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波拉病 粤语mp4: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9:30:28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策略 #TRS_AUTOADD_1289783790037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9783790037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9783790037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9783790037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289783790037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第一章  命题特征

 

 

 

概念:所谓自然科学类文章,就是通常所说的科技说明文。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及科技发明或发现方面的文章,内容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天体物理、地质学、医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电子学等学科的文章。

 

考纲要求:2008年全国高考语文考纲对这部分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综合,能力层级是C级。

 

考查内容:近几年高考试卷中,这一类文章的阅读一直占有稳定的位置。一般来说,科技说明文的考查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新科技、新发明的内涵;②新发明的依据;③新科技、新发明的特点;④人们对新发明的评价;⑤新科技、新发明的操作程序、有关的设备、人员等;⑥新科技、新发明的意义及应用;⑦新发现的内容及意义;⑧新发现的过程及人们对它的态度等。

 

设题方法:删、调、改、漏、凑

 

1.删一──删减。一般来说,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状语、定语)是删减的首选对象,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或者造成表达内容范围的扩大缩小,或者造成内容理解的扭曲。

 

2.调──调换,指调换词语顺序。词序变化也往往导致语句含义的变化。

 

3.改──指改变一下说法。这种方法比较常见,而且类型繁多。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等等。

 

4.漏──遗漏。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而有意漏掉另一方面。以此设置的选项均有较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

 

5.凑──拼凑。或者将有关与无关的几个选择点杂糅到一起,或者将望文生义的义项强加进去,以干扰判断。 

 

一、命题规律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高考科技文阅读题在命题方面已积累了一整套命题思路,逐渐形成了其特有的命题规律。

 

(一)选文特点:广、新、精

 

广(或选段),较多来自《中国科学报》《参考消息》《新华文摘》等报刊。其内容往往是一些重大的、前沿性的、成果价值高的发现或发明,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环境保护、生命科学、微电光电等,无所不包。

 

新文的内容新,一般来说,反映的都是全球最新的自然科学及现代高科技方面的成果;二是选文的时段新,一般距高考不远,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反映出新的科学技术成果。

 

精篇幅较短小,文字较简洁,湖南题一般在1100字左右,但是信息密集的程度高。

 

(二)命题思路:考查思维能力

 

近年高考该类文章的命题思路有如下特点:

 

1.形式:在湖南高考考卷中,2004~2008年,考查对象都为自然科技文的阅读,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共4题12分。不过,全国题和其他省市已将考查对象重点转移到社科类文章,近几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和广东卷等已经减少一题,为3题9分。

 

2.内容:试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考查: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B级难度)。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B级难度)。③辨别分析文意、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C级难度)。④归纳要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级难度)。试题考点有规律:四道题逐层扩大,理解词语──理解句子一一筛选信息一推断想象。

 

3.考查定位:试题对上述四个方面能力的考查一般定位在“懂”上,题干的设置侧重在对基本概念、基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主旨要点的概括上。也就是说,试题主要是从信息学和逻辑学的角度,考查学生迅速准确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推断等能力。因此,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说到底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方向预测:人文性、实用性

 

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以考能力为主。这一命题原则将进一步制约着科技文阅读试题的命制方向。

 

一是考查要求不会变。《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能够对“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进行“理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E)”,三层九项要求。其中科技文侧重考查前七项: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其中①②是对理解能力的考查,③至⑦是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总括起来,科技文的考查侧重于这样两点:一是理解与分辨,二是抽取与推断。

 

二是自科文、社科文兼顾。阅读的材料每年只考一种样式,要么社科文,要么自科文。实际情况表明,社科文阅读比自科文阅读要容易,得分率也要高一些。据国家考试中心有关专家所言,两者交替命题,但这个“交替”并不是绝对的你一年我一年,有时社科文会连考两年,科技文也会连续考。所以,每年的复习,社科文与科技文都要有所兼顾。这样做实际是进一步明确了考试阅读的方向: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将通过有关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考查来实现,考查抽象思维能力,重点在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这种新的变化是随着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需要而确定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今后几年高考发展的方向。

 

三是阅读材料人文性、实用性会更强。近两年不少自然科学方面的信息资料都带有很强的人文性,可读性很强,语文味更浓。再加上部分省市已经拓宽了测试领域,这对明年扩展命题资料来源十分有益。因此,2009年的阅读材料应该会继续朝着人文性、实用性方向迈进。

 

(四)设题思路:题目选项的设置大多具有迷惑性

 

选项的设置一般不照抄原文语句,而要换一种说法。经过转换,正确的说法变得“似非而是”,而错误的说法又显得“似是而非”。正是在这“换”的过程中,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命题者总是设计一些具有迷惑性的选项来干扰考生思维。一般而言,设置干扰项主要是在概念、判断上做文章,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自然科技文阅读设干扰项的方法主要有:

 

1.偷换概念

 

也叫“偷梁换柱”,这种方式与“张冠李戴”有着一定的联系,但区别是明显的。它表面上并没有将两个对象或概念进行调换,但暗中却将二者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或调换或混淆等处理。

 

如,2008年四川卷第7题,“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该题D项“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说法错误,应是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损耗大约四分之三,不是自身损耗。偷换概念。

 

2.以偏概全

 

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

 

如,2004年全国卷(冀鲁豫皖卷)第9题,“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该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答案选B。该项错在把原文中的“基本上是确定的”与“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说成“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在整合信息时故意设置障碍,有以偏概全之嫌。

 

3.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

 

如,2006年重庆卷第7题,“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D项错在从原文找不出依据,“一旦……就”判断有些绝对化。

 

4.答非所问

 

(1)偏离本质。所谓“偏离本质”是指选项偏离主要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只罗列了说明对象的表象、内容、背景、事例或直观认识等。该类型主要出现在对文中某一概念进行理解的题目中。

 

如,2004年江西卷第7题,“根据上下文,下列对‘太阳风’的解释,填人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C项。依据文中信息可知:太阳的高温使日冕层向外膨胀,使日冕层中等离子中的带电粒子高速向行星空间运动。而选项中,A、B、D三项都不是对“太阳风”的全面准确的解释,都偏离了概念。

 

(2)张冠李戴。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时题干要求从“此”对象人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对象人手分析;有时题干要求从事物“此”方面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方面人手分析,尽管该选项从内容上讲也是对的;或者,有时常常把甲的

 

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

 

如,2006年湖北卷第6题,A、B、D三项表述在第一段均可找到依据,因此正确。C项表述有误,根据第三段可知,“降低心率”作用与“肌肉”有关,而非与“覆盖着活性剂的肺”有关。

 

(3)胡编乱造。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推断和想象”一类题中,故意不顾文中信息的实际,借“推断和想象”之名胡乱编造一些若有若无的信息,以此干扰考生答题。

 

5.似是而非(似非而是)

 

命题者有意删改或添加了原文中的修饰语,设置理解陷阱,造成题中选项的表述与原文意思有了出入,而粗心的考生往往在此栽跟头。

 

(1)夸大其辞。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命题技巧,它往往表现为故意夸大某方面的内容,如对优点、作用、前景等的评价。“故意缩小”,这是与第一种方式相对而言的,即人为地对某些内容故意往小处说。

 

如,2008年重庆卷第7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

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

C.生物钟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D.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认识

 

本题答案为C“自由改变”这一说法太夸大。

 

又如2006年辽宁卷第6题,“本文讲述的核心问题是”(B)

 

A.花与美

B.花与生物进化

C.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D.进化方式与进化速度

 

本题答案为B。A文中没有谈“花与美”的关系;C、D范围太大。

 

(2)已然未然混淆。有时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已然”“未然”混淆,造成以假当真。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然。例如1998年高考题第26小题的C选项就是把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问题说成了已经带来的问,题。

 

(3)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有时命题者故意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词语,或者缩小范围,设置陷阱;或者扩大范围,以偏概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相关信息中“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等表范围的词语,并作上记号,防止误解文意。

 

如,2006年湖北卷第8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此题答案为D。A项表述中“之一”“大量”等词使用很准确;B项表述中“重要原因”等词使用得有分寸;根据最后一段内容可知,C项正确;D项错误,第三段第三句说“它们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原文中有“在……情况下”“还能”等限制条件和说明程度,而D项又暗换了主语,这说明D项中“深海潜水动物”“可在不需要呼吸时坚持工作”的表述不准确,所以选D。

 

6.混淆关系

 

(1)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有和无等关系混淆。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置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2)选择与兼备。事物产生某种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条件,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之间是选择关系,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这种结果;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是兼备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有时将“选择”关系表述成“兼备”关系,有时将“兼备”关系表述成“选择”关系。

 

如,2004年湖北卷对《太空行走》一文的阅读,其中第8题原题如下:

 

8.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

 

A.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

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C.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

D.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

 

与此题对应的文段为:“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座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上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

 

根据原文,无论采用“吸纯氧排氮”的方法,还是采用“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的方法,均可达到防止减压病的目的。所以,对防止减压病而言,这两种方法是选择关系(原文中有“也不会”的语言提示),而B项却将其误述成了兼备关系(有“并且”的语言提示)。

 

(3)颠倒主次。也称“轻重错位”,即该重点突出的却变成了轻描淡写,本是非常次要的东西却占据了主导地位。如对概念的理解,常将一些属于大众化的共性的东西变成了概念的本质属性。

 

(4)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有时命题人从原文中截取两句看似有因果关系的信息句,通过“技术”处理巧妙地合在一起,、选择项由已知结果所推断的原因或由原因所推出的结论是错误的,有悖逻辑。

 

如,l999年高考题l8小题B选项就是颠倒了因果关系。因为原文第二段指出“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心脏就收缩;当钙离子排出心脏细胞时,心脏就舒张”,这是所有冬眠动物和非冬眠动物的“心脏工作原理”,而B选项却把它说成是“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5)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6)偶然、必然有意混淆。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第二章  答题技巧

 

(一)阅读的一般步骤:

 

1.读文──三遍阅读法

 

解答科技说明文,可以用三遍阅读法来完成。

 

第一遍,初读,也是通读。即通读全文,力求读懂。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一般往下看,到一个语义陈述完就应该停止,回到不懂的地方,结合此处的前后语句,读懂后继续读下去,这样反复,读到最后。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答题节省了时间。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答题的过程中,你会花更多的时间。

 

第二遍,再读,也是对读。即将文本与题目对照着来读。阅读题干和选项,要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这一遍要快读,同时动笔划出关键词、句,以备解题之需。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如“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其”“这”“与此相反”等,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而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解题的突破口。

 

第三遍,选读。即把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文本信息结合起来有选择性地读。这是准确做题的关键步骤,这一步要仔细比较。细心辨别,特别是要将原文与题目信息严格对比,因为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确定选择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2.做题──三种选择法

 

从历年湖南高考命题沿革可知,高考语文试卷中,对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能力的测试越来越显得重要。这类试题的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一般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文意的选项。主要考查学生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筛选来考虑。这类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1).直选法

 

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适用于一目了然的题目,因为有些题目中给出的选项一看就能够判断它是对是错,考生读完题目,也就做完题目了。用这种方法要求考生强化时间观念,不在一个题目上纠缠过久,只要心中有印象就要果断下笔,这样做也是为后面写作文和完卷后留出检查时间做准备。直选法也适用于“选非题”,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不是条件(或原因)的一项”等。

 

如,2004年浙江卷第8题,“下列明显属于免疫力过强引起的疾病的一项”,正确选项为B,本题的答案可以采用直选法得到,依据在第三段。第三段中“自身免疫反应如果达到一定强度以致能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如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病在内的自身免疫病有数十种之多。”这两句话说明了两个问题──自身免疫病及其种类。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没有直接问“根据原文,下列明显属于自身免疫病的一项是什么?”而是用了“等量代换”的方法。解答这个题目,考生脑中只要有“如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病在内的自身免疫病有数十种之多”的印象,就可当机立断选“B.类风湿病”了。

 

又如,2005年浙江卷第8题,“‘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这个句子中,‘管弦乐队’喻指的是”,此题正确选项为“C.神经细胞”。理解此句要搞清两个喻体:“管弦乐队”指神经元,即“神经细胞”,“不合拍的演奏者”即“不能和其他的突触同步激发的一个突触”。

 

(2).排除法

 

可适用于一切类型的选择题。它通过排除不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提高答题的准确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识点”,即首先要排除的选项的被排除的依据。这个“第一知识点”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判断得最准确,二是最有价值,确定这个知识点后可排除较多的选项。排除不正确的选项就要寻找出干扰项,就得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

 

(3).类推法

 

综合运用多种解题方法,进行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如,2005年浙江卷第10题,“根据全文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考生依据文中提供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正确选项为B。解答本题时要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方法:A项“总是”错,范围扩大了。文中表述为“不是所有输入信号都能激发神经细胞产生自己的信号。”C项“被淘汰”错。另外,只有“那些其强度足以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同步激发的突触”会被强化,而“另有一些神经元得到强化”表述过于宽泛。D项“MRNA的总量不变”文中无此信息,属无中生有,当排除。

 

(二)掌握基本知识

 

对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来说,下面几个知识点是最重要的:

 

1.理解

 

A.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

 

重要的词语是指:①文章重点介绍的概念;②体现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词语;③表现文章中心的词语;④反映深层次含义的词语;⑤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⑥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在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时,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特别注意指代词的含义。文章中的代词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既能代替实词、短语、句子、语段,又能替代动植物及天上地下的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一般代词指代的内容,应把握如下: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个”“这些”等是近指;“那”“那些,’‘‘那个”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等等。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将所找出来的指代内容代人原文,看是否合适。

 

第二,要理解概念间的关系。①同一关系,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同一关系。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②属种关系,如果两个概念之间,一个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而且仅仅成为另一个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属种关系。如“圆珠笔”和“笔”。③交叉关系,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有且只有一部分重合,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如“共青团员”和“中学生”。④矛盾关系,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如“核国家”和“无核国家”。⑤反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则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反对关系。如“导体”和“绝缘体”。

 

B.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重要的句子通常是指以下几种语句:①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语句。②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语句。③内涵比较丰富的语句。④文中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

 

重要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体现为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揭示段意。理解时应主要抓住段的起始句、终结句及结论性的句子。第二,揭示文章的中心、主旨、观点、情感。此类句子主要是指在文章开头、结尾的结论性、概括性语句和段落的中心句。第三,揭示文章的脉络层次。

 

要抓住文章的提纲挈领性的、过渡性的、总括性的语句以及区分段内层次的语句。

 

阅读中抓重要句子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重要句子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有的是直接关系,如中心句;有的是间接关系,或者有反映中心、提示中心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窥测中心。第二,根据语序或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的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等,正确理解关键语句。

 

2.筛选并整合

 

即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从读物中辨别文中的信息的性质,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等。从文中辨别并筛选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重要内容上。比如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观点和态度的语句等。

 

辨别并筛选重要信息时要注意方法。提炼要点,就是筛选信息的过程。有时提炼要点比较简单,涉及的范围小。所谓要点,就是文章中的某个现成的词语或短句,对于这类情况,可采取直接摘取的方法,把文章中的重要的词语或短句摘取出来。如果涉及范围大,提炼要点就可能变得复杂起来,因为范围大,干扰的信息就会增多,什么信息是需要的,一时难以分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就采用“对比”“求同”“求异”等方法把信息区分开来,然后把有效的信息加以概括、提炼、整合出所需的信息来。对于文中的信息的筛选,主要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进行概括,把复杂的信息分成几个方面进行提炼,联系上下文,抓明示信息,因此,阅读时,既要有整体意识,又要有层次意识。

