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阿伦对库里的评价:共和国第一猛将:粟裕老将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1:20:21
作者:线性拓扑结构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654    更新时间:2011-12-22        荐  【字体:小 大】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共和国第一猛将:粟裕老将军
时间:2011年12月22日00:25
【引言】
PLA将星闪烁,昂首世界军事战争史的最高峰。其中3人最为璀璨:常山赵子龙——粟裕;军中马超———林彪元帅;军中张翼德———彭德怀元帅,此三子伯仲之间。然敌首心中,粟裕可能更为恐怖。
据闻:初定衔时,林彪排第5,粟裕排第7,是老将军坚持没有要元帅衔,作为毛最贴心的人(1927年就随毛上了井冈山,72人之一),毛主席也不好坚持已见,只能违心地让他当了十大将之首。
【正文】
二、初出茅庐,22岁当红军师长,23岁活捉敌师长张辉瓒,毛主席称赞粟裕“有军师之才”
粟裕17岁辞别家乡,投身叶挺“铁军”当了兵,旋又参加了南昌起义,一路曲折,后来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自从跟了毛主席,粟裕的黄金时代最终到来。
1930年蒋介石发动了第一次大围剿,23岁的粟裕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取得了“龙冈大捷”,毛主席即兴写下了《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一词:“万木霜天红烂漫 ,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 ,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 ,同心干 ,不周山下红旗乱。”
三、33岁,黄桥决战,5千对10万,毛主席评语:“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粟裕,今后可以指挥四五十万人马!”
1940年苏北黄桥决战,粟裕以绝对劣势兵力5000,重创敌顽10万,敌中将李守维,中将翁达毙命。毛主席把“黄桥决战”与两个月前彭德怀的“百团大战”等同起来,视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
四、38岁,江苏高邮,中国抗战的最后一战。
狂妄的日本大佐把自己祖传宝刀高举头顶,走到粟裕面前,口中念念有词:“谨将这柄远祖相传的紫云宝刀,敬献给久仰大名的中国名将!”
五、39岁,苏中七战七捷,3万对12万,苏中民谣:“毛主席当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赢!”
1946年的苏中战役(宣泰,如南,海安,李堡,丁林,如黄,邵乔)面对4倍的敌军,粟裕七战七捷,歼敌5万,全国皆惊。
蒋介石大骂:“默庵无能,默庵无能,堂堂黄埔高材生连粟裕这个兵油子都打不过,混蛋!”
毛主席说:“我的这些战友中,就数粟裕最会打仗。”
林彪自叹:“打仗我不如粟裕。”
六、整建制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王牌中的王牌,敌74师(敌原74军)
八年抗战,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因其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被誉为“抗日铁军”称号,美军赞誉:“中国军队只有74军能打战”。74师与美国王牌师第7骑兵师装备相同,两军搞过二次演习,74师均获得胜利,美军不服,结果74师又以更加明显的优势获胜。
74师师长张灵甫目中无人,但内心中却惧怕一人:粟裕。张灵甫研究过粟裕的战法,觉得他战役指挥炉火纯青,浑然天成,鬼斧神工,出神入化,自己实在不是对手,打下去难逃覆灭的下场。
果不其然:1946年,山东,“五大主力”中的三个(整编74师,整编11师,第5军)一起上阵围攻粟裕(现代版的‘三英战吕布’),不料被困孟良崮,断水断粮少弹药,强悍不可一世的74师被整建制歼灭,32000人全部覆没,张灵甫亦被我军战士击毙(有人造谣说张灵甫是自杀身亡,那是不对的!与张灵甫同时被击毙的还有74副师长蔡仁杰,58旅旅长卢醒等等)。
孟良崮战役,举世皆惊!
七、1948年,济南战役,军委计划“争取1个月打完,并准备打2到3个月” ,粟裕8天8夜攻克济南,歼敌10万。
粟裕“攻济打援”,固若金汤的济南被一举攻克,国民党中将王耀武化装潜逃,被我军活捉。
济南战役,拉开了我军同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决战的序幕。
八、1948年,淮海,60万歼灭蒋光头看家底子80万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的最高潮。邱清泉兵团5个军,黄维兵团4个军,黄百韬兵团5个军??????这些蒋介石的命根子,机动化兵团,灰飞烟灭(其中包括蒋介石的“五大主力”第5军和第18军。),从此,江北再无大战,江南暴露无遗,指日可取。
毛主席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林彪看了粟裕淮海战役指挥过程记录后,沉默好久,最后只说了一句话:“这是神仙指挥的战役!”
蒋介石咬牙切齿:“粟裕是个防不胜防的魔鬼!”
斯大林:“60万对80万,奇迹!”
九、1949,金门
粟裕认为:隔着一片汪洋大海作战,六七分把握绝对不行,八分九分也不行,非十分不可。海岛作战,有人无船不算兵。又说:“大海平平,一览无余,未来的攻台之战,是没有多少巧可以讨的,就是硬碰硬。不但要有数倍于敌的火力、数量优势,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舱只,保证第一、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船只。还要懂得潮汐、风向、登陆点的选择。我们攻坚、野战是行家里手,但越海作战是外行,凭老经验想当然不行,要吃大亏。几十万人马上去了,可能一鼓作气一胜到底,也可能上不去,叫人家反了来,那就是无路可退全军覆没。”粟裕对金门作了“三不打”的指示(没有一次运载6个团的船只不打;敌有强兵增援不打;山东根据地可靠的6000船工不到不打)。
然,10兵团主帅叶飞犯了兵家大忌——— 轻敌。以28军登陆金门,终因海潮,船工故意破坏的原因,使得第二梯队无船前去增援,只能望洋兴叹,眼睁睁地看见第一梯队被敌重兵包围。
我9000壮士奋战3昼夜,最终全军覆灭,血染金门,无一生还。
毛主席说:“我们以劣势兵力在金门打了败仗,此次损失,为解放战争以来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为轻敌与急躁所致。这样,蒋介石在台湾的棋活了。在大陆,蒋介石输了,我们赢了;在台湾,我们输了,蒋介石赢了。这是一个大的历史错误,是不能挽回的错误。”
十、1954年12月,47岁的粟裕任总参谋长;1958年,000与000当权后,作为毛主席的贴心人粟裕受到排挤,直到今天,同毛主席的其他战友们一样,没有得到正式“平反”
谨以此文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18周年!!!纪念伟大的军事战略家粟裕元帅诞辰104周年!!!
一辞元帅,二让军权,三领先锋,四下江南,五巅战例,六次受伤,七战七捷,八省征尘,九死一生,十大将之首。中国的朱可夫(朱可夫擅长大兵团作战,被誉为‘胜利象征’),当代的韩信(‘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伟大的军事战略家粟裕元帅千古!!!
【参考文献】“长江文艺”(武汉)第5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