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编的好听的年号:邓亚萍的网络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3:02:29

邓亚萍的网络生活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袁旻


  邓亚萍和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人民搜索”)的故事,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这家成立1年、员工仅100多人、注册资本5000万元的新兴企业,试图在由百度“垄断”的搜索引擎领域开疆拓土。今年38岁的邓亚萍,2010年9月26日刚刚调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总经理,距现在时间不长,但外界毫不怀疑她能再创奇迹。


  “没有走弯路,也是最好的捷径”


  6月20日,人民搜索举办新闻发布会。邓亚萍宣布,人民搜索的域名由“Goso.cn”改为“jike.com即刻”,并推出以七巧板为原型的新LOGO。与“Goso.cn”相比,“即刻”的功能不再是单一的新闻搜索,而是升级为更有挑战性的全网页搜索。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那么,邓亚萍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环球人物杂志:上一次采访您时,您曾说“和一个行业里的人接触多了,自然就了解这个行业”。现在,您对这个行业了解得怎样了?


  邓亚萍:我只能说自己还是一个互联网行业的探索者。尽管刚刚起步,但我比去年刚进入这个行业时,懂得了一些规则和方法。这几个月,我不断学习和爆炸性地吸收,并与互联网精英进行交流。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不断实践出的工作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可以说,这9个月,我初步认识了互联网,互联网也初步认识了我。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人都很关心,作为总经理,您是如何参与人民搜索日常运作的?


  邓亚萍:举个例子,我在剑桥大学研究的是奥林匹克品牌的商业价值,又在筹备北京奥运会期间从事过市场开发工作,深知一个企业的生存必须依靠市场,企业经营的好坏主要看有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用户喜爱的产品。从奥运会的经验来看,体育项目的发展也要依赖观众喜爱的程度。这与互联网企业的情况是相通的。


  环球人物杂志:6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互联网行业的很多大人物都来了。您觉得吸引他们的是人民搜索这家公司,还是“邓亚萍”这个名字?


  邓亚萍:都有吧。在目前的环境下,企业间的合作势在必行。越是互利共赢的行业,消费者越能享受到最大的利益。各家企业各有所长,业内的相互支持和交流很有必要。博采众长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方向。这些大人物来到这里,除了是给邓亚萍的面子,还表现了一种资深从业者对新来者的欢迎和包容。我一直承认,我不是技术人才,并不止一次向行业前辈求教。他们让人民搜索少走了很多弯路。就像我常说的,“走一条直路,就是最好的捷径;没有走弯路,也是最好的捷径”。我非常感激他们。


  环球人物杂志:入主人民搜索9个月,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邓亚萍:不容易。我刚进入这个行业,一片懵懂。公司的运营和互联网行规,都必须慢慢学习。然而,现实的环境又不可能允许我先学再做,不得不边学边做,照常推进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既找到方向,又维持公司的稳定,是个难题。这个过程锻炼了我的能力,提高了我的认识。现在,我已经基本能平衡好、处理好几件事情和几种关系。


  环球人物杂志:在这个过程中,您最迫切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邓亚萍: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其实,互联网公司和乒乓球很像。一个乒乓球俱乐部想拿冠军,必须请高水平运动员。这些高手能带来成绩。互联网行业特别是搜索引擎领域的高端技术人员就这么多,是否能请来高手很关键。现在,刘骏(此前曾任谷歌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兼全球工程技术总监)等高手加盟人民搜索,是我最大的欣慰。这些高手愿意来,就是看中了人民搜索这个平台有希望、有前景。这就像我去一个俱乐部打球,全国大部分运动员都会愿意加盟,因为这样可以拿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