 

科技说明文的篇幅多在1100字左右,有的原文还没有题目,这给我们把握文章主旨造成一定困难;而篇幅较短,阅读量小,又相对减小了难度。

 

所以强调做题目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迅速形成整体印象,初步了解主要信息。要边读边理解,每读完一个长句或段落之后,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复述”一遍,以加深认识。在通读全文时,应重点留意每段的首句,因为这些句子大多揭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常常与全文主旨密切相关。一篇科技说明文一般有四段,把握首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许多重要的信息。

 

同时还要强调细读试题,对材料有了总体印象后,应根据试题仔细推敲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即从内容上弄清是有关什么的选择,从选择标准上看清是选说法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科技说明文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一般来说,答案的检索区间应在命题点的附近,如第一题答案在第一段或第二段。找对应句更重要了,可以说找到了对应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所以,必须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而找出答题的范围和对应句是答题的实质性阶段。

 

3.推断与想象

 

推断,就是由已知的判断(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高考的自然科技文的推断题,其前提出自文中,结论则往往在文外。备考时,要注意推断的要领:

 

(1)掌握推断成立的依据

 

解答推断题,不能只是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文意,还应当注意推断关系是否成立,它要求考生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由此推彼、由已知推未知的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合理推断。这种推断关系,往往表现为论据与观点的推断,或者是因果推断、条件推断、对比推断、类比推断、取舍推断、承继推断、目的推断等等。要掌握一些逻辑推理方法,如演绎、分析、综合及归纳等。

 

例如,(2002·全国,原文《沙尘暴》),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造大自然。

 

【解析】选项C为“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其前提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其结论是“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这一推断能够成立。选项A为“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前提与结论是强加因果关系,此推断不能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语言形式的提示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如:表示事物出现的先与后、主与次、片面与全面和已然、未然、将然以及偶然、必然等等,试题中常见语言形式有“已经成为”“今后必将”“有望将”“都是”“往往是”“也许是”……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就可能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

 

(2)掌握推断不能成立的原因

 

高考推断题推断不能成立的具体原因:

 

①推断以偏概全

 

例如,“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这只是部分现象,“被人类所利用”则是对全体的断定,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②推断混淆不同语气

 

“或然”“必然”不分。有时,如果使用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因为使用了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导致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例如,“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若改为“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在其他地区可能被人类所利用”,改为或然语气,限制区域,则能成立。

 

③推断不合常理

 

例如,上一题的选项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不可能“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④推断与原文相悖

 

例如,上一题的选项D:“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造大自然。”文本引用歌德的名言“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意在强调“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加剧了沙尘暴,又在警醒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而选项的前提却歪雎理解了原文,推断自然也就同原文相悖。

 

总之,信息的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只有充分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同时明了命题人设置选项的陷阱,破译了干扰的“密码”,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理性的推断。

 

(三)掌握解题技巧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可按以下五个步骤实施:

 

1.读。通读全文,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用笔勾画下来,继续阅读后面的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认真揣摩,力争把握全文的基本内容。自然科学类文章的篇幅一般多在1100字左右,原文可能没有题目,这给我们把握文章主旨造成一定困难;而篇幅较短,阅读量小,又相对减小了难度。做题之前一定要通读全文,迅速形成整体印象,初步了解主要信息。要边读边理解,每读完一个长句或段落之后,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复述”一遍,以加深认识。在通读全文时,应重点留意段的首句,因为这些句子大多揭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常常与全文主旨密切相关。一篇科技说明文一般在四段左右,把握首句,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许多重要的信息。

 

2.筛。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句,以备解题之需。关键词主要包括:文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主要是表程度、数量、范围、特征、功能的副词,如“目前”、“将”、“部分”、“全部”、“大概”、“也许”、“可能”、“最……”、“除……之外”等);有指代意义的词,如“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示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自然科学类文章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为此,必须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有的题目是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或然”与“必然”不分,或者“已然”与“未然”混淆,以假当真。比如2006年江西卷第6题A项为“生物发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义的被动发光,一类是有意义的主动发光”,而据原文所述,被动发光“对植物是否有着生物学上的意义目前还是个谜,但一般的看法是这种光无意义”,“目前还是个谜”只是一种“或然”,并不能断定该光就是“无意义”的。该选项因混淆了“或然”与“必然”而不合文意。

 

3.代。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题支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题支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题支相对应的对应句(一般情况下即前面所列的关键句)。有时对应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仔细进行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同时还要弄清对应句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即弄清点与面的关系,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比。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题支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如果题支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增减,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可能性变为了必然性,预见性变为了现实性,将来时变为了完成时等等。另外,还要对比题支之间的异同,找出准确对应题干的题支。

 

5.除。排除干扰项,验证答案。确定、选择一个选项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的过程。每个题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但是因为有时原文的表述不尽科学或不尽准确,很多同学在排除的时候,往往不依据原文而凭借其他方面的知识或是自己想当然,结果导致失分。这里强调一点,排除的依据只能忠实于原文。解答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可以从排除干扰项(即不符合文意或题意的选项)入手。而要寻找出干扰项,就得了解干扰项的设置方法。一般而言,设置干扰项主要是在概念、判断上做文章,其主要方法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本末倒置或源流倒置、夸大其辞、答非所问。比如2006年四川卷第7题A项为“熏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同相关的原文“溴甲烷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了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而这些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相比较,就会发现A项有两个问题:第一,“改善土壤结构”的不是“溴甲烷”,而是“土壤中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第二,形成“生物真空”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不是原因,而是“经溴甲烷熏蒸处理后,土壤中的生物种类急剧减少”所造成的。又比如2006年四川卷第5题A项“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它同原文溴甲烷“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相比,明显是扩大了范围。

 

特别提醒:了解科技文阅读题中的十大对应关系特别有用。

 

解答高考科技文阅读题的基本思路是“采集有效信息──比照题干要求──判断选项正误”。综观2008年19高考试卷中的科技文阅读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如下十大对应关系上:

 

1.部分与整体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2.已然与未然

 

“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3.先期与后期

 

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他们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

 

4.主要与次要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5.选择与兼备

 

事物产生某种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条件,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之间是选择关系,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这种结果;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是兼备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将“选择”关系表述成“兼备”关系,有时将“兼备”关系表述成“选择”关系。

 

6.原因与结果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

 

7.言此与言彼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时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有时题干要求从事物“此”方面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方面入手分析。

 

8.肯定与否定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9.客观与夸大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10.有据与凭空

 

阅读材料中本无此意,而命题者却在设计的选项中故意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

 

第三章  08年高考真题演练和模拟练习

 

特别提醒:通过对历届湖南高考语文试题与当年众多的模拟、预测试题的对比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猜题目是没有实际效果的。为此,做历届全国各个省市的高考试题,意义更加重大。因为这些题目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炉的,不至于出现解题时的“死胡同”。高考复习的时间太有限,不必等待来自各地的“预测题”、“押宝题”。

 

一 历史真题

 

(一)2005年湖南卷

 

二、(12分,每小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人脑在生命头几个月进程中的发育是生物学上自我构成的最为值得提及的形式之一。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人就来到了一个充满刺激的世界。猛烈的外界刺激潮水般涌入婴儿的睡~醒周期的时间节拍。他的睡~醒行为是受他的大脑神经元结构控制的。新生儿的大脑于是自己生成一个时间程序。让外界感官刺激依照这一时间程序而通过,避免过多的刺激涌入,对新的印象进行整理并在睡眠的相应阶段加以深化。在这里,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具有超常周期与昼夜周期的内源节律共同出力编织睡~醒阶段的模式,随着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地过去,大脑一天一天地发育,睡~醒行为的内在时间程序也不断变化。这个时间程序以此反映婴儿大脑的不断发育情况。但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在诞生的这一时刻,自我构成功能已经在发育的道路上走过一大截路了。新生儿的那些令人惊奇的行为便是有力的证明。新生儿生命的寿命还在出生之前若干星期,亦即还在母腹中就已开始了。

 

②母亲只要觉察到腹中胎儿在动,就每天念两遍童话《国王、老鼠和奶酪》。她大声地念,慢慢地念──从头到尾要3分钟。就这样,到了分娩的那一天,婴儿出生后竟然知道这个童话!

 

③新生儿的这种非凡的能耐不难加以证实。在橡皮奶头里装上一个压力传感器,用以记录吮吸动作。然后给婴儿戴上一个耳机,有选择地播放两则童话给他听。两则童话都由婴儿的母亲来念──而且念的速度、声音大小、语调全都一样。这两则童话分别用立体声磁带给录制下来。婴儿吮吸得较通常速度快时,让他听到一则童话;他吮吸得较慢时,让他听到另一则童话。在这种方式下,新生儿能够区分他喜欢听哪一则童话。两则童话中一则是本原的,另一则在形式上作了些改动──只是把所有角色的名字都作了改换。新生儿连细微的差别都发现了,在试验进行几分钟后就找到了他要改变自己吮吸频率的方向──他可以通过改变吮吸频率使耳机传来他想要听的那则童话。他所想要听到的始终是本原童话,亦即他在母腹中常常听到的那则童话。

 

④上面所描述的方法以多种形式运行,目的在于弄清新生儿对说话声音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差别进行感知的能力到底有多大。如果让婴儿母亲与另一位女人读同一篇故事,小小的婴儿总是喜欢选自己亲生母亲的声音,而不选另一位女人的声音。会两种语言的母亲,她的新生儿能区分她的两种语言,又喜欢从中选择自己还在母腹中时听得最多的那种语言。但是,如果两则童话故事由新生儿的父亲与另一位陌生男子来念,那么,新生儿就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了。就是说,父亲的声音与另一位男子的声音在新生儿听来是同样陌生的。

 

⑤这一检验结果证明了母亲声音对腹中胎儿的强烈影响。只有母亲的声音才能够让腹中胎儿从母腹内的背景噪声中鲜明地听出来,而外界的声音则“消逝”,听不见。胎儿的听觉器官在孕期的最后3个月完全形成,亦即具备完全的听觉功能。由此可知,还在这一时期,话音模式就已经传入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了。显而易见,母亲的话音特征已留在了胎儿的大脑中──这是大脑留下的第一批记忆痕迹。正是这第一批记忆痕迹使新生儿能够重新识别曾经听到过的话音模式并与其他话音区别开来。

 

7.下面关于"时间程序"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时问程序是由潮水般涌入新生儿大脑的强烈的外界刺激共同编制而成。

B时间程序通过大脑对新的印象进行整理井在睡眠的相应阶段加以深化。

C.恒定的内在时间程序主要表现在新生儿的睡--醒阶段这一固定的模式上。

D.睡--醒行为的内在时间程序不断变化,并以此反映婴儿大脑的发育情况。

 

【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答案可以第①自然段找出。从文中可以看出“时间和程序”是不断变化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四个选项中能反映这一特征的只有D项。)

 

8.不能证明"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并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母亲只要觉察到腹中胎儿在动,每天大声念两遍同一则童话,到分娩的那一天,婴儿生下来后就知道这个童话。

B.新生儿通过改变吮吸奶头的速度,对他母亲念的本原童话录音和另一则在形式上作了改动的童话录音进行选择。

C.如果母亲会两种语言.她的新生儿能够区分这两种语言,并喜欢从中选择自己还在母腹中时听得最多的那种语言。

D.无论让胎儿听他父亲还是另一个陌生男子念的童话,新生儿都不知道如何选择,就是说他们的声音是同样陌生的。

 

【答案】D(解题思路:题干的要求是让人明确“新生儿生命的寿命还在出生之前若干星期,亦即还在母腹中就已开始了“这个意思。答题区域在第②、③、④自然段,而D项是从父亲的外在的角度来谈,所以不能证明。)

 

9.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在新生儿诞生前就已经在发育的道路上走过一大截路了。

B.新生儿听不见外界的声音,是因为只有母亲的声音才能够对他产生影响。

C.科学实验结果表明,新生儿具有对说话声音和语言形式差别进行感知的能力。

D.第一批记忆痕迹使新生儿能识别曾经听过的语音模式并与其他话音区别。

 

【答案】B(解题思路:A项可参考第①自然段倒数第二句,C项可参看第④段第一句,D项可参看第⑤段最后一句话。而B项来自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从“只有母亲的声音才能够让腹中胎儿从母腹内的背景噪声中鲜明地听出来,而外界的声音则‘消逝’,听不见”一句可以看出,B项颠倒了条件关系。)

 

10.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对人幼年生长期时间程序产生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新生儿的睡眠与清醒昼夜周期是不可能改变的。

B.实验清楚地表明.新生儿生命的寿命早在出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因此我国现行对人寿命长短计算的方式是错误的。

C.实验表明,人类大脑的自我构成功能井非只从诞生时刻才开始,由此可见,人的早期智力开发可以提前到出生前。

D.胎儿的听觉器官在母亲怀孕的最后三个月完全形成.所以好的胎教模式对人脑自我构成功能的产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答案】C(解题思路:A项应是“新生儿的睡眠与清醒周期是不断变化的”。可参看第①段。B项“因此我国现行对人寿命长短计算的方式是错误的“这句话属于无中生有,本文根本没有谈论这方面的内容。D项“所以好的胎教模式对人脑自我构成功能的产生起到重要的作用”一句原文也没有此意。)

 

(二)2006年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深海呼吸

 

①研究发现,具有深海潜水本领的动物们,首先具有一个神奇的肺。即使是被压扁变形收缩至原来体积的15%,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而人类的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分析海豹的肺组织时发现,因为它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特殊化学物质构成的活性剂,所以海豹的肺才如此坚韧有力,在轻松对付高压的同时,还能自如地舒展恢复。

 

②摄取和储存氧气的能力是决定生物能否长时间深潜的主要标志,与陆地动物的区别是。潜不动物在屏住呼吸时主要依赖储存在肌肉中的氧气,而陆地动物却是依靠停留于肺部的氧气。实验数据显示,王企鹅在下潜至510米深时,可将体内全部氧气的47%储存在肌肉中,其中。我们人类却不具备潜水途中储存氧气的能力,平时在我们肌肉中只能储存体内15%的氧气。

 

③在海豹和抹香鲸等深潜高手的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都格处高。肌红蛋白是一种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并储存起来的蛋白质,它为肌内提供以后可使用的能量。因此,它们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此外,为了节约能量,在下潜时它产还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本领。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两组科研人员得出的结论颇为接近。7头小海象在陆地上的平均心跳为每分钟107次,当它们在海水中下潜是,心跳下降到每分钟39次,下降了64%。在它们潜水的初期,心率一般急剧降低,随着它们下潜的深度不断加大,心率随之缓慢下降,极限记录是每分钟3次。

 

④人在深潜过程中,容易发生减压病。造成减压病的原因是,在下潜时,越来越大的压力会将他肮中的氮气压迫进他的血液或别的组织液中。当他快速返回水面时,氮就会骤然间从溶液中冒出来,这对于所有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包括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所以,潜水者在从水下上升时,除必须遵守潜水表或计算机器数据要求外,每上升5米作几秒钟的安全停留,便可以避免减压病的发生。

 

⑤深潜动物们为什么不得减压病呢?哈佛大学的动物学家吉米·卡瑞恩,不久前揭示了这一谜底。卡瑞恩发现生活在南极洲附近的海豹,它们可以下潜到七八百米的深度。但不论它们下潜多么深,体内的氮的浓度基本不变。原因是它们的肺被强大的水压迅速地压扁了,一开始就阻止了大量的氮气进行血液。所以深潜动物们免去了减压病的烦恼。

 

1.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肺的特性和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可在保留极少氧气的情况下不受损伤。

