善美的信仰,可以让众生获致得度的因缘;留无限欢喜的言行,可以让后人心生深远的怀念。(042)
苦难要受得了,受得了苦难才能堪受大任;气愤要忍得下,忍得下气愤才能共谋要事;私情要挡得住,挡得住私情才能交付重托。(044)
以爱才能赢得爱,以恨不能赢得爱;以敬才能赢得敬,以瞋不能赢得敬。(045)
真理产生在寂寞中,耐得住寂寞,才有真理的产生;智能产生在忙碌里,捱得过忙碌,才有智能的产生。(046)
唯有慈悲,能化干戈为玉帛,消怨怼于无形;唯有慈悲,能结善缘转逆境,成事业度众生。(047)
多一分理性,少一分冲动;多一分公义,少一分特权;多一分服务,少一分自私;多一分慈悲,少一分瞋恨。(048)
真正的忍耐,是当仁不让、顾全大局、为众谋福;真正的修行,是自我健全、牺牲奉献、服务社会。(049)
智者不以称誉为喜,人之大善在于知过能改;仁者不以无苦为乐,人之至德在于兼善天下。(050)
不能忍饥耐贫,就会随俗流转;不能忍苦耐难,就会怨天尤人;不能忍病耐累,就会自怜自艾;不能忍讥耐谤,就难成就大器;不能忍利耐乐,就易招致祸端。(051)
智者事事反求诸己,愚者处处外求于人。(052)
智者的聆听,虽粗言滥语亦摄神谛闻;愚者的聆听,虽慈言善语亦无法包容。(053)
经一分挫折,得一分识见;容一分横逆,长一分器度;省一分心机,多一分道义;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054)
用智能确定方向,方向必到;用意志克服困难,困难必解。(055)
忙碌的时候要有空闲的心情, 空闲的时候要有忙碌的感受。(056)
智能可以传授人生,经验可以提携后学;加一分体贴,知一分物情。(057)
智能由内心增长而得,悔恨由外境过失而生。(058)
遇欺骗,须宽大;逢毁谤,不复仇;遭加害,待以慈;受苦难,宜忍耐。(059)
智能观照,凡事圆融无碍;情识计度,一切分别杂染。(060)
善人视因果为朋友,智人视因果为规谏,愚人视因果为法官,恶人视因果为仇敌。(061)
愚笨的人,别人操纵;聪明的人,自我开创。(062)
慈心如花香,可以把欢喜传送他人;爱语如阳光,可以把温暖散播十方。(063)
慈心能降伏一切鬼魅;悲心能远离一切邪恶;喜心能所求所愿如意;舍心能广施一切吉祥。(064)
一忍可以挡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一勤可以成百业,一心可以做百事,一善可以消百恶,一念可以超百劫。(065)
慈悲不是一个定点,而是让情感不断地升华;慈悲不是一条直线,而是让爱心不断地扩散。(066)
慈悲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而是身体力行的道德;慈悲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工具,而是真心关怀的流露。(067)
慈悲如两足,能遍行各地,了无障碍;智能如双目,能洞察真伪,发现实相。(068)
慈悲而无智能,恐将沦为邪恶;智能而无慈悲,终将流于执著。(069)
能智能拙期可久,能信能疑险可走,忠言逆耳利于行,清净无求利于心。(070)
慈悲待物,爱护珍惜,花草树木酬我以繁茂青翠,昆虫飞鸟迎我以悦耳鸣唱;慈悲应世,不冀回报,荣辱得失于我皆逆增上缘,天下众生于我皆法侣道亲。(071)
慈悲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动力,是社会安和乐利的基石,和平是国家繁荣进步的要素,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泉源。有慈悲,才能和平;有和平,才能慈悲。(072)
慈悲是温柔美好的世界,尊重是祥和欢喜的妙方,感恩是幸福安乐的泉源,赞歎是利人化他的法宝。(073)
慈爱为接物之要素,无恼为强身之秘诀;慈悲的人无烦恼,烦恼的人无慈悲。(074)
感情要以般若智能净化, 财富要以合理方法取得;事业要以善法精勤创造,信仰要以正见深入体验。(075)
