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狼2西瓜 - 百度:奇石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20:14:33
奇石概要篇 一、奇石的历史渊源2011年08月29日 星期一 18:16 一、奇石的历史渊源
当人类的祖先从猿进化到猿人,学会直立行走,学会取火,学会狩猎,学会用树叶和兽皮遮挡身体,在食果腹、衣遮体之后,一种美的需求在他们心中形成,于是,他们学会了用各种天然物品装饰自己,而奇石文化,正在其中酝酿。
谈到奇石的历史渊源,一般人都会想到我们的祖先用石头打猎,用石头刻字,还曾用获得的石头作为货币,那只能叫做生产生活用具,并不是奇石产生的最初。那个时代人类把石头运用在生活中,加快了我们祖先的进化和社会的形成发展,但是,它还没有能够作为人类审美的对象。也就是说,奇石的历史是从人类把石头作为审美对象开始的。
追溯到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人们佩戴兽骨、兽牙来炫耀自己的地位与权利,继而在生活中发现天然带眼的石头,于是就把这些珍贵的石头和兽骨、兽牙穿起来佩戴,以视为天与神的恩赐。那个时期的石头,便可称为“奇石”。我们的祖先发现佩戴石头很美,从而开始用人为的方式在石头上打眼或改变石头形状去佩戴。其间看出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变化。
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记载,当时青州岱畎所产的“怪石”即被列为贡品,由此可知,奇石文化在我国至少已绵延了2000多年。
先秦时代,玩石者被称为“愚人”,故鲜有人赏石。逐渐的,爱石之人多了起来。最早记载“玩石愚人”的文字可追溯到春秋着成的《厥子》,书中这样描述“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注①)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之,主人斋七日,端冕之衣,衅以特牲,革匮、缇巾十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殊。’主人大怒,曰:‘商贾之言,竖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弥坚。”在这个爱石的“愚人”眼中,燕石是独特的,有魅力的,是难得一见的珍宝。晋代郭璞曾记录“言石似玉,有符彩婴带,所谓燕石者。”足见,燕石是一种有着玉一般质地和五彩纹理的美石,难怪“愚人”大怒,换做今天的我,也必然大怒,也要呵斥一句:“商贾之言,竖匠之心!”
秦汉时期,有关奇石的记录,多限于皇贵之亲、宫廷林苑。魏晋时代,奇石逐渐从假山石中分化出来、独立成派,开始为大众所知,并为人们观赏、收藏。赏玩奇石之风真正兴盛是在唐代。随着唐代的振兴,文化的发展,我国的赏石文化也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元、明、清时期,直到民国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各族文化的融合,奇石大量进入文人雅士的观赏视野,在长期的赏石实践中,奇石理论大量涌现,奇石文化逐渐发育成为成熟的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包括奇石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停滞不前乃至屡遭冲击的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视野的开阔,精神生活的复苏,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咸鱼翻生”,文玩之风亦随之大起,人们开始以开放、理智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的赏石、玩石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注解①:梧台:即梧宫之台。 梧宫,齐国宫名。故址在今山东临淄县西北。