B.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在水压下变形后可迅速恢复。

C.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缩展自如,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功效。

D.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坚韧有力,具有抗击高压的神奇功效。 

 

【答案】C.(解题思路:ABD保存三项表述在第一段均可找到依据。因此正确。C项表述有误,根据第③段可知,“降低心率”作用与“肌肉”有关,而非与“覆盖着活性剂的肺”有关。)

 

2.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陆地动物。

B.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是使其肌肉储存氧气的决定性物质。

C.深海潜水动物在不需要呼吸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便持续工作。

D.深海潜水动物在从水下上升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避免减压病。

 

【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第③段可知,ABC三项的表述在原文都可找到依据;D项表述错误。根据最后一段可知,深潜动物能避免减压病与肺有关,而不是肌红蛋白。)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不能长时间深海潜水的原因之一是不能将氧气储存于肌肉中。

B.人类不能长时间深海潜水的重要原因是不具有急剧降低心率的能力。

C.深海潜水动物不会得减压病,因为它们的肺部覆盖着一种特殊的活性物质,在被强大水压压扁收缩时,阻止了大量氮气进入血液。

D.深海潜水动物由于肌肉含有一种特殊的肌红蛋白,能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储存起来,提供以后使用的能量,所以可在不需要呼吸时坚持工作。

 

【答案】D.(解题思路:根据第②段内容可知,A项正确,A项表述中“之一”,“大量”等词使用很准确;根据第③段内容可知,B项正确,B项表述中“重要原因”等词使用得有分寸;根据最后一段内容可知,C项正确,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可知,D项错误,第③段第三句说“它们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这说明D项中“可在不需要呼吸时坚持工作”的表述不准确,所以选D。)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不得快速从水下上升,否则将会危及生命安全。

B.深海潜水动物具有深潜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肌肉能够摄取储存大量氧气。

C.人与深海潜水动物存在潜水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不能利用肺来进行深海呼吸。

D.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在下潜的过程中,肺部的氮浓度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B.(解题思路:A项中错在“深海潜水动物与人一样”的表述,根据四④、⑤段可知从水下上升,深海潜水动物的表现与A不同;C项表述与原文不符,根据第①段可知:“人不能利用肺来进行深海呼吸”的说法片面:D项表述与真实的情况相反,根据最后两段,下潜过程中人肺部氮浓度急剧变化,而深海潜水动物则不然。根据②、③段的内容,特别是第②段第一句话“摄取和储存氧气的能力是决定生物能否长时间深潜的主要标志”的表述,可知B项推断正确,所以选B。)

 

(三)2007年四川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瓦斯的开发和利用

 

①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瓦斯突出的矿井约占煤炭矿井的一半。瓦斯是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全国煤矿重大安全事故70%以上都与瓦斯爆炸有关。

 

②其实,瓦斯是储存于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又名煤层气,它并非仅仅是人类需要驯服的“杀手”。人们常把瓦斯利用喻为“变废为宝”──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长期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是中国经济增长中一个摸不掉的阴影,所有可以利用的能源都是宝贵的。但是,瓦斯开发利用的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变废为宝”。

 

③瓦斯中的甲烷含量很高,甲烷的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变暖中的份额为15%,仅次于二氧化碳;而且,等量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煤层气利用率仅为23%,这意味着大多数的煤层气正朝天排放,其温室效应不容忽视。

 

④有研究认为: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与人类活动生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可能性超过90%。据估计,受气温上升影响,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可能会下降5%~10%;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洪涝灾害都将加剧。

 

⑤要缓解温室效应,瓦斯的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而且,这一工作可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情节发展机制”(CDM)支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温室气体交易”。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各减排义务国可以选择内部消化减排目标,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排放额度。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代价较低,发达国家可以用资金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减排,减排的数量可用于抵扣本国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获中央特许权的煤层气开发企业有全国相当面积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约占山西省含煤面积60%以上的煤层气气权都被两家中央企业登记。这种气权、矿权分置在现实中引发了诸多利益冲突,有媒体曾对此进行报道,并借用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割肉不许流血”的难题来形容气权、矿权之争。

 

⑦实践证明,瓦斯开发的特许权造成了瓦斯开发的垄断,增加了瓦斯开发利用的难度和成本。气权、矿权分离为煤炭生产的“先抽后采综合利用、采气与采煤一体化”设置了障碍;气权、矿权合作的艰难也影响了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速度。瓦斯与煤炭伴生,气权、矿权分置使煤矿企业的地面预抽无法实施,“先抽后采综合利用”和“采气与采煤一体化”也就无法进行。

 

⑧瓦斯的开发利用在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效应远大于单纯的资源收益,所以不能简单的将瓦斯作为一种能源来进行开发。政府应以有效的政策支持来加快瓦斯的开发利用,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并让瓦斯从“夺名杀手”成为战略资源。

 

5.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本来空排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

B.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能将白白排放的废气变为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于降低瓦斯对煤矿安全的威胁,并能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C.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避免瓦斯开发的垄断,并有利于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

D.积极开发和利用瓦斯,不仅有利于消除煤矿安全的最大威胁,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利于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分置问题。

 

【答案】B(解题思路:A项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能源价格上涨”错,可见第②段;C项中“可以避免”错,同时瓦斯的开发不是为了“获得国际上的财务支持”,见第⑤段;D项中“促进我国解决煤矿的气权、矿权分置问题”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瓦斯,条件与结果关系颠倒,见第⑥、⑦段。)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我国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所导致的煤矿企业可以采气却无法采煤的情形,有媒体用《威尼斯商人》中“割肉不许流血”的难题来形容。

B.有研究认为: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所能观测到的90%以上的温度上升可能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C.获得中央特许权的两家煤层气开发企业,目前在全国拥有相当于陕西省含煤面积60%以上的煤层气开发权和对外合作权。

D.煤矿企业对储存于煤层中的瓦斯采用朝天排放的方式,能够降低煤矿发生爆炸的危险性,但将产生温室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案】D(解题思路:A“煤矿企业可以采气却无法采煤的情形”说法错误,应为可采煤却无法采气。见第六段;B“人们所能观测到的90%以上的温度上升”与原文“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不吻合,见第④段;C“对外合作权”错。见第⑥段。)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决煤炭开采权和煤层气开采权分置问题有利于促进我国煤矿企业对煤层气实施地面预抽。

B.发达国家将资金用于减少我国煤矿瓦斯的直接排放所获得温室气体减排数量可抵扣其温室气体减排量。

C.实现“采气与采煤一体化”使我国煤矿企业加快瓦斯开发利用的速度并获得显著经济效益。

D.税收、价格等政策支持可以引导我国煤矿企业提高瓦斯开发利用率和瓦斯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答案】C(解题思路:“就能够”太绝对化) 

 

(四)2007年湖南卷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3.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①最近在死海中发现了一种叫嗜盐菌的极小微生物,对它的研究,让科学家们探知了更多有关生物技术和癌症的秘密,也许还有助于解决一个难题:如何让宇航员在太空旅行中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宇宙射线能穿透宇航员的身体,损伤人体细胞中的DNA,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DNA损伤也是生活中地球上的人类患各种癌症的原因之一。

 

②嗜盐菌似乎是修复DNA损伤的高手。为了解其中的奥秘,马里兰大学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资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研究人员用辐射轰击法破坏嗜盐菌的DNA,使其分裂成碎片,但穹们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将所有的染色体“召集”到一起,重新恢复正常功能。嗜盐菌为何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存能力?马里兰嗜盐菌研究项目主任乔斯林·迪鲁吉罗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嗜盐菌是在一个原本就不适合生命生存的地方生存和进化的。死海海水的盐浓度是正常海水的5~10倍,多数海洋生命在死海里会很快死亡。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使有机体的细胞,特别是细胞中的DNA受损。在这种含盐量极高的极端环境中生存和进化,正是嗜盐菌能够承受辐射和其他恶劣环境的原因。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的照射下,多数微生物会全部死亡,但80%的嗜盐菌活了下来,且能继续正常生存和繁殖,研究人员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含有嗜盐菌细胞的海水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里,结果水分很快蒸发,留下的盐分形成了含有微量水分的结晶体,嗜盐菌细胞躲藏在这些像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盐的晶体里,能避免进一步的干燥缺水,可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半休眠状态。如果盐的晶体有机会重新溶入有水环境中,嗜盐菌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修复由于缺水引起的DNA损伤,迅速恢复正常的生存活动。

 

③嗜盐菌为何能在这一系列实验中存活下来?迪鲁吉罗研究小组和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用现代基因测试工具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受损的全过程,发现嗜盐菌在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和被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后,其整套“分子修复工具”都被激活了。所谓“分子修复工具”是一种叫做酶的蛋白质。嗜盐菌里有着一定数量承担修复工作并“随时待命”的酶,当受到致命剂量的辐射照射时,这些“埋伏”着的酶会很快出动,并DNA进行“抢救”,然后其他种类的酶继续其修复工作,并激活产生这些酶的基因。迪鲁吉罗研究小组还发现,在嗜盐菌2400个基因的基因组里包含了好几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嗜盐菌的这些DNA修复“工具”,有的其他动植物也有,有的则是细菌才有的,还有的是一种叫做archaea太古代微生物(嗜盐菌所属的种类)所特有的,嗜盐菌则拥有所有这些修复“工具”,此外,它还有几种别的物种所没有的新奇的DNA修复“工具”。所有这些DNA修复“工具”,对研究人类的DNA修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也许能为增强人体修复DNA受损的自然能力开辟新的途径,并将极大地造福于太空旅行的宇航员,因为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许多修复蛋白质为真核细胞(包括你我在内的生命组成形式)中的修复蛋白质非常相似。

 

6.依据原文,不属于科学家们所做的嗜盐菌实验的一项

 

A.观察嗜盐菌在高盐浓度环境中是否具有承受强辐射的能力

B.观察嗜盐菌在其DNA被破坏之后能否重新恢复正常功能

C.观察嗜盐菌细胞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中是否能继续生存

D.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在受损过程以探索其被恢复的奥秘

 

【答案】A(解题思路:文中无此义,研究人员分别观察过嗜盐菌在高盐浓度环境中和强辐射条件下的生存情况。)

 

7.下列关于“嗜盐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已经发现,即使DNA被分裂成为碎片,嗜盐菌的染色体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被“召集”起来。

B.因为嗜盐菌原本就是在一个不适合于生命生存的恶劣环境中生存和进化的,所以它具有极强的抗辐射能力。

C.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里,多数微生物包括部分嗜盐菌会死亡,但绝大部分的嗜盐菌细胞会重新活跃起来。

D.嗜盐菌是archaea太古微生物中的一种,它的许多修复蛋白质与人体真核细胞中的修复蛋白质非常想似。

 

【答案】C(解题思路:文中原句为,“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的照射下,多数微生物会全部死亡,但80%的嗜盐菌活了下来,且能继续正常生存和繁殖”。混淆了环境特点。)

 

8.依据原文,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迪鲁吉罗研究小组与西雅图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受损的全过程,发现它有好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

B.在嗜盐菌中,“随时待命”以对受损的DNA进行“抢救”的酶,与继续进行修复工作的其他种类的酶,都属于“分子修复工具”。

C.在强烈的紫外线光束照射下,只有80%的嗜盐菌的整套“分子修复工具”被激活,它们会很快出动,对那些受到损伤的DNA进行“抢救”

D.在极端的干燥环境甚至真空环境中,嗜盐菌也能继续生存并正常繁殖,因为其承担修复工作并“随时待命”的酶会修复细胞中的DNA损伤。

 

【答案】B(解题思路:A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嗜盐菌细胞DNA受损的拿过程,发现的是“嗜盐菌在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和被置于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后,其整套分子修复工具‘都被激活了”。而不是“有好几套独特的DNA修复‘工具’”C应该是所有嗜盐菌的整套“分子修复工具”都被激活了,但80%的嗜盐菌活了下来。D“继续生存并正常繁殖”有误。)

 

9.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高盐浓度导致与辐射类似的后果,在强烈紫外线辐射下嗜盐菌的存活率达80%,因此在高盐浓度海水嗜盐菌的存活率也约为80%。

B.实验证明嗜盐菌在模拟太空的真空环境中仍能继续生存,可见嗜盐菌在完全无水的极端干燥环境中也可存活下来,或处于半体眠状态。

C.如能获取嗜盐菌特有的DNA修复“工具”并将其移植到人体中,那么人类也能在致命的紫外线照射下和极端干燥的真空环境里生存。

D.美国航空航天局之所以愿意资助嗜盐菌的研究项目,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它有助于解决宇航员因受宇宙射线伤害而引发各种疾病的难题。

 

【答案】D(解题思路:A中相似的结果是指“使有机体的细胞,特别是细胞中的DNA受损,B文中的“嗜盐菌躲藏在这些像一个个小房子似的盐的晶体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半休眠状态”,而这些晶体是“含有微量水分”,如果要恢复正常的生存活动,则要“盐的晶体有机会重新融入有水环境中”,所以推断错误。C过于主观。文中是说“也许能为增强人体修复DNA受损的自然能力开辟新的途径。)

 

二 2008年真题

 

(五)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①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

 

②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于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刺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采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

 

③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祢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问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自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剐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

 

④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

 

(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

 

6.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

 

A.人类大脑的特征B对称性C分辨左右的意义D不对称性

 

【答案】D(解题思路:“不对称性”是此阅读材料的中心话题。理解时应主要抓住段的起始句、终结句及结论性的句子,通过分析概括各段大意,可以得出结论:第①段的中心句为“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第②段的中心句为“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第③段的中心句为“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第④段的中心句为“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它们有着共同的话题,即“不对称”。因此,本文谈论的核心问题是“不对称性”。易错分析:不能观照全文,理解时没有抓住段的起始句、终结句及结论性的句子。)

 

7.下列各项中,“豪猪爬树”测试所直接证明的一项是

 

A.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

B.我们人类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

C.左侧休克的病人和右侧休克的病人的左右大脑分工是不同的。

D.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就荒唐不堪。

 

【答案】B(解题思路:阅读第②自然段可知。第②段“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中,“这一点”根据语境分析法,指前句中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接着举例证明这个观点,最后得出“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的结论。易错分析:脱离语境,抓不住句子关键词及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另外,题干中“直接”二字也是解题的一把钥匙。)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 

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 

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 

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也决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

 

【答案】C(解题思路:A.文章第①段明确指出的是: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B原文为“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C原文为“自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剐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易错分析:与原文相比较时,不能将表述不同的地方仔细对照,认真分析。)

 

9.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右大脑的不对称是我们区别于动物特征之一。

B.人类区别左右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C.人类所有的创造和活力,都来源于所处世界的对称性。

D.我们之所以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

 

【答案】A(解题思路:B原文已指出“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跟教育没有关系。C原文指出“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推断明显不对。D不一定,原文指出“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就是因为未来必定比过去美好”文中没有根据,绝对化。)

 

(六)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这种不公正性,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得多;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待遇也互有区别,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关系得按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这样的偏离积累扩大后,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物多样性。

 

②不同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完全屈从于相关民族文化稳态运行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具有多重性,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的价值定位并不具有通约性。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其间也无规律可言。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要消除这些威胁,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

 

③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通行的作物保护措施就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但任何化学农药都会不加区别的消灭一切除作物和家养动物以外的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然而,随着文化的辐合趋同,人类无法找到一种更好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以至于生物多样的保护成了一纸空文。

 