爱的净化是慈悲,慈悲能和谐群我;爱的升华是智能,智能能明辨是非。(076)
爱惜口中的语言,用慈悲的爱语化导暴戾气氛,能使社会趋于平和;爱惜心灵的语言,用智能的心语消除贪瞋愚痴,使心灵常保明净。(077)
金钱再多,总有用完的时候;开发心力,才是无尽的能源。故人应重视心力慈悲之开发。(078)
烦恼者,会把小事变成复杂,好事变化成坏事;智能者,会把小事做成大事,坏人感化成好人。(079)
只要心中包容一切众生,就不会斤斤计较于荣辱得失;只要心中蕴藏富贵法财,就不会汲汲营营于蝇头小利。(080)
慧心巧手,能化腐朽为神奇;慈心悲愿,能化苦难为安乐。(081)
信佛不是求神通,而是学习佛陀悲智双运的精神;信佛不是求福寿,而是体悟佛法因缘果报的真理。(082)
追求善美,可以不计来日如何,因为善美本身即是最好的目的;穷究真理,不必拘以时间为期,因为真理本身即是无尽的宝藏。(083)
笃信因果者,必定是有道德的人;了解缘起者,必定是有智能的人。(084)
聪明的人,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纠正自己的错误;智能的人,可以从别人的执著中认识自己的执著。别人是我们的镜子,也是我们的龟监。(085)
世界上最珍贵的举止,不外结缘,故用结缘观待人,无人不善;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不外忍耐,故用忍耐力做事,无事不办;世界上最坚固的行为,不外愿力,故用大愿行度人,无人不益。(086)
忏悔的明矾能洁净污浊,戒律的鍼药能去除百病,慈悲的山泉能顿除干渴,智能的导师能救护指引。(087)
人,有了表情,就像甘霖遍洒旱地,一切都会活过来;心,能够会意,如同春雷响彻天际,一切都会醒过来。(088)
以平等观来化解冤家,以慈悲观来消除怨尤,以因缘观来净化人我,以定慧观来发展潜力。(089)
不记恨、不怨尤,这是尊重的美德;怀慈心、怀悲愿,这是安乐的源头;能受苦、能耐劳,这是成功的基础;多发心、多思惟 , 这是生命的升华。(090)
今日的辛苦是未来的荣耀,今日的忍耐是未来的成功。今日,在时间中成为过去;今日,在成就上成为未来。(091)
世风日下正是吾人向上之阶,世路风霜正是吾人练心之境,世情冷暖正是吾人忍性之德,世事颠倒正是吾人修行之资。(092)
以微笑的态度面对忿怒的场合,则忿怒无不消散;以微笑的心情处理沉重的急务,则急务愉快胜任。(093)
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三分,何等安然自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一些,何等悠闲自得。(094)
以慈悲欢喜来美化生活,以智能灵巧来规划事业,以道德良知来改善社会,以团结和谐来福国利民。(095)
包容异己的存在,包容伤残的尊严,包容冤仇的伤害,包容无心的错误。(096)
有一念惭愧的想法,就增一念的善心;多一分严格的要求,就多一分的慈悲。(097)
有容乃大,吃亏是福,学习吃亏,能结善缘;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懂得忏悔,能进品德。(098)
有过,遭人批评,固然要欣然接受,真心地改过就好;无过,受人冤枉,也无须辩驳纠正,确实地自省即可。(099)
以空慧修道,以慈悲进德,以忍辱养力,以布施修福。(100)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饶一著,切莫与人争强弱;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101)
苦是人生的真相,知苦、受苦、忍苦,更要懂得除苦:苦可以成为我们的逆增上缘;苦可以成为我们的修持法门。(102)
忍耐不是退缩,而是面对人间不平时 , 用平常心对待;忍耐不是无能,而是面对毁谤讥讽时 , 用质直心释怀。(103)
忍耐是天地间最宽大的包容能量,无我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和平动力。(104)
