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腾方向盘套大小:改革剑指公费医疗,国民期待均等福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6/11 14:53:10
 南都评论 于 2011-12-24 8:35:53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原创评论

改革剑指公费医疗,国民期待均等福祉

★南都社论

 

    北京市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日前发布,从2012年1月1日起,北京市级公费医疗人员全部并入职工医保。包括市属公务员、事业单位、公立医院和高校教职工在内的22万人将受这一政策变动影响,并入医保后,他们将和职工一样,缴纳医保费,持社保卡就医。在此之前,北京市启动的公费医疗改革,已实现区县级公费医疗的并轨,区县级约45万公费医疗人员并入职工医疗保险。

 

    这绝非一项轻描淡写的改革,涉及的亦绝非可以具象化到数字的相关人等,它要动摇的是一种看似根深蒂固的观念,包括医疗、养老在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种种配享待遇,已然到了需要逐项打量其存在合理性和正当性的时候。改革剑指公费医疗,由北京进而推向全国,由医疗推向其他,只是一个开始,也只能算作一个开始。

 

    北京市此番将改革矛头对准公费医疗,亦历经先易后难的坚韧掘进。2009年5月,北京市平谷区率先试行医疗双轨制改革,全区2万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不再享受公费医疗。2010年该项改革推到全市16个区县,涉及45万人。而今,2012年元旦,北京市级公费医疗人员将全数告别公费医疗,下一步改革攻坚的难点则落在33万中央级公费医疗人员身上。另有报道显示,江苏省的公费医疗改革亦与北京试点同步进行,步骤趋同,由易而难,改革最终将不得不触碰改革决策者群体的切身利益,虽已有别于改革初期动辄“一刀切”的“阵痛”说辞,但再难也必须予以推进,改革与时间所进行的赛跑,广泛而深远。

 

    现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凭1952年的一纸通知建立起来的公费医疗制度,在各色历史文献中被赋予诸多积极意义,随着时间推移被更多提及的,则是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鲜被正视的一点影响在于,包括公费医疗制度在内的诸项公职人员福利体系,使得国民福利呈现、并长期存在等级化和阶层化的情状。户籍制度让城乡藩篱得以制度性固化,权力福利则进一步使得社会不同职业、阶层的人群享有的基本社会保障梯形变异。让一部分人享有优于另一部分人的特殊对待,即便只是资源相对匮乏时期的临时举措,亦应进行起码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考问,更何况是决策者群体的自我加码,则尤其需要警惕。

 

    在现行《公费医疗管理办法》对该项制度的描述中,层级森严、范围明确的“国家工作人员”群体所享受的免费医疗保障,要求医疗部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予以贯彻,且申明要力避利用职权的特殊化。殊不知恰是公费医疗制度本身,即已为其确立了有别于普通国民的特殊待遇,而这份特殊优待的买单义务承担方,却是无福消受公费医疗,甚至连自费医保都存乎缥缈的纳税人群体。此一福利配享的中国逻辑,在养老制度上显现得亦十分直白。近年来,国家多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但却仍然“跑不赢”公务员,其缘由即在于国家于养老问题上的所谓“双轨制”。

 

    在国民基础福利领域直视并最终消灭“双轨制”,恰好是给公职人员一个真正“到群众中去”的难得机会,而且如此数额庞大的财政买单计划已再无理由足以支撑。留给改革的时日无多,每一个机会都必须用好。在医疗、养老等显性优待之外,包括各色津贴、补助在内的所有源于国家权力内部分肥的隐形福利,以及对打着全民利益旗号公然进行的垄断经营收益的非全民分配,都应当属于必须逐步被肃清和剔除的范畴。

 

    北京剑指公费医疗的艰难“破冰”之所以值得期许,是因为它开始直面社会之于特殊权益的那腔怨愤,由废除公费医疗开始,开启属于全民的福利均等化时代。需要看到,即便是得到普遍好评的此番北京“破冰”,亦留有不小的尾巴,包括改革难度较大的中央级公费医疗人员,以及有别于普通职工医保的“补充医疗保险”,不仅措辞暧昧,而且留足腾挪空间。这可以被看作是改革艰难推进的标记,但同时让人难免有改革变异的忧心。如何避免改革成为既得利益隐性生长的幌子,权力者向自己开刀不仅需要勇气,而且需要对历史使命与大势的清醒认知。归因于阶层特权的公职人员福利,面临的已然不是改与不改的抉择,而只剩下强力推进还是苦心拖延的选项。