④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另一个重要的威胁是化肥的滥用。人类在使用化肥时关注的仅是作物本身,对使用化肥的负面效应即使了解,也往往是不加理会。化肥的使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存活是一个重大威胁,而这又会导致其它众多生物的生存压力。加上过量化肥对水体的污染,还会威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然而,在文化辐合趋同的背景下,这些对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威胁却无法得到缓解与消除。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被不加区别地大范围推广,这同样会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⑤为了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应当拥有尽可能多的食物来源渠道和食物生产办法,以便分散对不同生物物种的生存压力。要使食物生产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同样需要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因此,文化的辐合趋同本身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负面效应,维护生物多样性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而无法落到实处。

 

7.对体现“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物种不公正是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

B.在物种数量上,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远远少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人类社会对待不同物种或厌恶、或漠视、或偏爱,且无视其原生特性。

D.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调节控制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A(解题思路:A项答非所问,问的是“特征”,答的是“原因”。据第①段文意可知特征有“三”,文中分别用“首先”“其次”“再次”提领。BCD三项就分别是“首先”“其次”“再次”统领的内容。表述虽略有不同,但意思完全一致。)

 

8.对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食物来源集中于较少的生物物种,食品结构相对单一。

B.农田化进程愈演愈烈,作物种植、牲畜饲养单一化。

C.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日趋单一化,如作物保护措施单一。

D.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答案】D(解题思路:D讲的是“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造成的结果,而非“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A项可从第②段“……那就是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句反推得知,B项可从第②段“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句得知,C项信息在第③段。)

 

9.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文化辐合趋同对人类生态安全的威胁

B.文化辐合趋同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C.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利用地球资源

 

【答案】B(解题思路:纵观全文可知:B项是本文说明的核心与重心。此题考查文章的概括分析能力,可以先分段概括,再找出各段的共同点,全文中心自然明了。ACD三项,与B项比较,都不是全文说明的中心,以之为题,均失偏颇。)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生命体系的稳态延续与民族文化的辐合趋同之间存在冲突。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之所以成为一纸空文,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的困难以及人类的漠视。

C.文化的辐合趋同意味着对地球生命体系的破坏,它对人类弊大于利。

D.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客观要求。

 

【答案】C(解题思路:文章只谈文化辐合趋同的“弊”而没有涉及“利”,故“它对人类弊大于利”一说在文中事出无据。)

 

(七)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①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等的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人体内还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的指令,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②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③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其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④生物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⑤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以控制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等多种生理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一直未能搞清。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生物钟通过在细胞内部制造蛋白而控制着负责不同功能的基因发挥各自的作用。它的这一系列活动促使着人们感觉饥饿、享受睡眠、改变体温等。这看上去仿佛是人体生物种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整个DNA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在白天或黑夜某个必要的时段中按下所需的按键来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运作。

 

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钟”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决定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

B.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律

C.生物体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生命节律

D.感觉饥饿、改变体温的生命节律

 

【答案】C(解题思路:其他三项都是生物钟调控的某些具体方面。)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生物钟”的形成没有影响的一项是

 

A.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暗的视交叉上核

B.人体内松果腺所分泌的褪黑素

C.广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变化

D.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                      

 

【答案】D(解题思路:这是生物钟发挥作用控制的两个方面。)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

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

C.生物钟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D.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认识

 

【答案】C(解题思路:“自由改变”这一说法太夸大)

 

(八)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①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③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答案】B(解题思路:考点:考查信息的筛选。B项讲的是煤的属性和储量,不属于原因,答非所问。)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几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生产出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47%的石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的过程。

 

【答案】C(解题思路:考点:考查文意的归纳和概括。C项中说的只是“煤变石油”的第二步,“煤变石油”还有第三步加工除去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后,它才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文中说“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可见可以生产出的石油25%的石油。曲解原文。)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提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

 

【答案】C(解题思路:考点:根据文中信息推理。A项“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间接液化技术就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观点绝对化。B项强加因果,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文中说的是“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曲解原文。D项“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说法错误,应是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损耗大约四分之三,不是自身损耗。偷换概念。)

 

(九)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①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其实,盖天派还创制了一种盖天图仪,同样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盖天图仪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却鲜有提及,所以今天仍有必要介绍和探讨。

 

②盖天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天文学理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经》说:“天象盖笠,地法覆盘。”古人于伞盖之下,仰观其形有若天穹,于是绘制星辰图像于其上,就成为一幅盖天图。与盖相类者有笠,笠无柄,顶戴于头遮日防雨。用笠制作法天之器,作用与盖相同,故有“盖笠”一词。但笠小盖大,盖上可以绘制更多星辰,这大约就是后代多称“盖天”的原因吧。

 

③盖天图仪之形与天穹相似,人可站立其下仰视,也可以回转盖图以示天空星辰旋转,还可以斜置以演示北极倾料之状。既简单又直观,可谓古人法天最理想的器具。这种图,天区星度布局比较均匀,完全不像后来的平面盖天图误差那么大。但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就相似的车盖等来探讨其形制。《隋书》中记有一辆南齐帝车:“及平齐,得其舆辂,藏于中府。……有乾象辇,羽葆圆盖,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天街云罕。”乾象即天象,这正是盖天图仪的形制。另一类盖天图绘于古墓葬中,汉至隋唐的许多墓室设为穹顶,上绘天象,虽稍简陋,但屡见不鲜。

 

④流传于古籍中的平面盖天图,则是将球面图形加以平面化,其好处是制作简易,方便携带。但这样一来所绘星位必然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于是广受诟病。其实,在表现天象方面,浑天派也有缺点。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目视星空的反象,相当于人从天外向下俯视。从这一点说,它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

 

⑤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由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盖天图仪遂长期为人们所忽视。今天再进行浑盖之争当然已经毫无意义,但如果把盖天图仪纳入人类天文学史,则依然是很有意义的。

 

(摘编自秦建明《盖天图仪考》)

 

5.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天学派跟浑天学派一样,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流学派,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

B.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以及盖天学派的圭表在历史上备受推崇,广为世人所知。

C.盖天图仪和浑天仪等,都是古代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的重要天文仪器。

D.盖天图仪是盖天学派创制的,这一仪器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但后人却鲜有提及。

 

【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B项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备受推崇”的是“浑天仪和浑象”,“圭表”是“广为世人所知”。其余各项都是正确的,可以根据文章第一段的信息得知。)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天文学理论的盖天说诞生甚早,在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经》中就有“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说法。

B.盖天图仪状如伞盖,上绘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视。盖图可以旋转、倾斜,演示星辰运动状态。

C.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实物己经失传,但在古人的车盖、墓室穹顶上仍绘有盖天图,形制与其相似。

D.平面盖天图虽然所绘星位因照顾角度而牺牲了距离,但是比起浑象来,仍然显得直观形象,而且容易携带。

 

【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A项犯了故意曲解的毛病,《周髀算经》是“传说出自周人”,并非肯定。其余各项可以根据文章第二至四段信息得知,均为正确选项。)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所谓“盖天图”是说像伞盖一样的天象图,但古代也有用笠制作的法天之器,所以应该也有以“笠”为名的图。

B.虽然从古人车盖和墓室穹顶上所绘制的盖天图可以探知古代盖天图仪的主要形制,但是盖天图仪原物必定更加复杂。

C.正因为浑象上绘出的星图是人们目视星空的反象,所以浑象上星辰的位置、距离也有不符合实际天象的。

D.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浑盖之争,最后浑天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盖以仰视,浑以俯视,应该说两者各具其妙。

 

【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C项犯了无中生有的毛病,原文只是说浑象“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并不能推断出“不符合实际天象”。其余各项可以根据文章第②、③、⑤段信息得知,均为正确选项。)

 

(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众所周知,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基本前提。但人类社会的活动由于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总会对某些生物物种过分偏爱,而对另一些生物物种漠然视之,甚至对某些物种厌恶有加,因而在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的生物物种,在人类社会中总会受到各不相同的待遇。这种不公正性,首先表现为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在物种数量上比自然生态系统中要少得多;其次表现为不同物种受到的待遇也互有区别,而且无视其原生特性;再次表现为相互间的关系得按照人类的意志加以调控。这些特征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这样的偏离积累扩大后,最终都会影响到地球生命体系的生物多样性。

 

②不同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完全屈从于相关民族文化稳态运行的需要,而这样的需要又具有多重性,因而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的价值定位并不具有通约性。比较不同民族文化对生物物种的价值定位,其间也无规律可言。目前愈演愈烈的农田化进程和作物种植、牲畜饲养的单一化,恰好是全球范围内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自然结果。要消除这些威胁,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的食品结构必须尽可能多样化,尽可能从更多的生物物种中获取食物来源。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保证,也只能是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

 

③在文化辐合趋同演替的背景下,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也会日趋单一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最为通行的作物保护措施就是化学农药的使用。但任何化学农药都会不加区别的消灭一切除作物和家养动物以外的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言而喻的事实。然而,随着文化的辐合趋同,人类无法找到一种更好的化学农药的替代品,以至于生物多样的保护成了一纸空文。

 

④生物多样性维护的另一个重要的威胁是化肥的滥用。人类在使用化肥时关注的仅是作物本身,对使用化肥的负面效应即使了解,也往往是不加理会。化肥的使用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存活是一个重大威胁,而这又会导致其它众多生物的生存压力。加上过量化肥对水体的污染,还会威胁到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然而,在文化辐合趋同的背景下,这些对生物多样性的明显威胁却无法得到缓解与消除。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在这一背景下,被不加区别地大范围推广,这同样会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⑤为了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社会应当拥有尽可能多的食物来源渠道和食物生产办法,以便分散对不同生物物种的生存压力。要使食物生产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同样需要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因此,文化的辐合趋同本身就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负面效应,维护生物多样性永远只能是一个理想,而无法落到实处。

 

7.对体现“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的偏离”的特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对地球生命体系中并存物种不公正是受到价值定位的影响。

B.在物种数量上,人类社会控制下的生物群落远远少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

C.人类社会对待不同物种或厌恶、或漠视、或偏爱,且无视其原生特性。

D.人类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调节控制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A(解题思路:答非所问。问的是“特征”,答的是“原因”。据第①段文意可知特征有“三”,文中分别用“首先”“其次”“再次”提领。)

 

8.对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食物来源集中于较少的生物物种,食品结构相对单一。

B.农田化进程愈演愈烈,作物种植、牲畜饲养单一化。

C.人类生产食品的办法日趋单一化,如作物保护措施单一。

D.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使生物多样性的维护更加艰难。

 

【答案】D(解题思路:D讲的是“工业文明的食物生产模式”造成的结果,而非“文化辐合趋同造成的结果”。)

 

9.根据全文内容,最适合做这篇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文化辐合趋同对人类生态安全的威胁

B.文化辐合趋同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C.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与合理利用地球资源

 

【答案】B(解题思路:纵观全文可知:B是本文说明的核心与重心)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地球生命体系的稳态延续与民族文化的辐合趋同之间存在冲突。

B.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之所以成为一纸空文,是因为客观上存在的困难以及人类的漠视。

C.文化的辐合趋同意味着对地球生命体系的破坏,它对人类弊大于利。

D.民族文化的多元并存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保证,也是地球生命体系稳态延续的客观要求。

 

【答案】C(解题思路:文章只谈文化辐合趋同的“弊”而没有涉及“利”,故“它对人类弊大于利”一说在文中事出无据。)

 

(十一)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白日梦”

 

①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作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②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落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③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作出。我敬爱爱因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④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⑤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⑥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

 

(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6.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A.“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D.“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想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答案】D(解题思路:A“都是”错,原文中是“往往”。B“只用于”错,太绝对了。C“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错,原文中无此意思,属无中生有。)

 

7.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答案】A(解题思路:关键是确定“前者”和“后者”的指代意义。)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

 

A.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C.无法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D.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答案】B(解题思路:B项“‘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这句话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十二)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的宇宙外面是什么

 

①在宇宙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叫做宇宙学常数。这个常数在我们的宇宙中起着一种斥力的作用,使得我们的宇宙加速膨胀。20世纪80年代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理论物理学温伯格指出,如果宇宙学常数显著地大于它现在所具有的数值,那么它的排斥作用就会过于巨大,以致万有引力根本不可能把物质吸引到一起形成恒星和星系。

 

②据此,一些科学家提出了所谓“人择原理”。也就是说,我们的宇宙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是因为它必须是这个样子,生命才有可能产生,人类才有可能存在。或者说,一些物理常数的数值为什么必须那么大,那是因为只有当它们的数值等于那么大的时候才会有人类存在。

 

③“人择原理”是当代物理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在我们的宇宙中,自然规律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应该有着某种跟人类毫无关系的层原因。“人择原理”最激烈的反对者说,这个原理是不科学的,它起着帮助“创世论”的作用,意味着有某个类似于上帝的设计者为最后创造出生命和人类,对即将通过大爆炸生成的宇宙作了细致的调节。

 

④但是,另一些物理学家则为“人择原理”另有蹊径。他们认为我们的宇宙只不过是许多可能存在着的宇宙中的一个。事实上,许多物理学家和宇宙家已经开始相信我们的宇宙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许许多多宇宙中的一个。按照这种“多重宇宙”思想,有无数不同的宇宙和无数可能的自然规律。它们并非都生成恒星和星系。即使恒星和星系能够生成,它们那里的不同的自然规律也不一定会让恒星制造出那些对于生命来说至关重要的元素。

 

⑤当然,按照多重宇宙观点,我们的宇宙就不是惟一复杂到足以支持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的宇宙。英国天文学家里斯认为,在多重宇宙中,数量众多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宇宙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海洋”,在这个“海洋”中可能散布着一些“岛屿”,这些“岛屿”被称为“可居住宇宙”。在各个可居住宇宙物理常数的数值仅仅略微有些不同,都在允许生命存在的范围之内。我们的宇宙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可居住宇宙,并无特别之处。

 

⑥多重宇宙使得“人择原理”成为一种概率原理,从而具有了科学依据。有一种能够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调和在一起的新理论,叫做弦论。这种理论主张一切物质都由极其细小的弦组成,这些弦具有一定的能量,在十维的时空中进行振动。弦论所描述的宇宙远不止一个,可达10500个。这是一个我们无法想像的巨大的数字。在这么多的宇宙之中,每个宇宙都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可居住宇宙的出现即使只有极其微小的频率,它的绝对数量也必定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⑦诚然,弦论是一种尚未被实验和观测证实的理论。可是,且不说弦论,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他认为在那些可居住宇宙的“岛屿”上,确定基本物理学和宇宙学状况的物理常数也许可以与我们的宇宙有很大差别。例如,它们或许有更重的电子,或许由一次较冷的大爆炸演化而来,或许光会以较低的速度传播,或许万有引力会更强大。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居住宇宙出现的概率就大多了,但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也就十分巨大。

 

(节选自王家骥《别样宇宙花亦红》,略有改动。)

 

5.从原文看,下列对“人择原理”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择原理”是一种以物理学为依据试图解释我们的宇宙生命诞生原因的理论。

B.“人择原理”认为我们的宇宙的自然规律与生命产生、人类存在之间有必然关系。

C.“人择原理”符合多重宇宙理论观点,是用以解释可居住宇宙的普遍适用的原理。

D.“人择原理”受到指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很容易被持“创世论”观点的人利用。

 

【答案】C(解题思路:C,“普遍适用”,夸大其词。)

 

6.从原文看,下列对“实际上里斯走得比这更远”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里斯发展了一种能够把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调和在一起的弦论。

B.里斯接受了多重宇宙观点并通过实验和观测创建了新的理论体系。

C.里斯已为“人择原理”和可居住宇宙找到了更多的物理常数的证据。

D.里斯认为物理常数与生命产生之间的关系未必局限于已有的认识。

 

【答案】D(解题思路:A项“走得更远”并不能说明是“发展了”。B项说“里斯接受了多重宇宙观点”,从第⑤段中可以找到根据,但说他“通过试验和观测创建了新的理论体系”是引申不当。C项“找到了”与文末“如果真是这样”不一致。)

 

7.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科学家都以我们的宇宙为参照来推求其他可居住宇宙的存在,但结论不尽相同。

B.尽管“人择原理”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但是它对促进弦论的发展却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C.即使真正弄清了生命产生与物理常数的关系,也未必能准确描述可居住宇宙的数量。

D.虽然科学家对多重宇宙和可居住宇宙的认识不尽相同,但他们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

 

【答案】B(解题思路:弦论主要理论根据是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

 

(十三)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①目前,我国“煤变石油”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有序进行之中。也许有人会问,煤和石油,一个是黑乎乎的固体,一个是油亮亮的液体,两者从形态上看似乎并无相同之处,为什么要将煤转化为石油?转化又是怎样实现的?

