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上市公司:杨义的书房(名人书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2:43:35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2月23日   第 11 版)

杨家弄笔亦通神,义理深研求美真。
学囿广开桃李众,人间方有满园春。
人们都知,中国古代,杨门忠烈,武功盖世。人们还知,今日文苑,学者杨义,才贯古今。这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刚刚卸任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之职,又受邀前往澳门特区,担任澳门大学中国文学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培养更多的社会科学人才。
12月16日下午,记者借参加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举办文化主题开放日之机,拜访这位社会科学学人。
冬日的澳门,气候宜人;美丽的氹仔岛,风景如画。坐落在这里的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的办公楼,就是杨义教授办公的地方。房间敞亮,光线充足。一排书柜中,都是近年出版的社科、文学类书籍,地上整捆的书是杨先生今年出版的“诸子还原”四书《老子还原》、《庄子还原》、《墨子还原》、《韩非子还原》。
“刚刚到澳门大学来,这里的书还很少,要慢慢补充。北京的书还是很多的。”杨教授带着浓重的广东口音简要说明着。一旁的学生称这里是“南书斋”,说先生在京的“北书斋”气派多了。
书柜前的桌上,电脑打开着,赫然显示杨教授正在着手著述的《论语还原》。开篇曰:“历史行为往往蕴含着文化启示录。一部真正伟大的书,可能反映着一个学派的形成史,反映着它的文化品格,反映它的行为方式,反映着它派内有派的结构形态。对于古老中国最重要的儒学学术宗派,《论语》,首先是《论语》,就是这样一部书。”
办公桌上,放着杨教授的学生几份论文。目前,杨教授带着3个博士后,正带领他们参与他主持的澳门大学科研项目“南中国海历史文化研究”。这个项目把南中国海置于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难以绕过的通道的位置,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中国现代进程及历史命运。
杨教授说:“学问要做大做深,应该是‘耳学’(听受讲演之学)、‘眼学’(文献阅读之学)、‘手学’(搜集材料之学)、‘脚学’(走访调查之学)、‘心学’(悟识思辨之学)等‘五学’并举的。”他的学生深以为意,记者亦然。
杨义  1946年生,广东省电白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澳门大学讲座教授。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毕业后留文学研究所工作,曾获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学位获得者荣誉。
1998-2009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并兼任《文学评论》主编。在海内外出版学术著作40余种,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中国现代文学图志》、《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叙事学》、《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中国古典文学图志——宋、辽、金、西夏、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读书的启示》、《楚辞诗学》、《李杜诗学》,以及十册《杨义文存》,“诸子还原”四书《老子还原》、《庄子还原》、《墨子还原》和《韩非子还原》等;发表论文500余篇。著述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
本报记者  潘衍习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