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2kol滑步得分:愿人人都有慈悲的胸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1:45:33
小田老师 发表于:2006-5-30 15:45:20 愿人人都有慈悲的胸怀


   人心难测,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于是要了解一个人是很艰难的,或者常常是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都搞不清楚,盲目而痴迷的过着日子,就这样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有一天在讲课的过程中,看到了“慈悲”的解释,以前我认为,“慈”就是“慈祥”的意思,“悲”就是“悲哀”的意思,所以我就不知道“慈”与“悲”两个字结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了,总不可能是“慈祥的悲哀啊!”因此我怎么也搞不清楚出家人常常所说的:出家人要以慈悲为怀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天我在讲课的时候有一个文段说得很清楚了,“慈”就是“一个人把爱兼及他人与环境,包括植物、动物”;“悲”就是“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贫儿老妇,心里生出一点点同情心的情怀”。原来“悲”就是人的一种大善啊!“慈悲”是凝注苍生的大境界。    人的善念是利益大众,即使是仁爱。恶念就是相对于善念的欲望。那么欲望是什么呢?卢梭说:“欲望是我们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史铁生说:“欲望是我们真实的名字”。所以我们的生活是由于欲望的指引,人生克服种种的困难走向了满足。因此注定了人性是自私的一面,所以卢梭还说:“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爱自己,爱自己要胜过爱其他一切东西。”自私就这样在我们的人性中深植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了。所谓欲望其实就是我们的生存之道,不应该有善恶之分。然而爱自己需有一个限度,超过人性的善良的限度,那就是成了恶,甚至是最了。问题是人的欲望恰恰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因此,为了共同的利益,爱自己还应该爱我们的生存环境,常常注意到别人也需要爱,不能推及他人的与环境的爱,那应该叫做冷漠,这就是恶的生成。    欲望本来没有什么好坏而言的,因为那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我们的生活是满足了一个欲望又一个欲望而推进我们人生岁月的。欲望说得好听一点就是理想,说得不好听就是野心,说得模糊一点就是梦想,说得夸张一点就幻想,说的实在一点就是目标。但无论怎么说,欲望还是我们人性在我们的生活中的过程,比如求知的欲望、求生的欲望、求名利的欲望、求富贵的欲望都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向下一个欲望而努力着,但人的欲望常常是超越了自己的实际,于是痛苦就随之而来。或者人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走向了罪恶。因此一个人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只有认识自己,才有可能去实现自己,否则强求自我那就会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迷失了自己本来善良的本性了,也就是为了满足的自己的欲望而陷入自己或者世俗的圈套,这就是虚荣心的产生了,虚荣与虚伪是孪生啊!人的虚荣心就导致了人的虚伪,所以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真实的人太少了,真诚的人就更少了,那么“慈悲”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就是应该是一个底线,超过了这个底线就是恶,或者说是罪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宽容的?但我很清楚一点,在我的道德伦理底线里,我是以因果来解释我的人生的。我始终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每当我想做坏事的时候或做坏事的时候,在我的脑海中首先就想到了因果,于是因果报应的理念在我心中生根,就是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了,因为我愿意接受报应,那谁愿意接受报应呢?所以很多在满足自己的欲望的时候是忘记了因果报应,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罪恶太多,而善良太少,缺少仁爱和真诚。真诚本来就是人的一种高贵的品质。什么是真诚?真诚就是是拒绝了虚伪,摆脱了虚荣的一种生存状态。所以说真诚是一种坚强不屈的品质。    愿人人都有一颗慈悲胸怀。能够有爱己及人与环境的善良的心态。那么我的生活就会少了很多人为的烦恼,就显得更为直接与真实,就少了许多虚伪的掩饰和多了更多的仁爱。    善哉、善哉,出家人当以慈悲为怀,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要有一颗佛心,即是慈悲之心。    南无阿弥陀佛! 责人之心责己,则宽;谅己之心谅人,则容!
心宽则容!
心中有爱才能学会感恩学会体谅学会负起责任,坦然与宽容面对生活。 真诚是一种坚强不屈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