 

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而煤作为能源,与石油同属化石能源,只是由于古植物和地质条件的不同,最后生成的形态才与石油大不相同。从现有数据看,煤在我国的可开采量及供应年限远远大于石油。于是有人考虑将煤转化为石油,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虽然“煤变石油”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从经济效益来看,这种考虑还是可行的。基于这样一些认识,人们开始研究各种转化方式,间接液化技术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③煤的间接液化过程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取原料气。把经过适当处理的煤送入反应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气化剂使煤不完全燃烧,这样就能以一定的流动方式将煤转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的原料气,灰分形成残渣排出。第二步进行催化反应。将制取的原料气净化,在催化剂作用下,让其发生化合反应,合成类似石油的碳氢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早些时候,国外有一家公司曾经研制出一种成分为铁、硅、钾、铜的产效比较高的催化剂,其所得化合物的组成为:汽油32%、柴油21%、石蜡烃47%。第三步对催化反应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的提质加工。就如刚开采出来的石油一样,经过催化反应出来的油也有很多指标不合格,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所以还需要对它进行处理,使它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

 

(摘编自周清春《煤是怎样变成油的?》)

 

5.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B.煤与石油一样,都属于化石能源,但在我国煤的储量要比石油丰富得多。

C.尽管成本相对比较高,但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看,煤变石油还是可行的。

D.“间接液化”等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煤变石油”的目标提供了技术保证。

 

【答案】B(解题思路:B项讲的是煤的属性和储量,不属于原因,答非所问。)

 

6.下列对煤的“间接液化技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适当处理的煤、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反应器,以及气化剂,是制成原料气的几大条件。

B.催化反应中的化合过程,能够使原料气实现液化,是间接液化技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C.使用国外某公司研制的催化剂,那么可以生产出32%的汽油、21%的柴油和47%的石蜡烃。

D.“间接液化”是一个将煤加以气化,经净化后再借催化剂进行化合反应,最终生成油的过程。

 

【答案】C(解题思路:C项中说的只是“煤变石油”的第二步,“煤变石油”还有第三步加工除去如十六烷值含量、硫含量、水分以及粘度、酸度等后,它才达到合格标准,满足市场需要。文中说“目前,我国的这种“煤变石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大约每四吨煤可产出一吨油。”可见可以生产出25%的石油。曲解原文。)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C)

 

A.国内石油能源消费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应用煤的“间接液化技术”就是要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

B.人们更加偏好使用石油,所以国内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量的增幅,远远小于国内煤炭生产量的增幅。

C.那些刚从地底下开采出来的石油,要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些成分需要进行必要的提质加工处理。

D.在目前我国的技术条件下,煤在变成石油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

 

【答案】C(解题思路:解析:A项“彻底改变石油进口的局面。”说法错误,文中说的是“间接液化技术就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观点绝对化。B项强加因果,两者不构成因果关系,文中说的是“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同时由于石油具有流动性好,便于开采、输送和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了石油产量的增幅。”,曲解原文。D项“其自身的损耗实际上大约有四分之三。”说法错误,应是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成分损耗大约四分之三,不是自身损耗。偷换概念。)

 

(十四)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阅读下文,完成第5~7题。

 

①什么是人体生物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等的变化,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律。人体内还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它根据大脑的指令,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②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成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③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一般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其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关系,由于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④生物钟是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还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争论。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

 

⑤长久以来,生物钟的作用机制一直是个谜。科学家们只知道生物钟可以控制人类睡眠和觉醒的周期、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体温等多种生理行为,但对生物钟的组成和其通过什么形式完成上述工作一直未能搞清。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在《细胞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人体生物钟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生物钟通过在细胞内部制造蛋白而控制着负责不同功能的基因发挥各自的作用。它的这一系列活动促使着人们感觉饥饿、享受睡眠、改变体温等。这看上去仿佛是人体生物种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整个DNA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并在白天或黑夜某个必要的时段中按下所需的按键来控制着人体各个器官的运作。

 

5.从原文看,下列对“生物钟”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一种决定睡眠和觉醒的生物节律

B.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律

C.生物体中存在的周期性循环的生命节律

D.感觉饥饿、改变体温的生命节律

 

【答案】C(解题思路:其他三项都是生物钟调控的某些具体方面。)

 

6.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对“生物钟”的形成没有影响的一项是(D)

 

A.通过视网膜感受光与暗的视交叉上核

B.人体内松果腺所分泌的褪黑素

C.广泛的外界信息的周期性变化

D.体内激素分泌、新陈代谢速率

 

【答案】D(解题思路:D项是生物钟发挥作用控制的两个方面。)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在运动员成绩的提高方面有所作为

B.生物钟的研究可以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帮助

C.生物钟的研究可以自由改变人的生活与工作状态

D.生物钟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人体细胞蛋白制造的认识

 

【答案】C(解题思路:C项“自由改变”这一说法太夸大。)

 

三  2009年模拟题

 

(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每小题3分)

 

①从前,稍微精确一点说,两亿年前,世界上还没有花。后来,有了蕨类和苔薛,有了松类和苏铁类。但是,这些植物并不形成真正的花和果,其中一些是无性繁殖,以种种手段来克隆自己。有性繁殖是经过相对发展的事情,通常与花粉被释放到风中或水里有关。由于一些纯粹偶然的机会,花粉找到了到达这一种类其他成员那里的途径,一颗小小的、原始的种子就产生了。与现在相比,这个有花之前的世界是一个更为缓慢、简单与沉睡的世界。进化缓慢地持续。世界上的性太少了,它发生在那些靠得很近和种属紧密相连的植物之间。这种保守的繁殖途径就产生了一个生物学上较为简单的世界,因为它所产生的新鲜事物或者变化相对较少。

 

②由于缺乏果实和大种子,不能支撑许多温血的生物,爬行类动物统治着世界。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变得寒冷,生命就会减缓为一种爬行。当时的世界看起来更为质朴,比起现在来还要绿,缺乏花果所能带来的色彩和形状模式(更不必提气味了)。美还不存在,也就是说,事物被观看的方式与欲望毫无关系。

 

③花改变了一切。被子植物――那些能够形成花,然后又形成被包裹住的种子的植物――在白垩纪出现了,它们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上传播。现在,不再需要依赖风或水到处运送基因了,植物已经可以谋取动物的帮助了。这是一份共同进化的巨大合同:用营养来换取运送。有了花的出现,各种全新水平的复杂性就来到了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相互依赖,有了更多的信息,有了更多的交流,有了更多的试验。

 

④植物的进化依据新的动力来进行,这就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吸引。现在自然选择就更为喜欢那些能够固定住花粉传递者注意力的花,那些能够吸引住采集者的果了。其他生物的种种欲望在植物进化中变得极为重要了。道理很简单:那些成功地满足了这些欲望的植物会有更多的后代。美作为一种生存策略出现了。

 

⑤新的规则加快了进化的速度。更大、更明亮、更甜、更为芬芳,在新的规则下,所有质都很快得到了回报。专门化也得到了回报。由于植物的花粉是被放置在昆虫身上来传递的,这就有可能传递到错误的地方(比如传到那些没有关系的物种的花上),造成一种浪费。所以,能够尽可能地在看和闻上与其他物种区分开来也成为了一种优势。最好是能够掌握单独一种专心致志、愿意献身的花粉传播者。动物的欲望于是就被解析、细分了,植物们则与之相应而专门化了。于是,前所未有的花的多样性就出现了,它们绝大部分有着共同进化和美的标志。

 

⑥花变成了果实和种子,而这些也在地球上再次创造生命。靠着生产糖分和蛋白质来诱惑动物去扩散它们的种子,被子植物就增加了世界上食物能量的供应,使得大型的温血哺乳动物有可能出现。没有花,在没有果实的叶子世界里活得很好的那些爬行动物很可能还在统治着世界;没有花,我们可能就不存在。是花产生了我们这些它们的最大钦佩者。

 

1.本文讲述的核心问题是

 

A.花与美

B.花与生物进化

C.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

D.进化方式与进化速度

 

【答案】B(解题思路:A文中没有谈“花与美”的关系;C、D范围太大。)

 

2.下列对“花改变了一切”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花使植物得到了动物的帮助,因而有性繁殖不只发生在种属紧密相连的植物间。

B.花变成了果实和种子,增加了食物能量的供应,为动物种类的增多提供了条件。

C.花的出现改变了缓慢、简单与沉睡的世界,各种全新水平的复杂性来到这个世界。

D.花满足了动植物的欲望,动物的欲望被解析、细分,植物也随之相应而专门化了。

 

【答案】D(解题思路:花满足了“动物”的欲望而非“动植物”。)

 

3.下列与“新的动力”有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能够成功地满足其他生物欲望的植物,后代会更多。

B.昆虫受到花的吸引,有时会将花粉传到错误的地方。

C.为满足动物的欲望,花粉以极快的速度广泛传播。

D.拥有花粉的植物和传播花粉的动物之间存在吸引。

 

【答案】C(解题思路:“花粉以极快的速度广泛传播”在文中无依据。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不失去己掌握的单独的一种花粉传播者,花的特征会越来越鲜明。

B.在共同进化中,动物使花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将导致无性繁殖逐渐消失。

C.不能生产满足大型温血哺乳动物需要的糖分和蛋白质的植物将会渐渐被淘汰。

D.花的色彩与气味是植物专门化的标志,花有一一对应的动物作为专门的传播者。

 

【答案】A(解题思路:B“导致无性繁殖逐渐消失”文中没有提,缺乏依据,C“不能……的植物将会逐渐被淘汰”无依据。D“花的色彩与气味是植物专门化的标志”不全面,文中第五段有“更大,更明亮、更甜……”等形状,味道等标志。)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12分,每小题3分)

 

①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对一些模式生物如线虫、果蝇的研究表明,基因控制着衰老过程。在果蝇群体中,通过系统地选择晚生育的个体,成功地获得了寿命长的品系,这些果蝇的代谢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有的体内抗氧化酶活力增加,有的对饥饿、干燥、高温的耐受能力提高,但这种寿命的延长是在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且幼虫密度很高、食物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也就是说,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会表达,才能发挥其功能。同时,这些抗逆境的能力分属不同的代谢途径,因此衰老有多种机制,延长寿命的途径决不止一种。果蝇研究的结果表明,衰老和寿命是多基因控制的。

 

②线虫是在完成发育以后,主要是在生殖以后开始出现衰老的,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突变以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这表明生物体存在着与寿命长短相关的单个基因,在果蝇也发现了与寿限有关的基因。

 

③人类有一种早衰综合征,患者儿童期情况很正常,在青春期间生长延缓,以后很快就出现衰老。这种疾病的基因已被克隆,基因编码的1432个氨基酸的序列,同DNA螺旋酶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序列有很高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的相似性又表明这两种蛋白质也许有相似的功能。DNA螺旋酶参与DNA的代谢,因此,推测DNA代谢发生缺陷可能是病人出现早衰的一个因素。这个例子说明,单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之一。

 

④总之,衰老和寿限都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环境因子的作用是随机的,而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能力则是遗传的。与衰老有关的基因或是参与细胞的生存和损伤修复,或是参与对老年性疾病的易感性。因此,可从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两种研究策略来探究衰老和寿限的遗传机制,提示相关基因的功能,尽可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最近有人说,把人的基因组图谱弄清楚了,人可以活上500岁甚至1200岁。依据无非是上面提到的果蝇和线虫的实验结果,并以此来推算人类的寿限。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此外,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试想一个人如果反应迟钝、生机索然地活上几百岁,那还有什么意思?让人尖减少疾患,健康而长寿地生活,才是遗传学家在21世纪追求的目标。

 

1.不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项是

 

A.一般认为,生物体的代谢能力、抗逆境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B.果蝇寿命的延长是以相关基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达为前提的。

C.除遗传外,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寿命也产生影响。

D.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是由其基因组图谱所决定的。

 

【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辨别文中信息并进行整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根据文中第④段,“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应是“由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决定的”,而不是仅由基因组图谱快定的,故D项与文意不合。A、B、C三项均可从文中找到依据:A项为原文第二句,是首句的解说句;B项据文中“与延长寿命有关的基因要在这种逆境条件下才能表达”可知;C项可从文中第④段内容筛选出相关正确信息。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在逆境条件下成功地在果蝇中选出了寿命长的品系。

B.人或其他生物体的活动缓慢、活动收入低尽然导致其基因的改变。

C.线虫的与寿命有关的基因的突变都可使其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

D.目前还不能断定DNA代谢发生缺陷是导致早衰综合征的因素。

 

【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筛选辨别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犯了暗换主体的错误,原文是说果蝇寿命的延长是“在受到极大限制的环境条件下选择出来的”,如同物竞天择,而非“科学家们”选择的结果;B项犯了因果倒置的错误,根据原文,“有些基因改变后将导致代谢活动缓慢,活力降低”;C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应为“与线虫的衰老和寿命有关的基因”中的“一些基因突变后可使寿命延长6倍或更多倍”。)

 

3.“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的一项是

 

A.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   B.果蝇的幼虫密度很高。

C.果蝇的食物受到极大限制。         D.果蝇的寿命受多基因控制。

 

【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语句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文中第④段由这“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得出了“如果人能活到1200岁,那么要到400岁、500岁才会长大成人、结婚生子”的推论。由此可知,这“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当为“果蝇的发育长期停滞于幼虫阶段”。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之所以不能确定单基因突变与人类衰老的关系,是因为只采取单基因遗传研究的策略,而没有把单基因遗传研究与多基因研究结合起来。

B.尽管引起人类早衰综合征的基因已被研究者克隆,但并不表明人们已经找到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基因研究要造福人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C.既然线虫的某些基因的突变可使其寿命延长,那么人类也只需用基因突变的方式,就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以达到延长自己寿命的目的。

D.从某些生物体到人类,研究者在基因方面作了比较广泛和深入的探索,科学的日新月异使我们相信,在不远的站起来,长生不老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

 

【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项强加因果,文中说,对线虫的研究,“表明生物体存在着与寿命长短相关的单个基因”,同时,由对人类早衰综合症的研究说明“单基因突变可能也是人类衰老的机制之一”;C项所说“人类也只需用基因突变的方式,就能消除寿限的限制因子”,于原文无据,系无中生有;D项,原文说“让人类减少疾患,健康而长寿地生活,才是遗传学家在21世纪追求的目标”,而该项所说“在不远的将来,长生不老不再是神话而是现实”显然夸大其词。)

 

(十七)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1一4题(12分,每小题3分)

