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杀陷阱 下载:花钱无培训退款没有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06:49:33
花钱无培训退款没有门
( 2011-12-18 ) 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天下   
□俞菀陆文军罗争光
  近期,一些上海大学生被一家打着“转折号”教育品牌旗号的培训机构“忽悠”了,交了高额学费,却得不到对方承诺的“培训”,有的学生连基本生活费都被“吸干”了。
  记者调查发现,“求职培训机构”欺骗大学生主要采用“五步法”:首先通过街头调查或通过高校团委、学生会的安排到校内宣讲,获得学生个人信息;接着以“幸运地被选中”等理由单独约见学生,通过谈心等方法博得信任;第三步是“轮番轰炸”给学生“洗脑”,顺势要求学生选择各种“套餐”;第四步是让学生签订“协议”,乖乖交钱;最后再通过“协议圈套”让学生掉入“花钱无培训、退款没有门”的陷阱。
  “求职培训机构”手段并不高明,但却能让高智商大学生屡屡“上钩”,令人深思。记者采访发现,“上钩”大学生多来自中低收入甚至贫困家庭,而且刚进校新生居多,按理其主要压力应是学习,而非就业,但他们却怀有强烈的“就业焦虑”。
  “这一问题暴露了大学生中存在的‘就业焦虑’情绪。”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校长张巨浪说,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突出,加之高校就业教育乏力,难以帮助学生完成从“象牙塔”到“职场”的转变,客观上加剧了学生的“就业焦虑”。另一方面,寻求就业指导不求助学校却“乱投医”,说明一些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服务的认知度、信任度不高。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家仪说,目前高校把学生就业工作看得很重,但不少学生不相信靠学校能找到好工作,宁愿自己“找路子”,难免“误入歧途”,这种现象应引起高校和教育部门的反思。
  值得警惕的是,一些“骗钱”求职培训公司竟能公然进大学“宣讲”,凸现了高校内部管理漏洞。“这次事件给我们很大的教训,完善学校管理刻不容缓。”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