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小精灵.:象山建全浙江省首家台湾商品购物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2 11:53:39
借力对台小额贸易政策,渔港古城欲变“台湾风情小镇”

象山建全浙江省首家台湾商品购物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1年12月24日 07:57   【大 中 小】 【打印】

正在建设的台湾商品购物城一角。记者 王增芳 摄

  中国宁波网讯 象山石浦是全国首批5个对台小额贸易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的试点口岸之一。这几天,记者来到石浦实地走访,发现对台小额贸易生意红火,已经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而象山也正在想方设法完善配套环境和政策,发挥对台小额贸易的优势,推动古镇石浦新一轮发展。

  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智群充满信心地表示,明年,石浦将建成海峡广场、台湾小吃美食街、台湾商品购物城、台湾夜市,石浦将成为台湾风情登陆浙江的第一站。

  台湾商品超市明年或将进市区

  在石浦最繁华的渔港中路上,有一家名为“象山石浦台湾商品购物中心”。这家被视为浙江省第一家销售台湾日常生活用品的超市,近期吸引了各界关注的目光。

  记者走进这家超市,发现里面商品琳琅满目,但客人并不多。货架上摆放着白酒、饮料、薯条、洗发水、橄榄油、方便面等各类日常用品。

  “我们这个超市面积不大,经营面积300多平方米,销售食品、饮料、洗涤、日用品、调味品等5大类2000多种商品,全部都是从台湾进口的。”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记者采访期间,石浦居民史先生来到超市购买方便面。史先生告诉记者,台湾产的牛肉方便面,配料是牛肉片,不是牛肉粉末或颗粒,很好吃。石浦居民王先生则喜欢上了这里销售的金门高粱酒。王先生说,金门高粱酒名气很响,口味很香也很纯正,喝了根本不上头,价格也不贵。

  “我们现在商品打七折,同样商品的价格跟大陆差不多。”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这里人流虽不多,但销量不算小。超市是去年底开业的,现在平均每天有6000元左右的销售额。”

  全省首家台湾商品购物中心在石浦开出,这并非偶然。开办这家超市的宁波台港水产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继跃告诉记者,这些商品全部是通过石浦这个宁波唯一的“对台小额贸易”口岸进来的。

  去年4月份,在象山海关的支持下,台港公司从台湾进口了33箱台湾商品,由此实现了对台小额贸易“只出不进”的突破。随后,台港公司陆续进口了众多台湾商品,从而使得石浦成为台湾商品登陆浙江的快速通道。

  “我们作为宁波唯一的对台小额贸易经营企业,有政策优势。现在宁波和象山很多人邀请我们去开设台湾商品超市,我们也在考虑在宁波大市范围内拓展销售网络,打造浙江最大规模的台湾商品连锁超市。”陈继跃表示。

  或许在明年,台湾商品超市将现身宁波市区。市民将便利地采购到优质平价的台湾商品。
打造台湾特色购物城和小吃街

  全省第一家台湾商品购物中心登陆石浦,只是石浦借力对台小额贸易政策的第一个“小成果”。记者在石浦采访发现,借力海洋经济的东风,石浦已经规划出了一个充满台湾风情的滨海古镇。

  在陈继跃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一处建筑工地。这个尚未全面整修完毕的建筑工地位于石浦渔港古城的入口,面对大海,三幢建筑围绕着中心广场呈品字形排列,充满了古典中式建筑风情。

  “我们把这个广场叫做海峡广场,正对面的三层建筑将建成台湾商品购物城,台湾的各种商品都将在这里汇聚。这个购物城将由在宁波投资的祖籍石浦的台湾人、名钟集团董事长陈昌福来经营,确保所有的商品都来自台湾,内部装饰风格全部是原汁原味的台湾风情。”陈继跃对海峡广场的规划如数家珍,“在台湾商品购物城的背后将形成一条台湾风味小吃街,台湾的贡丸、撒尿丸、水果、刨冰都可以在这里吃到,有19个店面。这条小吃街将由石浦籍已故电影明星柯受良的弟弟柯受雄来经营。”