 

光触媒

 

①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都在饱受环境污染之苦,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生活的环境更清洁:各种各样的除菌、净化技术层出不穷,光触媒技术更是掀起了一场“光清洁革命”。用光照一下,空气就被净化了,细菌就被除掉了,臭味消失了,污渍也粘不上了……光怎么能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原因就在于光给一类叫做光触媒的物质“帮了大忙”──起到了催化的作用,两者有机的结合,便产生了神奇的功效。

 

②光触媒是一类以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总称。以二氧化钛为例,它本身不溶于水,如果受到太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此时再遇到水,水就会被分解为氧和氢;所以说二氧化钛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光催化剂。它之所以有这种功能,是因为其内部电子被先激发.进而与氧和水分子作用,产生负氧离子和氢氧自由基,由此产生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还能降解部分无机物。在上述过程中,二氧化钛支身乒不直接参与反应,只是扮演发生反应的媒介,因而其功效并不随时间变化而减弱,~效果持久:二氧化钛的这种光化学特性,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日本科学家发现的。二氧化拄氧化能力强,化学性稳定,对人体无毒无害,成为当红的光触媒材料。光触媒可广泛附着于建筑材料、餐饮用具、医疗器材、汽车内饰、家用电器和其他日用品表面,具有杀菌、除臭、去污、防霉、自洁和分解有害气体等诸多功效。

 

③氧化力极强约定触媒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而取得杀灭细菌的效果。建筑装饰材料及一些居家化学产品等会释放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有害气体在光触媒面前将无招奖之七。吱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没有中间产物生成,净化空气的效果安全、强力、持久。

 

④光触媒能否发挥上述功效,关键在于紫外线强度的大小,也就是光源携带能量的高低。目前光触媒技术需要波长300~400纳米的紫外线才能发挥作用,使用可见光照射,效果远未令人满意。让光触媒在可见光下发挥作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光触媒的功效还取决于二氧化钛颗粒的细微程度和分散技术,颗粒越小,意味分散越均匀,发挥光催化作用就越大。现在的光触媒材料可以达到纳米尺度,这对生产技术要求很高,成本也相对要高。光触媒多是液体状,涂层的厚度、面积和粘合力也影响光触媒发挥作用。

 

⑤当然,光触媒也有缺点,光触媒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目前,产品加工的工艺也不算成熟。

 

1.根据文意,对“光触媒”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光触媒是一类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半导体材料的总称,也叫光催化剂。 

B.光触媒并不直接参与反应,却可以促进某些物质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先进的除菌净化材料。 

C.光触媒对光起了催化作用,使之产生了净化空气、消灭细菌的神奇功效。 

D.光触媒在光的作用下,能使某些有毒气体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答案】C(解题思路:C关系颠倒了,是光给光触媒“帮了大忙”,起了催化作用)

 

2.根据文意,对二氧化钛净化原理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二氧化钛在光的照射下把水分解成氧和氢,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以分解有机物,降解部分无机物。

B.在光的照射下,二氧化钛不直接参与反应,其功效相对稳定、持久,可以分解有机物,降解部分无机物。

C.在光的照射下,二氧化钛的电子与氧和水分子作用,产生极强的氧化能力,可以分解有机物,降解部分无机物。

D.二氧化钛的电子在光照下产生氢氧自由基,可以分解有机物,降解部分无机物。

 

【答案】C(解题思路:二氧化钛具有净化功能关键靠的是其电子与氧和水分子结合产生的负氧离子和氢氧自由基,A项未涉及这一核心信息;B项说的光触媒在反应中的特点,不是净化原理;D项中“电子产生氢氧自由基”错误,电子不能单独产生氢氧自由基,电子与水分子结合后才产生氢氧自由基)

 

3.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光触媒在光和水参与下就可发挥功效,杀菌消毒,除臭消污,从而掀起了一场“光清洁革命”。

B.光触媒净化某些有害气体时,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且没有中间产物产生,所以光触媒材料具有安全性。

C.因为二氧化钛不直接参与反应,其功效不随时间变化而减弱,所以成为当红的光触媒材料。

D.应用纳米科技,就可以使附着于物体表面同等量的光触媒材料缩小其接受照射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光触媒的功效。

 

【答案】B(解题思路:A、光触媒要发挥杀菌、消毒等功效,不是任何光都可以;C、因果关系解说不当;D.“缩小”应为“扩大”)

 

1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在水中,二氧化钛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使水分解为氢和氧,人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用它来生产环保型能源──氢。

B.在现有条件下,如果能提高紫外线的照射强度,就可以增强光触媒的净化功能。

C.如果能让光触媒在可见光下发挥作用,将大大降低光触媒材料的生产成本,专家们将努力开发适用于可见光的光触媒材料。

D.随着光触媒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产品加工工艺的日渐成熟,人们将不再使用传统的除菌净化技术。

 

【答案】D(解题思路:“人们将不再使用传统的除菌净化技术”犯“绝对化”错误) 

 

(十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12分,每小题3分)

 

海啸,大海的“呼吸”

 

①向池塘投入一块石头,可以产生一系列同心圆的涟漪。海啸就类似于这些涟漪,只是产生海啸的不是石头而是具有更大能量的地理运动,如海底山体滑坡,海洋岛屿的塌陷,火山爆发,地震等都有可能引起海啸。

 

②到目前为止,引起海啸最常见的原因是海底地震。’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这里是新的板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当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边缘相互卡住时,就会慢慢积聚能量。当两个板块互相分开后,由于能量突然释放就会造成海底断裂,部分海底上升,部分海底下沉。海底地壳的强烈运动搅动了海水,使海面上涌起巨大的波浪,海啸也就诞生了。2004年岁末,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洲板块的交接处由于相互挤压,──引发了里氏9级地震,板块垂直位移达10米,将巨量海水排出海床,引起巨大的搅动,将海浪推出数千千米,造成印度洋海岸8国超过17万人死亡。

 

③在广阔的海洋里,海啸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0千米,几乎是喷气式飞机的速度。但是当你从飞机的舷窗向下

 

④望去时,体根本就不可能把海啸和海风引起的海浪区分开来。这是因为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尽管波动速度很快,但波高却不是很大,一般只有几米,且每个波峰之间大约间隔数百千米。轮船上的旅客很害怕海啸经过,其实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中行驶的船即使遭遇海啸也只会轻微地摇晃。因为海啸的波浪动量很大,所以海啸在穿过很长的距离后损失的能量相对来说就很小。1960年发生在智利海岸线上的地震引起的海啸,在花了22小时穿过了16000千米的距离到达日本海岸后,“雄风不减”的巨浪仍然使停泊在港湾的船只和沿岸的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⑤海啸即将袭来时,大海先来一次“深呼吸”,海水迅速退落,数十分钟之后,海水又骤然上涨。当海啸抵达海岸的时候,由于那里海底比较浅,海啸的速度被迫减慢,同时海浪像手风琴一样折叠起来,形成一座巨大的“水墙”,可以达到几十米高。最后,呼啸着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海滩,猛扑陆地,涌入城市。

 

⑥当海啸形成之后就没有办法阻止它移动了,但是仍然可以想办法减少其造成的损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5半成立了国际海啸情报中心(这个机构着重关注环大平洋国家),日本政府投资了数十亿日元修建海啸防御工程(例如修建混凝土高墙以抵消海啸波浪的冲击力);日本和美国都有海啸报警系统。在日本和美国,海啸报警系统的基础是地震检波仪。当检测到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可能出现海啸。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是很准确,常常会发出错误的警告,殴为并不是每次地震都会引起海啸。为了克服这个缺点,海啸报警装置被换成了安放在海底的压力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在其上路过的轻微的海啸。日本和美国都相继在其海岸线卞沿着电境线放置了一系列海底压力传感器,当这些传感器检测到海啸时,安放在旁边的浮标就全通过卫星将信号传刭海岸上。

 

⑦尽管像引发印度洋大海啸那样的地震日前仍无法预测,但地震监测系统却可以计算它们的强度和位置,便于地震学家预告哪些地方可能遭到海啸袭击。由于地震波在地球上的传播速度大于海潮在海上推进的速度,这样的系统可在海啸发生前几小时发出警报。1993年当海啸袭击日本海岸的时候,听到报警之后人们就迅速离开了家,转移到高山上去了。这次发生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的里氏9级地震是40年来最大的地震,美国大平洋海啸警报中心测出这次海底地震并试图发出海啸警告,但是该地区没有官方报警系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夏威夷中心主任查尔斯·麦克里里说:“我们尽了最大努力,但我们无法同那个地方的任何人取得联系。”

 

(选白《大自然探索》2005年第2期,撰文:杨燃等,略有改动。)

 

1.下列句子对“大海的‘呼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海的“呼吸”可以远达千万里之外,如1960年发生的那场巨大海啸。

B.大海的“呼吸”是指海啸即将袭来时,诲岸边钩海水迅速退瀚,露出从来没有见过天日的海底。

C.不是每次海底地震都会引发大海的“呼吸”,但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一定会引发大海的“呼吸”。

D.有时,大海的“呼吸”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50千米。

 

【答案】C(解题思路:原文是“当检测到海底出现大的、浅的地震时,就可能出现海啸”)

 

2.根据原文意思,最适合填人文中第2自然段横线处的一项是

 

A.亚洲板块猛烈滑落        B.印度洋板块猛烈滑落

C.印度洋板块急剧上升      D.两大板块同时急剧上升

 

【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察“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含意”,不过出题方式略有变化,改成填空样式。分析上下文,“部分海底上升,部分海底下沉”是指属于大陆板块的海底上升,属于海洋板块的海底下沉,由此可知,A、C、D都错)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海底地震发生后,地震学家可以通过地震监测系统计算它的强度和位置,从而预告哪些地方可能遭到海啸袭击。

B.几乎是喷气式飞机速度的海啸波在深海远洋中传播时,它的波高一般只有几米,每个波峰之间大约间隔数百千米。

C.海啸即将袭采时,海水会从海岸线迅速退落,波浪也变得不规则。

D.因为地震检波仪常常发出错误的警告,所以日本和美国的海埔报警系统被换成了海底压力传感器。

 

【答案】D(解题思路:海啸报警系统包括地震检波仪和海底压力传感器等,它的基础是地震检波仪。原文是“海啸报警装置被换成了安放在海底的压力传感器”,“装置”不等于“系统”)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海啸生成时,停泊在港口的船只和靠近海岸的船只应该快速驶向大海,离岸越远,安全系数就越大。

B.海啸袭来时,跑到高处和原地躲避是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对抗海啸的两个办法。

C.海底地震都发生在消亡地带,因为这里是新的板块产生、旧的板块消亡的地方。

D.如果印度洋周围的国家有海啸报警系统,那么这次海啸将不可能发生。

 

【答案】A(解题思路:根据“其实在远离海岸的大洋中行驶的船即使遭遇海啸也只会轻微的摇晃”和“使停泊在港湾的船只和沿岸的各种建筑设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可知A项正确。B项,有的同学可能根据“修建混凝土高墙以抵消海啸波浪的冲击力”这一句而选择B项,但对于大海啸来说,这种方法是没有用的,你只能尽力跑到安全的地方,“原地躲避”错。C项,原文为“海底地震通常发生在消亡地带”,所以C项错。D项,海啸生成之后,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和削弱它了,有报警系统,只能减少损失,并不能说“海啸将不司能发生”,所以D项是错误的)

 

(十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艾滋病

 

①随着第十六个世界艾滋病日的到来,这个被称为“当代瘟疫”、“新世纪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绝症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它对人类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现出来。

 

②艾滋病发源于非洲,它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人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就会减退。病原体以及微生物就会乘机经血行或破损伤口长驱直入;人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如癌细胞也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发展成各类癌瘤。艾滋病病毒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呈袋状球形,直径约150毫微米,由皮肤破口或粘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击和破坏T4淋巴细胞,使T4细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免疫功能。由于HIV的攻击和破坏,T4细胞数量骤减,从而导致病人免疫功能的全面衰竭,为条件性感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HIV携带的致癌基因可使细胞发生癌性转化,特别是在细胞免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艾滋病的潜伏期因人而异,为6个月到14年,比一般的传染病长。艾滋病感染可以分三个阶段:最初的HIV感染,继之有的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最终有的演变成典型的艾滋病。

 

③实验室中,已从病人的血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了艾滋病病毒,但从流行病学证据的角度来看,只能证明血液和精液具有传播作用。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有以下途径:男性之间以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输血感染,静脉注射感染,母婴传染。此外,和艾滋病病人接触的职业人员(如医务人员、警察、理发师、监狱看守、殡葬人员),如果皮肤破损时,接触到了艾滋病病毒,则可能被感染。

 

④艾滋病蔓延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共有四千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但是,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加强对艾滋病的检测检疫,加强血液制品、医疗器具以及医疗垃圾的管理,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可以遏制艾滋病的快速蔓延,减少其发病率的。

 

1.下列对“艾滋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潜伏期也较长的传染性疾病。

B.艾滋病的医学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发源于非洲。

C.艾滋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发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

D.艾滋病无药可治,所以被称为“当代瘟疫”、“新世纪人类健康头号杀手”。

 

【答案】D(解题思路:由第④段“而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可知,并非“无药可治”,只是没有特效药)

 

2.下列对艾滋病病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4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

C.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人的血液和精液传播,但从唾液、眼泪、尿液中也能找到它。

D.艾滋病病毒本身携带有使细胞发生癌变的致癌基因。

 

【答案】B(解题思路:文中没有提到“破坏血液循环系统”)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艾滋病感染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都会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患者。

B.性接触、输血感染、静脉注射感染以及母婴传染等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C.与艾滋病病人接触的职业人员,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则可能被感染。

D.在目前的情况下.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能有效地遏制艾滋病迅速蔓延。

 

【答案】A(解题思路:据第②段“最终有的演变成典型的艾滋病”,“都会”一词不当,注意文段中“有的”一词)

 

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病毒攻击和破坏的T4细胞.在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

B.父亲是艾滋病感染者,而母亲没有感染,她分娩的婴儿一般不会携带艾滋病病毒。

C.同艾滋病感染者交谈、握手、拥抱、共用手巾甚至礼节性亲吻一般不会被感染。

D.艾滋病的潜伏期因人而异,感染时身体无病的人要比有病的人的潜伏期长。

 

【答案】D(解题思路:“感染时身体无病的人的潜伏期长”的说法,没有根据)

 

(二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中药能遏制寄生虫抗药性

 

①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新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经过十多年的研究,一种基于中国传统中药──青蒿素研制出的药物能有效遏制疟疾寄生虫的抗药性,他们认为这种新药也许能革命性地改变疟疾的治疗方法。

 

②世界上每年有3亿人患疟疾,其中100万人因此死亡。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氯喹成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之一,但在非洲和亚洲,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药物越来越具有抗药性。

 

③青蒿素是植物青蒿的提取物。中国的古人在数千年前就开始用青蒿作为处方药治疗疟疾,它还有明显的退烧功效。科学家一直在研究青蒿素杀死疟原虫的机理。部分研究人员认为,青蒿素中有一种名为氧化氢桥的化学结构,它在被铁离子分解后会形成活跃的自由基,能够对一系列蛋白质及其它的生物分子展开攻击,这种攻击对寄生虫而言是致命的。另外一种观点是,与氯喹的工作原理类似,青蒿素能够阻断寄生虫消耗人体血红蛋白时产生的有毒副产品血红素在体内的传输。基于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杀死寄生虫的特点,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瑞士热带研究所、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药学院等的研究人员合作,对青蒿素的这种分子进行了轻微的改变,由此制成了新药RBx-11160。这种药只需要服用三天,它简单的结构让其生产成本比原来便宜80%。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YuanqingTang参与这种药物的研发,他说:“我们希望能证明RBx-11160对治疗疟原虫类的抗药性是有用的。”Tang和同事的方法是对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进行了修饰,在其中增加了一个化学基,从而让这种分子制成的药物能够溶于水且更加稳定。