顶 第 3 楼
奋力顶楼主第 4 楼
再顶 第 5 楼
不容易,往前迈了一步!第 6 楼
到济南的医院看病。
你就会看到,病人分以下阶层:
一,干部保健————高级干部
二,省直公费医疗——省机关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三,省直医保——省直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四,市公费医疗——济南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五,市医保——济南市企业
六,新农合——农民

    分类的原则就是权力越大,挣钱越多的享受到的医疗资源越多,而且报销的比例越大。离权力越远,越穷自费的比例越大。

医疗改革越改越乱,根本原因就是既得利益阶层要保住自己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医疗改革如果按照党章去办,肯定不会这么乱,这么黑。现任卫生部长虽然不是共产党员,医改决定可是党中央全会通过的。我相信,没有一个中央委员会实名公开的说:医疗分成这样的阶层是符合党章规定的。
    我相信党中央新任总书记,不会为了自己住高干病房的特权而修改党章。
    美国没有高干病房,奥巴马、克林顿也没有有病看不好。克林顿做心脏搭桥手术就是在普通医院做,只不过保卫人员和秘书同时多占了几个病房而已,手术做的也挺好。
    中国高干病房大厅里有假山,病房里有套间 ,豪华装修,高档家具家电其实与领导身体健康无关,白白的让执政党的信誉流失。
                                                         2011,12 ,12
 第 7 楼
医  保  双  轨  制
     济南医保病人住院难,看病难的根源
    
    在过去的几年里,济南市医保病人看病难,住院难问题曾经非常严重.2010年齐鲁晚报登载的《医保病人成为二等公民》还获得了“齐鲁新闻奖”; 中央电视台专门作了“济南医保病人住院难”的报道。
    一年多来在市医保办、各医院医务人员和医保病人的共同努力下,住院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今后问题将会继续加重。
    因为要根本解决医保病人住院难问题在于以下两点:
     一、有充足的资金。
     二、科学的管理,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不花,杜绝医保资金浪费。
    不实行医保并轨,这两项问题都无法根本解决。
    首先,随着济南市老龄化加剧,退休人员快速增长,退休人员占在职人员的比例将逐年提高。已经退休职工不仅不交医保费,而因为其年龄老化,身体差,需要更多的医疗费用。医保资金收入少、支出多的情况将越来越严重。市医保办和各医院再努力,也不能做无米之炊。
     对医疗保障资金进行科学管理,需要管理人员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而市医保是由公务员管理。属于“拿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管理者自身不参加医保,对医保病人的难处没有切身体会,不可能做到“以人为本”,常常采取一些简单、粗放、损害患者利益但是省事的办法,如总额控制等。既不能节约宝贵的医疗费,也不能杜绝过度治疗、大处方、用贵药等;反而使真正有病的不能及时治疗。
    企业职工自己交医疗保险的钱被别人管理,属于“拿自己的钱,让别人办事”,对各种管理措施缺乏真心的认同,总提防着“当官的涮我们”,即使好的管理措施,得不到大多数人热心的配合,而执行不到位,实际效果都会打折扣。
    马克思说:“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有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这种现象在所有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方法… …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都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马恩选集》第二卷335页)
  列宁说:“对一切公职人员... …的薪金减低到普通工人工资的水平,… …完全可以把工人和大多数农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同时也就成为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桥梁。”(列宁选集第三卷208页)
  马克思和列宁这两段话的实质不只是说工资,而是讲了一个原则:只有公职人员和工人实行同一种待遇,才能科学、公平的管理社会事业,才能防止公职人员腐败变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
   把公职人员和工人在医疗待遇上,建立决然分开的两个体系,肯定不是马克思主义,也绝不是社会主义。
在医疗保障双轨制条件下:
一, 决策者对医疗资金的缺乏没有切身体会,会继续热心建造楼堂馆所,而不愿把财政资金补助医保,医保资金不足的情况必将长期存在。
二, 医保病人最能体会医保资金管理的优点和弊端,知道在哪个药店可以用医保卡买高压锅。但是他们远离决策核心,很难参与制度的维护和改进。结果是各种医保制度远远脱离现实。
    因此,在双轨制下,医保的资金来源和科学管理两个问题都无解,困难肯定会不断地加剧,只是有时以医患矛盾、闹事、上访、媒体曝光等社会不稳定的方式暂时缓解矛盾。
    只有实现医保并轨,才能根本解决医保病人治病难、住院难的问题。
                                                    2011.12.12
第 8 楼
          济南市医保资金不足
     原因是没有执行国务院的决定