二、奇石的范围、石种与分类  
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它是赋予人们自然美与精神美的载体,我们赏石是因为它妙在天成、妙在无规、无矩,是一种天然的美!奇石是经过大自然锤炼形成的天然艺术品,由人为雕琢出来的石雕、石刻、石砚、石印章等石质的工艺品,都不可称为奇石(画面石、切底石除外)。一些生物化石、陨石和矿物晶体等原石,由于非人力所为,同时又具有一定艺术、收藏或科学研究价值的也可以称作奇石。所以奇石的范围非常广,只要是自然形成的“石”,其形状、颜色及构成无人为改变或添加,且能具备人们精神享受的条件,是我们审视自然美的对象,都可以叫做奇石。  
“石”是宇宙间构成的主要物质,它已经超出了我们想象的空间。从人类的起源到传说中的女娲补天,从泰山的石敢当到皇宫的花园假山,奇石以其不腐、不化、不渝、不移的自然、坚贞、纯真的特性,伴随着人们,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记忆中,儿时的我们每每玩土和泥,手里、兜里装着路边、沙堆捡来的漂亮的石子,无人所教,也许“石”会有那天地间的灵气?也许孩童那天真、无暇与之交融? 为什么会这样?说不清!道不明!它所承载的文化、历史、时间、空间太多,太久远,以至我们无法人为定义奇石的范围,这也正是赏玩奇石的趣味所在。我们虽不能硬性规定哪些“石”属于奇石的范围,但我们可以根据奇石的特性、作用,将奇石分类,根据我们的需要,去选石、收藏、赏玩,就不难在意识中圈定奇石的范围。  
1、奇石与观赏石  
谈到奇石大多人们会想到观赏石。那么,奇石与观赏石有什么关系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及来由。  
  观赏石一词的叫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全国各地代表会商定名的。奇石一词的叫法也是当时的候选叫法之一,它是目前对赏玩石未经正式定名而约定俗成且广泛流传的叫法。  
奇石与观赏石,一般人认为是我们对所“赏玩石”的不同叫法,其差别不大。但一些业内人士通过多年赏石、玩石积累的经验,认为观赏石一词不能完全涵盖或代表现代赏玩石的范围及其意义,这也是目前“奇石”与“观赏石”对所赏玩石的不同叫法并存的原因之一。  
对“赏玩石”叫“奇石”一词,早在《梁书》卷四十列传三十四“到溉传”中便有记载:“到溉,字茂灌,彭城武原人。溉素谨厚,特被高祖赏接,每与对棋,从夕达旦。溉第山池有奇石,高祖戏与赌之,并《礼记》一部,溉并输焉。未进,高祖谓朱异曰:‘卿谓到溉所输可以送未?’溉敛板对曰:‘臣既事君,安敢失礼。’高祖大笑。其见亲爱如此”。南朝梁武帝酷爱围棋,而且棋艺高超,常令大臣入宫陪他弈棋,通宵达旦,毫无倦色。当时棋界的一时之选到溉、朱异、陈庆之、陆云公等人常入宫陪弈。梁武帝兴之所至,还常与大臣赌棋为戏。一次,他听说到溉家的花园中有奇石,便与到溉约好以棋赌之,后来果然赢了到溉”。可见奇石一词出现已久,奇石在当时也已经成为帝王、贵族的宠儿。  
“观赏石”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观赏,它是将大自然的景观浓缩于室内的展现,其优劣取决于“石”的外表形状或颜色等,视其能否产生景观效果或能否与某些物体、人物、动物等象形等。  
“奇石”是人们对所玩“石”的统称,其优劣取决与它的实用性与作用。在奇石的实用类别中包括镇宅石、迎客石、风水石、避邪石、观赏石、纪念石和珍品石。  
由此可见,“观赏石”只是“奇石”中的一个种类。而镇宅石、迎客石、风水石、避邪石、纪念石和珍品石的主要作用及价值远远超越了单一的观赏价值,因而它们不能简单地叫做观赏石,不应和观赏石混为一谈。如果把统称物种和其中一个物种并列而论,便将是一个概念性的错误。例如陨石,它没什么观赏价值,但是很稀有,很珍贵,并具有科学研究价值,我们可以把它归为奇石,却不应称其为观赏石,因为其主要功能不是观赏。泰山石自古作为辟邪之用(象形石、文字石除外),它基本不具备观赏性,故不应归纳为观赏石。显而易见,奇石的范围涵盖了观赏石,而观赏石存在于奇石范围内。如果玩石的意义单单为了简单的观赏,那将忽略了它的真正价值和千百年来所积累的奇石文化的真正意义。  
据调查,在全国所开的店铺和专业石展中称奇石一词的数量远远高于叫观赏石。观赏石一词,一般只出现在有关理论研讨会、有关组织名称或有关赏石书籍文章或题目中。在我们的言谈话语中“奇石”一词出现频率则远远高于“观赏石”的频率。例如石友们常说:我玩的奇石;你有奇石吗?去奇石展了吗?而不是,我玩的是观赏石;你有观赏石吗?你去观赏石展了吗?我们经常看到媒体报道,某某奇石价值多少。而观赏石与奇石这两种叫法的网站比例也有着巨大差距,这两个词的网络搜索比例差距也相当大。目前业界所出版的专业书籍及业内知名人士的赏玩心得、文稿等多以“奇石”命名,但内容大多是以观赏石为对象的理论性文章,而对于奇石中的其他类别的石均无表述,这种观赏石与奇石概念的混淆,使广大奇石爱好者对奇石的概念和范围产生误解,造成了奇石赏玩的单一化,导致了奇石文化发展轨迹的偏离,从而造成了“奇石”文化的匮乏。  
奇石是人们对所玩石的统一叫法,至于对我们玩石的定名,应该和赏玩石一样顺其自然,既不能拘泥于形式,也不应混淆概念,而要讲究真实性、科学性、合理性。我们追求的是自然和谐的美,这才是赏石、玩石的真谛。  
2、石种  
我们赏石、爱石、玩石,只因它的独特与天成之趣。与人相交,贵在诚;与石相遇,贵在缘。  
石种的划分,一般是按奇石的产地、性质、结构等对其进行归类的,是一种人为的界定。一般而言,一个石种的界定,必须具有一定“量”的特性石头,承载一定的意韵,具有相应的赏玩和实用价值,才能形成一个种群。它必须具有独特性,并被人们广泛认可、赏玩、收藏,才可以划分归类。  
3、奇石的分类  
   奇石的分类是根据它的实用性和规格归类划分,分别为“实用分类”和“规格分类”两种。  
① 实用分类是根据奇石外部的形、色、质、纹所反映出奇石的特性和奇石的实用性划分:通常分为镇宅石、迎客石、风水石、避邪石、观赏石、纪念石、珍品石七大类。