 

④更好的溶解性意味着这种药物能够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使用。稳定性意味着在这种药物到达寄生虫所在的血浆的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化合物会分解。而且这种新药疗效更强,当被感染的小鼠服用这种新药后,4天之中95~100%的寄生虫都消失了,而传统的青蒿素药物需要服用一周的时间才能清除95%的寄生虫。

 

⑤7月份,RBx-11160在英国进入人体安全的预期临床试验。Tang说最初的结果令人振奋,但获得全面的数据还需要一段时间。

 

⑥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疟疾研究员PaulOneill说:“如果这种药物在人体的疗效不错,那么可以将它与另一种药物结合使用,以确保杀死RBx-11160没有杀死的寄生虫。”

 

(选自《新华文摘》2004年20期)

 

1.对“他们认为这种新药也许能革命性地改变疟疾的治疗方法”一句中“革命性”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利用青蒿素制成的新药,能从根本上改变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等药物的抗药性。

B.利用青蒿素制成的新药,药性独特,它与氯喹具有截然不同的治病机理。

C.利用青蒿素制成的新药,疗效更强,可大幅度提高对疟疾寄生虫的杀灭率。

D.利用青蒿素制成的新药,疗效更快,可以大大缩短疟疾病的治愈时间。

 

【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革命性”是针对改变恶性疟原虫对氯喹的抗药性而言的。B、C、D三个选项均未涉及疟原虫的抗药性。)

 

2.对画线句子所包含的信息,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寄生虫在消耗血红蛋白时能产生有毒血红素。

B.有毒血红素在体内传输会导致疟疾的难以治愈。

C.青蒿素是通过阻断有毒血红素的传输而有效治疗疟疾的。

D.人体内的内血红素是由寄生虫生命活动而产生的。

 

【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在这个长句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D项说血红素是由寄生虫产生的,属于错误判断。其他几项都是准确的。)

 

3.下列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分析青蒿素杀死疟疾原虫的机理,弄清青蒿素中氧化氢桥的化学结构,是研制新药RBx-11160的关键环节之一。

B.利用植物青蒿提取的青蒿素之所以能治疗疟疾,是因为青蒿本身便具有明显的退烧功效。

C.对青蒿素中的氧化氢桥分子进行修饰,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分子制成的药物有更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D.利用青蒿素研制成的新药RBx-11160,同其他的药物结合使用,有可能杀死人体内所有的疟疾寄生虫。

 

【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谈到青蒿的“退烧功效”,对治疗疟疾所起的作用是辅助性的。)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青蒿素杀死疟疾原虫的机理研究,尚无定论,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

B.由于非洲和亚洲地区疟疾发病率高,氯喹等药物用量大,次数多,因而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C.利用青蒿素研制成的RBx-11160,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D.基于传统中药青蒿素研制的药物能有效遏制疟疾寄生虫的抗药性,虽然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大量使用已为期不远。

 

【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项说“大量使用已为期不远”,从后文来看,“获得全面的试验数据还需要一段时间”,近期内“大量使用”还无法预知。) 

 

(二十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①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根据计算机模拟,这一速度比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

 

②两年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行秘书朱格拉夫就曾发出警告:人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而导演这一悲剧的正是人类自身。

 

③在李欣海看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言论并非全然是危言耸听。

 

④作为供职于非政府组织(NGO)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生物学专家,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实践。目前,由他负责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有一个饶有意味的名字:“蓝图”计划。

 

⑤李欣海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强调,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兔,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鼠兔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他说,“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任何种群的灭绝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场灾难。”

 

⑥一个常识是,人类不能独自存在。物种的大规模减少,直接削弱了人类的生存基础,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引发其他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所有生物及其基因和生存环境,即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

 

⑦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项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并于次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公约》第一次承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任务”,是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及“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⑧中国在大会上签署了此《公约》,成为世界上率先加入《公约》的少数国家之一。

 

⑨实际上中国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高度威胁。据了解,中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新增一个濒危甚至走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15%-20%,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

 

⑩损失是巨大的。根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年进展》报告,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11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加强努力、采取措施,在2010年以前停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12中国作为缔约国之一,积极响应呼吁,开始采取措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蓝图”计划应运而生。2006年,TNC与国家环保总局等合作伙伴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

 

13该项目为期3年,由中国政府与TNC各出资300万美元,拟协助中国官方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数据库,规划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并为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摘自2008年2月13日《中国青年报》,作者郭建光。

 

1.下列对《公约》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

B.首次承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共同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D.出台伊始,所有缔约国都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来阻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答案】D(解题思路:D项和原文信息不符,原文说“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这表明之前大多国家尚未行动起来。)

 

2.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人类自身的原因,人类正处在自恐龙灭绝后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危急关头。

B.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兔,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

C.物种的大规模减少,直接削弱了人类的生存基础,而且还会通过食物链引发其他物种的灭绝。

D.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等因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高度威胁。

 

【答案】B(解题思路:B项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的原因。)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B.鼠兔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这将可能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一场灾难。

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高度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每年剧增。

D.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00亿元。

 

【答案】B(解题思路:A项原文的表述“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仅是一种假设;C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表述主要原因问题;D项属于以偏概全,文中说“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们根据计算机模拟表明,当今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快于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而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极度膨胀。

B.1992年就已出台生效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其实在颁布后的十年内没有起到任何时实质性的作用和效果。

C.“蓝图”计划实施以来,已采取积极相应措施,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效果十分显著。

D.我国与TNC联合出资启动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远景规划项目,将在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答案】D(解题思路:A项属于无中生有的信息,文中没有说主要原因问题;B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属于无中生有信息,文中没有说“蓝图”计划取得的成绩。)

 

(二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选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总重量2350千克,设计寿命一年。该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并充分继承资源一号、二号等地球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例如,三维定向技术,即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翼、遥感器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要时刻对准太阳、月亮、地球。它采用三轴稳定方式,对月定向工作,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

 

②为了实现探月的四大科学目标,嫦娥一号上载有6套24件130千克月球探测仪器,其中包括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成像光谱仪、r/x射线谱仪、微波探测仪、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其中中科院高能所研制的X射线成像光谱仪是嫦娥1号卫星的重要有效载荷之一。它是一个宽谱段、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荧光X射线探测系统,综合了新型的X射线成像技术、磁场屏蔽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等,用于探测月表元素受太阳X射线或宇宙射线激发产生的和天然放射元素辐射的X射线,通过数据处理获得月表主要元素的含量和分布,从而确定月球表面位置类型和资源分布;实现对1-60keV能区全月面的成象观测,得到X射线月貌图和辐射能谱分布。其中在10-60keV能段,将是人类首次在环月轨道上对月面的观测,很有可能会有想象不到的新发现。

 

③嫦娥一号奔月要转几次路,才能到达月球附近的轨道。整个飞行过程要经历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月球捕获轨道和环月工作轨道几个阶段。

 

④中国发射过各种轨道的地球航天器,迄今为止飞行最远的航天器是“双星探测”卫星。嫦娥一号要飞行到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的奔月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距离的10倍,是“双星探测”飞行距离的5倍。进行月球探测不仅要跨过这样的距离,而且由于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关系具有其固有的特点,所面对的环境也和地球卫星有明显的不同,更加复杂和严酷,这些因素给发射嫦娥一号及其对月球开展环绕探测带来了很多的困难。因此,实施探月工程对中国航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研制和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要突破四项主要技术难关。

 

⑤轨道设计与控制是实现月球控测卫星月球探测飞行的保证。在飞往月球轨道的过程中,嫦娥一号既不能碰着月球,也不能飞过去。因此轨道设计和控制是一个新问题,要考虑多个天体引力作用下的飞行轨道,合理选择变轨策略,综合考虑多天体及航天器间的运动关系,优化飞行轨迹,满足燃料、光照、测探通信等各方面的需求。月球探测卫星从环绕地球飞行到准确进入环绕月球的飞行轨道,需经历多次复杂的轨道和姿态机动,要求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强。所以,嫦娥一号的飞行轨道与一般卫星的轨道不同,设计非常复杂,受到的制约因素也较多,必须正确认识月球卫星轨道设计的客观规律,寻找合理的工程实施途径。如面临地月相对运动、测控要求、运载火箭发射、月影分布、月食时机等一系列条件的制约。分析求解地月转移轨道,利用调相轨道扩大发射窗口,环月轨道的长期性研究,嫦娥一号轨道捕获等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轨道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对其中的一些不利结果逐一加以甄别和排除,最终解决了最优化轨道设计难关,使嫦娥一号奔月飞行所需能量最少。

 

(节选自《天文爱好者》2007年第10期)

 

1.下列对“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嫦娥一号”是在将资源一号、二号等地球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的基础上设计成的。

B.“嫦娥一号”采用的是三轴稳定方式,将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展开对月定向工作。

C.“嫦娥一号”上载有6套24件130千克月球探测仪器,其中X射线成像光谱仪是由中科院高能所研制的。

D.“嫦娥一号”总重量2350千克,星体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设计寿命一年。

 

【答案】C(解题思路:这只是搭载的仪器,并不是“嫦娥一号”本身的特征。)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嫦娥一号”采用的三维定向技术,是指卫星的太阳能电池翼、遥感器和传输信息的天线分别要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对准太阳、月亮、地球。

B.X射线成像光谱仪综合了新型的X射线成像技术、磁场屏蔽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等,是一个宽谱段、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荧光X射线探测系统。

C.中国发射过各种轨道的地球航天器,迄今为止飞行最远的航天器是“双星探测”卫星,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比它还要飞得远。

D.在“嫦娥一号”飞行轨道设计过程中,只有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对其中的一些不利结果逐一排除,才能使“嫦娥一号”奔月飞行所需的能量最少。

 

【答案】A(解题思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错,应是“时时刻刻”。)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X射线成像光谱仪可实现对1-60keV能区全月面的成象观测,得到X射线月貌图和辐射能谱分布,这样就很可能在10-60keV能段会有想象不到的新发现。

B.“嫦娥一号”所面对的环境比地球卫星更加复杂和严酷,其根本原因是它要飞行到距离地球约38万千米的奔月轨道上,飞行的距离太过遥远了。

C.“嫦娥一号”的飞行轨道设计非常复杂,分析求解地月转移轨道、利用调相轨道扩大发射窗口、环月轨道的长期性研究、“嫦娥一号”轨道捕获等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D.月球探测卫星从环绕地球飞行到准确进入环绕月球的飞行轨道,因为必须要经历多次复杂的轨道和姿态机动,所以要求控制精度高、实时性强。

 

【答案】B(解题思路:“嫦娥一号”所面对的环境比地球卫星更加复杂和严酷,其根本原因不是飞行的距离问题,而是月球与地球、太阳的相对关系具有其固有的特点。)

 

(二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毗拉哈之谜

 

①全世界共约有350名毗拉哈人,生活在巴西亚马孙州绵延300公里的迈西河流域。他们基本上没有时间概念,谈话的内容仅限于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是一个完全生活在“当下”的民族。两代人之间不讲故事,没有口头承传的历史。没有本民族的神话传说。除了用粗线条绘出灵魂世界中的形象之外,他们也没有自己的艺术。

 

②毗拉哈人是世界上最缺乏物质观念的民族之一,财产寥寥无几,也没有谋求更多财富的欲望。直到前不久,毗拉哈人还只是被语言学家所熟知,他们的语言中没有表示数字的词汇。他们学不会算术。

 

③一些支持普遍语法理论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方式;因为毗拉哈语中没有表示数字的词汇,所以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无法学会用另一种语言进行计算。埃弗里特则认为:毗拉哈人的文化决定了他们的语言和生活方式;毗拉哈语中之所以没有数字,也没有颜色、时间等量化的抽象概念,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只强调当前的个人经历。毗拉哈人并不是不具备进行计算的思维方式,而是不愿强求,也不愿别人告诉他们做事情只有一种正确方法。例如,他们能够画出一条完美的直线,却不能每次都准确地写出数字1。他们喜欢亲密无间地在一起上课,却不看重西方的知识,甚至强烈地反对将这些知识融入自己的生活。

 

④埃弗里特进一步强调指出:毗拉哈语颠覆了极具影响力的普遍语法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类的大脑经过进化后拥有天生的语言能力,所有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模式,这是由我们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

 

⑤托马塞洛也说:“普遍语法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它在问世之初确实让人觉得有些道理。但在那以后,我们对许多不同的语言有了更多了解。而这些语言并非千篇一律。”

 

⑥当然,关于毗拉哈之谜的争论还在继续。

 

1.不属于普遍语法理论“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毗拉哈语颠覆了极具影响力的普遍语法理论。

B.人类的大脑经过进化后拥有天生的语言能力。

C.所有语言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模式。

D.由我们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

 

【答案】A(解题思路:A项是对普遍语法理论的颠覆,而不是其含义。)

 

2.从原文看,以下对毗拉哈人“学不会算术”的原因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毗拉哈语中没有表示数字的词汇,这种语言限制了毗拉哈人的计算能力。

B.毗拉哈人不会运用量化的抽象概念,甚至不能每次都准确地写出数字1。

C.毗拉哈文化只强调当前的个人经历,这种文化限制了他们的计算能力。

D.毗拉哈人非常独特的文化,决定了他们的语言中没有量化的抽象概念。

 

【答案】B(解题思路:B项的表述不是原因,依据原文第三段的表述,毗拉哈人“学不会算术”的原因应该从语言或文化的角度思考。)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毗拉哈人没有自己的神话、艺术、颜色和时间等抽象概念。

B.毗拉哈人没有谋求更多财富的欲望,是世界上最缺乏物质观念的民族之一。

C.埃弗里特认为,限制毗拉哈人计算能力的不是他们的文化,而是他们的语言。

D.托马塞洛支持埃弗里特的观点,不过,关于毗拉哈之谜的争论还在继续。

 

【答案】C(解题思路:C项依据第三段,埃弗里特认为,限制毗拉哈人计算能力的不是他们的语言,而是他们的文化。) 

 

(二十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①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智商”来预测人的成功。然而,美国研究人员提出:预测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不是智商(IQ),而是情绪商(又称情商,EQ)。研究人员发现,在成功的诸多要素中,智商因素仅占20%,而控制情绪的能力、抓住机遇的能力等情绪智力因素则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②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与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创造了“情绪智力”这一术语,用以描述像了解自我情绪、控制他人情绪的移情作用,通过情绪控制提高生活质量一类的才能。纽约时报科学专栏作家丹尼尔·戈尔曼的新著《情绪智力》则使这一术语成为美国社会广为流传和讨论的话题。

 

③美国研究人员对“成功因素”作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智力因素占20%,其余因素包含社会背景、运气、健康以及被称为情绪商的一系列个人素质。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一些高级管理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其原因往往是“人际关系紧张”,并非是“计划有误”等一系列技术问题。

 