  济南市医保资金不足。以至于“医保病人成了二等公民”,在就医住院,用药范围,报销比例等方面远远低于其他城镇工作人员。其根本原因是济南市没有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将全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和所有企业都在统一纳入医保。
济南市将医疗资源却分成多块
:1,省公费(省机关事业单位);2,省直医保(省及中央企业,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3,市公费(市机关事业单位);4,市医保(济南市市属企业)等。
  这种分配方式不公平之处在于,
  一是税收财政中的医疗资金,是用于全民的,济南市则全数留给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把应用于全民的财政医疗资金和企业员工的需求隔绝。
二是把工资高、缴费多的企业,如银行、石油、电力等垄断企业单独划出去了。
三是把历史包袱甩给市属企业的职工承担。总所周知由于在济南市前几任领导的领导下,济南400多家市属企业70%左右亏损殆尽(如原来占全市零售总额70%的商业五朵金花——百货大楼、百货一零、省华联、大观园、人民商场,只有人民商场一家改制后生存)。这些企业的退休老人都划在市医保,但是,这些单位没有在职职工缴费。他们的医疗费用统统由现有企业的员工缴费中支出。
  由于上述原因,医保职工的人均医疗费用,远远低于上面三个层次的人员,济南医保病人不只是二等公民,实际是四等公民,如果把高干待遇算一等公民,医保病人只是五等公民。
  因此只要按照1998年国务院的《决定》的规定,建立全市统一的医保,医保资金不足的问题将迎刃而解。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已经发布了13年,济南市再不执行,实在是难以给百万企业职工交代,特别是难给被医院拒之门外而忍受病痛折磨的病人交代。市领导应该积极开展试点,在2012年实现城镇医疗制度并轨。
                                                     2011,12,12
  影响力指数:0linxinmao 已收获 0 次点击,0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http://www.360doc.com/">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 2011-12-25 7:44:18    第 9 楼
        医保应执行的原则和上位法

                      (一)  
国务院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公费医疗制度应尽快终止。摘要如下:
     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颁布日期:1998年12月14日
实施日期:1998年12月14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 …
二、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国务院在本决定中规定:除离休干部,老红军,二等乙级以上残废军人继续执行原公费医疗方式。其他人都要参加医保

(二)
    济南市政府也早已规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不搞双轨制,但是一直没有执行。摘要如下:
济南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
2002年12月1日实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镇各类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退休人员和按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的人员(以下统称参保人,其中退休、退职人员简称退休人员)均应参加本市的基本医疗保险。
    乡镇企业和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办法另行制定。
                    (三)
    医保双轨制违反《中国共产党章》
党章总纲
“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

医保双轨制,歧视企业职工,将党员干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直接违反了《党章》规定。

                       (四)
医保双轨制违反《世界人权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98年10月签署)
                       世界人权宣言          
第二十三条
(一) 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二)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岐视.
    城市里工作都是同类的,像会计、文员、司机等职业完全是等同的。所得税执行的是一个标准,双轨违背了制同工同酬原则,实质是歧视企业职工。



     医保病人看病难,住院难是结果;医疗保障双轨制是原因。医保病人看病难,住院难是现象;决策者违背党的“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宗旨”,对创造价值的企业职工进行歧视是本质。
                              2011.12.12
第 10 楼
留给改革的时日无多,每一个机会都必须用好。在医疗、养老等显性优待之外,包括各色津贴、 第 11 楼
公平才是硬道理