  除了购物城和美食城外,未来这个区块还将引进台湾影视厅、咖啡厅、旅游纪念品销售中心、台湾夜市等。陈继跃的台湾商品购物中心今后也将搬迁到这个区块。这些项目最快将在明年上半年装修完成,投入运营。

  “明年这个地方将会很热闹,尤其是开渔节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不仅能欣赏到开渔的壮观场面,还能买到正宗的台湾商品,吃到美味的台湾小吃。”在采访现场,象山海关业务科科长张长松也对这里充满期待。

  设专用码头力促对台小额贸易

  这一切美好的规划,均来自石浦作为“对台小额贸易口岸”的特殊优势。在象山海关关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国家指定的对台小额贸易专用码头——新港码头。

  原本以为这个码头呈现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个码头设施非常简陋,只有1个码头向大海延伸,码头作业平台上既没有吊机也没有拖车,码头后面的场地上正在施工。码头入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下面还有一个实验区新港码头的规划模型图。在这片看上去十分普通的土地上,象山已经为其规划了美好的未来。

  “这个地方原来是造船厂和煤码头堆场,今年9月政府刚刚将这些土地收回,规划建设成为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新港码头,并将完善监管设施、保税仓库、海关以及检验检疫和其他口岸部门的办公用房。现在这个地块已经开始打桩了,预计明年这里就会大变样,成为宁波与台湾贸易交流的样板。”两岸经贸合作石浦实验区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智群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象山海关业务科科长张长松告诉记者,相比于两岸通航、通邮、通商的“大三通”政策,对台小额贸易是限定口岸、限定贸易规模、限定经营单位的“小三通”。“小三通”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运作灵活,物流速度快而且成本低,一次运送的商品种类也非常丰富。

  “在一般情况下,‘大三通’往往通过集装箱装运,同一个集装箱内货物品种相对单一,加上受限于班轮影响,物流周期相对较长,无法满足这种小批量、多批次、效率高、捎带货的航运配送要求。而对台小额贸易操作灵活,以散货为主,一次可以携带数百种乃至上千种商品,物流速度快,一般只需要26个小时就可以从台湾口岸送到石浦,被认为是两岸物流中的快递。在贸易规模不大,交易商品种类繁多的情况下,对台小额贸易拥有很大的灵活性,完全可以承担起甬台日常商品贸易交流的任务。”张长松告诉记者,“像石浦台湾商品购物中心经营的化妆品、食品、洗涤用品、饮料等,都是从这个小码头来的,一次运输就可以把店内几十种乃至上百种货物样品全部带到,这在‘大三通’的框架内是很难实现的。”

  台湾商品进军长三角首选通道

  在石浦,明年就能“喝上台湾金门高粱酒,吃上台湾水果,用上台湾化妆品”。而这,只是石浦嬗变的第一步。未来,石浦将成为服务于长三角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随着象山港大桥明年底建成通车,石浦与上海、杭州的陆路运输距离将缩短到3小时以内,与长三角其他各主要城市的交通将大大缩短。而石浦是长三角地区距离台湾最近的港口(距基隆港约200海里),石浦也将因此成为长三角城市与台湾沟通交流最便捷的通道。对台小额贸易的政策优势,背靠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的腹地优势,让石浦的未来充满了想象空间。

  “新港码头作为石浦实验区的重要平台建设只是一个起点,未来我们要把石浦变成台湾商品进军长三角的首选通道,让台湾的饮料、水果、水产品以及零星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便利地进入长三角各个城市,使石浦成为长三角4万家台资企业服务的基地。”张智群告诉记者,“以后台湾最美味的石斑鱼,可以暂养到象山;台湾的莲雾、芭乐、凤梨、释迦等特色水果,可以通过石浦快速转运到长三角各地。而义乌小商品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也可以通过对台小额贸易的通道,迅速进入台湾市场,这样石浦将打造成为台湾与长三角各地经贸交流的第一平台。”

  东南商报记者 陶莲香 殷浩 通讯员 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