④情绪控制技能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80年代中期,美国某保险公司某年雇佣了5000名推销员并对他们进行了培训。雇佣后第一年有一半人辞职,四年后这批人只剩下五分之一。原因是:在推销人寿保险的过程中,推销员要一次又一次面对被人拒之门外的窘境。该公司向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讨教。马丁·塞里格曼对该公司15000名参加过两次测试的新员工进行了跟踪研究。其中有一组人没有通过公司的甄别测试,但却在塞里格曼的乐观测试中取得“超级乐观主义者”成绩。研究表明,这一组人在所有人中工作任务完成得最好。第一年,他们的推销额比“一般悲观主义者”高出21%,第二年高出57%。从此以后,通过塞里格曼的“乐观测试”便成为被录用为该公司推销员的一个条件。

 

⑤另一个案例是,美国创造性领导研究中心的大卫·坎普尔及同事在研究“出轨的主管人”(指昙花一现的主管人员)时发现,一些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

 

⑥像“信心”“乐观”这样一些非智力范畴的个人素质已经在美国企业界受到重视。公司员工们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同所有新词刚流行一样,要确切说明其定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种情绪反应无法通过美国人通常用的定量分析来给出读数,比方说,情商高达多少分。但是它却确确实实存在,明明白白对人产生影响。

 

⑦希望不久的将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情商”因素,以求获得更多的成功。

 

                                    (选自《管理在线》,2008年3月)

 

1.关于“情商”这一概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情商”又称为“情绪商”,是情感的一种生理学称呼。

B.“情商”简称为EQ,被美国的研究人员认为是决定人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

C.“情商”简单点说,就是控制情绪的能力和抓住机遇的能力。

D.“情商”这一说法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与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创造的。

 

【答案】B(解题思路:A项应当属于心理学范畴。C项还包括诸多情绪智力因素,并非仅仅是这两种。D项彼得·塞拉维和琼·梅耶创造的是“情绪智力”这个术语,而非“情商”。)

 

2.对“情商”与“成功”之间关系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情绪因素在人的成功中,应该占有80%的比重。

B.人们之所以在工作中失败,是因为不具备或没有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情商。

C.在预测人的成功时,了解情绪智力比通过智商测试及其他标准化测试测量出的人的智力水平更有价值。

D.一个人能不能成功,除智力因素外,还包括是不是具有像社会背景、运气、健康等在内的各种情绪商。

 

【答案】C(解题思路:A项原文只说“智力因素占20%”。B项条件不充分,绝对化。D项“社会背景、运气、健康”不属于情商。)

 

3.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美国某保险公司的“两次测试”包括先前对5000名推销员的测试。

B.智商和情商互相联系,在每个人身上,发展虽不平衡,但大体趋于一致。

C.美国某保险公司的“两次测试”是指公司和马丁·塞里格曼分别对15000名员工进行的测试。

D.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的研究表明:一些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无能,而是因为人际关系方面的缺陷。

 

【答案】C(解题思路:A项并不包括前次对5000名推销员的测试。B项“大体趋于一致”与文意相悖。D项张冠李戴,应是“大卫·坎普尔和同事”的研究。)

 

4.根据文章的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绪控制技能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它对企业应如何决定该雇佣谁,父母应如何培养子女,学校应怎样教育学生都是有用的。

B.一个具有自信和乐观精神的人往往比缺乏自信或悲观失望的人更容易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尽管两者在智能上相差无几。

C.情商是心理学家继智商之后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将会使人们忽略智商因素,转而重视情商因素。

D.情商和智商不是对立的,它们之间互为补充,如果一个人面对压力时能集中智力并将智力付诸实用,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其情商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答案】C(解题思路:C项“将会使人们忽略智商因素”推断有误。)

 

(二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近日太湖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却使它的形象大大打了折扣。5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无锡市整座城市。由于蓝藻大面积爆发,受到蓝藻污染的水进入了自来水厂,然后通过管道流进了千家万户,大批市民家中自来水水质变差,并伴有难闻的气味,无法正常饮用。毫无疑问,蓝藻就是这个事件的元凶。那么,蓝藻是何种类的生物?它为什么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危害呢?

 

②蓝藻属于藻类。藻类是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它与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藻类的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一般构造比较简单。藻类大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等各种水体中,部分生于土壤、岩石和树干上。通常把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称为海洋藻类,把生活在各种淡水水体中的藻类叫做淡水藻类。

 

③蓝藻在分类上隶属于蓝藻门,在全世界共有2000种左右。这是藻类植物中最简单、最低级的一门。由于蓝藻和细菌一样,是原核生物,所以它又被称为蓝细菌。蓝藻也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蓝藻能够摄取地球还原性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游离氧,使大气中的氧气逐渐增加,有利于细菌生长。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些都是由蓝藻等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的。

 

④蓝藻的藻体为单细胞或群体,不具鞭毛,不产游动细胞;一部分丝状种类能伸缩或左右摆动。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质组成,壁外常形成胶质鞘。它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核的组成物质集于细胞的中央,无核膜和核仁。大多数蓝藻呈蓝绿色,所以又叫蓝绿藻,这是因为体内含有叶绿素与藻蓝素的缘故。此外,它的细胞内还含有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以及藻红素等。常因个体老幼、生理状况及环境光质不同而呈红、黄、绿、褐、黑等丰富多变的颜色,也因此较其他生物更能有效利用光源以适应环境。

 

⑤蓝藻体外普遍具有一层黏滑的胶质鞘,这些胶质鞘可保护蓝藻生长在不良的环境,忍受高温、冰冻、缺氧、干涸及高盐度等。因此,在今天的自然界里,蓝藻仍然分布很广,是繁殖力很强的水生植物,在淡水、海水中,岩石、植物体上都有它们的踪迹,甚至在冰天雪地的两极,或98℃以上高温的泉水里,也都能生存。有的种类还同真菌共生形成地衣,或生在植物体内形成内生植物。

 

⑥蓝藻吸收水中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可以产生大量的氧气,适量繁殖对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遮阴、提供氧气和稳定水体环境等方面是有好处的。但是,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加剧了水质恶化,不仅危害鱼、虾、贝等水生动物,也威胁到人、畜的生存。

 

(摘自《百科知识》,2007年7月,有删节)

 

1.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蓝藻是一种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

B.蓝藻与细菌、原生动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蓝藻的藻体为单细胞或群体,构造一般比较简单。

D.蓝藻体外的胶质鞘可为蓝藻在极端环境中提供完全的保护。

 

【答案】D(解题思路:D项原文只是说蓝藻的胶质鞘可以使蓝藻忍受一些极端的环境,但并未有可以提供完全保护的信息。A项可从第②段“蓝藻属于藻类。藻类是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植物”一句得出,注意“蓝藻属于藻类”这一逻辑关系。B项为第②段原文“它与细菌和原生动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注意“它”所指代的对象即可。C项与原文“藻类的植物体为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一般构造比较简单”表述略有不同,“藻类的植物体”根据语境,与“蓝藻的藻体”无矛盾,“群体或多细胞”中,“或”表对“群体”的解释或另一种说法,去掉其中一个意义不变。)

 

2.关于“水华”成因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在水体表面形成的一层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

B.“水华”形成的主因是蓝藻由自然选择而产生的极强的繁殖力。

C.在夏季的富养水体中,蓝藻过量繁殖,从而造成“水华”。

D.相比而言,淡水比岩石、植物体甚至地球两极更易于蓝藻的聚集,从而形成“水华”。

 

【答案】C(解题思路:A项解释了“水华”是什么,并不是成因。B项缺少爆发“水华”必须的水体富养条件。D项理解偏颇,并不是因为容易生存就一定爆发“水华”。)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2007年5月下旬太湖发生水污染事件而造成的饮用水危机,蓝藻是元凶。

B.藻类大多数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部分生于土壤、岩石和树干上。

C.蓝藻在分类上属于蓝藻门,是藻类植物中最简单,最低级的一门,在全世界大约2000种。

D.因为体内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所以大多数蓝藻又叫蓝绿藻,它能够制造养分和独立繁殖。

 

【答案】B(解题思路:B项错误。原文信息为“藻类大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等各种水体中”,并非仅仅是淡水和海水这两类,“大多生活在”是判断的关键。A项可将第①段相关句子压缩分析,正确。C项从第③段一二句得知,正确。D项见第④段“大多数蓝藻呈蓝绿色,所以又叫蓝绿藻,这是因为体内含有叶绿素与藻蓝素的缘故”句,“它能够制造养分和独立繁殖”见第③段“因为蓝藻含有叶绿素,能制造养分和独立进行繁殖”,此题有综合性,需要兼顾前后文。)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同为原核生物,所以蓝藻和细菌并无两样,故又被称为蓝藻菌。

B.当今地球上百花盛开、万木争荣的动人景象,是由蓝藻等藻类经过数亿年的进化而发展来的。

C.蓝藻常因个体老幼、生理状况及环境光质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所以更能有效地利用光源来适应环境。

D.蓝藻在生物进化及稳定生态环境方面,可谓是功过兼有,所以需要辨证对待,科学控制。

 

【答案】A(解题思路:错置因果关系,原文的信息为“由于蓝藻和细菌一样,是原核生物”,这是表明在原核生物这一点上,两者具有共同点,并非说因为都是原核生物,所以两者就没有区别了。)

 

(二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①根据昨天发表的一项研究,法国和意大利科学家已经破译出酿酒葡萄的遗传密码。尽管研究结果不会增加葡萄酒酿造的神秘性,但它可以为通过基因控制增强香味、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奠定基础。数十名研究人员分析了葡萄科的主要酿酒品种黑皮诺葡萄,发现它与香味有关的基因数量是其他已完成基因排序的植物的2倍,这意味着葡萄酒的香味可以追根溯源至基因的层面。基本上,所有的葡萄酒都是由黑皮诺葡萄酿造而成的。

 

②法意葡萄树基因组辨识联合研究所共同撰写了这篇研究报告。他们还对植物在过去2亿年中的基因进化过程有了重要了解。酿酒葡萄是迄今为止第四种基因组得到完整破译的开花植物,同时就水果类植物而言,则是第一种。其他三种已破译基因组的植物分别是大米、杨树和拟南芥。拟南芥是一种野生植物品种,与芥菜和卷心菜相近。黑皮诺葡萄是法国北部著名的勃艮第酿酒区的标志性品种。选择黑皮诺是因为它具有近亲繁殖的基因类型,比较容易排序。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英国《自然》周刊上。全球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酿造业都急于减少代价高昂的植物疾病、增强葡萄酒香味,他们将对该研究产生极大兴趣。葡萄酒每年能带来大约2000亿美元的收入。

 

③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安妮~弗朗索瓦丝·亚当~布隆东在解释这项法意联合研究的最初动机时写道:“对于一个像葡萄这样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物种而言,开发抵御病原体和改善品质的手段和基因资源,具有重大意义。”研究人员发现,酿酒葡萄具有“与葡萄酒香味特征直接相关的”、庞大的基因“家族”,尤其是与丹宁酸和萜烯密切相关。

 

④丹宁酸是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具有涩感的化合物,尤其是在红葡萄中。它增添了葡萄酒变醇郁所需的“骨架”和酒体结构,被认为是口味平衡的葡萄酒中很重要的成分。人们还认为它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萜烯是许多植物和花朵精油中最主要的成分,广泛用作食物的自然香味添加剂,也是香水的主要成分。在葡萄酒中,它在麝香葡萄(Muscat)中尤其浓郁,散发出玫瑰和紫罗兰的花香。

 

⑤该研究还确定了葡萄中白藜芦醇的基因来源。人们一直普遍认为,红葡萄酒中的抗氧化成分白藜芦醇有益健康,认为它能防止老化,增强抗病毒能力。控制与味道有关的分子肯定会引发争议,而对于葡萄酒酿造者而言,也许比之更重要的是,有可能让葡萄对于疾病更具抵抗力。植物病每年带来数千万美元的损失。

 

⑥亚当~布隆东指出,研究已经在对可以增强葡萄对白粉病的抵抗力的基因进行分离。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霉病。黑皮诺尤其对该病没有抵抗力。她还说,这也可以有助于减少在葡萄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她指出,在法国,葡萄种植园占到已开采农田的3%,而使用的除草剂却占到了20%。

 

(选自《参考消息》,2008年3月8日,有改动)

 

1.关于黑皮诺葡萄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皮诺葡萄是葡萄科的主要酿酒品种。

B.黑皮诺葡萄是法国北部勃艮第酿酒区的标志性品种

C.黑皮诺葡萄与香味有关的基因数量是其他植物的2倍。

D.黑皮诺葡萄具有近亲繁殖的基因类型,并且容易排序。

 

【答案】C(解题思路:C项比较对象不当,是与“其他已完成基因排序的植物”进行比较。A从第①段“数十名研究人员分析了葡萄科的主要酿酒品种黑皮诺葡萄”得知,B从第段②“数十名研究人员分析了葡萄科的主要酿酒品种黑皮诺葡萄”一句得知,D项从第②段“选择黑皮诺是因为它具有近亲繁殖的基因类型,比较容易排序”得知。)

 

2.对法意联合研究酿酒葡萄动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葡萄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物种。

B.寻求抵御酿酒葡萄病原体和改善品质的有效手段。

C.开发抵御酿酒葡萄病原体和改善品质的基因资源。

D.从基因层面上研究酿酒葡萄,发现与葡萄酒香味特征直接相关的基因家族。

 

【答案】D(解题思路:D项表述有误,不属于“动机”之列。ABC三项可以从第③段第一句““对于一个像葡萄这样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物种而言,开发抵御病原体和改善品质的手段和基因资源,具有重大意义”中推出。)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法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已经破译出了葡萄酿酒的遗传密码。

B.酿酒葡萄是第一种基因组得到完整破译的水果类植物。

C.丹宁酸是红葡萄的皮和籽中具有涩感的化合物,被认为有助于治疗动脉硬化。

D.法意的联合研究还确定了葡萄中白藜芦醇的来源,而它则被认为是一种防老化的抗氧化剂。

 

【答案】B(解题思路:B项从第②段“酿酒葡萄是迄今为止第四种基因组得到完整破译的开花植物,同时就水果类植物而言,则是第一种”看出。注意“就水果类植物而言,则是第一种”。A项“葡萄酿酒”应为“酿酒葡萄”此题要求注意词序。C项对第段④“丹宁酸是葡萄皮和葡萄籽中具有涩感的化合物,尤其是在红葡萄中”句进行分析,“尤其是在红葡萄中”并非仅是“红葡萄”。D项应该为“白藜芦醇基因”的来源,而不是白藜芦醇本身。)

 

4.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法意的研究结果尽管不会增加葡萄酒酿造的神秘性,但可以为通过基因控制增强香味,提高疾病的抵抗力奠定基础。

B.法意葡萄树基因组联合研究所在对过去2亿年中基因进化过程有了重要了解的基础上,共同撰写了研究报告。

C.全球葡萄种植业主和葡萄酒酿造业主都对法意的联合研究感兴趣,因为他们都急于减少代价高昂的植物疾病,增加葡萄酒的香味。

D.布隆东指出,他们进行的可以增强葡萄对白粉病的抵抗力的基因的分离工作,将有助于减少葡萄种植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品。

 

【答案】D(解题思路:A项是“对疾病”,并非提高“疾病”的抵抗力。B项见第②段“法意葡萄树基因组辨识联合研究所共同撰写了这篇研究报告。他们还对植物在过去2亿年中的基因进化过程有了重要了解”。并非“在对过去2亿年中基因进化过程有了重要了解的基础上,共同撰写了研究报告”,分析标点符号和“还”字即可以看出,原文这两句属于并列关系。C项分析依据在第②段,原文为“全球葡萄种植业和葡萄酒酿造业都急于减少代价高昂的植物疾病、增强葡萄酒香味,他们将对该研究产生极大兴趣”。“将”,是一种预测,而本项却将之当作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