     


不同的奇石,有其不同的用意与寓意,如人一般,各有各的职能,各有各的权限,各尽其能地为生活增添乐趣和神秘。我们常说,有些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奇石的寓意也是这样,一块赏心悦目、寓意好的奇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和心境,也就是由奇石产生的一种心理暗示。就好像人一样,阴天,使人忧愁阴郁;阳光,使人心情舒畅。所以,在把玩和供设奇石上,我们要分清类别,弄清寓意,才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美妙的色彩,才能体现出真正“石”文化的内涵,才能真正懂行入道。 
另一方面,奇石的规格的大小与供设位置有密切关系,且玩法也不同。按奇石规格选择玩法或选供设位置是有必要的。在家居供设中对规格的讲究正是为了提高奇石的实用价值与观赏性。这种分类既应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也应符合现代科学审美的标准。科学赏石是赏石文化的需要,更是现代美学文化发展的必然,只有合理玩石,合理选石,合理供设,才能使奇石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② 规格分类是按奇石规格的大小归类划分。奇石规格的大小和所供设的位置能直接影响奇石的审美,换句话说也就是奇石规格的不同都有它基本供设位置。 
奇石按规格的大小结合供设要求大约可分为:挂件、手把件(手玩石)、小品石、案头石、厅堂石、室外石、园林石七大类。

     


注:1、奇石规格宽与高的比例超过1/3以上均为角落石。
2、挂件包括胸饰及腰饰。

三、民族信仰、文化背景与奇石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的习惯、文化信仰与习俗。每一个传统民族的文化、信仰和习俗都是随着本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进步的,中国传统习俗、信仰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和科学的内涵。比如,民族节日、民族习惯、镇宅、风水等,不同的行为形式代表着不同的心理活动,不同的装饰摆设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如:瓷瓶寓意平平安安,葫芦寓意福禄,书画中牡丹图表示富贵,松竹梅“岁寒三友”以示友情,松鹤图、百寿图、寿桃图表示长寿、健康,请财神、供菩萨展现出人们祈求神灵的庇护,以上这些都蕴含着阴阳调和、丰富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内涵。只有对民族传统习俗、信仰的内涵有了真正的认识,我们才能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并融入于石缘之中。
千百年来,随着奇石从为皇宫内院垄断到进入寻常百姓家,奇石理论经历了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奇石具有和其他古董文玩一样的共性,又有区别于它们文化个性,那就是典型民俗信仰、文化背景下的典型实用性,离开了这个典型民俗信仰、文化背景,奇石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是具有一定矿物特征、而不具备任何文化内涵的冷冰冰的物件而已。《红楼梦》中,衔玉而生的贾宝玉,前身原是一块“无材可去补苍天”的石头,然而又确确实实是一枚流落人间的“通灵宝玉”。换言之,只有在相应的文化背景之下,奇石才具备其“通灵”的特质与特性,才能贴近人体,融入心房。
中国传统文化中,为镇宅、迎客、风水等而选用奇石自古便有,古人云“居无石不安,室无石不雅”便是其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的要求已经提高到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追求完美,追求和谐。对镇宅、避邪、迎客等用品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它表达的不是迷信,而是人们一种美好的祈求和敬意。奇石是有着亿万年生命的精灵,是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产物,奇石承载的历史之久、文化之深、内涵之丰、寓意之广当属万物之首,难有哪种物品能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