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11层有什么忌讳吗:诸葛亮和他的《马前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3:31:00

诸葛亮(西元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代蜀汉刘备的军师,刘备称帝后成为蜀汉的宰相。相传诸葛亮有经天纬地的才能,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用兵如神。如果没有诸葛亮,单凭刘备起初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成就三国鼎立的霸业。正史《三国志.诸葛亮传》上也记载着他「未出茅庐,先定天下三分」,这是孔明在著名的《隆中对》中为刘备制定的,也被认为是最能反映孔明远见及智慧的部分,而著名的《出师表》,则展现了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义精神。

  对于诸葛亮,人们知道的已经很多了,但大部分都是关于他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谋略智慧。事实上,诸葛亮料事如神──他有超常的预测能力,不仅因为他懂得兵法,更重要的是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里的天文可不是今天的天文学,或者气象预报什么的。过去的方士都懂得用易理来解释观察到的天象,用今天的科学概念来说,他们是能够突破一定层次的时空限制,来观测更大范围的时空变化。关于这个部分,我们在下一章将作详细叙述。

  诸葛亮精通易理数术,懂得观察天象以判断时事。另外,诸葛亮也会看人相。据传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便预知此人日后会叛变,后来魏延果然在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背叛了蜀汉,而诸葛亮早已备妥锦囊,安排大将马岱将魏延诛杀。

  至于诸葛亮六出祈山而不成,有人认为他早就看到蜀汉不可能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或许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之恩,白帝托孤之愿,更可能是他也预知了他自己的使命──历史角色吧!也许读者会问,为什么能知道未来却改变不了历史?知道结局的人怎么又尽力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关于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一章再来探讨。 

预言历史的《马前课》

  相传诸葛亮于军中闲暇时,写下了《马前课》,这是预测天下大事的书。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出兵之前,在马前面占卜一「课」,就是起一卦的意思。相较来看,诸葛亮的《马前课》比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其他预言书更容易破译,因为它非常规则,每课预言一个历史朝代,并按着历史演进顺序来描述。而其它讲历史大事的预言,因为有时候一个朝代有很多大事,而有的朝代大事则少一些,不规律,所以不容易和所预言的朝代对应起来。

  《马前课》共十四课。前十课从当时蜀汉开始,一直到中华民国的诞生,非常准确。《马前课》第一课,诸葛亮讲「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诸葛亮在《出师表》里曾经写过:「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是诸葛亮的自我写照,因为他知道汉家江山气数已尽,没有人能够挽救,所以《三国演义》里说「孔明六出祁山前,欲以只手将天补」,就是说他想靠一只手斡旋天地;「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就是说汉家江山到这个时候可能要完了;「长星半夜落山坞」指的则是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所以,诸葛亮第一句话的「无力回天,鞠躬尽瘁」是讲他自己,后面的「阴居阳拂,八千女鬼」,这「八千女鬼」是个字谜,「八」加一个「千」加一个「女」加一个「鬼」,合在一起是个「魏」字,就是说蜀汉最后要被魏国所灭掉。

  再往下一共有十四课,一课讲一个朝代。比如第四课,是关于唐朝建国的时候,卦说「十八男儿,起于太原」。这个「男儿」我们生儿子叫「子」,十八子加在一块是个「李」字,而唐朝便是李渊父子打出来的天下;「起于太原」,则因为李渊当时从太原起兵。

  再比如第八课讲明朝,明朝是朱元璋打下的天下。这个卦讲「日月丽天,其色若赤,绵绵延延,凡十六世」。「日月丽天」也是个字谜,「日」加「月」是「明」,指大明朝,「其色若赤」的「赤」,是朱红色的意思,暗指朱家天下。「绵绵延延,凡十六世」,表示明朝一共传了十六个皇帝。   

  也许有人会问,预言是不是后人杜撰的?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年解《马前课》的是清朝光绪年间白鹤山僧人守元,他当时八十六岁了。在《马前课》中,关于清朝的预言是这样的:「水月有主,古月为君」。「水月为主」是一个字谜,三点水加一个「月」再加一个「主」,合在一起是一个「清」字;「古月为君」,古加月是个「胡」字。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人的天下,所以「古月为君」是说满族人将入主中原。后面还有八个字:「十传绝统,相敬若宾」,但这一句,守元老和尚没解,他说:「老僧生于嘉庆十年(西元1806年),今年八十有六(西元1892年),过此后不敢妄议。」如果这个老和尚能再等上个十几年,就会亲眼看到西元1911年的辛亥革命,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黯然退位,对这一课的解释就会完整了。「统」指「宣统」,「十传绝统」是指清朝从顺治入关称帝到宣统一共经历了十个皇帝──第一个皇帝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传位给皇太极,这两个皇帝是在山海关之外,后来清兵入关时是顺治皇帝,顺治传位给康熙,接下来是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一共正好是十个皇帝,「绝统」是指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可见《马前课》关于清朝灭亡的预言早就有了,只是当时事情没发生,老和尚也不敢妄下断言,只好作罢。

  第十课就是预言中华民国──孙中山缔造了中华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在卷二中我们会细说《马前课》前十课在历史中应验的部分。

  第十一课讲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面还有三课,就涉及到当前的、还有以后要发生的事情,像第十三课讲到「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这显然是个世界大同的承平盛世,这样的大圆满结局在好几个预言中同时提到了,我们将在卷三中专门探讨古今中外有关当今与未来的一些预言的解释。                        《马前课》

第一课

无力回天 鞠躬尽瘁

阴居阳拂 八千女鬼

第二课 

火上有火 光烛中土

称名不正 江东有虎

第三课

扰扰中原 山河无主

二三其位 羊终马始

第四课

十八男儿 起于太原

动则得解 日月丽天

第五课 

五十年中 其数有八

小人道长 生灵荼毒

第六课

惟天生水 顺天应人

刚中柔外 土乃生金

第七课 

一元复始 以刚处中

五五相传 尔西我东

第八课

日月丽天 其色若赤

绵绵延延 凡十六叶

第九课

水月有主 古月为君

十传绝统 相敬若宾

第十课 

豕后牛前 千人一口

五二倒置 朋来无咎 第十一课 

四门乍辟 突如其来

晨鸡一声 其道大衰

第十二课 

拯患救难 是唯圣人

阳复而治 晦极生明

第十三课 

贤不遗野 天下一家

无名无德 光耀中华

第十四课 

占得此课 易数乃终

前古后今 其道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