忍耐为了利他,处难处之人,做难做之事;忍耐化解怨恨,容敌我之人,谅负我之事。(105)
忍耐与缄默是面对毁谤最好的方法,持戒与守法是面对伤害最好的回应。(106)
忍得住责备,才堪造就; 耐得住委屈,才能进德。(107)
改得一分习气,增加三分道念;忍得少分烦恼,便证十分菩提。(108)
耐劳,更要耐怨;重己,更要尊人。(109)
探索内心的宝藏,追寻大我的人生,扩大无边的法界,信仰真我的价值。(110)
若能时时以「心甘情愿」的态度来实现理想,则无愿不成;若能常常以「老二哲学」的雅量来待人接物,则无事不办。(111)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何等清闲;忍几句无忧自在,耐得住快乐逍遥。(112)
伟大艰钜的工作,皆由坚持忍耐而完成;光明灿烂的前途,皆由精进不懈而圆满。(113)
唯有真正受过痛苦煎熬的人,才更能体悟真理的崇高;唯有勇敢接受负面不平的人,内心才能有宽容的空间。(114)
健康可以使工作成为一种乐趣,耐力可以实践心中理想的蓝图,仁慈可以包容周遭一切的缺失,希望可以去除未知事物的恐惧,忏悔可以洗涤身口意念的罪过,思想可以跃出种种世俗的牢笼,豁达可以摆脱闷闷不乐的情绪,自信可以决定里想人生的目标。(115)
著精进铠,持忍辱弓,可以降伏魔军;以慈悲水,和智能材,可以建立道场。(116)
谦冲鲜招忌,忍让少树敌,淡泊无得失,宽容绝恩怨。(117)
宁可让人责骂,不求让人宽容。(118)
宽待善人是美德,容忍恶人是养奸。(119)
一时的忍让,能换来长久的安乐;一时的委屈,能换来最后的成功。(120)
诤论,只有加深彼此的怨结;唯有谦让,才能化争斗为融和。猜忌,只有减损互相的尊重;唯有信赖,才能转排斥为祥和。(121)
宽,则能容;容,则能和;和,则能平。(122)
难耐,是修养的训练所;冲动,是涵养的试金石。(123)
思辨愈深,愈显智能之味;发言愈快,愈陷谬误之失。(124)
欲求身安,先净其心;欲求心安,先防己过。(125)
学习接受,是自我充实之道;想当然尔,是自在安忍之道;凡事忍耐,是自由快乐之道;赞美别人,是自修善缘之道。(126)
以怨报怨,怨难止;以忍止怨,怨自息。(127)
能忍能耐,心常安泰;有智有慧,事本可贵。(128)
知苦是学道的增上缘,耐苦是得道的登高梯。(129)
成人之美,美誉常随;助人为恶,恶名不离。(130)
为人当自立自强,不可因他人言行而动摇;为人当自主自尊,不可因做事困难而灰心。(131)
毁谤人,欺负人,必损其阴德;赞美人,帮助人,必增其福德。(132)
笑容,是世间上最美的色彩;赞美,是世间上最好的声音。(133)
明白因果,就不怨天;了解自己,就不尤人。(134)
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人人是好缘,家家是好亲。(135)
用心在工作上,那是成功的根本;用心在思考上,那是力量的根本;用心在书本上,那是智能的根本;用心在结缘上,那是处众的根本;用心在慈悲上,那是做人的根本;用心在无我上,那是成佛的根本。(136)
用心宁远勿近,用心宁广勿狭,用心宁深勿浅,用心宁大勿小。(137)
没有自信必是最大的错失,过分自信也是最大的错失。(138)
每日说一些欢喜的话,每日做一些利众的事,每日读一些益智的书,每日度一些有缘的人。(139)
善静,应如深夜安眠,没有一丝声响;善动,应如海浪翻腾,没有一秒休息。(140)
君子从不伤害别人,小人从不谴责自己。(141)
心中有慈悲,就能超然于称讥毁誉之外,以服务为乐;心中有力量,就能昂首于富贵淫威之上,以奉献为荣。(142)
小罅可以溃堤,微隙可以伤谊,防微能够杜渐,知错能够弭患。(143)
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头颅要顶著青天,双脚要踏著大地,眼睛要注视芸芸的众生,耳朵要倾听苦难的声音。(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